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引魂者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踏悔
我问吴晓雅:“刚才那俩人说的是那个戏班子吗别不是咱听岔了,误会了吧!”
吴晓雅说:“可你应该听到,刚才那俩人提到茶三了吧!除非是这条街上,还有第二个茶三,而且这个茶三所在的戏馆里,也有一个戏班子在昨夜破台,今天唱庄头戏!”
不等她说完,我就一摆手:“得了!这机会太小了!咱还是先去茶三那里看看去吧!”
俊尧道:“还看啥!我这就打电话,叫人围了那家茶楼!他祖宗的,破台出了事,竟然不通知庄主!我看这家茶楼是胆肥了!”
我赶
赶紧拦住他,说:“你能不能别冲动这听风就是雨,可不是什么好习惯!”
俊尧瞪眼道:“这可都是你说的啊!”
我说:“我们也只是听了个大概!再说了,你怎么就不想想茶三没给你打电话说这事的原因呢”
吴晓雅也附和道:“没错!茶三是这条街上的老油条,如果戏班子破台,真的出了啥事,而且还不好解决,只能推迟庄头戏的时间的话,那以茶三的脑子和胆子,你觉得他敢不通知你吗”
俊尧说:“难道就没可能是这小子财迷心窍,非要挣少爷我兜里的钱”
我说:“对于聪明人来说,有命拿有命花,这才叫钱!可你是一方大少,在这片地上,你横着走都没人敢说你!可茶三也是人精,他不敢拿别人的茶楼,来赌你口袋里的票子!毕竟茶楼不是他的,他再厉害再聪明,也是茶楼的一个伙计,而且破台不顺这种事,对于戏班子来说,也是大事,所以有戏班子在前头担心,他茶三也不敢擅自做主,瞒下此事!”
听我这么一说,俊尧就把手机揣了起来,反问我:“那你说,茶三那小子还有戏班子的人,为什么没通知咱这件事啊”
吴晓雅解释说:“戏班子破台是必须的,破台环节出事,也是必须要解决的,否则就得延长庄主的庄头戏。所以,这种事,戏班子一般都有办法解决。也就是说,昨夜的破台,或许真的出事了,但戏班子也或许真的解决了其中的问题,而且不影响今天以后的登台唱戏。这也是唯一一个,茶三没有通知咱们的原因!”
“可你们就这么肯定这破台出了事,可不是玩笑啊!”
&
第二十一章 一眼透茶
这有茶楼的门口,忙的是热火朝天,只有瞎子才会看不到。
所以我这话,也是顺理成章,任谁听来,都不会察觉到半点的问题。
果不其然,听我这么一说,茶三还真就没有怀疑。
茶三是顺话搭茬,点了点头,朝着茶楼门口做了个请的手势,说:“那咱就别在街上站着了,您三位屋里坐会吧,我那有包好茶,您三位尝尝”
反正来此的目的,就是试探这小子到底有没有瞒我们什么事,而他请我们喝茶了,那也正好合了我们的心意。
我冲俊尧点点头:“那就歇会”
俊尧也很配合,说:“歇会就歇会,听先生说了半天的书,我都听渴了!”
茶三呵呵一笑,带我们进了茶楼。
这茶楼内的摆设,和昨天来点庄头戏的时候一样,桌子板凳都是干净的,古风古意,别有一番风味。
墙角就有专门烧水的伙计,见茶三亲自带来了三位客人,连忙把烧好的水,拎了过来。
不等伙计把水壶搁下,茶三就挽起袖子,接了过来,还对这个伙计说:“去我屋里的茶柜上,把那个红纸包的茶饼拿来。”
伙计应声,连忙顺着木质楼梯,噔噔的跑了上去,也就三五十秒的功夫,那伙计就又跑了下来,手里还捧着一个粉红色的、近似铁饼状的纸包。
茶三挥手,示意那伙计去忙别的,他亲自打开纸包,露出里头的一张黑褐色的茶饼。
我都不用他说,一眼就能看出,这是一张上等的普洱茶茶饼。就冲这茶饼上散发出来的那股子香味,还有茶叶的形状,但凡稍微了解点茶的人,绝对是能认出它的。
还有这茶饼下头的那些茶碎。别看是一堆末,但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它们是粒粒分明,而不是那种沙末粉末状的面面茶!这就更像是普洱茶的茶叶碎象了!
茶三见我看茶饼的眼神,呵呵一笑,对我说:“这是一张足有十五年的老茶饼了
了,味厚,劲大!但寻常的普洱茶饼,能保存十年就是不易了,而这种年头更长的茶饼,还能不变质,留着原有的茶味,更是比钻石都贵的宝贝。我看王哥这抽鼻子的劲儿,想来您也是个茶油子吧!”
在我们这边,茶油子是一个好词,尤其是喝茶卖茶的伙计,或是老板对你说这词,那绝对是把你当成茶道中的高手了。
我则有点脸红,说:“呦呵,别这么说,我也算不上是油子。哥们只是平日里爱吃点肉,可吃油大了,胃就不舒服,所以我是经常喝一些普洱,刮油嘛!这久而久之了,也就多少了解一些了!”
茶三听罢以后是哈哈大笑,连连摇手,说:“王哥说这话,可就太谦虚了。我还没听说过,这吃肉多了喝茶刮油,还能刮出一眼透茶的本事呢!”
俊尧则好奇的问我,“一眼透茶啥意思啊”
我就对他说:“一般的茶行里有句话说:茶客观茶不尝味,不闻香,不触型,不听响,只靠眼睛观茶碎,一眼透茶,知好坏。而这茶碎,就是咱们这边称呼茶叶沫子的名词。而高手观茶,就是从茶叶沫子上头,辨别茶的品类和品质。但并不能用鼻子闻,用手摸,还不能摇动茶罐,听茶末摩擦的声音。至于用茶沫子沏茶尝尝,那就更是不能的!”
“可不用鼻子闻,不用手摸,也不能沏水尝味,只靠一双眼睛,真能知道茶的好坏吗”
我点头,“多数的茶碎,基本上都是一个模样,尤其是那种
第二十一章 一眼透茶
这有茶楼的门口,忙的是热火朝天,只有瞎子才会看不到。
所以我这话,也是顺理成章,任谁听来,都不会察觉到半点的问题。
果不其然,听我这么一说,茶三还真就没有怀疑。
茶三是顺话搭茬,点了点头,朝着茶楼门口做了个请的手势,说:“那咱就别在街上站着了,您三位屋里坐会吧,我那有包好茶,您三位尝尝”
反正来此的目的,就是试探这小子到底有没有瞒我们什么事,而他请我们喝茶了,那也正好合了我们的心意。
我冲俊尧点点头:“那就歇会”
俊尧也很配合,说:“歇会就歇会,听先生说了半天的书,我都听渴了!”
茶三呵呵一笑,带我们进了茶楼。
这茶楼内的摆设,和昨天来点庄头戏的时候一样,桌子板凳都是干净的,古风古意,别有一番风味。
墙角就有专门烧水的伙计,见茶三亲自带来了三位客人,连忙把烧好的水,拎了过来。
不等伙计把水壶搁下,茶三就挽起袖子,接了过来,还对这个伙计说:“去我屋里的茶柜上,把那个红纸包的茶饼拿来。”
伙计应声,连忙顺着木质楼梯,噔噔的跑了上去,也就三五十秒的功夫,那伙计就又跑了下来,手里还捧着一个粉红色的、近似铁饼状的纸包。
茶三挥手,示意那伙计去忙别的,他亲自打开纸包,露出里头的一张黑褐色的茶饼。
我都不用他说,一眼就能看出,这是一张上等的普洱茶茶饼。就冲这茶饼上散发出来的那股子香味,还有茶叶的形状,但凡稍微了解点茶的人,绝对是能认出它的。
还有这茶饼下头的那些茶碎。别看是一堆末,但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它们是粒粒分明,而不是那种沙末粉末状的面面茶!这就更像是普洱茶的茶叶碎象了!
茶三见我看茶饼的眼神,呵呵一笑,对我说:“这是一张足有十五年的老茶饼了
了,味厚,劲大!但寻常的普洱茶饼,能保存十年就是不易了,而这种年头更长的茶饼,还能不变质,留着原有的茶味,更是比钻石都贵的宝贝。我看王哥这抽鼻子的劲儿,想来您也是个茶油子吧!”
在我们这边,茶油子是一个好词,尤其是喝茶卖茶的伙计,或是老板对你说这词,那绝对是把你当成茶道中的高手了。
我则有点脸红,说:“呦呵,别这么说,我也算不上是油子。哥们只是平日里爱吃点肉,可吃油大了,胃就不舒服,所以我是经常喝一些普洱,刮油嘛!这久而久之了,也就多少了解一些了!”
茶三听罢以后是哈哈大笑,连连摇手,说:“王哥说这话,可就太谦虚了。我还没听说过,这吃肉多了喝茶刮油,还能刮出一眼透茶的本事呢!”
俊尧则好奇的问我,“一眼透茶啥意思啊”
我就对他说:“一般的茶行里有句话说:茶客观茶不尝味,不闻香,不触型,不听响,只靠眼睛观茶碎,一眼透茶,知好坏。而这茶碎,就是咱们这边称呼茶叶沫子的名词。而高手观茶,就是从茶叶沫子上头,辨别茶的品类和品质。但并不能用鼻子闻,用手摸,还不能摇动茶罐,听茶末摩擦的声音。至于用茶沫子沏茶尝尝,那就更是不能的!”
“可不用鼻子闻,不用手摸,也不能沏水尝味,只靠一双眼睛,真能知道茶的好坏吗”
我点头,“多数的茶碎,基本上都是一个模样,尤其是那种
第二十二章 运气爆了
如此动作,我是一连重复了四次。
因为四个人嘛,自然是四个茶杯,洗四回了。
而四个茶杯,接连被我挑到了茶桌上时,茶三就惊讶的看了我一眼,随即手腕一拧,赶紧把第一泡的洗茶,便倒入了四个茶杯里!
略微泛红的茶水,带着许多的黑末,冲刷着瓷釉,那扑鼻的茶香,让我差点没忍住把这头一杯的洗茶给喝了。
但是,拿洗茶水涮过的茶杯,等第二泡茶水倒进去的时候,才能体现出茶水的滋味。
据说这是因为已经有茶水润过了茶釉,所以第二泡茶水倒进去以后,才能不失茶味!
茶三手上利索,很开就把茶水倒好了。他先把头一杯递给我,语气十分谦虚的说:“王哥,您来品品!”
我理会的接了过来,想闻了闻,那真是心肺皆醉的感觉,我又看了看茶色,金中透黑,是正宗的暗金宝茶。
这一嗅二观接过,我这才小抿了一口,咂了咂舌头,更是唇齿留香,舌根甘甜。
“好茶!”我眯着眼睛说了俩字,随即放下茶杯,赞道:“这真是山川有灵气盘郁,不钟于人即于物啊!看来古人所谓的灵中茶,真是名不虚传!”
我并不记得这两句诗句的出处了。但我知道,这两句诗,是一位古人赞美普茶的。
因为生长普茶的地方,空气好,鸟语花香,四季自然,一副灵源宝地之意。
而古人就认为,这种环境下,是充满了灵气的。但那里的灵气,却从不与人亲近,而是全头沁入茶叶当中。
所以,普洱茶入口入喉之后,才会有一种唇齿飘香,身心盎然,洋洋洒洒的感觉。
可这时,听我念了诗句的茶三,却突然站了起来,朝我恭恭敬敬的抱拳鞠躬,深施了一礼!
这下倒是把我们三个吓了一跳,因为谁也不知道这小子是怎么了。
俊尧还看了看自己手里的茶杯,小声的问我:“听说过一杯酒倒
倒,一粒药倒!怎么这年头还有一杯茶醉啊别不是这小子跟酒精中毒似得,成了茶精中毒吧!”
我瞪了他一眼,示意俊尧别瞎说。
茶三这时就深吸了一口气,重新坐了下来,认真的对我说:“王哥,小弟服了!”
“服什么啦”俊尧抢先道:“你别不是喝茶喝醉了,要扶墙吧!”
茶三嘿嘿一笑,摇头说:“自古以来,文人雅士举列的三大爱好,无非是一个茶道,酒道,和文道!这后两种我是不懂了,我就喜欢一个茶!所以在茶道当中,何时洗茶,何时净杯,何时斟茶倒茶,都是有讲究的!”
说着,茶三指了指我们四个手里的茶杯,说:“这洗茶之时,茶杯需要温的,但洗茶之时的茶水,却不能浪费,可这时又得去洗茶杯,而茶叶在水中就不能多洗,否则会失去一定的茶味,浪费这茶中的灵气!但王哥刚才帮我净杯的时间,是恰到好处,不早不晚,不多不少,所以,这边是此一项工作放在古代时,为什么是两个人来洗茶的原因!”
说完,茶三端起茶杯,对我做了个敬茶的手势。
我也不知道他到底想说什么,就只好按照茶道的规矩,换了一个给茶手礼!
茶三见了我的手礼,眼角又是一喜,显然哥们是误打误撞的,来了一个内行手势。
我俩没顾旁人,对饮一杯,然后茶三给我倒上了第二杯茶,又道:
“王哥是饱读诗书,茶道高深啊!口中提词就来,一语道破普茶中的奥妙所在!今时今日,真的没几个人愿意喝茶了,就算有,也是少有人能喝出咱们老祖宗留下来的味道!”
&n
第二十二章 运气爆了
如此动作,我是一连重复了四次。
因为四个人嘛,自然是四个茶杯,洗四回了。
而四个茶杯,接连被我挑到了茶桌上时,茶三就惊讶的看了我一眼,随即手腕一拧,赶紧把第一泡的洗茶,便倒入了四个茶杯里!
略微泛红的茶水,带着许多的黑末,冲刷着瓷釉,那扑鼻的茶香,让我差点没忍住把这头一杯的洗茶给喝了。
但是,拿洗茶水涮过的茶杯,等第二泡茶水倒进去的时候,才能体现出茶水的滋味。
据说这是因为已经有茶水润过了茶釉,所以第二泡茶水倒进去以后,才能不失茶味!
茶三手上利索,很开就把茶水倒好了。他先把头一杯递给我,语气十分谦虚的说:“王哥,您来品品!”
我理会的接了过来,想闻了闻,那真是心肺皆醉的感觉,我又看了看茶色,金中透黑,是正宗的暗金宝茶。
这一嗅二观接过,我这才小抿了一口,咂了咂舌头,更是唇齿留香,舌根甘甜。
“好茶!”我眯着眼睛说了俩字,随即放下茶杯,赞道:“这真是山川有灵气盘郁,不钟于人即于物啊!看来古人所谓的灵中茶,真是名不虚传!”
我并不记得这两句诗句的出处了。但我知道,这两句诗,是一位古人赞美普茶的。
因为生长普茶的地方,空气好,鸟语花香,四季自然,一副灵源宝地之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