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启黄金年代(重生之我是我二大爷)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蠢蠢凡愚QD
这年头虽然电视已经普及,新闻已经可视化,可是报纸仍然是了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要等到大约十年之后,电脑和移动电话普及,传统报纸行业才会彻底萎缩,成为一个可有可无的东西。
所以,省日报上面的一个豆腐块广告,还是起了很大的作用。
一上午的时间,他接到了十六七个电话,都是来询问铝锭的。面对李宪开出的7200块钱每吨的开价,大部分人都嫌贵。
目前铝锭的平均价格也就是不到7100块钱一吨,而且李宪的这个铝锭还不是在省城地区,还要涉及到运输的费用。
所以大部分打电话来的主顾,都想让李宪以7100的市场价,并且负责运费转让。
面对这样的要求,李宪无一例外,都以一句:“现在铝锭价格一天一个样,我就这价格没得商量,想要的话自己过来提。嫌贵的话,那您就再去别的地方找找。不过我可得跟您说,在您前面可有二十多个要货的了。我见钱说话,先到先得。”
说完之后,他也不再废话,直接挂电话。
讲价
哼、小样。
这么多打电话过来的,都说自己的厂子里用,可是在如今这个生产原料疯长的节骨眼儿,哪有那么多的厂子虎了吧唧顶风购进
李宪深深的清楚,这十几个电话里面,能有五个是真正需要原料维持生产的就不错不错的了。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和当初的孙大志是一个德行——都是见现在的生产原料价升值,起了倒买倒卖的心思来的。
都他妈是倒爷。
自从十四大之后,之前一直不明确的政策被彻底确定,计划经济在一夕之间被完全否决,中华是姓资还是姓社的焦虑就像是被一股强风席卷过一般烟消云散。
整个市场被压抑了许久的潜能被彻底激发了出来,庞大的需求在短时间内被完全释放。而一切发展的根基,生产原料价格自然是一路突飞猛进。
令人诧异和盲目的是,谁也不知道这个浪潮的尽头在哪里。
现在这个阶段,李宪估计就算是那些掌握着核心命脉的人自己都是迷茫的。没准儿现在,他们都在为整个中华发生的颠覆性变化而暗暗心惊。
这些倒爷就更是。
十四大才过去了十几天的功夫,铝锭的价格就翻了整整一番,在这样的情况下,就算是现在有和李宪一样未卜先知的人站出来,高呼一声铝锭价格最多也就涨到八千一吨,恐怕都不会有人相信。
92,一个奇迹之年。
就在刚刚过去不久的五月份,沪市证券交易结束了此前一直执行的涨跌停板制度,全面放开股价。沪证指数从五月20日的616点连日上窜,到25日短短的五天之内高达了1420点。
这空前绝后的现象,直接让一大群人暴富。
但是沪市的奇迹,东北地区的倒爷们因为地域限制没能赶上。
此时,李宪不相信面对几乎等同于那场股市风暴的生产原料暴涨,那些人肯放手!
从这个出发点出发,一下午的时间,面对三十多通电话里的套路,李宪都坚持了自己的底线。
次日一大早。
李宪才刚刚起床洗漱,就见到bp机不知道什么时候多了好多条信息。
叼着牙刷,用宿舍收发室的电话挨个打了过去,无一例外,全都是昨天打电话的,或者是又有看到了报纸信息的人发来的消息。
让他感到好笑的是,昨天那些口口声声嫌铝锭价格高的家伙们,纷纷于昨晚半夜时分到达了林业局。苦苦等待着自己的回电。
李宪挨个告知了干休所的位置。
结果半个多小时之后,七八个
第74章: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加更)
李宪的这批铝锭值钱,自从十四大之后干休所里的这些老人都知道了。
可是那花花绿绿的票子真正放在那里的时候,众人仍然是忍不住的震撼。
没有人比他们更加清楚李宪对这一批铝锭的操作方式,回想起当初这个刚刚二十出头的小子,用自己的全部积蓄购入这批铝锭时自己的态度,他们就一阵臊得慌。
人家当时那可不是脑袋被们挤了,那是在点金呐!
老天爷、六万块钱,一个月的时间转手就成了十七万多,这都快翻了三番了啊!这年头,就算是放卡劫道也赚不了这么多啊
看着李宪将地上的一沓沓钱收拾起来,看到那沉甸甸的旅行包,老头们纷纷感叹涨了见识了;
原来钱是可以不用汗珠子掉地上摔八瓣赚来的,原来这年头,万元户十万元户竟然可以这么容易成就!
在一片感叹之中,郑唯实走到了坐在活动室门前的王林和面前。嘿嘿一笑,“林和啊,你就说这小子,得是什么工作单位才能栓得住他”
王林和嘎巴嘎巴嘴,没吭气儿。
是啊、
翻掌之间,寻常人一辈子都赚不来的钱就这么到手了。如果光从物质报酬上看来,别说是林业局里,就算是市里省里,也算不住这么一大爷啊!
看着一打一打点验钞票的李宪,王林和的心里不是滋味。
时代,到底是变了啊……
可能这一次是喜事儿,李友在背过去之后不大一会儿就缓过来了。
从地上一个骨碌起来之后,就将李宪收拾起来的那一兜子钱死死抱在怀里。就连当初和邹妮入洞房的时候,都没抱的这么紧过。
这引得一旁的李道云连连呵斥没出息。
可是虽然嘴上这么说着,老太爷的眼神也是不住的往那旅行袋子上飘。李道云出身地主之家,解放前在邦业这片也算是个大户。家里最风光的时候那也是俩丈高的大土墙,上面架着两门土炮的。
可自打小鬼子占了东四省世道乱了往后,日子就颠沛了起来。直活到了老,现在见到李宪平地起风云,李家后继有人,门楣生光耀之象,心里说不激动那可是假的。
一边捉摸着现在这十七万块钱能顶过去多少现大洋,一边捋着稀疏的山羊胡子,连道我孙儿有能耐。
八点半时分。
那个叫做徐茂和的人匆匆从农信取了三万块钱,将余款交到了李宪的手里。然后就去找车找人,从那两间舱房里往出搬转移铝锭。
而其他一同到来的人,只能看着那银晃晃的铝锭大声兴叹,连呼可惜后黯然离去。
见到铝锭有条不紊的搬上车,徐茂和从包里掏出了烟,凑到了李宪面前。
烟是好烟,软包精品石林。
这个牌子的烟李宪没抽过,事实上他也不怎么抽烟。
但是他对这牌子却是印象相当深刻;因为它的同宗兄弟,也就是yn曲靖卷烟厂日后生产的黑杆石林,曾经打破过中华的香烟价格记录。
多少钱呢
两万八一条!
一条烟能换一台qq汽车,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争论。
而在目前这个普遍抽一块钱的大庆绥化等地方烟,好一点儿吉庆阿诗玛红塔山的年代,从兜里掏出这么一盒烟的,就算是打肿脸充胖子,那也绝对是有点儿资本的。
见李宪接过烟,对方赶紧递过打火机点着了:“李老板,这些铝锭哪儿接手的现在还有了没”
李宪吐了口烟气,瞟了对方一眼:“没了,要是还有的话,我就不在省报上登广告了。凑个一两百吨,往南方那边儿一倒腾,每吨赚的绝对比现在多。”
听到李宪这话,对方一愣。见李宪一语道破自己的流程,笑了。他
第75章:宏业骏开
李宪发现男人的腰板直不直,果然跟钱包的厚度有很大关系。冷不防多了十几万的巨款,不管是干啥都有一种谜一般的自信,就连撒尿都呲的墙角哗哗响,仿佛都还远了几公分。
不过麻烦事儿也有,平生第一次见到这么多钱的李友死活不把旅行包交出来。用他的话来说,就是“与其让你去瞎整,做卫生纸往外送,还不如老子帮你攒着。万一你那厂子黄了,咱家也有个后路。”
李宪试图和他讲道理,将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的道理套用了古今事例进行加以佐证说明。
可是很遗憾,李友不吃自己儿子这一套。用他自己的思维,赚到了钱那就得存起来!好日子是攒起来的,什么风险统统不要。
面对抱着钱兜子,一副“我不要讲理,不要讲理!这个时候还有什么道理可讲我不要风度,不要宽大,不要慷慨,除了钱我什么都不要”的李友,李宪颇为无奈。
最后,实在没辙了的李宪,找到了李道云。
后者用拐棍和“老子现在就死给你看!”的必杀技,完美的诠释了李家大鱼吃小鱼的生态系统。
钱袋子在李友怀里仅仅抱了五个小时后,回到了李宪的怀里。
当即,他便将钱分成了两份,一份十万存到了农信,一份七万二作为厂子的活动资金使用。
而这些移动资金的第一笔去向,就是将之前厂里拖欠的职工工资全部还清。
李宪平生第二次感受到了什么叫男人的腰板和钱包厚度成正比,在将拖欠了半年之久的工资全部还清之后,职工们见到自己再也不是以前那种无所谓的态度了。
在厂里不管走到哪里,一句句“李厂长”叫的那叫一个热切。 一流小站首发
有了钱,他之前安排销售股的计划也就再没有人反对。陈树林和几个销售股的职工立刻开始奔赴邦业局,县和周边几个地区。对城乡合作社,供销社和批发部展开了渠道开拓。
而厂里,有了足够维持生产的资金,也展开了大生产。一百来号工人分成了两班,实行十六小时工作制,换人不停机的方式开始大搞生产。
随着木浆棉浆等生产原料源源不断的运进生产线,白花花的卫生纸也一大张一大张的从造纸机上下来,然后被切割卷卷,打上了“新浪纸业”的包装。
几天的功夫,原本空空如也的厂房,就已经被堆积如山的卫生纸成纸堆得满满当当。
而另一边,销售股也做出了成绩、在酒精攻势之下,拿下了邦业林业局,县以及铁林,海林县等周边四县,以及北林市境内的大部分渠道。
自此,时机已经成熟!
十一月二日,农历十月初八,宜开始,纳彩,订约。前数俩月后数俩月都赶不上的好日子。
虽然还有几天就立冬,可是这一天艳阳高照,天气格外晴朗。李宪笑呵呵的站在门口,一面等着李道云给算的十点一刻良辰,一边和听到了信儿前来祝贺的众人闲唠嗑。
李宪开业这么大的事儿,干休所老年组就不用说了,能走得动的都来了,就连这几天受风湿困扰的王林和也在吴胜利的搀扶下过来凑热闹。
瓷砖厂的杨宏山,水泥厂的蔡文成,以及林场的一些乡亲,和代表装修队过来的王清河此时都在门口等着李宪揭红。
作为李宪的家人,除了在林场忙活着卖粮的李清两口子之外,剩下的人都到齐了。就连正在上学的李匹都专程请了个假,过来给自己的二哥捧场。
看着门前的人群,李友叹了口气:“杂种草的,这么大的事儿,场子里就来了十来个人。丢人啊……”
“爸、”一旁已经让李宪安排到厂里财务室的李洁见父亲仍在叨叨些没用的,不念有些不乐意:“今天大喜的日子,你就少说两句吧。”
这些日子,李友自感回去林场丢人,再加上目前苗圃已经没有什么事情,便一直呆在了干休所里。一家人都在局里,可把李匹乐坏了。一到周末就往所里跑,干休所宿舍俨然成了第二个李家。
 
第76章:瞅你咋地
开业来的人确实不多,上上下下算上也不过就四十来人,李宪也就一切从简,在饭店安排了几桌了事。
这年头还不兴大操大办,来的人礼份子的也不多,像郑唯实,吴胜利和王林和这样的富户也不过随了五十。林场的那些亲友就更少,十块二十块,甚至王清河代表的施工队里,有人包了五块钱。
不过李宪倒是不挑,能惦记着把自己的事当事儿的,那就是情分。至于随多少钱,他还真就不在乎。
倒是李友,一笔一笔的将这些份子都记在了账本上,念叨着好好保管,以后人家有事儿别忘了走动。
不管怎么样,纸厂开了业,李宪的就踏实了。
中午请完了客,他就和徐兵三人,以及厂子里几个办事能力还不错的职工一起,下到了周边的几个地区。
现在开了业,卫生纸的业务就必须尽快开展起来了。
李宪事情多,不敢远走,便到了林业局里。
这两天销售股已经在筹备免费赠纸的活动,按照李宪的要求,除了报纸广告,和定向向单位职工发送免费领取券之外,纸厂雇佣了当地的秧歌队,并且在局体育场前的广场上批了一块地方。
这个时代的宣传方式还比较匮乏,可是与之相对应的,城镇居民的娱乐活动同样相当匮乏。所以秧歌扯着条幅扭一会儿,然后发一会儿传单的方式起了不错的效果。
时间不过下午三点多钟,此时的广场上就聚集了一大群手里拿着一张小红票的人,里三层外三层的将那唢呐锣鼓喧天之处围了起来。
人群之内中心的位置,五百多斤通体雪白的卫生纸,码放的整整齐齐,如小山一般。二十多个印有“新浪卫生纸”的彩旗环绕在“纸山”周围,迎风飘展。
旁边,还挂着印着“新浪纸业宏业骏开,优质卫生纸每晚六点免费赠送。”“新浪特优卫生已在局供销社和各大批发部柜台供应。”“售价两毛,现活动期间免费”等宣传标语的横幅。
当李宪到了体育场的时候,就看到围观的人们正在指着那些条幅横幅和卷纸品头论足。
“这林业局纸厂是疯了吧免费送,真有这样的好事儿”
“谁知道呢整这么大的阵仗,应该不是骗人的吧”
“嘿、乖乖,两毛钱一卷。一卷卫生纸顶一张线车票了。这么贵,怕是卖不出去了,干脆拿出来白送吧、”
听着周围的议论,李宪暗暗一笑,分开人群挤了进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