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的不能修炼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闲来五聊
小小的身上散发着不同以往的威严。
绷紧的面孔,小心翼翼的踏上祭天的仪式前。
登基大典已经顺利的完成,在文武百官以及帝都众多世家门阀的眼下,屈兴国在拥护中坐上了龙椅,而如今只要完成这最后一步的祭天仪式,今日繁琐的流程便可以算作结束了。
在屈兴国附近中,最近的人当要属一直守在一旁观礼的常青,看着小姑娘微颤的把手伸向祭坛,忽然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而常青火热的眼神盯着皇上的一幕,落在以外的百官眼中,就成了一个**裸窥伺着皇位的奸臣嘴脸。
以聂延为首的少数保皇党的人愤懑不平,剩余的人大多是抱着看戏的心态,似乎陈俊良已经把他们对楚云最后一丝的忠诚带走了。
突然间,天空之中电闪雷鸣,祭天礼下,一条云龙驾雾而来,在皇宫之上盘旋四绕。
整个大典中观望的人都被这异象所惊动了,抬起头来看向天空。
聂延周遭的官员激动的推了推他,“太仆大人,可是出自你的手笔,这般异象对皇上的威信有天大的好处。”
聂延没有冒然领功的意思,赶忙摇了摇头,“不是我,连我都忘了,好像楚云当年开国之时,传闻便有一条青色的云龙现身上空,从此以后楚云风调雨顺,也不知是谁的手笔,连咱们没想到的地方都想了周。”
“角垂,浪平,目肆,鼻直,鬣圆,鳞薄,尾壮于腹!”帝都吕家的家主忽然站出身来,指着天空中的云龙道,“此乃天降祥瑞,是一条受陛下所引的雌龙!”
“天降祥瑞啊!”
“天降祥瑞!”
“陛下身上所留的屈氏血脉迎来了云龙,与当年先祖立国之时的情景一模一样,这可是要载入史记中去。”
一个两个,有一个开了口的,接下去每个人都跟着小声议论了起来。
不过大多心里都清楚,这把戏骗骗小孩子便算了,在座的哪个不是天阶高手,想鼓捣出这样的把戏来,谁不是手到擒来。
屈兴国惊喜的抬起头来仰望天空,有点意外,常叔叔可没和她说还准备了这样的一出。
那云龙在天空中不停的左右盘旋,一直等到了屈兴国的祭天大典结束,这才隐隐有消散的样子。
就当这时,突然间蓝白的天空忽然被火烧云所覆盖,那云龙冷不禁被掩藏在了云层之后,随后一条身赤红色的火龙骤然现身,翻云搅雾,追着那青龙咬去。
且看那模样之狠厉,相比之下,青龙就跟一条小蛇一般,任人宰割。
所有人的脸色骤变,这才回想起来,天下已经不是屈氏的天下了,那条火龙!
目光冷不禁的落到了屈兴国身旁,穿着一身白衣的常青身上。
屈兴国的小脸惨白,不敢置信的看向一旁的常青,文武百官中,若不是有人拦着,那聂延恐怕已经冲上来要与常青拼命了。
果然有鬼!
&n
bsp; 常青皱紧眉头抬头仰天。
从那条青云龙出现的第一时刻,他就觉得其中有古怪,以常青的学识哪里会去读什么楚云国的历史,又怎么能知道楚云国开国的异象典故,花这么大名堂搞这些有的没的呢
起初还以为是宋凌什么人搞的,可看到屈兴国惊喜的目光便知道应该不是,于是常青便推断做出此事的人不怀好意。
果然,还没等常青想出其背后的目的,那青龙的目的便暴露无遗。
&nb
第六百五十三章 常之谋
“太尉大人!”
帝都城中,既然屈兴国已经继位,常青也顺理成章的搬出了宫中。
今日屈兴国登基大典以后,册封群臣,封原太仆聂延为丞相一职,原太师陆远为御史大夫,联军统帅常青为太尉一职,位列三公,执掌朝中文武百官。
各前朝旧官皆有封赏,从常青联军中留下的世家也都谋了不少好处,但这样的举动虽然没有惹火任何一方势力,但无疑也没有讨好任何人的样子。
常青派系的无需多说,谁都知道现如今朝中常青的话要比屈兴国好使的多,从他联军中出身的官员升职没有疑问。
可问题在那些保皇党的人身上,这些人与常青暗中一直做对,视其为逆臣贼子,常青掌权,他们怎么可能也跟着升了官,尤其是那太仆聂延,不仅升了官,还当上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一职,说是与御史大夫、太尉并列三公,但谁不知道历朝历代丞相之职隐隐高于其他两位。
难道说这龙椅上的小皇帝还真能做得了几分主,可以不需要看常青的脸色度日
这一想法出现百官无不震惊,暗中揣测着其中的缘由,可他们怎么都想不到的是,常青与屈兴国本就一伙儿,哪来那么多的勾心斗角。
“可查出是什么人在祭天大典上捣乱了吗”常青随口一问,下人立刻答道,“启禀太尉,是帝都吕家之人。”
“哦这么快就查出来了可确定没错”
“不会错的,吕家的做事手段并不精明,露出了许多马脚,属下带人逐条查去,很快便发现了吕家家主的行事痕迹。”
常青皱了皱眉,“原因、目的、是为何行事可有查出”
“没有大人下令,属下还不敢前去吕家抓人,不过大致可以推算出来,应该是为了向您示好的举动。”
常青挑了挑眉,他算是彻底把事情复杂化了。
这吕家原本是陈俊良的亲信,后来在联军围困帝都的时候,与绝大多数的人一同心生动摇,起了叛变之心。
但吕家命好,在那一次淳于衍召集群臣,剿灭叛徒的时候吕家巧合之下没有赶去,因此躲过了一劫。
再后来联军攻入帝都,常青推出的怀柔政策下,就连帝都城卫军和神庭军都从轻发落,重新编排配入军中服役,将功补过,对于吕家这样的世家常青自然是选择了放其一马。
谁知侥幸逃过一死的吕家不仅没有低调起来,反而一直在致力于如何讨好常青的路上,这才策划了这一出火蛟食龙异象,拿火蛟以喻常青,青龙以喻皇上,想要讨好常青,却不知马屁拍到了马腿上。
登基大典和祭天大典如此重要的事情,这吕家之人没有一点后盾做支撑居然敢这么去做,说是在讨好常青,哪怕常青真与屈兴国敌对,也不会喜欢这种擅作主张的示好吧。
常青摇了摇头,要不说人与人是不同的,生来愚笨至此,恐怕后天没救了。
“我没记错的话,太尉乃是掌管一国之军,这帝都城中的城卫、巡卫、还有各部兵马应该都归我管吧。”常青问道。
“太尉大人所言极是。”
其实太尉虽贵为兵部总长,但哪有一国的军力会交在皇室以外的人手中,一般的太尉不过是名义上的掌管全**队,实则调动一员一卒,都需要经由皇帝的点头,所以造成了历来太尉的地位不如丞相和御史大夫的现象。
但常青不同,可以说他是不是太尉,军队都在他的手里,所以这番话倒也没错。
“派人抓捕吕家上下老小,随便安个名头打入牢中听候发落。”常青霸道道。
下属一惊,不敢相信自己听到了什么,哪里有这么草率的抓人,“太尉大人,这......这不好吧......”
“有什么不好的,新官上任三把火,我抓的也不是什么好人,正好试试我这个头衔在帝都城中管不管用。”常青略微思索,似乎对自己的想法非常满意。
那跟前的下属只好领命而去。
是夜,帝都城中一片混乱,由帝都巡卫带领着城防军以及常青的亲卫包围了整个吕家,刀光剑影,打砸叫喊声从府中不断的向外传出。
谁也不能想到,在帝都盘踞了数百年的吕家居然在一夜之间覆灭得干干净净,全家老小全部被抓入狱,甚至没有人知道原因是何,只是转天隐隐从街市上传出这吕家是得罪了太尉的缘故。
第二天,朝堂上,丞相聂延指着常青的鼻子问道,“敢问太尉,吕氏一族何罪之有,被太尉连夜逮捕,全家老小锒铛入狱,一个不留”
这指名道姓的问话,顿时引起了百官不小的反应,两大派系眼见着就要吵嚷起来,只见常青摆了摆手,示意身后的武将停下话来。
“这吕氏一族犯了何罪,昨日前去抓捕的兵卫没有和丞相大人说清楚吗”
“哼,若是说得清楚,还用老夫在这里向你询问”聂延丝毫不怕常青,一副风仙道骨的样子,白发冉冉,明明年纪还不如陆远大,却搞得跟个糟老头子似的。
这边的剑拔弩张,陆远这位御史大夫睁眼瞧了瞧,索性闭上了眼来,充耳不闻。
常青心里暗骂道,“小子不地道啊,明明吩咐了他们随便找个罪名安上去,这都过去了一夜了,居然还没有想好。”
这一时被聂延问住了,张不开口,随意想了个便道,“那吕家原乃陈俊良的亲信,被我发现其有叛国之罪,所以先抓入牢中审上一审。”
“笑话!”聂延被常青气得胡子都飞了起来,“谁都知道吕家早在一个月前帝都沦陷之时就已经弃暗投明,还为着联军攻入帝都做出了不少贡献,倘若真与陈俊良有关,如今陈俊良也已身死,他如何能叛国,又靠着什么叛国凭那几个连巡逻的兵卫都不是敌手的家丁不成”
常青知道他这罪名安大了,而且听起来太假,但刚刚一时间又想不起来别的,这时候只能硬着头皮道,“不错,虽然听起来难以置信,但事实如此,而且我还查出陛下登基大典那一日,在祭天礼上出现的异象便出自他手,驱使火蛟欲要吞灭青龙,此等意图还不明显吗”
常青这半真半假的一说,反而更令人无法信服了。
聂延指着常青的手气得发抖,“那吕氏到底如何得罪你了,净找些子虚乌有之事栽赃在他的头上,你编,你继续编啊,我倒要看看你还能给他编出什么罪名来。”
这一回常青理都不理了,侧过身子来,一副不听不听王八念经的模样,任凭聂延如何去骂,眼不见心不烦。
明明是聂延把常青说得哑口无言,但到了此时反而成了他落了下风。
其实他就算真的告赢了常青又能怎样凭着常青滥用职权的罪名把他拉下马来
开什么玩笑,纵使是保皇党的党首,聂延也知道常青此时的重要性。
新皇与他之间的利用关系互惠互利,楚云还需要这个男人活着,而且说实在常青对屈兴国的意义远要比屈兴国对常青的意义大得多。
毕竟傀儡可以再换,但常青只有一个,所以聂延空有脾气,却拿他毫无办法。
常青也正是借着这一手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本事,赢了一筹,气得那一派系的人脸上一阵青一阵红的。
&nb
第六百五十四章 大周来使
“陛下,大周的使者已经在殿外候着了。”
“宣!”屈兴国道。
“宣,大周使者觐见!”
朝堂之上,以聂延、陆远、常青为首的众臣纷纷侧过头来,看着大殿的门口。
“外臣苏琦,拜见楚云国皇上。”苏琦行躬身礼道。
六大国的外臣出使各国时,一般见了国君并不会行跪礼,这似乎成了各国之间约定俗成的事,只有依附于六大国的周边小国,来出使大国时才会下拜。
这大周国的使者行礼端庄毫不做作,颇让人看得心里舒服。
“使者非本国臣子,不必行此大礼,快免礼吧。”屈兴国道。
“苏琦谢过皇上。”
苏琦站起身来,面上挂着礼节式的微笑,为人和气,明明看起来只是个青年人,却浑身上下稳重得不似常人。
大周国代表五大国派出使臣前往楚云,这也是常青他们才接到的消息。
其身上代表的不仅仅只有大周,还涵括了其余四大国对待楚云的态度。
这朝中,知晓当年楚云亡国之由的人不多,所以对待这大周来使的态度显得异常矛盾,既对苏琦恼怒,又希望能得到五大国的认可,重新回归楚云帝国当年的威风。
而诸如常青这类知晓内情的人,不由得对苏琦的来意打上了问号。
“苏使者此番来到楚云,可是有何来意”屈兴国坐在龙椅上,直视着殿下的苏琦。
苏琦赶紧弯腰拱手示礼,“我大周陛下听闻楚云恢复皇室,念想当年周楚间乃友邻之邦,特派臣前来为皇上道喜,希望周楚之间能重修当年盟约,建立友好关系。”
群臣议论纷纷,小声探讨此事,而屈兴国仿佛睡去了一般安静。
五大国围攻楚云之很,任谁都无法忘记,更何况朝中之人往往代表的不止自己,背后盘根交错着无数世家之间的利益关系,父辈、祖辈的死才刚刚过去十年,血仇之敌跑来与你重归于好,这天下岂有如此方便之事。
但又一想,如今楚云刚刚有了破土兴盛的萌芽,但与当年的帝国全然不能相比,同大周、燕霆、天秦、霁魏、风齐更无法比拟,这时候得到了某一大国的认可,建立外交,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至少从虚荣心上,他们可以自欺欺人的说,楚云又恢复了大陆第六国的身份。
两相矛盾、悲喜交加,让群臣一时不知该不该答应大周的示好。
“能与大周重归于好,我楚云自然是愿意的,苏使者远道而来,足以表明大周国的诚意,皇上,我看此举甚是妥当。”常青上前一步,向屈兴国行礼道。
苏琦扭过头来,认真的看了一眼常青。
龙椅上,屈兴国好像终于醒了,点头道,“太尉之意,即为朕的意思,我楚云与大周只有一水之隔,互为友邦万年之久,虽因一些事情打破了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但并不代表没有挽回的可能。”
苏琦的眼睛一亮,“那皇上是答应了”
屈兴国郑重其事的点了下头,“君无戏言。”
“皇上!”
“皇上!”
还有几位大臣焦急的想要说什么,却突然被殿外的动机所惊扰。
苏琦踏前一步,“外臣有一些从大周带来的特产,想献于皇上,还请皇上收下。”
“给朕呈上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