重生之一路随心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陈随心
“好,好,只要身高没错,衣服保证合身。维均哥,现在我给你量尺寸。”随心接话,不让女孩们听了“粗”“胖”笑开来。
杨扬现在对儿子关心别人是没意见的,知道儿子每天的收入实在是多,难怪卖鱼时的口头禅都是“分分钱不收”,对夏梅笑道:“他们年轻人容易熟,随心几天就和小李处得跟他的老同学一样了。”
夏梅心里清楚,这是随心在为自己挣面子,明面上讲,他还是自己干儿子呢!回应亲家道:“这是随心为人好。”
随心量尺寸,蓝萍记尺寸,女孩们围观着,只差她们的尺寸了。
随心量完,说道:“干妈,我后天下午来。明天上午做衣服,下午去崇明,后天上午去县城姐家,吃完中午饭回来。大后天,二十二号,我得去趟江中市,了解下江中街上的猪肉、鱼、鸡、鸡蛋、羊肉、牛肉、小菜,还有水果是卖多少钱一斤,二十三号回来。”
杨扬皱眉道:“先前怎么没说才想的”
“还是妈妈了解儿子。”随心先捧妈妈一把,接着说道:“是想到干妈可以养鸡了,大舅他们也可以开始收活鸡、活羊、活猪和鸡蛋,才想先去省城一下。”
杨扬是知道儿子要去县委县政府招待所找省城的采购员协商这事的,一听说这事和娘家有关,立即点头同意了。
青心立即和哥哥交换了一下眼神,没让杨扬看到,蓝萍和卢玉华抿嘴一笑,她们当干女儿久了,自是清楚杨扬心思:凡对两个兄长有利的事都支持。
杨扬心情更好起来,想到下一步是去贺玉兰家卖桃李,就对随心说道:“等下我们去小贺家买桃李、西瓜,你明早来清养鱼池子时,给你干妈带些来。”
随心笑道:“好。我明天过来也会轻手轻脚的,不打扰你们睡眠,东西仍放门前。”补充道:“我现在去给明诚按一下,你们再聊聊,我回来就走。”
李维均忙道:“走,我陪你去。”他在这些长辈、女孩们面前实在没话题可谈,与其被女孩们的容光压迫难受,和随心在一起倒舒服得多,而且随心还能给自己信心和希望。
周远仁家搞“双抢”的阵仗比夏梅家还大,家里有酒有肉,周远仁人面也广,周远仁就请了远近七个壮劳力、六个女劳力帮工,也准备在三天内收完谷、插完秧。这几个劳力都是家里劳力多的,用他们换周远仁到时帮着自家育种,这换工划算。
两人到达周远仁的晒谷坪,感到劳动气氛热烈,正好有人送回了一担湿谷子,有两个陌生的年轻妇女和肖宝珍一起晒谷。
“嫂子,明诚呢我再给他按一次就
第五百四十九章 “高大上”
“随心,你走两天,会影响你生意的。”杨扬躲太阳的西晒,坐在船舱里和儿子说话。船舱除了视野不开阔,空气很对流,比太阳下凉爽。
这是回程。
告别夏梅家时,她们一家人都很不舍,丽仙干脆拉住了随心的手,这说小不小、说大不大的小姑娘,在下星期将满十四岁,女孩子癸水一至,自然是情窦已开,对社会对人生有了初步认识,早已经知道认干妈的意义和精髓所在,受宠的小姑娘胆子大,不想掩饰自己的思想。
李维均看着,心里的羡慕是不言而喻的,这辈子他只能羡慕了,再也没上世的好命和那致命的冲动,上世他在花丛中,就是没守住本分,想强采不该采的花朵,落了个人财两空。
“妈妈,这是为了更赚钱。去的那天,我打算在早上卖完鱼后,就骑车去明县,在明县搭班车去江中,自行车跟着托运,方便在江中市里到处跑路,二十三号是卖不成鱼,损失两三百块,但弄清了价格,换回的何止百倍。我这样做了,就能让大家挣钱,城市里的东西贵,乡下农村里的物价低,大舅收到一只山羊,我再一收购,说不定,大舅他三、四十块钱就到手了,还有其它的农产品。妈妈你想,两个舅舅,两个困难户,姨妈家,静枝丽雪家,还有玉兰姐家都可参与进来,他们不就都搞活了经济不就都发财了这其中我不准备赚多少钱,当然,我不做夸本生意,够给我请的人发工资就行。”
随心微笑着给妈妈、还有坐她旁边的蓝萍、卢王华、薛晓琳、刘惠解释必须去江中市一趟的原因。
青心几个不怕太阳晒,在船头站着看风景。
“哦!没多想你主要是帮亲戚,觉悟高啊,我还以为你是为自己发财呢!”杨扬听明白了,知道儿子出发点够高尚,忍不住要调侃一下儿子。
姑娘们笑了。
“妈妈,‘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啊,我也是为我的鱼、野猪、野兔、野鸡、麂子等等找更好的销路呢!明年到了江中读书,龙江里的水产,照样可以为我继续提供财富,但这是渔民猎户行为,这身份不怎么高端大气上档次,高端大气上档次简称是‘高大上’,所以,为了‘高大上’,以后是手上的生意不放弃,还要开拓新市场,为了身份,办个什么什么合资工厂就是我的新目标。”随心贬了自己一句,又把心中想法给这些自己最亲的人说了。
啊!随心想做的事情真多,而且这“高大上”听起来有意思,“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是指高深的、不通俗的或通俗的文学艺术,现在随心来个“高大上”指人的身份,而且,似乎在其它各个方面也套得上,这词也很通俗贴切,好用哦,姑娘们微笑着想道。
杨杨听得明白的是,自己儿子有更多的挣钱计划,不由没好气的说道:“你这大学都不用读了,尽分心去做生意。”
四位大姑娘也好笑地看着随心,为他的雄心壮志。她们才不会担心随心的学业,这之前他分心的够多吧,却能做出蓝萍也不能完成的高考题,到大学后应该更没问题。
随心笑道:“大学是必须毕业的,这也是个很有用的身份和文化水准标志,所谓的‘受过高等教育’嘛!如果混官场,文凭是越高越好,你看人家霉国那个相当于外交部长的国务卿,人们都称呼他是xxx博士,而不是叫他国务卿xxx,可见文凭的重要,说不定要不了多久,官场就会‘一刀切’,规定‘大老粗’让路,让有文凭的人当官、升官,我估计,以后想当大官,本科文凭都不行,必须是硕士以上,最好是博士,‘学而优则仕’是我国的传统,而传统是难改变的。姐,何爸爸升官是必然,我爸也大有希望。”
第五百五十章 香辣酱
莫灿率先走向贺玉兰家,她就是喜欢舟舟。
女孩子可能差不多,没姐姐的,想有个姐姐关心自己,没妹妹的,想有个妹妹让自己爱护爱护,二者都没有,那只要有机会,就想充分体会,尤其女性身上有天然的母性,这种性情就更易发挥出来。
“舟舟!”莫灿一声喊,刹时掀起了欢乐场面,只两息,小丫头就出现在了厨房门口,嘴里喊着“大姐姐”、“大哥哥”、“大阿姨”,把她眼中见到的人喊了个遍,一边喊着,还笑嘻嘻地迈出门槛,举着小手,迈着短腿,谨慎地跨下走廊,就蹦蹦跳跳地跑向莫灿几个。
大小姑娘们的笑声传到了邻居家。这几家相距不远,热闹声本就容易听到,何况,早就有心了,在等待随心的到来,自家也好卖桃子李子。
没多久,王秋丽、季小雨四人就赶了过来,估计她们家的晚饭得换人做了,她们敢撂下活不做,说明在家的地位高,而地位高的原因,是她们辛苦种西瓜、栽果树,在收获的季节,卖掉水果赚到了钱。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原理放哪里都是准则。
“小陈,你要的桃子李子多不多”季小雨嘴快,率先问道。
随心笑道:“要得多,这样,请你们帮忙,一家各摘二十来斤桃子李子,行不行”
王秋丽四人一听,高兴了,自己赶紧过来,不就是为这事说真的,她们去赶集上街卖水果,太难卖了,没几个人舍得掏钱买桃子李子吃,就是买,也买得少,不过是尝尝鲜,叫浅尝辄止。她们现在遇上随心这么个大主顾,也算运气。
王秋丽她们回家喊人干活,随心就带领大家上后山,到贺玉兰的果园里摘桃子李子。
余晖下,成熟了的桃李挂在树上,可不就是艳若桃李,看得女孩们眼睛发亮,就动手攀摘了起来。随心周旋于各女之间,接下她们摘下的果实,只要她们高兴,随心就乐意服务。
各家自己动手,摘下桃李,一时间,后山很热闹。
杨杨不会再在旁边说“多了”“够了”的话,知道儿子清楚自己是在做什么,也明白要这么多桃子李子的原因:各个干女儿家要送啊。
“随心,要不要把你刚才在船上说的话告诉小贺”杨扬看看和女儿们在有说有笑的贺玉兰,问儿子,她越是同情这能干又姣好的女子,就越是关心她。
“行,妈妈,你同她讲。”
“我们一起吧,具体的事我可能讲不清。”
杨杨叫贺玉兰:“小贺,过来一下。”
“小贺,有这样一件事你看能不能做。”杨扬就把她理解的收购农产品的事情讲了,关键的差价事情更是讲得详细,当然,说明了这是随心准备做的事。
贺玉兰听得心中大喜,她对于死板地局限于种田是一向有看法的,手里没钱,怎么去买回生活用品和生产资料呢,栽果树种西瓜就是为了手中有钱,丈夫每月给的几块钱实在不经花消。在街上看到被人称为“二道贩子”的人用低价收鸡、收鸭、收鸡蛋,甚至还收一些坛子腌菜,自己就想,自己要是有门路转销,不也可以挣钱了,鸡蛋最低时能压到四、五分钱一个,自己若是也收,估计自己也可以转手挣个五厘、分把钱吧,积少成多啊。现在这好事终于来了!
贺玉兰睁着清彻的眼睛问随心:“小陈、随心,只要是农村里产的吃食就要”
听了贺玉兰的问话,随心想,当然是要做到尽量都要!
一个有几百人、几千人,甚至上万人的厂矿企业一天要吃下多少东西而且头头脑脑们的小食堂有农家腌菜这类小菜上桌,说不定会吃得吞下他们的舌头,毕竟绝大
第五百五十一章 做让社员挣钱的事
人多力量大,没多久,随心说好的数量就够了。
桃子李子够多,各装了满满两大箩筐,在贺玉兰的西瓜地里摘了六十个大西瓜,放满了一个船舱。这次西瓜有四百零八斤、桃子九十四斤、李子九十九斤半,刘惠给贺玉兰数了一百三十九块六角五分。至于桃子李子四家分别是多少,她们自己有数,分得清,几个妇女高兴得忘了去吃晚饭,现在家里搞“双抢”,需要钱买荤菜,这下手头又宽松些了。
随心满载而归,船里多载了六百斤水果,小船的吃水深了不少。
莫灿坐在船头,对杨扬说道:“妈妈,舟舟还是和随心哥哥亲些。”她还有些耿耿于怀,自己几个和舟舟玩得高兴,随心过来说“舟舟抱抱”,小丫头立即就离开自己几人,转身笑得眼眯眯地扑进随心怀里。
杨扬笑道:“你抱不动她呀。”
女孩们都笑了,她们其实有点嫉妒随心,小舟舟实在太可爱!
蓝萍心里不由想起上午见到的另一个还要小很多的小丫头谭念晶,她们见了,也会同样欢喜的。
这时,与随心相拥过的姑娘在心中想:随心的怀里是舒服,难怪小舟舟喜欢。
------------------
载着一行人的小船在六点四十三分回到家前河岸边。
郭秋容早到了,在随心书桌前复习功课的她听到欢笑声,立即盖上政治课本,起身迎接姐妹们回家。
随心把船上水果都搬进自己房间,自己房间大,也没有杂物,要不是两个箩筐和书桌挡住西瓜,西瓜占的地盘就大了。
后面挺热闹,高压锅压出的鸡肉香味很勾动人的味蕾,姑娘们情不自禁要到偏屋的灶台瞅一眼。
陈卧东笑呵呵地告诉她们:要不是担心吃不完会浪费,就杀两只了,随心买回来的鸡很大很肥,这只大公鸡有七斤多重,用高压锅不是炖鸡,只是把鸡肉压一下,熟得快些,还要回锅炒出味道来。
随心听清楚了,晚餐的主菜是回锅鸡、盐水虾、炸鱼块、鸡汤丝瓜,另外是凉拌黄瓜、烧豆角、素炒辣椒苦瓜。
随心和父亲照个面,告诉他,自己去街上买些零食,快去快回。
刘得胜老板算看出来了,陈随心给他妈妈的干女儿买零食是没上限,看来自己得多进些干荔枝、干桂圆和高级些的干果、糖果、饼干,可惜沪东著名的大白兔奶糖太难进到货了,看能不能找到关系“开后门”进一些。这些女孩儿太可爱了,尤其是那一个“天下第一美女”,这几天,街上的人天天见到她们早上上街,喜欢聊天的人就把她们当做了话题,现在的塘湾街上说“天下第一”,或者“仙女”,如果没另指,讲的就是蓝萍。
随心尽挑比较好的荔枝、桂圆买,也只花了1335元,这物价,让随心仍不适应,这么多,到后世起码要两百多吧。想想现在吃的早点,一根油条、一个油果子是五分,阳春面是一角二分钱一碗,稀饭2分钱一碗,而三十年后呢,油条、油果子变成了两块钱一根、一个,阳春面则是六块五一碗,稀饭更金贵,成了两块一碗,暴涨百倍,难怪后世有人测算出,现在的一万元,相当于后世的八十八万,随心认为不离谱。
随心想着,骑车回了家,把自行车在走廊上支好,去房头侧面的鸡圈看看,剩下的十一只大阉鸡没什么惊慌,两只鸡还在仰脖子吞水。
进到客厅,只有青心和
第五百五十二章 “海外侨胞”和“中外合资”
陈卧东喜欢看报,习惯看报,参加工作近三十年下来,早已把报纸上的内容与可能要实行的相关政策联系起来。报纸是党和国家的喉舌,国家将要实行什么政策,事前会吹风,也可叫做“造舆论”,让全国人民在思想上有精神准备,这一点,对于有政治觉悟的陈卧东来说,早就做到心领神会,如今,只要是中央全国性的报纸,无不把“经济建设”放在所有工作的第一位,是事实上的以“经济建设为纲”,只是不用这名称而已,改为“中心”,如此,自己的工作也应当围绕这一原则和精神进行。
现在的“社办企业”已不景气,区里六个公社,除了农机修配厂还能发工资,砖厂、红茶厂略有赢余外,其它厂都停工了,怎么整顿,继不继续办下去,都在等上面指示,就是继续办,也没资金进原料了。
陈卧东有个清醒认识,塘湾是农村,首先得让农民粮食大丰收,然后是手头有钱。要想富裕起来,就得把农民的天赋财富:土地运用得恰如其分。对于搞工业,陈卧东不太积极,因为他本能地看到现在的社办工厂没前途,产品没什么技术含量,设备很简单,也没多少资金,生产的大量相同、低级的产品没销路,产品基本上是做多少积压多少,是自己决定了一条:没卖出,就不能生产新的,这才没造成更大损失。
现在儿子又有新主意,陈卧东当然高兴,种菜才是农民的拿手好戏,他们早晨挑菜到集市上卖都能挣些小钱,那么,菜种多了,不就多挣钱挣大钱了!
“好啊,随心。只要你办成了,发动群众种菜,算我的事,种子都不要他们自己买,长出苗来就给部分钱,这好事可不经常有。”陈卧东说着,又笑道:“这下你何爸爸也帮得上忙了,种子管理站归他管。”
陈卧东提到何庆丰,大家就都看向蓝萍,让蓝萍感觉到一种喜悦心情:自己爸爸还是很得力的。
随心知道,自己以上世“老干妈”香辣酱为基础弄出来的新产品对“豆豉+油炸辣椒”模式会有推陈出新,自己稍一在脑海中模拟,就已有体会,也产生了新的配方模式:原始配方+地域配方,这样,产品既能够适用各地人们的口味,又让大众感觉到新的好味道,进而喜欢上这风味产品。
随心想道,自己回归后,就想造福一方,为家乡谋利,这一下算是找到了方向,这是真正的绿色产业,不会改变家乡绿水青山的旧貌,反而会排斥掉污染企业。这样一来,家乡农民的富裕问题、就业问题、政府财政收入问题都会在自己手中得到部分改变。在农村,自己就用这企业拓展开来,统筹各方利益。以后,亲朋戚友都可围绕定名为《明州老乡情风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的公司发家致富。随心回归以来,直到此刻,心中的愿望才觉得真正有了点落实。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