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日耳曼涅槃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幽泠秋月

    希特勒没有立即开口,只是在心中反复权衡着这番话语。沉吟半晌之后,他又将目光转向了旁边的,道:“贸易方面的情况呢瓦爾特先生,我之前请您统计与南京政府的贸易明细,这几天内您也应该有结果了吧”



    瓦爾特恭声称是,随即将自己掌握的情况向希特勒深入浅出的娓娓道来。www就在刚刚过去的8月初,绝世财雄沙赫特终于因为施政理念的巨大差距,而主动向希特勒提出了辞呈;尽管希特勒为了在民众面前维护统治阶层精诚团结的形象,将沙赫特挽留在了国家银行总裁的职位上、并且任命他为不管部长,但后者却是从此离开德国的决策中枢了。



    而当了近一年不伦不类的“4年计划负责人”的瓦爾特,也终于得以从沙赫特的阴影中真正熬出了头。时至今日,瓦爾特已经获得了自己昔日上司的全部权势,而在他领导下的德国经济列车,也正朝着希特勒所期望的战争目标隆隆飞驰,所差的就只是最后的实际开火了!



    “……因此,失去南京的矿石物资,对我们的战时经济而言将是极为沉重的打击。”瓦爾特在列举了一连串数据之后,随即将自己的最终观点向希特勒道出,“日本与德意志的同盟效益,不仅因为这场战争的爆发而得不到丝毫体现,反而破坏了我们在远东的丰厚固有利益;这完全就是藐视国家社会主义德意志、丝毫不顾我们感受的蛮横行径。出于政治尊严和经济需求两方面考虑,我们都不应就此放弃与南京政府的固有贸易——除非日本能弥补我们的损失,提供给德意志在国际市场上购买到相同




第148章 扩张之路
    冷风呼号,宛若冰沙敷面,又是一个冬季缓缓降临到了北半球区域。www



    在整个1937年的下半叶,希特勒都没有再做出如去年进军莱茵一般的惊人之举。但他在总理府和贝希斯特加登所签署的一切命令,都是为了山雨欲来的战争而进行充分的准备。为此,德国甚至不惜损害同日本之间的关系,继续和南京政府做着矿石换军火的物物交易。随着远东战争的持续,亟需军火的南京政府更是大幅加快了江南各矿场的开采进度,而这也让德国收获了足够的原料好处。



    9月25日,经历了无数个等待和期盼之夜的希特勒,终于迎来了他政治生命中的贵客——墨索里尼的正式访问。希特勒的算盘始终都是打得很精的:对于墨索里尼这个独裁领袖,他的目的并不是要同客人进行多么深入的外交会谈,而是让墨索里尼对德国的力量留下深刻印象,从而利用其一心想同胜利者共命运的投机心理。



    于是,这位意大利领袖就从德国的一地赶到另一地,检阅了党卫队和军队的阅兵式,观察了在梅克伦堡的陆军演习,参观了鲁尔的机器隆隆作响的军备工厂。4天之后,当墨索里尼启程返回罗马时,他已经深信自己的前途是在希特勒一边了。



    此次访问对希特勒的意义是巨大的。11月6日,意大利加入了由德日两国牵头的《产国际协定》;而在签字之余,外交部长小齐亚诺也向希特勒转达了他岳父领袖的意志:“让奥地利的事情听其自然发展罢。”这便意味着意大利已经不关心奥地利的独立,而是让希特勒放手去实现他民族统一的梦想大业。对希特勒来说,属于他大展拳脚的时刻已经到来了。闪舞www



    早在希特勒于维也纳街头流浪的30年前,他就萌生出了德奥应当归于一统的强烈民族主义思想;而到了中年时代,随着奥匈帝国的崩溃,希特勒更是在他那本《我的奋斗》中,开篇就提到了破后建立的奥地利应当与德国合并的理念。相比于昔年民族问题严重的奥匈帝国,由单一日耳曼人组成的奥地利,显然更有利于同德国合并。尽管1919年签订的《圣日耳曼协定》严禁德奥合并,但这种性质与凡尔赛和约完全相同的旨在对战败的奥地利恣意宰割的条约,在进入30年代后半叶的当前,显然已经失去了往日的约束力!



    除了政治上的考虑之外,经济和军事上的需求,也使得身为德国元首的希特勒要吞并他昔日的祖国。前面已经提到,德国所实施的战时经济,其最终结果必然会使得国家走上战争道路:毕竟武器装备既不能吃也不能用,除了出售之外再无法产生新收益,而国际市场显然没有能吃下整个德火工业产能的如此惊人的购买力。如果无限制的进行不可再生价值的军备生产,其后果只能是国家经济的灾难性崩溃:后世的大炼钢铁运动,就是投身这类生产的典型!



    目前,奥地利拥有700万人口,昔年奥匈帝国的精华也有许多都留存在这片86万平方公里的日耳曼人聚居旧地。如果德国能将其吞并,不仅能让自身国力骤然提升10、得到额外供给国内两百多万德国人的粮食、为7个师的新军取得人力,更能对捷克斯洛伐克形成三面合围的决定性地缘战略优势。在希特勒的计划中,捷克斯洛伐克同样是要被消灭的对象:这不仅在于这个总人口1000万的国家中就有325万都是苏台德日耳曼人,更因为它继承了奥匈帝国60的军工产业、以及其身为法国在东欧的忠实盟友的政治地位。



    从1937年11月中旬开始,得到了柏林授意的奥地利国社党分子,便展开了一连串大规模带有暴力性质的抗议。早在十几年前,国社党就在同为德语区的奥地利建立起了一个大区组织,向当地民众灌输极端的民族主义和复仇心理。尽管这批国社党人没能像希特勒那样取得政权,但他们借助世界经济危机带来的机遇,同样在奥地利站稳了脚跟,成为拥有众多民众支持的一股在奥地利政治中不可小觑的势力。在之前的20个月里,奥地利国社党都严守元首希特勒的训令,保持低调积蓄势力;现在骤然闹将起来,登时便在奥地利掀起了一股狂烈的暴风雨。



    一窝蜂涌上街头的奥地利国社党人,在歇斯底里的呐喊中要求现政府辞职,由他们的奥地利大区领袖赛斯英夸特出任总理——而如果由一个奉希特勒为元首的国社党人担任奥地利总理,这个国家的命运也就可想而知了。与希特勒在上台之前的情形类似,奥地利国社



第149章 德奥合并
    在连续罢免两位最高级别的军人之后,希特勒旋即对国防军架构展开了全面的重组。www



    希特勒废除了勃洛姆堡曾经担任的国防部长职位,由他自己亲自担任三军统帅;隶属于国防部长的战争部也被撤销,改组为将在今后闻名遐迩的“武装部队最高统帅部”(okw),陆海两军都隶属于其下。希特勒是它的最高统帅,在他下面有一个参谋氏,却有一个叫得很响的头衔:“武装部队最高统帅部长官”。这个职位畀予了奉承拍马的炮兵上将凯特尔。经过一番斟酌之后,希特勒选择了勃劳希契就任新的陆军总司令,这位将军对国社党的态度远比弗里奇来得热心。



    与此同时,外交部长纽赖特也被希特勒解职了。思想浅薄、态度恭顺的里宾特洛甫继承了他的位置,其仅仅只是充当一个传声筒的角色。在外交层面,希特勒早已展现出了他无与伦比的天才,目前所有的决策都是由他所一手制定!



    正因如此,国社党喉舌《人民观察家报》便不外乎在1938年2月5日刊登出了触目惊心的标题:一切权力高度集中在元首手中。只有这一次,戈培尔博士没有过甚其词。从这天开始,妨碍希特勒的最后一些保守分子都被清除殆尽,外交、经济和军事的决策大权已经集中在他的手里,武装部队也直接在他的统率当中。解决内忧的希特勒,旋即便全身心投入到了对奥地利的吞并中去。身处柏林的他密切注视着各方势力对奥地利乱局的反应,并很快窥破了维也纳的破绽所在。



    2月12日,鉴于奥地利境内日益紧张的局势,希特勒和奥地利总理许士尼格在贝希斯特加登举行了首脑会晤。希特勒在这次会面中显得极为咄咄逼人:他提出即便许士尼格不辞职,也要任命英夸特担任内政部长,且拥有主管警察和保安事务的权力;此外,许士尼格还须要委任另一个亲纳粹的人格拉斯霍尔斯特瑞为国防部长。如果许士尼格拒绝,那么驻扎在德奥边境的20个师就会立即进军。



    在希特勒的威胁下,举目无援的许士尼格最终只得妥协了。他悲哀地发现意大利已经投入到了德国的怀抱,再不关心奥地利的独立;而捷克斯洛伐克也不想掺手这件事情,平白得罪德国这个强敌。英法苏波等国或反应迟缓,或作壁上观,没有人愿意为奥地利内政的这点“小事”而劳心费力。2月16日,回到维也纳的许士尼格公布了改组后的内阁名单:军队领袖国防部长正式易帅;而英夸特也如愿以偿的成为了内政部长,并掌握了令人生畏的对内国家机器。



    这份任命无疑是给奥地利第一共和国的独立敲响了丧钟。由于英夸特成为了警察的掌控者,这便使得奥地利境内的国社党徒变得更加不可一世:他们四处制造骚乱,用暴力手段驱离政府在当地的公职人员,而不用担心受到任何的惩处。由于局势不稳,奥地利的正常经济秩序陷入前所未有的混乱状态,银行里有大批外国户头和本国人民提款。外国商行担心出事,纷纷向维也纳取消定货。外国游客原来是奥地利经济的主要来源之一,也被吓跑了。此时,许士尼格的政府便如同是烈阳下的水珠,正在以无可挽回的速度走向消亡。



    经过几周绝望的煎熬,黔驴技穷的许士尼格在3月9日做出了他的最后一搏:他宣布将在四天后的3月13日举行全民公投,由奥地利人自行决定究竟是维持现有的独立,还是成为大德意志的一员。闪舞www这一举动登时让希特勒感到了极大的焦躁和愤怒。当前奥地利国社党得到的选票甚至还没有达到多数,如果让这次全民公投成功举办,那么以信奉天主教为主要群体、且和普鲁士德国有着数百年恩怨的奥地利人,将极有可能做出不利于自己的选择!



    希特勒当即召集了他的重臣将领,并开门见山的提出要用武力对奥地利实施占领。3月12日被确定为进攻的期限,驻扎在德国南部的三个军旋即开始进行战争动员。11日凌晨,柏林向维也纳下达了最后通牒:通牒中要求许士尼格必须在24小时内辞职、取消公投、同时令奥地利总统米克拉斯任命英夸特为总理。



    3月11日,这是一个至为平凡普通的灿烂春日,然而在柏林的总理府,焦躁的希特勒却在办公室内一遍遍的绕室狂走。他不仅是在等待奥地利的屈服,同时也在等待墨索里尼的表示。尽管几个月前墨索里尼曾经对他表达过不关心奥地利命运的意思,但当一场征服即将来临之际,希特勒仍是无比担忧、或者说是恐惧于墨索里尼的变卦,可能会导致的一系列的外交蝴蝶效应。临近午夜,黑森亲王菲利普终于从罗马打来了电话:墨索里尼称奥地利对他是无关紧



第150章 大德意志
    “在多年前离开这个市镇时,我怀着完全和今天心中所怀着的同样的信仰。www在那么多年以后,我能够使这种信仰得以实现,由此可见我现在感动之深。如果上帝曾经叫我离开这个市镇去当德国的领袖,他这样做一定是赋与了我一个使命,而这个使命只能是使我亲爱的祖国重归德国。我相信这个使命,我活着为这个使命而斗争,我认为我现在已经把它实现了。”



    结束在故乡林嗣的短暂停留之后,3月14日,希特勒终于来到了他曾经流浪过那么久的维也纳。美术学院的大门依旧庄严华丽,普特莱斯石桥下的洞窟仍然潮湿脏冷,然而当30年的风雨飘摇逝去后,所有的一切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个披着一件及至足踝的旧大衣,靠在街头扫雪、搬运行李、和画水彩画为生的流浪汉,又回到了这座曾经让他和饥饿相伴了整整5年的城市,而今天他却已经高居九天凌云之上,成为了中欧八千万日耳曼人狂热共尊的无上英豪!



    在哈布斯堡皇朝故宫霍夫堡中,希特勒会见了满怀激动之色的英夸特。后者骄傲地宣称,圣日耳曼条约中关于奥地利地位的相关规定已归于失效。这让希特勒激动得再度留下了热泪,其情状一如五年前他刚刚取得政权时的那样。之后,他宣布将在4月10日举行新的、将整个德国和奥地利的7400万人都囊括在内的全民公投,以决定奥地利是否应当并入德国。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希特勒又干起了他演讲的老本行,向他的臣民发出了一连串极具鼓动和引导性的澎湃演讲。



    实际上,这仅仅只是一个做给世界看的形式流程而已了。随着德军全面涌入奥地利,这个国家的一切权益已然彻底掌控在了柏林的手里。www所有的军工厂均被德国接收,转而为它的战争经济服务;商人和银行家也蜂拥前来,以只占其本身价值极小一部分的代价,购买被霸占的犹太人和反纳粹人士的产业。



    在这些笑容满面的来客中,还有那个别人仿效不来的沙赫特博士。他虽然跟希特勒发生过争执,仍然是德国内阁中的部长(不管部长),仍然是国家银行的总裁。他对德奥合并感到大喜过望。



    就在希特勒衣锦还乡的一周之后,沙赫特便代表国家银行驾临维也纳、接管了奥地利国家银行,并将后者的外汇、贵金属、和有价债券全部洗劫吞没。他对奥地利银行的职员们发表演说称:“凡是不全心全意支持阿道夫希特勒的人,在我们这里是找不到前途的。”最后,沙赫特领导他的听众们宣誓效忠希特勒,并连呼三声国社党徒集会时必备的“胜利万岁”。



    春风拂绿,多瑙河亘古不变地流过这片属于哈布斯堡的昔日土地,然而随着万字旗的徐徐升起,这个国家当中的犹太人群体却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噩运。他们一夜间沦为三等公民,被全面排挤出各个体面和高端的职业领域。日复一日,都可以看到大批犹太男女在擦去人行道上许士尼格的口号和打扫街道。他们趴在地上做这种清洁工作,党卫队员则站在旁边监视着,人们都围拢来侮辱这些犹太人。



    数以百计的犹太男女则被抓去打扫公共厕所、以及党卫队营房的厕所。他们的财产遭到盗窃,而警察却拒绝受理这些案件,很快的,普通犹太人就沦落到了比曾昔年希特勒当流浪汉时还要落魄凄惨的悲凉处境。闪舞www



    4月10日,德奥合并的公民投票在国社党的组织下拉开了序幕。经过近一个月的暴风式宣传,奥地利人逐渐认同了希特勒的理念,即与德国结合起来是理想的和不可避免的结局,因为在1918年同原来的广大的斯拉夫和匈牙利内地割断了的奥地利,终究是不能依靠自己而体面地存在的。它只能作为德国的一部分而存在下去。



    而希特勒在经济和外交上的成功,也让奥地利人对自己加入德国后的未来充满期待,丝毫没有半分成为亡国奴的抗拒心态。至于那些狂热的国社党分子,则更是毫无保留的对元首的号召表示了支持!



    除了温言细语的许诺诱骗之外,国社党还对敢于投反对票的奥地利人准备好了足够的大棒恫吓。光是在维也纳一地,就有近八万人在公投之前被抓进监狱,几天之后,他们眼神呆滞、魂不守舍的又回到了家里,从此再没有了驱逐德国侵略者的豪言壮语。投票当天,奥地利各投票棚的角上都开着很大的裂缝,使坐在一米多外的纳粹选举委员们能够清楚地看到人们怎么投票。最终,9975的奥地利人、9908的大德意志人都投了赞成票,奥地利自此便从欧洲的版图上消失了。



    “最新的



第151章 轮到了捷克
    暖风柔和,骄阳热烈,位于汉堡城郊的一处新建的秀丽庄园里,休假中的方彦在妻女的陪伴下,满怀幸福和喜悦地度过了自己人生当中的一个具有阶段性意义的生日。闪舞www年满而立之年的他已经拥有了自己的事业,同时他的第二个女儿艾薇也于大半年前降临到了这个世界。



    偶有时候,方彦也不禁会感慨岁月时光的匆匆逝去,然而等不到第二天,他的这番感怀伤触的心境,就消失在了西尔维娅光滑轻软的柔嫩香躯、和黄莺鹂燕般的婉转娇吟里面。



    进入1938年夏季,布罗姆家族的势力变得愈发膨胀而难以撼动:这不仅在于鲁道夫控制下的集团企业正在履行海量的武器订单,产能疯狂扩张,更因为已经通过他两年执掌经济的突出成绩,牢固确立了自己在内阁当中的地位。



    在刚刚过去的1937年里,德国国民总收入突破900亿马克,比上年同期的790亿马克增长14;虽然这个速度较沙赫特当政时的年均20有明显差距,但这却是在德国步入战时轨道、海外贸易额较最初几年大幅下降的背景下取得的成绩。



    与之相对应的则是军火产量的激增,陆军各新编师的装备到位时间都比计划表提前了数周到一季。方彦隐隐感觉到,自己所在位面的德国装备生产速度,要比历史同期更加强劲;经过一番仔细的思量,他欣喜地发现这极有可能是因为四年经济计划负责人的职位,是由更加专业的执掌、而非是戈林这个空军外行!



    考虑到这一点,方彦便对陆军的情况更加放心了。要知道在这两年间,为了尽量弥补海军航空兵的建立对陆地战力造成的削弱,方彦不仅为陆军提供了好几项关键性的装备,更对自己的便宜叔叔施加影响,让他取消了在这期间继续为海军添置主力舰的预算。闪舞www今年,德国海军的采购订单里仍旧不见大型军舰的身影,除了标排3050吨的装甲驱逐舰之外,体量最大的就只有750吨的vii型潜艇。这种贴近史实的采购规模,无疑能保证陆军仍旧具备横扫欧陆的实力和底气。



    眼见一切发展都走上了正轨,方彦的神经也随之放松了下来。他将自己的身心都投入到了和妻女家人的生活当中,同时以一个普通公民的身份,静静注视着希特勒在这最后一年多的和平时间里所实施的动作。身为穿越者的他,比谁都要明白希特勒的胃口是强过霸王龙的存在;后者刚刚才将奥地利囫囵吞下,就迫不及待的要利用三面包围捷克斯洛伐克的战略优势,对那个国家下手了。



    时光追溯到二十年前,经历了四年世界大战的奥匈帝国已是风雨飘摇,即将寿终正寝;被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了整整两个世纪的波西米亚捷克人,终于迎来了独立的曙光和机会。在协约国的支持下,捷克斯洛伐克率先脱离奥匈独立。而1920年签署的《特里亚农条约》,又把属于匈牙利王国的斯洛伐克地区划归给了这个国家;布拉格这座千年古城,随即便以崭新的首都姿态出现在了世界面前。


1...3435363738...12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