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重生之一路随心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陈随心

    现在最迫切的是找出让蓝萍她们、让父母他们长生不老、青春永在的办法。

    这就是随心现在内心中最确切和最急切的想法。

    先插木桩吧。

    回到船上,随心从船舱里拿出小木桩,在岸上选了个方便结实的地方,估计好插进土层的深度,手掌轻轻一拍,木桩就到位了。

    见木桩随意被自己拍入地里,随心心中升起几分警觉,自己明白自己的力量大,但大到什么极限,心里是无数的,看来自己必须提高警惕,做事要注意轻拿轻放,尤其是不能随便动用内气,当然,习惯了谨慎小心后,也就没问题了,高手在无意中弄死弄伤人的事很少发生,不会比飞机失事多。

    抬手看看自己白皙的修长手掌,这手掌真的好用,随心不由一笑,俗话说:一法通百法通。自己由无意中修炼出内气,确知大脑精神力强大后,普通人很难办成,很难做到的事情,遇上自己,就基本不成个事了。

    大木桩要插进河底,让船停在距岸边四五米的地方,只能定好地方直直地下去,还要考虑缆绳的斜度,停船的水面还要正对平常上下船的地方为好,人有个感观上的习惯性,否则就瞧着别扭。

    要下水了,十二正经不需要再循行,现在要的是身体重量,不是减轻身体重量。随心将在十二正经经脉里循环运行的内气引导入丹田气团,没什么特别的通道,就如浸透般,内气瞬间就回到了关元穴后面的下丹田,这应该是体内的子络在起作用。

    拿着拴上缆绳的大木桩,随心用踩水姿势游到预计的下插大木桩的水面位置,脑子里存想着气沉丹田,做出站桩式的动作,果然,身体就于铁做的秤砣一般,笔直向河底沉去。随心体会着身体和内气的配合,感到人类躯体和意识的结合真是奇妙异常,随心想,在未来,不知道会有什么神话般的场景让自己经历。

    在河底插进大木桩,顺着缆绳浮上水面,楠竹做的浮筒正对着木船,距离也挺合适,随心感叹自己现在做事,真的是做得很顺心如意,不用反复,不会做无用功。

    随心将船拴在河面上,现在,如果不是有心




第二百七十四章 一日之计在于晨
    随心收完虾笼,就把鱼清洗干净,凉晒起来,鱼不保养好,用不了多久,又去擦干净了木船的甲板,这时,天还是黎明前的黑暗,估计还得有十来分钟才五点。

    随心想,与其这般傻等天亮,还不如下河捉条大鱼腌咸鱼,腌在那中号的陶瓷水缸里,腌一天后就凉晒干,再用烟熏,熏成腊味般的熏鱼,好改善大家的高中生活,并且熏鱼的数量不能少,还要吃两学期呢!哦,以后还有青心她们要吃,看来自己任重而道远,要是实在不行,租间民房,请人为自己这些人做饭菜吃,不过,又跟校规相抵触。唉,到时再说吧,活人绝不会被尿憋死。

    想到就干,随心跨入水中,沉到河底就开始找大鱼。

    河水中,大小鱼群络绎不绝,大鱼小鱼,条条劲头十足地游动,这里面没十多斤重的鱼,按自己的判断,几十斤重的大鱼都是单独活动,这个概念应该没错。

    塘湾街所在的这段河道,河面够宽够长,又有变化的河床,河床也肥沃,水草生长茂盛,浮游生物和河底螺蛳蚌壳生长其中,这些决定了河里水生物的数量,鱼类很多很多!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小虾,等等,这是水中完整的生物链。书上介绍说,鳡鱼是一般鱼类养殖户的天敌,鱼塘里有几条鳡鱼,那整个鱼塘里的其他鱼类就基本绝迹。这种鱼处于鱼类食物链的上层,个子大,最重达八十公斤,肉质结实细腻,味道鲜美,一向被列入上等食用鱼类,晒制成的鳡鱼干很好吃。自己还没发现追鱼的鱼,如果这追鱼的鱼是鱼身细长,估计就是鳡鱼了,一定得弄条尝尝,一是为鱼除害,二是尝下美味。

    随心是边想边寻找大鱼,以免无聊。

    所幸这样的时间不长,随心发现猎物了,一条很大的鱼出现在右前方,又是青鱼,青鱼喜欢在水域的深处游戈觅食,栖息在水底的机会多,碰上它正常。

    自十二正经初步大周天炼通后,随心现在在河水里抓鱼之简单,就是手到擒来。随心游过去,几下追逐就把这条一米五六十长、百来斤重的大青鱼一巴掌拍得晕死过去。

    随心捧着鱼迅速回到家,先洗干净陶瓷水缸,再洗干净一块排水沟边上的水泥砂浆地,就开始给鱼开膛破肚,准备打整干净后切成一块块鱼肉用厚厚的盐层腌起来,保证鱼肉不变质。

    随心看见了最大最厚的鱼膘,它俗称鱼肚,这只鱼肚不少于两斤重。随心想想,决定也将它用盐腌下来,在熏制后再烹饪,看它成为什么样的美味。其它内脏先让大花猫吃,剩下的做饵料,看“花花”挑肥拣瘦的样子,也吃不了多少。还有这鱼腮巴,也太硬,“花花”估计啃不动。

    天空开始渐渐大亮,随心剖好鱼,起身去清洗自己一身,自己要用整洁的衣着、神清气爽的面貌,迎接起床的父母和姑娘们。

    今天要做的事情多:早上卖鱼,送野兔子肉,上午去上游大队买谷、买茶籽油、买鸡,下午要打场球赛。

    随心用井水在浴室冲洗着自己,心想最好在六点钟之前赶到干爸朱国政家,在六点钟左右返回家为好,不让爸妈多唠叨担心自己,也让萍萍她们起床就见到自己。

    随心很愿意做能让姑娘们喜欢的事,为姑娘们想之所想,为姑娘们做之所想做,细心体贴地关爱她们,让她们处处感受到自己的深情厚意及能耐。

    现在社会风气虽然保守,但我们毕竟都是风华正茂的年龄,自己稍微浪漫些、温情些,多些甜言蜜语,应当还是可以的,也适合这年龄身份,爸爸妈妈是肯定支持自己这般作为的,萍萍她们只会增加对自己浓浓的爱意。

    对了,自己要注意,不要做超越自己年龄段的事,不做现阶段没有的事,不给自己找不痛快,或让人怀疑、猜度自己。

    随心清楚,只要自己的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并保持不败记录,只要自己在学校参与的各项活动中如运动会为学校增添光彩、提升名气,只要自己不明目张胆地破坏校规,实际上,自己是可以做很多自己想做的事情的。

    回房间穿着衣服,看眼手表,五点十三分。嗯,抓紧时间腌好鱼,打整干净野兔也腌上,争取在五点五十分之前就把野兔子肉和甲鱼、活鱼送到干爸朱国政那里,这样六点左右就能顺利回来。

    随心对着穿衣柜上的镜子一笑,镜中的青年笑容很阳光自信,确实也人才出众。

    随心现在的脑子思维运转快,神经反应速度快,肢体动作完成快,这改造后的身体做事情,要是落在普通人眼里,定会视为怪异现象:这眼花缭乱的动作,岂是人能够做到的

    现状就是这样了,要想快速做事情,就只能在无人看着的情况下做,还好的是,随心对于正常人做事情的速



第二百七十五章 薛叔华来考察了
    何爷爷家,随心同样熟悉,每年至少要来好几次,寒暑假要送萍萍来看爷爷奶奶,爷爷奶奶生日要随妈妈来祝寿,都是随心从小认识的长辈。

    朱何两家相距三百多米,其实很近,大嗓门都可呼喊到。

    何爷爷家没有围住房屋周围的篱笆墙,只给菜地挡上了栅栏,以免让放养的鸡去糟害种植的蔬菜。

    随心老远就看见了何爷爷在打扫屋前的场坪,而何奶奶在吆赶十多只鸡离开扫干净的地面,让鸡群去外面吃虫子,不要在干净的地面上拉鸡屎。两老身体很健康,那动作做得干脆利落。

    木房子有五个开间,有两间看出是后建的,两头是偏屋,用做厨房。

    蓝萍的伯伯在县警察局,两个姑姑,大姑就嫁在本生产队,右边三间就是大姑的家,小姑嫁在隔壁易江县方向的板桥溪大队。

    随心骑车过了小河上的公路桥,前行百多米下国道,向右转进一条机耕路,前行五十米左右就到何爷爷家。

    何爷爷、何奶奶都看见了骑车进来的随心,但七十来岁的老人家眼睛花了,相距一远,就看不清具体的人,除非很熟悉很熟悉。

    “爷爷,奶奶,我来了。”随心估计两位老人家基本能看清人了,就喊道。这招呼打得没新意,翻来覆去就是一句“我来了”。

    这下两老认清了来人,笑呵呵迎着随心,随心是两老看着长大的,更明白杨扬的用心,这年轻人家势是不错,说不定就是自家孙女婿呢!

    “爷爷,奶奶,这是我晚上才捉的野兔、鱼和脚鱼,专门送来的。过几天萍姐就回来看爷爷、奶奶。爷爷,奶奶,我要赶回家,这些放哪里啊。”随心长话短说道。

    老人家虽然会啰嗦,喜欢和自己喜欢的人拉家常,但也明事理,听随心说得清楚,也就带着随心卸货了,其间何奶奶也说了不少想见孙子孙女的话。确实,两老两个儿子虽说有出息,在县城上班当官,但离的远,女儿是近在眼前,但内外有别,女儿嫁出去就成了别人家的人,女儿还是亲人,但她的儿女却是外戚了,这就是老辈子人对血脉的执着。

    随心得到了何爷爷的夸赞。这三样好吃的食材是不容易捉到的,而随心说是他亲手捉的,让何爷爷想不夸赞随心几句都不行,因为这些东西太难得到了,何爷爷高兴得“呵呵”笑,说有口福了,让何奶奶怪罪几句,说有好吃的,孙子孙女都不想了。

    随心自然高兴,心想“老小老小”,人年纪大了,反而少了虚伪,返老还童,多了近似童真般的趣味,以后得多关心两老。

    随心和高兴的两老道别,动身返回塘湾街,他听到了大姑一家的起床声响,再不走,起码要耽搁几分钟,与他们客套一场。

    随心在六点过七分的时候回到家,只能这么快,再快就会在别人眼里显得怪异。在农村,这时候,绝大部分的人家都已起床,随心看到,不做家务事的一些男人走进了田间,蹲在田头看黄澄澄的稻穗,脸上的笑是那般舒坦。农民分田到户后,对丰收更加渴望,因为有没有饭吃,全靠一双勤劳的手,农民的心中喜愁各半,真还不大适应眼下这搞单干的形式,二十六年多没干过了。

    随心拐进自家车道,在扫院子的陈卧东就看见了儿子进来,轻声问道:“你去静枝家了”

    随心边把自行车支好,边小声回答说:“还去了何爷爷家,两老起得早呢!”

    陈卧东满意地看儿子一眼,这儿子无师自通,知道怎么讨好人家姑娘,难怪个个都心甘情愿地拥在他身边。

    “办事要公平。”陈卧东不由得提点儿子道。

    随心心领神会,笑意满脸满眼,说道:“知道。卖完鱼,我就去刘惠家、玉华家、小灿家、晓琳家送兔子肉,昨晚上我还跟晓琳爸爸说了,要吃鱼虾和脚鱼,让明刚来家里拿,他们那里不好养,他懂我意思,答应了。”

    陈卧东说道:“我说怎么打那么多兔子,你是已有想法了,不错!”陈卧东顺口表扬一句。

    “爸爸,我去准备了。”随心招呼一声,就开始往新板车上放置水盆、水桶、砧板、菜刀、杆秤等,有了“私家车”就是方便,而且这“私家车”还是量身打造的,实用。

    河虾和螃蟹不能卖了,有自家也不够吃的趋势,干脆增加几个虾笼,放远些,要不放到那去贺玉兰家的小河里,那种大小河流相遇的地方水质比较肥,属于营养丰富的“污染”水,河虾肯定多。现在有船,船上放大木盆,用罩上,虾笼随取随收河虾,是挺方便的。随心心中又多了一件事。

    甲鱼好办,塞水桶里互相挤着爬不出来,但鱼在氧气不足时要蹦跳



第二百七十六章 比国家领导人还事多
    随心背对着初升的霞光回到家时,以蓝萍为首的众女都已经洗漱完毕,个个气色大好,眼里波光流动如钻石般流光溢彩。随心与朱静枝对一眼,看出她在询问自己怎么不叫她帮忙,随心微微摇摇头,又点点头,告诉她,少不了她这“大老婆”的帮忙。姑娘一笑,了然于心。

    “今天我被问得最多的事情,是我怎么成了孤家寡人,明天一定得请姐姐妹妹们继续去为我壮胆。”随心委婉地告诉蓝萍她们,她们的缺席让很多人失望。

    杨杨笑道:“我早就知道,不少来街心的人,他们不是要买菜,而是为了看萍萍、玉华她们,看就看吧,我们明天继续去给随心帮忙收钱。随心,今天卖了多少钱”

    “虾子,螃蟹,我们自己都不够吃,不卖。”随心这话说得众人一笑。

    “今天卖的是青鱼、黄辣丁、脚鱼,大鱼我用盐腌上了,做熏鱼,总共卖了3574元,还有好几个没买到。我发现附近生产队的人也来买鱼了。”随心把没问的也说了一下。

    大家也逐渐习惯了随心的收入,三百多块,真是多,又不由心中感叹。

    陈卧东分析道:“双抢开始了,今天有大队开始抢收,肯定要做一两个好菜犒劳帮忙的人,鱼比肉便宜,想买的人就多了。”

    随心也笑道:“对了,我明天也要奔赴双抢第一线。双抢期间,我准备提前卖鱼,提前收摊。到周丽雪家不能太晚了,我可是不能少的劳力,会驾牛犁田的人,是到处吃香的。”

    随心的“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又让众人感觉好笑。

    杨杨说道:“周丽雪这干女儿我认了!过几天我去看看她奶奶和亲家!”这就是一锤定音,从此和周家关系定形。

    青心睡好了,肚子也饿了,催促道:“哥哥,我们吃饭去吧!”

    随心也正想着呢,连声道:“对,对,我们走。你们先去吃,我去小惠你们几家送兔子肉,我骑车快,比你们慢不了多少。吃完饭,还要去上游大队买谷买鸡,上午有事做。静枝,给你。”说着将装钱的挎包交给朱静枝。

    随心先送刘惠家,她家店铺早已开门,之前经过时就看到,这时店里整洁卫生,只待顾客上门。

    刘正明在外面店铺中守候着,看见随心骑车提着个桶停在门前,就问道:“随心,有事吗”

    随心本没想做其它事,看见布匹,心事就来了,要尽快做洗浴后穿的睡衣睡裤。笑道:“给你们送只野兔,晚上打到的,中午吃还很新鲜。”

    好吃是人类的天性,刘正明听了,立即从柜里走出来看随心说的野兔。桶里剥了皮的野兔子肉鲜嫩,五只放在一起,吸人眼珠。外面不能离人,随心就自己送进厨房去。

    这房屋盖得有意思,店铺后的房子为了换气通风,中间是个内走廊,右手有两间房,左边有三间房,外加一个有屋顶的平台。左边外面的一间房和平台实际上是吊楼,没卫生间,用街上的几个大公厕,但平台上有一角遮挡着,放有马桶,救急和晚上用。厨房在右手的外间,房间都不大,刘惠的闺房是左边中间的房间。

    刘惠妈妈蒋芙清在里面打扫卫生,奶奶在做早饭,刘兵刚起床。

    随心是受欢迎的人,更何况是来送好吃的野味,蒋芙清那丈母娘看女婿的目光里韵味更浓。

    见了兔子肉,刘兵一下精神了,笑道:“随心哥,中午吃了兔子肉,下午我一定要多进几个球。”

    拍拍他肩,随心笑道:“但愿如此。”

    这体育比赛的双方在结束比赛前,都不会服输,赛前更加要叫劲!

    随心到达街小时,已是八点,太阳升起老高,无遮挡的外面一下热了,不过屋檐下还是凉快。

    正屋走廊里,卢琼华在台阶边上洗脸,熊丽君站在旁边,藕煤炉上放着烧水大铝壶。单位是八点钟上班,卢军应当早走了,那卢逸辉老弟正躺在凉床



第二百七十七章 识时务者为俊杰
    随心听了两位干妈的嘲笑也无奈,自己现在的生活就这样,不做这些基础性的事情,哪来和心爱姑娘们的感情基础!哪来富裕生活的经济基础!哪来修炼出的内气基础!不多忙碌,上世遗憾怎能消灭!生活本来就是本流水帐,出彩的时候并不多,更多的是生活中的鸡毛蒜皮小事和对现状的无可奈何。
1...7071727374...20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