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梁山庄园主之称霸天下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玉苍闲人

    “明日议事厅就要启用,你们上午也都看到了,里头有许多位置,因此不免有座位上的前后之分。”

    “小官人无须担心我等,俺兄弟三人本是石碣村贫贱渔夫,全靠小官人的提携才有了如今的光景,那甚么座位小官人只管安排就是,我兄弟绝无二话。”

    古浩天说到这里阮家兄弟便明白小官人今天过来意图了,阮小二截住古浩天的话,抢先表态。阮小五和阮小七也纷纷附和。

    “三位哥哥深明大义实在感人,本来你们来我身边时日最长,奈何水营目前只设一营,无法任更多营长,使小五和小七两位兄弟屈就副营,明日座次上恐怕要担待一二。”

    “小官人甚么座次俺小五真不看眼里,只是今晚须得在俺家好好吃一杯,往日常常于你处混吃喝,今日便不能推辞。”

     




第六十八章 金岭镇
    中华堂启用仪式完成之后,各管理处及护卫队便进驻办公,古浩天在椭圆形会议室召开了第一次会议。闻焕章、杜迁、朱贵、萧让、卞祥、马犟、阮小二、周云清、縻胜、孙安、宋万等参加。

    萧让汇报了卧虎庄俘虏人员的处理情况。六百余人的俘虏最后经过甄别只剩下近五百人,淘汰的都成了卧虎庄最后一场戏的布景。上山的人员全部分散安置在后山的五个村里,安排进入各个行业做事,并要求各村长重点看护。

    杜迁汇报了卧虎庄的缴获情况。计黄金三万五千两,白银二十八万两,铜钱三万贯,珠宝玉器与名贵书画暂无估价。物资方面,粮食十一万零两千石,生铁锭五万斤,布帛三千匹,铁甲有四十五件,皮甲有四百八十件,钢刀五百二十七把、矛尖一千零七十个,皮盾五百付,长弓两百张和箭镞两千支。

    “护卫队首领各领铁甲一件,皮甲亲卫营一百三十件,骑兵营一百五十件,步兵两营各一百件,余下各营下一步再配备。另外步、骑、水各营选五十人练习弓箭。”

    古浩天把皮甲优先配备给步、骑两营,水兵上岸作战机会较少,下步再考虑。

    “不配皮甲俺没意见,只是水兵在船上作战,用长枪不甚方便,那钢刀能否配给水兵。”阮小二提了自己的看法。

    五百余付刀盾,古浩天本来想给建一营刀盾兵的,现在阮小二提出要求,他想了一想也就同意了,一则现在山上兵源没有,刀盾兵一时组不起来。二则有五万斤生铁,只要汤隆铁器作坊一开工,到时何愁没有刀。于是水兵一下子就拿去了三百把钢刀,古浩天干脆把剩下的配给骑兵营和亲卫营。

    “还是缺人啊。”此时闻焕章叹了一句。“如今山上钱粮充足,得想法子招人,水泊周边的渔村甚多,渔民生计也很困苦,而梁山当兵的待遇却十分丰厚,别的不说仅每月三两的薪俸,很多渔民半年也不见得能挣的到,小二营长及很多水兵都是本地人,若有意宣扬一下,招一些人来当不困难。”

    “先生所说甚是,俺回去就着手去做,只是水兵船只太少,须得想办法添置才是。”

    阮小二想到目前水兵营的船只已不够用,若再招人船只就会更紧张。

    “让商务处派人到济州和郓州看看,先买一些凑合着用吧,日后再慢慢想办法。”

    眼下山上的船只都是一些民船,而且数量也少,合格的战船一艘也没有,古浩天想抽空到登州和密州去看看。

    会议之后各营便去后勤处领取物资,古浩天与闻焕章和朱贵留下来,商议金岭镇吴家铁矿的事。

    “铁矿是山上的重要物资,日后的用量只会越来越大,如今既有这般好的机会,宜尽早动作,免得夜长梦多。”闻焕章当即表示要尽早行动。

    “那便定下了,明日上午朱贵兄弟与赵能、赵得带几人先行一步,与那吴二爷接触一下,我带人随后跟上。”古浩天本有此意,随即定了下来。

    然后三人商议了一些行动细节,朱贵便出去找赵能、赵得去了。

    梁山到金岭镇交通其实也很方便,从水泊坐船经过济水顺流而下到邹平,再进入笼水逆流上行几十里,上岸沿官道行一段路便到了。

    经过数日的舟车劳顿,古浩天一行终于到达了金岭镇。只见南北两山对峙,中间一条官道穿过,商铺民居沿官道而建,人车往来摩肩接踵,倒也十分热闹。

    这个金岭镇的铁矿有着悠久的开采历史,春秋战国时代就有开采、冶炼的记载,当下也不例外,朝廷和民间在此都有开矿,因此在当地也催生了许多与铁矿相关的产业,沿街过去不时的可看到一些铁矿相关的商铺。

    便在古浩天他们进入金岭镇之时,朱贵与赵能、赵得已经坐在吴氏生铁商行的客厅里喝茶。

    吴二爷是一个年近五十的中年人,此刻他正拿着一封书信在细看,那封信正是吴县尉所写,里头讲到:近日诸事不顺,前番因回春堂之事,被古家小子暗算,罢职归家,新来知县徐处仁对其十分恶意,卧虎庄当下危机重重。要其回家商讨对策,商行之事暂交由其妻的表弟朱掌柜及赵能、赵得代管一段时日。

    吴二爷看了信沉思良久,不料家里近期竟发生了这么大的变故,若不是家兄亲笔书信,又是其亲信赵能、赵得亲来,他真有些不相信了。

    “朱掌柜在庄里做甚么买卖,我前些年回去数次,似未曾谋面。”

    吴二爷行商多年,心思相当缜密,他对大哥突然派一个人来接手他的商行有些不解。

    “俺往日都是给吴大人做兵甲之类买卖,故此不曾在大伙面前露面,这次大人去了县尉之职,兵甲买卖便难以继续,才让在下到此处代二爷看管一些时日。”

    “往年俺也时常回去,却不曾着人过来代管,这次却是为何,大哥可有说法。”

    吴二爷见朱掌柜做的是见不得光的生意,难怪平日见不着,但他心里总觉不妥。

    “俺来时,大人倒有说起,说吴家如今艰难,须得到京城找一靠山,大郎、二郎不善此道,唯二爷可以胜任。”

    原来是去京城,那倒真的不知要去多少时日了,怪不得着人过来代管,恁大的家产放于外人之手总归不放心,吴二爷明白了大哥的心思。

    “赵能、赵得你二位在县衙好好的,



第六十九章 矿工
    “老汉沙铜,此乃大郎叫沙大金,此为三郎沙三铁,里头还有一个沙二银。”沙老汉指着眼前的两个儿子说道。

    可古浩天听了,却暗暗好笑,心想不愧匠人家庭,父子四人的名字,却把金属取齐了。

    “我们本是河南人,数年前迁居于此,老汉年轻时的确在朝廷的作坊里呆过一些日子,故还记得一些手艺,不想这位客官眼尖竟认得出来。”

    沙老汉见客人似无恶意,也就含糊的承认了一些。

    “只是日子过的艰难啊。”老汉叹了一口气,不自觉的又把目光看向大儿子的伤腿。

    “大郎的腿是怎么伤的”古浩天见老汉几次看儿子的伤腿,好奇的问道。

    “唉!”

    老汉又长叹了一口气。慢慢的说起事情的来龙去脉。沙老汉一家自五年前搬来此地后,开始时一家以打铁为生,但此地打铁铺过多,打的都是开矿的用具和普通的生活生产用品,沙家的技术优势没有太大作用,再加上是异乡人在当地受到同行的排挤,日子过得甚是艰难。为增加收入,前年大儿子和小儿子便到矿山去替人开矿,不想前些日大儿子在挖矿时被矿石压断了腿,一下子花光了家里的积蓄。

    “还不是丁白眼那恶贼给害的。那处矿石不稳,本不该去采的,丁白眼那厮非要大哥去采,不然那会有恁事发生。”那个沙三铁恨恨的插了一句。

    “那个丁白眼便是矿上的头目,唤做丁得贵,为人恶毒无比,大郎受伤不出半分药钱不说,还把他赶了出来。俺也是无奈才把家里的几把朴刀拿出来买,客官若是中意且给个价钱。”

    那老汉对着几个陌生人说了半日,其实也就是想博得几人的同情,好把那几把刀给卖了,换些钱给儿子看病。

    “沙掌柜要多少钱”

    “这五把朴刀,都是上好的铁料,老汉亲手打制的,客官就给个二十两,不然十五两也行。”沙老汉不敢把价报太高,怕黄了买卖。

    “这五把刀我都要了,卞祥给沙掌柜三十两银子。”

    古浩天知道沙老汉的报价并不贵,他记得《水浒传》里鲁智深打一把戒刀加一把铁禅杖是五两银子,这朴刀汤隆都看好,三两银子一把肯定不止,他多给一倍也自有目的。

    “客官是十五两。”沙老汉以为古浩天讲错了。

    “就三十两吧,一则大郎看病要紧,二则想请三郎带我等去铁矿看看,权作工钱。”

    沙老汉捧着卞祥递过来的三个大银锭,愣愣的不知说什么,他感觉眼前发生的一切不太真实。

    “三郎可是方便”古浩天转身问那沙三铁。

    “啊——方便、方便,俺这些日没去矿上,正闲着那。”那沙三铁也给眼前的买卖给看蒙了,见古浩天问话方才回过神来,连忙没口子的应下。

    “既如此,我等便住在前头的悦来客栈,明早你且前来,只说找姓古的客商便是。”说罢几人拿了朴刀就往回走。

    直到古浩天几人走出好些距离,那沙老汉才相信方才的事情是真实的,他拼命拉小儿子赶到门外。

    “古客官请留步,且受老汉一拜。”沙老汉喊了一声,自己与小儿子便跪倒在地。

    古浩天转身伸手虚扶一下,几个人便自去了。当晚时迁潜入吴家与朱贵取得联系,得知事态的进展似乎还比较顺利,也就安下心来耐心再等两日。

    次日一大早沙三铁就来到了客栈,正好几人在吃早餐,古浩天一看便知其没吃早餐,就邀他过来一起用餐。沙三铁犹豫一下,终究过来坐下,白面馒头粟米粥,还有几个可口的小菜,他一张口便控制不住自己的食欲,风卷残云般把桌上的食物扫个精光,末了还一幅意犹未尽的样子。

    “三郎可是尽兴,不然再来一些。”古浩天笑着问。

    这时沙三铁才把头从饭桌上抬起来,却看到一桌子笑嘻嘻的脸。

    “好多年不曾吃过怎么好的饭菜了,让大伙见笑了。”他有些难为情说。

    “无妨,好汉子本应能吃能喝,有何可笑。” 古浩天回了一句,随后几人便雇了两辆马车往矿山而去。

    共用早餐之后,那沙三铁一下子和众人接近了不少,再加上本来就是个洒脱的性子,一路上便滔滔不绝的讲起矿上事情来。

    原来沙家兄弟所在的便是吴家的铁矿,大约有矿工三百余人,管事叫丁得贵,因生一对斗鸡眼,大伙都叫他丁白眼。丁得贵的哥哥叫做丁得福,是吴二爷的心腹,他便仗势欺人在矿山里无恶不作。沙家兄弟为人耿直,在矿里甚有人缘,时常顶撞于他,被其视为眼中钉。故那日他逼沙大金去那危险之处采矿石至其受伤



第七十章 焦挺
    “哥哥如今不在矿里做工,可有落脚之处,若无着落,不如到俺家凑合住两日再做道理。”沙三铁倒是有心之人,还惦记着焦挺的去处。

    “倒也不必,俺想去郓城县走一遭,听说那里有一处古家庄,里头有一个古小官人,端得义气无比,人称玉面孟尝,俺且过去碰碰运气,说不得也能讨一份差事。”

    焦挺也是河北人,年前随流民进入了山东,只不过他没去郓城,而是到了淄州,最后在金岭镇暂时落脚于吴家矿山。但他毕竟是江湖上的人,有一些道上朋友,渐渐便听到了玉面孟尝的名头,正好又遇上丁白眼这样恶毒的管事,他一身本事怎肯一辈子耗在矿坑里,所以攒了点路费便准备离去。

    “那郓城县不就在济州府吗,俺这位客官也是济州府的人,那个甚么古小官人必定清楚,哥哥不妨打探明白再去不晚。”沙三铁突想起这几个客人来自济州,想必知道一二。

    焦挺正待开口询问,却见汤隆等人一边大笑,不由纳闷。

    “俺们只笑焦兄弟有眼不识泰山,面前这位便是郓城县的玉面孟尝,你却要赶去那郓城县。”汤隆指着古浩天笑着对焦挺说。

    “当真便是玉面孟尝古小官人。”那焦挺却想天下那有恁凑巧的事,他看着古浩天似是不信。

    “在下确是郓城古家庄的古浩天,这次前来原想买些生铁,只因未曾见过矿山,才让三铁兄弟带来看看,不想有幸遇到焦挺兄弟。”古浩天拱手说道。

    “焦哥哥,这位小官人必是你说那玉面孟尝,昨日便取了三十两银子与俺哥哥治伤,甚么人还有这般义气。”沙三铁这时突然想到昨日这事,便在一边插话说道。

    焦挺见古浩天自己认了,且沙三铁还说了其仗义之举,心里便相信了,只见他扑身便跪在古浩天面前,口里连声称罪,狠骂自己有眼无珠。古浩天急忙上前把其扶起,又介绍了身边诸人,众人便退出了棚户区,坐马车回到了镇上。

    中午古浩天定了一桌酒席为焦挺接风,焦挺的归顺使其更深刻的意识到,这时代名气的重要性,如果算上时迁和段景住,焦挺已是第三个纳头便拜之人,他想这次回去必定要好好看书,秋闱无论如何也要取得那举人的身份,到时他便是文武双全的义气小官人,那宋江又拿什么与他相比。

    且说沙三铁坐在席间,面对一桌好菜吃的反而没有早餐那般称心。他没想那姓古的年轻客官有恁大的名头,连自己十分崇拜的焦挺哥哥,见了他便立即拜倒在地,自己却无焦挺哥哥的本事,不知他肯不肯收留。

    “三铁兄弟为何不吃,莫非这菜不如早上的馒头粟米。”古浩天与他开起了玩笑。

    “小官人,俺若是到你庄里做事,可愿收留。”

    自知道客官的身份后,沙三铁一路上想的便是此事,这会惴惴的问了出来。

    “怎不收留,非但是你,矿工里头只要不是大奸大恶之人,愿去的我都收留,这般与你说吧,只要你招得一个青壮便与你五百文,能招得多少便看你的本事。”

    “可是当真。”

    沙三铁愣了一会才反映过来,在他看来这小官人便是在给他送银子。

    “自然无假,要不先取五十两银子与你当作订金。”

    “这倒不必。”沙三铁话一说完,菜也不吃起身就往外跑。然而大门刚出却又返身回来,又问:

    “若是带有家眷可要,还有匠人收不收留。”

    “一并收留,若是匠人则招一人给你一两。”古浩天正缺匠人呢,莫说一两,便是十两他也不会犹豫。

    沙三铁听得准信,飞也似和跑了,匠人一个一两啊,他家就好几个,还有老爹一同出来的那些人……他现在急着回去与老爹商议。

    “小官人恁缺人手吗”

    焦挺在边上也看的纳闷,在他看来这世上最不缺的便是没饭吃的穷人,那有花钱雇人找的道理。

    “倒真是缺人,我那儿有一处大庄园,来多少人也嫌不够啊。”

    “这处矿山也有许多俺河北一同过来的老乡,俺倒不是贪那每人五百文的钱财,只是觉得他们在此处活的太苦了,想替他们谋个出路,小官人若愿意收留,俺去一说准成,只是有一个难处,他们中许多人与矿主都签了卖身的死契。”
1...2122232425...13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