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重生之一路随心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陈随心

    夏学军说道:“随心,那鳡鱼太好吃了,我爸说,下次有了,最好多给些,我妹妹都吃了好多。”

    “是好吃!”

    “味道好。”

    “吃了还想吃!”

    几个都一致道好。

    “再捉了就给。哥有肉吃,不会让你们喝汤!”随心豪爽道。

    “哈哈!这还差不受。”他们六个点头赞赏,蒋坤、莫放明还拍拍随心肩膀。

    随心今天时间比较充足,陪他们六个卖完虾笼里的收获,才与同方向的李青川、蒋坤一同往家走。随心看看手表,七点差三分。

    路过朱大河的肉摊,随心照例买肉,买了瘦肉多些的三斤肉。

    三人边走边说。

    蒋坤笑道:“放明有了烦恼。”

    “正常。”随心知道塘湾地面上没《少年维特之烦恼》这本小说,就没画蛇添足来句“这是少年维特之烦恼”。

    《少年维特之烦恼》这本小说是用日记和书信体写成的,这种体裁善于披露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抒发苦闷的心理和惆怅的情感。整部作品像一篇感伤的抒情诗,坦率、真实,坦露心扉,毫无矫饰,毫不做作,无论是主人公爱的欢愉或痛苦,都跃然纸上,像是捧出一颗跳动的心,激起读者情感上的强烈共鸣和精神上的极度震动。正因为如此,这部小说一出版就使年轻一代如痴如狂,有的与维特遭遇相仿的人甚至轻生而死。

    这部作品产生了如此大的影响,作者歌德本人就此解释说:“这主要是因为它的出现适逢其时的缘故。就像爆炸一只地雷只需一点导火索那样,这次在读者中引起的爆炸也是这样。

    有机会在书店见到这本书,随心决定买一本送给他们看看,体会下外国年轻人的情感冲动,随心自己觉得,国人与之有差异。

    李青川说道:“这是自寻烦恼,又不是乡下青年,能早早结婚。”

    “我看根本没希望。”蒋坤笑道。

    随心微笑道:“情感是美好的,成与不成是缘分,牵红线的老大爷早把姻缘定了,我们不必着急。”

    随心这话让两人听了觉得不对劲,李青川鄙夷道:“我们可没什么干姐干妹!”

    “是的。”蒋坤附和。

    随心一笑,懒得斗嘴,说道:“这是我的幸运,你们也不会打光棍。”看看前面李青川、蒋坤、刘惠三家快到了,告诉两人,“上午,我在刘惠家做衣服。”

    “嘿嘿!说得你好象会做衣服似的。”李青川好笑地说。

    说话间,到了两人家门前,两人各自回家。

    随心边走边想,低调点好,老同学都认为自己不会做衣服,是根据他们自身经历和周围情况判断的,是啊,只有超越半步的才是天才,多了,会有点怪。

    走出街尾,渐渐可看到走廊,随心看见萍萍、玉华她们站在外面笑意盈盈地说话,精神挺好。

    随心知道自己就是当神仙,围绕的人生目的仍是为她们,这时的目标是让她们和自己一样与天地同寿,谁敢挡,就遇佛除佛,遇仙除仙,而这些事情的发生是很有可能的,因为,在寻找资源中必然会有争夺,不杀不行。

    随心这么想,是下意识地认为,自己的修炼层次,一定会达到玄幻文中的描述境界。

    老远,随心用平常声音说道:“我回来喽!”学的是一位老帅腔调,但口腔有意识地控制了声音传播方向,只传向她们。

    还好,这有意识地控制真的起了作用,她们听到了,她们望向了自己。

    这说明,自己真的可以开发些精神力和内气的运用方法了,而且,也只有主动运用它们,才能发现它们更多的奥秘和奥妙,自己拥有它们,说不定“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豪情壮志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只是,自己拥有精神力和内气的时间是不是短了点我出错不起啊!绝对不能出错!

    “随心回来了。”

    &nb




第五百六十二章 男孩七岁八岁讨狗嫌
    随心和莫灿、薛晓俐、卢琼华走到街心,见杨扬一行人正走过来,就停在街口等着。

    街对面是下码头的梯道,大家同时想到平日在梯步上卖水果的贺玉兰几人,今天,煤矿会专程来拉她们的西瓜。

    莫灿脸上带着快乐的回忆笑道:“舟舟肯定会来。”

    卢琼华和薛晓俐笑眯眯地点头。

    “她们也判断舟舟会来,你们是,英雄所见略同。”随心笑脸打趣她们道。

    笑容让三女已长成的容颜更加焕发开来,让旁边菜农和顾客不时侧目。

    大家汇合了。

    “妈妈,我们今天到得早哦。”莫灿上前挽住杨扬胳膊笑嘻嘻的说道。

    这个,伸手还不打笑脸人呢!莫灿如花笑脸那么精致明媚,让杨扬心情大好,抬手拨拨她鬓角秀发,爱怜道:“睡好没有”

    “妈妈,睡得太好了!电风扇我定时了一刻钟,根本没用一刻钟,我就啥都不知道了。”莫灿说得绘声绘色。

    大家会心地一同笑了。

    现在,街上薛世人他们的饭店准备早点,都会把杨扬一行人需要的量考虑进去,时间一过七点,店里人会时不时地望望街尾那头,看杨扬是否领着她的干女儿过来了,差不多形成习惯。

    这时,在店门外负责炸油条、油果子的妇女聂慧贞笑道:“杨老师她们来了,今天比昨天来得早。”

    另一个妇女把两张桌子擦了擦,板凳挪端正些,做了迎接准备。实在是那些姑娘太漂亮、太好看了,如果让她们对桌面板凳稍稍地皱皱眉,自己都会感到不好意思。

    杨扬习惯性地客气,笑着和饭店里的人打招呼,这是杨扬很得街上人好评的原因之一,都说杨老师平易近人、没架子。

    大家点了各自喜欢吃的,刘惠结帐,花了324元,主要是随心吃得多。

    随心感觉自己很吃得下,但少吃也不觉得很饿,心知肚明是消化系统厉害了,同时身上有能量,不吃也有能量消耗,这,好象怎么讲都有理似的,心中暗自好笑,自己这辈子只要味口在,口腹之欲是一定必须满足的,有名的、无名的好吃的东西都要尝尝。

    蓝萍她们早上在饭店吃饭,成了店里的招牌和广告,店里生意好多了,可说是街上上班的单身青年人增加的多。他们来店里吃早餐,买早点的不好坐着吃,看几眼就走了,而吃面条的就比较滑稽,坐着吃,想看又不好意思看的样子,让随心可怜他们。随心想,只要不侵害肖像权,看就看吧,她们能给人美的视觉享受也是种积德,公德无量,自己就不必吃醋了。

    今天大家吃得比较快,都担心贺玉兰她们过早的到来。贺玉兰几个的心思里肯定有不能让煤矿的人等她们的想法,却不知煤矿的人至少要到八点上班时才会出发。

    路过街心,杨扬见儿子要到路边买菜,制止道:“随心,家里菜地里的菜长起来了,吃完了再买,黄瓜都老了。”

    随心一听,心想自己怎么没注意这有功夫也不是万能的啊,没注意、没留心的事照样不知道,不随时随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就无法随时随地地把所有事物记在心里,这只能是需要的时候才“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吧。

    “有老黄瓜好啊,中午用黄瓜煮才鱼吃,那味啊绝对相得益彰。”随心边走边笑道。

    卢玉华瞟随心一眼,说道:“我倒是觉得我们小时候在小学后面的山沟里烧柴火,把生红薯埋到炭灰里烧,最后那拿出来的熟红薯最好吃,好香好甜哦!”卢玉华回味着,看看蓝萍要多好看就有多好看的脸蛋,笑道:“姐姐的脸上都吃得一道一道的黑印子,让奶奶念叨了随心好久,说把姐姐的小脸弄丑了。”

    卢玉华这番话,让参与者勾起记忆,眼里流露出追思的目光,脸上浮起怀旧的笑意,而刘惠、莫灿、薛晓琳、薛晓俐这几个没参与者是满满的羡慕。

    青心和卢琼华互看一眼,都指着对方小脸笑了,两人的小脸,在吃过从炭灰里扒出来的红薯后,自然也干净不了。那次就随心、蓝萍、青心、卢玉华、卢琼华、卢逸辉六个参与,朱静枝她们在自己家没过来,捡柴烧火烧红薯当然是随心的杰作,这红薯也是随心在某个社员家的地里偷偷挖来的。

    杨扬也回想道:“随心七、八岁的时候太顽皮了,合了‘男孩七岁八岁讨狗嫌’的老话。”

     



第五百六十三章 帮忙运西瓜
    杨扬赶到家门前的河边,高兴道:“小贺,你们到得挺早啊。不急,先进家里坐一会,喝碗擂茶。”这次买卖是她穿针引线说成的,很有成就感。

    贺玉兰笑道:“杨阿姨,我们先去把西瓜都运过来再休息,还有两船,免得煤矿的人来了还得等。”

    看来,一船装不下六百多个西瓜。

    这话有理。

    杨扬说道:“也好。舟舟就留下来,她们太喜欢这小丫头了。”

    船被随心稳稳的拴紧在木桩上。这河岸是陡壁,船篙插下去太深,不管用,随心考虑,得去后面的深山老林中砍几棵大树来搭建个牢固的木码头,用榫卯自锁的连接方式,坚固耐用,这事情本来简单,是自己拖沓了。

    船一停稳,抱舟舟的王秋丽先下船,莫灿率先而上,大小美女立即拥向路边树荫下乐呵呵地交流起来,这时,厉害的太阳在冉冉升起。

    小船中舱堆满了西瓜,要把它们卸到路边放着,等车一到,就可以边称秤,边往车厢里放。

    随心跨上船,伸手扣住个西瓜,西瓜象个小半号的篮球抓得稳稳的,对站船尾的贺玉兰说道:“玉兰姐,你们上岸去吧,我来抛西瓜,你们接,这样来得快。”

    贺玉兰担心道:“西瓜很滑的,怕接不稳呢。”

    “我很有技巧的,你先去试一下,不行再说。”随心让事实说话。

    这一试,打过篮球的贺玉兰发现比接篮球还轻巧,关键是西瓜缓缓飞来,重量都变轻了。

    这是随心把“劲力贯穿”用活了,将劲作用在西瓜上,直到把西瓜放下才消失,随心越用越熟练,简直是在表演了,让贺玉兰她们越接越轻松。

    “小陈真有本事呢,这西瓜好象都轻了,还碰不烂。”季小雨惊奇道。有劲加持,怎么会烂。

    贺玉兰微微笑着,感觉听随心的没错,心里的随心影子又清晰了一分。

    “玉兰姐,我跟你们去拉一船,你们就少跑一趟。”抛完西瓜,随心说道。

    贺玉兰她们听得心中一喜,有随心的船帮着运西瓜,那自然好,只是---

    杨扬一直在旁看着,看出了她们的犹豫,说道:“小贺,随心帮着快得多,让他帮忙好,他一个大小伙,做事不费劲。”

    随心从贺玉兰的船上跳到自己船上,起码相距四米吧,看得贺玉兰几个张大了嘴,随心动作太轻松了,船都不带晃的。

    杨扬见了她们惊奇模样,心里不免自豪自家儿子有功夫,嘴里还是掩饰道:“他是跳远冠军,这距离不远。”

    贺玉兰心想,跳远得助跑呢,他这倒象随便一跨就过去了。

    随心提上锚,抛给上了船的贺玉兰一截缆绳,笑道:“把绳子系你船上吧,我拉你走。”

    贺玉兰懒得多想,依言将绳子系在船头桨桩上,然后对女儿喊道:“舟舟,妈妈回家拉西瓜,马上回来,跟大姐姐们玩好不好”女儿是她心头肉,再忙也不会忘了女儿。

    舟舟正和莫灿她们高兴说话,懂事起来的小脑瓜也知道自家的小码头堆着西瓜,奶奶她们在家守着呢,是要运到大姐姐这边来的,举起小手挥挥,算是答应了。可她这幅小大人样子,让女孩们更添对她的喜欢。

    看贺玉兰办妥事情,也看清了小舟舟答应的模样,于是随心手中桨叶一翻,摇动自己的船,拖着另一只小船,向着斜对面的小河口划去。

    闲话少说。有随心帮忙,剩下的西瓜很顺利地运了过来。

    随心去贺玉兰家门前帮忙,自然引起了贺玉兰生产队里人们的注意,但经几家一解释,也只能感叹这几家的妇女交了好运,卖瓜时认识了对面区里一把手的堂客,别人一帮忙,看着似乎不好卖的这么多西瓜一下就卖掉了,剩下的也会买走,还不用每天上街去零星一个一个的卖了。

    也有人对随心抛西瓜的手法感兴趣,但看不出名堂来



第五百六十四章 “吃喝风”的春天
    那人先下车,快五十岁的样子,精瘦的身材约有1米70,流行说法是刚好脱离二等残疾。这是形容姑娘择偶标准的玩笑话,与国家颁布的伤残标准风马牛不相及,现在的城镇姑娘择偶,习惯是低于170米的男人不要,除非其它方面优秀。他对迎过来的随心微笑点头。

    “小陈,这是我们矿行政科的宋科长,宋道明科长,想来认识一下你呢!”紧随其后下车的食堂蒋为民主任忙跟上介绍,还点明是来见你陈随心的,明显是要随心热情一些。

    随心可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年轻人,待人接物方面算得上老油条,忙更加笑容满面地上前,双手握住宋科长伸来的手热情说道:“宋科长,您好您好,欢迎啊,有什么要求,吩咐我就是了。”随心心里很清楚,无非是要自己给他们供应市面上采购不到的东西。

    随心是不清楚他们煤矿的内幕。如果知道,就明白“吃喝风”、“楼堂馆所”在开始进入“春天”。

    他们煤矿原来想同金矿一起去山区水库买鱼,为的是改善一下夏天里干部职工的生活,当作福利,给干部职工发代餐券买着吃的,自同金矿联系后,他们从去过金矿的县里领导和上面工作人员口中知道,不过几天,金矿的接待水平上了个大台阶,水里山里的东西在餐桌上多了,领导们、有关人员自然对金矿是好评如潮。

    煤矿领导一着急,自然要调查明白,原来水里山里的好东西是出自区里陈书记的儿子之手,于是就有了上次夏副矿长的亲自光临。

    夏副矿长不虚此行,买回去的东西,可说让县工业局在煤矿召开的“安全工作会议”开得更加圆满,领导们在工作午餐上是个个吃得齿舌生香,回味无穷。

    由于虾、螃螃、野鸡数量少,首先满足在小餐厅里就餐的上面领导,而甲鱼和野兔也让各厂矿领导吃得尽兴,何况红烧鱼、炸鱼块、蒸鱼头让大家尽管吃,管够。对于这些领导来说,吃些东西不算啥,批个条子打入成本就是,真止的问题是有钱买不到。

    煤矿一下也跨入了接待先进行列,由不得矿领导不重视餐桌上的事情。明显的,接待工作联系着本职工作,接待不周是不尊重上级主管部门,会影响到很多工作,关系着领导和有关管理部门对自己的看法和考评,不重视行吗这样,和陈书记的儿子联系好至关紧要,除非有替代人,但用得着得罪陈书记吗说不定哪一天“书记”变成“局长”,就成了顶头上司,他书记帽子和局长帽子是平级的,还有种可能,“书记”升官c县领导呢

    所以,宋道明是矿里派来向随心示好的,买西瓜是顺带的任务,蒋为民跟来,一是为介绍,二是看有没有货,有的话,通通买回去。另外还有个任务是,杉树锑矿来煤矿求援了,请煤矿帮忙问问随心,能否也卖鱼给他们,也提供些紧俏物质,让他们也提高接待水平。
1...134135136137138...20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