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我是疯狂原始人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八九燕来
    但,这就是最真实的三军,最真实的古代军旅编制。

    人口的最大利用化。

    黄迪清点了一下人数。

    壮男之兵400人数,壮女之兵150人数,老弱之兵263人数。

    角部,西陵的人口加一起,正好813人口,不算黄迪和节。

    黄迪深知兵贵精不贵多的道理,所以他没准备400壮男都作为战斗之兵。

    他思索片刻,想到了选材之法。

    当下吩咐道:

    “祭台之下有石盘,其重约一人,壮男之军四百,依次搬动之,能举之当胸者,方为过关。”

    说着,自己一伸手,双臂较劲,把大青石头搬起来,很轻松的抬到胸口处,然后开气发声,把个重约百斤的石头扔出两米多远。

    &




第九十章 井井有条
    当最后一个手持茅草而归的部落勇士出现在黄迪的面前,一百精英团便正式成立了。

    事实证明,最早拿到茅草的人,也是最快回来的一批。

    几百人好像学校运动会一般,给奔跑的众人鼓舞加油,好不热闹。

    当赛事结束,天色竟然已经开始暗了下来。

    一个精英团的选拔,整整浪费了黄迪一天的时间,不过他觉得这很值。

    好在角部还有存粮,否则这一群人怕不是要挨饿一晚才行。

    三军已经分配好,此时此刻,老弱军开始了剔肉采野菜做饭的活计。

    这以后也将是他们的固定工作。

    趁着天亮,壮男与壮女军被派去帮助西陵部砍伐树木,制造木屋。

    一百精英团自成立开始,便完全脱离生产,他们要做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随时准备战斗。

    黄迪给他们一晚上的时间,自己组队,每十人一队,队伍自己推选队长,明日他就要开始正式练兵。

    次日清晨,天一放亮,累和彤鱼便带着壮女军和老弱军去海边采集海鲜。

    以前,这些人不敢靠近大海,但是现在,有了黄大忽悠,他们到底是胆战心惊的去了。

    结果就是,他们很快便爱上了海边。

    黄迪对累的要求就是,太阳落山之前,必须回到角部,因为他担心河童会在夜里出现。

    壮男军负责在森林内寻找黄迪需要的藤条,桐木,柘木以及橡胶草等物。

    这些东西,都是用来武装这一百精英团所用。景德和鬃与黄迪一起在山里寻找过这些植物,所以他们俩倒是认得,便由着他们二人带队,在森林里寻找。

    作为总指挥,黄迪现在算是明白人才的可贵。

    有了累和彤鱼,自己就不用担心食物的采集和储存,有了鬃和景德,他就不用亲自带队去山里乱钻,寻找必须的植物。

    那么,剩下这一百多精兵,黄迪就把目光锁定了飞罗。

    飞罗本身在角部就很有威望,使唤起人来,也会相对方便一些。

    最主要的是,这货确实有些本事。

    除了眼前这一百人,其实鬃,景德,飞罗这些人,也都被黄迪直接编入了精英团,只是他们现在还需要做其他工作,暂时不做训练而已。

    黄迪把飞罗叫到一边,看着那毫无队形的一百人,道:

    “一会你看我如何训练他们,你到时候照做就可,以后这一百精英团的团长就是你!”

    虽然不知道团长是什么官,但是带着长字,那就是头,飞罗自是满口答应。

    黄迪让他旁边学着,自己溜达到一百人前,高喊道:

    “立正!”

    没人反应。

    黄迪挠了挠头皮,补充了一句:

    “立正,就是都站起来,站直了!”

    “哗啦!”

    一群人急忙稀里哗啦的站起来,抻着脖子,看着黄迪,等待下一步命令。

    他们猜测,可能不是比速度快,就是去围猎之类,所以都做着随时奔跑出去的准备。

    毕竟黄迪喜欢速度快的,他们昨天就知道了。

    但是结果,他们没等来这样的命令。

    黄迪看着一群人,喊道:

    “各小队自成一组!”

    这是昨夜交代的任务,大家伙完成的很好。

    马上,各组分立,十小堆人分散站立。、

    黄迪点了点头,喊道:

    “各队队长出列!”

    十个壮男跑到黄迪跟前。

    黄迪依次问了名字,没有名字的,自己就特例赐名,可激动坏了没名字的人。

    他对着那些队长道:

    “管理自己的小队,三三一行,呈正方形队伍,前后左右不可乱,马上!”

    原始人对于九宫格似乎并不陌生,黄迪之所以选择十人一队长,为的就是队伍可以站成这种九宫格,原始人好理解一些。

    个队伍排队整齐后,黄迪每队



第九十一章 青铜时代的脚步
    制作武器这个活计,最主要的便是桐油的出产。

    有了桐油,一切就都变得简单了。

    用锋利的陨铁朴刀把细软藤分开,然后浸入桐油大缸内,剩下的就是熬时间,等着细软藤泡软泡透。

    柘木一共也没有许多,根本不够百人制作枪杆武器,而且最主要的是,黄迪嫌这些桑柘木短了,他希望这百人精英团,使用的武器,最少要达到两米长度方可。

    因为,他不仅要对付人,最主要对付的是野兽,还有大泽内可能出现的危险,这样的话,武器的长度很重要。

    故此,这些桑柘木是用来制作弓箭的,到时候能做出多少算多少。

    劈好了桑柘木,放到桐油内泡着,等过几天泡软了,用火烤直便能做弓。

    剩下的那些直长的木头,才是黄迪准备给众人做武器的枪杆。

    这些木头的名字叫带叶石楠,俗称红牛筋木,也属于上等的枪杆材料,纤维交错复杂,韧性和硬度很大。(真的不是有某种荷尔蒙味道的那种石楠!!!)

    毫不夸张的说,这样一根木头修好了,桐油泡透,即便没有枪头,一棍子轮下去,都能把狼脑袋打开瓢。

    这种红牛筋数量不少,最主要的是够长。

    黄迪以柳叶朴刀稍微修整,然后在上面涂抹熬出来的桐油,放在洞内阴干。

    这还只是第一步,牛筋木油透干燥后,还要在其外围包上油沁的竹片,然后以麻线缠绕,涂以生漆或者树胶,才算完事。

    这样的枪杆虽然远不如黄迪的桑柘木枪杆,但是却也不逞多让,一般刀剑根本伤不到包竹牛筋的外皮分毫。

    在古代这种制作枪杆的工艺叫做“积竹木柲”,其实已经称得上是复合材料了。

    好在这些牛筋木已经让鬃等人用石斧修整成形,黄迪只需要稍微修整,涂上桐油便可。

    否则,让他弄这一百条木杆,怕不是就要累掉他的小命。

    说起来繁复,但实际上黄迪没用多久,便已经把基本工序做完,其他的就是等待。

    这要归功于景德和鬃把之前一些轮廓的活计做的完善,黄迪只需要致密加工一下便可。

    弄完这些工作,黄迪走出玄洞,利用觞扈之前留下的木质鲁班锁封好了大门,这才对着依旧在玄洞前广场练兵的飞罗道:

    “集合队伍,随我上西侧积石山,每个人背着藤筐,队形不许乱!出发!”

    部落内无人可用,只好让这些以后的精兵当一把力工了。

    黄迪想着,权当负重越野训练。

    飞罗等人不解,那西侧积石山长得奇怪,很少有植被,到处都是石头,除了蛇以外,就连动物都很少在西面积石山生存。

    去那地方能干啥吃的没有多少,小蛇也不管饱,用的也没有啥,只有石头。

    不过没人敢于质疑黄迪的命令。

    节说的很清楚,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黄迪的命令,就是她的命令,不可违逆。

    而里面本来西陵部的人,他们早就习惯听从黄迪的话,不需要问答案。

    圣做事,哪是我等需要明白的。

    黄迪去积石山,是因为当初他第一次来角部的时候,路过积石山的边缘。

    在那里,他看到过一种白色晶体的矿石,当时也没在意,现在回想起来,那很像是黄锡矿石的模样。

    若真是如此的话,那么很可能在那里还能找到铅矿石和铜矿石,这几种金属,经常出现在一片区域内。

    而青铜,正是这三种矿石结合的成果。

    所以说,青铜的出现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一百人保持队形不变,行进的速度自然就慢了下来,不过黄迪不在意,这是两全其美的事情,练兵加寻矿,完美!

    只是走到西面积石山,他们就用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

    “大家小心脚下,别被毒蛇咬到。”

    &



第九十二章 青铜文明ING
    当天夜里,黄迪没在角部吃饭,而是顺着角部西侧的瀑布边缘斜坡爬上去,直接到了西陵部的最深处。

    这个斜坡大概有十米高,斜坡与地面呈70度角左右,被鬃等人稍微修整,弄出石台阶的形状,虽然难以攀爬,但是总比绕山回去要省劲许多。

    整个西陵部参与训练的人,都是走这条路来回。

    黄迪研究着,在这个坡上做个木头的宽梯,以后进出就更方便许多。

    但问题是,这帮货用的就是石器,用石器凿石头,那可真是个蛋疼的活计,几下就要换块石头。

    所以,真要修木梯或者栈道,还是要等青铜器做出来以后,才能更好的实施。

    不过,要是有了青铜器,干嘛还要修这样一条路直接把玄洞深处凿开,通到西陵部不是更省劲!

    黄迪想着,反正那玄洞足够深,怕不是距离贯通整座山也不差多远。

    回到西陵部,他勾画图纸,按照记忆,画出了自己在博物馆看到的那种古老的炼铜炉。

    那是石土炉和陶器的合成品。

    其中内核的部分,必须使用陶器,因为铜水要储存在那陶器之中。

    陶器必须是可移动,方便拿起放下,好让铜水能够及时导入土范,铸造成形。

    说来似乎挺复杂,其实就是一个封闭较好的黏土制成的圆筒木炭炉。

    圆形是因为这个形状下容易储存温度,用最小的代价得到足够高的温度,毕竟铜的熔点要千度以上。

    炉子只开小孔,也是为了温度的保留,但是因为出气孔小,所以必须有风箱往炉子里输送新鲜空气。

    部落里不缺的就是皮质,所以倒也不难实现。

    黄迪画好了图纸,吃过彤鱼烧制的饭菜,一脸满足的带着景德和鬃等人,背着黏土来到角部玄洞。

    黏土火炉黄迪准备今晚便做出来,为了尽快迈入青铜时代,他也算是拼了。

    三面开工。

    景德和忠勇三人一起焙烧熔炉的内核,黄迪则寻找平整的石头,鬃搅和黏土,开始制造圆炉的外观。

    累和彤鱼手巧,正按照黄迪的要求制作小的皮质风箱桶。

    这几个人,是黄迪可以分享一点秘密的人。

    所以,冶炼青铜这件事,也只能用他们几个人完成一些前奏,当然,也仅仅是前奏而已。

    具体的冶炼过程,他准备自己完成,包括土范的制作,任何核心的科技,在没有更好的替代品前,黄迪都决定做到保密。

    大概午夜时分,一切准备就绪。

    黄迪在直径不到一米,高度不到一米半的圆形筒炉内架好了木瓣,都是油脂沉木,燃烧起来散发的热量,远超普通的煤炭。

    一般木炭的中心温度就能达到八百度左右,加上筒炉锁温,估计溶解铜矿石的问题是不大的。

    尤其还有锡矿混着做催化剂,锡的熔点只有230度。

    锡融化后,会黏附在铜矿上,与之混合,一层一层的形成青铜,而青铜的熔点只有800度,几乎普通的炭火就能搞定,更别说这锁温的筒炉。

    让累等人回去西陵部休息,玄洞内只剩下黄迪一人。

    为了尽可能的增加温度,黄迪选择在北洞内搭建的筒炉,这里有温泉,室温本就很高。

    锁好了大门,黄迪来到筒炉前,按照四比一的比例,在烧好的陶斗内放好铜矿石和锡矿石,然后又放了一点铅矿石,大概占总比例的百分之一左右。

    当然,黄迪完全是靠眼睛估算的。

    加铅,是为了增加产出青铜的可塑性和耐磨性,毕竟青铜器是浇铸出来,而不是如钢铁一般锻打成形,所以易塑性很重要。
1...2829303132...7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