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疯狂原始人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八九燕来
这一层黑色的干涸硬化之物,也叫漆膜,能让我们的沙船不怕水浸,不怕沙磨,甚至可以防火。现在木料上涂抹,以后船只成型后,还要在全船外层涂抹,这样就不需要担心船只漏水。”
景德和周围的人听得神奇,在黄迪离开后,便都蹲在正在刷漆的木料旁观察着。
果然不出黄迪之言,那乳白色的粘液涂在木料上,先是几乎没有颜色,接近透明,紧接着颜色迅速变深,没多大会,就变成了黑褐色,而且那颜色还在不断的加深之中。
白赛雪,红似血,黑如铁,说的就是天然大漆从液态到氧化干固后,色泽由浅到深的过程。
在古代,凡漆不言色者皆黑,这也是词语里“漆黑”这个形容词的来历。
景德感叹道:
“圣真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你说我们这样与圣学习下去,会不会也能成为半个神”
鬃用脚踹了景德一下,小声道:
“这话岂能乱说,半可以,神与你不擦边。”
景德连忙点头称是,再也不谈方才之言。
不过,对于一层黑膜,是否有黄迪所言的诸多神效,却是他们无法证实的。
当然,黄迪丝毫不担心这一点。
大漆的应用,早在他出生的几千年前就很成熟,可以说,纯天然大漆树产出的生漆效果,远远超过黄迪出生年代的化学漆。
1972年,马王堆出土的西汉棺木和漆器,在地下经历了两千年的潮湿侵蚀,但是出土之后,依旧漆膜鲜艳完整,可见大漆的耐水,耐潮湿和耐氧化的能力有多强悍。
黄迪现在没有长久储存大漆的工具,他也不可能在这里烧陶储存,因为没有那个时间。
所以,他选择的方式就是,随着木料的增多,加派人手收集大漆,收集回来,当天使用,这样一直持续到船只完工。
作为只需要动嘴,很少动手的黄迪,他是不怕程序复杂繁琐加麻烦的。
几天下来,除了造船的景德和鬃隔三差五的来黄迪这里询问一些技术上的答案,其它时间里,黄迪就遛遛狗,喝喝茶。
这五只小家伙现在已经能够活蹦乱跳的玩耍,黄迪也开始刻意的训练它们,比如上厕所必须在帐篷外面,学会坐下,握手,过来,冲过去等简单的口令。
小狗的训练,是年纪越小效果越好。
它们的乳牙基本长齐,不需要黄迪再喂它们流食,几个小家伙肉食动物的特征愈发明显起来,无肉不欢,不过黄迪禁止它们吃生肉,因为他害怕有寄生虫,他现在可没找到制作打虫药的药材。
这天,外面的人忙活的热火朝天,黄迪则是闲来无事。
想着周围的林子溜遍了,也没什么好玩,就想到沿着云梦大泽两岸水边走走,看看有没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
黄迪是想到就做,穿戴好藤甲,叫了虎部四个人也是装备齐全,然后才放心的带着五只小狗,累和节一起在泽畔散步游玩。
累嘟着
第一百四十五章 蚌肉宴
黄迪说着,已经脱下了翻毛皮靴,光着脚丫子踩进水里,他身上的桐油藤甲是不怕水浸的,这玩意儿还能帮助浮水,比救生圈好用多了。
他两三步就到了那水里看着脸盆大小的东西旁边,吓得前面探路的四个虎部战士急忙使劲往回跑。
圣要是出了什么危险,他们四个估计要被部落里的人给碎成肉沫。
然而,他们冲回来的时候,黄迪已经在水里捧着那个大家伙靠近岸边,嘴里还喊着:
“武罗,把这东西接过去,真特么沉啊!”
众人这才一脸惊讶的看着黄迪手里的大家伙。
武罗和女节女累看着这东西很纳闷:
“明明水里看起来只有脸盆大小,怎么出了水面大了两圈!”
他们当然并不懂得折射的原理,黄迪现在也没心情给他们讲解科学,因为他脑子里都是吃。
不过,众人最起码知道一件事,那就是这东西绝对不是石头。
他们都见过海边的生蚝,这玩意儿形状和那东西差不多,就是个头大了不是一星半点。
于是,他们想到了“肉”。
武罗把这东西放在沙滩上,就开始研究怎么把它打开,弄了好一会,也没找到开口的方法,当下怒了,就要轮伏魔杵,被黄迪急忙拦下。
“不要砸坏了,这么大的蚌壳,可是难得的天然餐具,喝汤洗脸都不错,弄坏了可惜,那水下还有很多这种大蚌,你们挑大个的都给弄出来,一会看我让它自己张嘴。”
几人得了命令,一股脑的冲进浅水处,开始寻找大蚌。
女节和女累黄迪是不允许她们就这样下水的。
虎部战士有藤甲,武罗有天然金钟罩铁布衫,他们对于突然的危险,都有着很强的防御能力,但是女节他们不行,就只穿了麻裙披着斗篷,可受不起伤。
看俩女想要下水的,小嘴都撅着,黄迪就笑道:
“明天,明天我就带你们下水去玩,今天不急!”
得到了黄迪的承诺,俩女这才开心起来。
“圣,这大蚌太多了啊!要不要再喊人过来弄些回去”
一个虎部战士问道。
黄迪点头道:
“淡水湖畔,这种大蚌多的是,以后咱们的食谱除了鱼,又要加上一道美味了,哈哈!喊人去吧,让除了采集大漆以外的采集组人员都过来,往部落内运大蚌,你们几个就负责把大蚌弄到河滩上就好!对了,够吃就好,这东西放不住,做成肉干口感很差。”
那虎部战士欢欢喜喜的回去喊人不说。
黄迪命武罗捧着这好几十斤重的大蚌,与女累和女节一起回到角部。
他不需要等在这里收集,这个时候馋虫被大蚌逗弄出来,自然是急着回角部去解馋。
一到自己的大帐,黄迪就叫女累赶紧用最大的陶锅烧水,让武罗准备一块青色干净的石板,叫女节弄来姜根,海盐和一些野菜。
这大蚌估计能弄出二十好几斤的纯肉来,足够几个人加五条小狗填饱肚皮。
黄迪不时的用手试着陶锅内的水温,等感觉到烫手时,他急忙和武罗一起把陶锅抬下炭火,然后用一个木瓢把里面五六十度的热水淋在那大蚌的壳上。
如此一来二去,浇了几次之后,那大蚌果然禁不住热,慢慢张开了硬壳,黄迪急忙把一根准备好的硬木棍塞进去,让它无法再次闭合。
随后,武罗凭着虎力,用力一撬,这贝壳便彻底打开。
里面白嫩嫩的一坨羊脂般的白肉,这还没开始烹饪,就听得旁边咽唾沫的声音响起来,除了武罗和二女,五个小狗竟然也在咽唾沫,啧啧!随主人!
黄迪对武罗道:
“你去教会他们如何完整的打开大蚌,尽可能的保持大蚌壳的完整,这是上好的生活用具,还有,一旦肉内发现硬质的圆珠,让他们集中起来,带给我!”
老蚌生珠,就黄迪吃的这个大蚌,最起码有七八十年的寿命才能长这么大。
武罗得了命令,急忙跑去教那些后勤开大蚌的方
第一百四十六章 小小竹排水中游
医治不如食补预防。
这种食疗理论,在周朝的时候就已经以文字的形式出现了。
尤其是中医学,都讲究治未病,也就是病还没发时,就及时预防,那才是上医。
黄迪出生的世界年代,食疗这个词已经被玩烂了,各种冒牌健康顾问胡说八道,有没有补身壮身的效果不一定不说,食补乱用也一样可能伤身。
其实食补理论基础很简单,就是中医药学最基础的四气五味,也就是本草上常见的性如何,味如何。
四气无外乎寒,热,温,凉,也被称为药性。寒热为水火,无情之药,一般非急病不用。温凉为木金,温和最适合食补。
五味就是酸甜苦辣咸,定其归属经脉。酸入肝胆,甜入脾胃,苦入心焦,辣入肺,咸入肾。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这就是食补,根据的就是姜和萝卜的性和味。
这蚌肉,也就是俗称的河蛤蜊,其性气为寒,味甘咸,行肝肾二经。
春自冬来,性为木,为阳升,肝火大动的季节,这个时候最适合吃蚌肉,平肝气,解郁气。也就是所谓的春补肝木。
只有春天补好了,夏天才不会生中暑,热疹,痢疾等病症。
对于这方面的知识,黄迪没有自珍,而是很详细的说给累和节听。
不过对于不懂五行阴阳理论的她们,想要完全听懂,怕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办到的,不过没关系,黄迪有大把时间,以后慢慢教会她们俩。
要知道,身边有会做饭,懂养生的漂亮女人,对于男人来说有多珍贵。
黄迪分外想念彤鱼。
“哎!也不知道这丫头现在怎么样了!”
第二天清晨。
黄迪想着答应过二女戏水,就赶早来到岸边造船处,那里木材竹子老大一堆,黄迪自是去挑选自己需要的东西。
第一艘沙船已经开始组装龙骨,黄迪仔细的看了一会,没发现什么技术上的问题,心中暗赞景德和鬃还是很靠谱的。
不过,当他准备离开时,却似乎想起了什么,对着正在忙碌的景德道:
“这样不行,要弄来十根以上圆木,用木桩固定在地上,然后在横着的圆木上组装整个沙船。”
景德有些纳闷,这样做虽然并不耽误什么功夫,不过他实在没想明白其中的作用。
不过,这并不耽误他执行黄迪的命令。
黄迪吩咐完之后,也没解释原因,就跑到竹子堆上,弄来十几根腿粗的青竹还有藤绳,便开始忙活起来。
带这俩丫头戏水,最好的办法就扎个竹排!
能够三四个人同坐的竹排被称为大筏,长要达到十米上下,腿粗的竹子十一根以上。
这东西做起来简单,黄迪权当一次性用品设计的。
三根横木一排竹,粗绳捆绑结实,往水里一推就算齐活。
然后他便跑回到营盘内,准备吃过午饭后,就带女节和累去湖畔荡舟寻乐。
部落的人现在也跟着黄迪的生活节奏在变化,比如他们现在不再像之前一天只有一顿晚餐,变成了中午和晚上两餐。
午餐今日是女累下厨。
除了蚌肉,还有清蒸的桂鱼,虎骨熬得浓汤。
黄迪除非下大雨,一般情况下,白日里不喝酒,只饮花茶。
享受了午餐的丰盛,黄迪歪在皮垫子上睡着美容觉,旁边五个小毛球把他围了个结实,左右靠着,也是睡得直打呼。
自从有了这些小东西,累腻歪黄迪的机会都变得少了,主要是挤不过五个小家伙。
这五只小狗对黄迪的依赖也是到了一定的程度,不管什么时候睡醒睁开眼睛,只要黄迪不再眼前,五个小家伙就会惶恐不安,眼神闪烁,然后嗅着味道,追寻黄迪的位置。
下午睡醒后,黄迪看了看天,太阳还高,不适合荡舟,否则晒黑了可不好看,最主要没有防晒霜。
“嗯,以后安定了,定要做出防晒霜来,到时候给累擦背,嘿嘿!”
不过两个小丫头可是闲不下去,嘟囔着叫黄迪说话算话,带着她俩去戏水。
黄迪拗不过,只好穿戴整齐,提着两米来的长矛,带着两女,五狗和武罗来到水边。
一到水边,黄迪直接
第一百四十七章 乘风破浪会有时
三人五狗顺着黄迪的手指望过去,只见远处水深水域,一个黑色的东西在水面浮沉游弋,只看那个头大小,怕不是顶的上黄迪居住的大帐。
“天啊!那是什么鱼,怎么那般巨大!”
节惊讶的问道。
黄迪摇了摇头,说道;
“太远了,看不太清楚,我也不确定是什么,有可能是鳇鱼或者是鼍。”
这两种淡水生物,都是可以拥有巨大体型的存在。
鳇鱼不用说,顶顶大名的淡水美味,最大的能长到两三千斤重,不过鳇鱼似乎更喜欢冷水一些。
鼍更是家喻户晓,想当年朱元璋被陈友谅的水军在鄱阳湖老爷庙附近打沉了战船,就多亏了巨鼍掀翻了陈友谅的战船,救朱元璋出水。
后来朱元璋为了感激鼍的救命之恩,封其为鼍王爷,在鄱阳湖畔建庙,几百年来香火鼎盛,被当地人称为鼍老爷。
细想,鄱阳湖本来也是云梦大泽的一部分,那么这里出现巨鼍的可能性似乎更大。
黄迪想着,脸色变得严肃而谨慎。
“走了,咱们回营地吧,幸好出来这一趟,否则我怕是忘记最大的危险了!”
那严肃只是一瞬间,随即黄迪便笑着加了这么一句。
累拽着黄迪的胳膊,他们从陆路走回营地。
“黄,那大鱼没有咱们的船只大。”
言外之意,累觉得那东西应该不算什么危险。
这也是原始人对于野兽强大与否的判断,最主要就是体型,其次才是牙齿。
就和动物判断目标食物强大与否的标准一模一样。
黄迪摇头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