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耳曼涅槃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幽泠秋月
希特勒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松开右手,那副绣有两颗金星的银线辫节肩章便稳稳放在了方彦的手中。之后,副官又为方彦拿来了全套的将官服装,包括双层金橡叶饰的深蓝色大檐帽、蓝紫色翻领的双排扣大衣、饰有宽厚金色底纹的黑色袖章、以及刀柄带有卐字鹰徽的精致佩剑。当希特勒将最后的一枚橡叶饰骑士十字勋章交到方彦手中时,周围的纳粹摄影师们已经是在疯狂按动拍照的电钮;刹那间无数白光纵横耀绽,而官兵和人群的欢呼声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继方彦之后,希特勒又为其他官兵代表依次授予了军衔或奖章。由于此番远洋舰队的战果极为丰硕,光是万吨以上的大型战舰都击沉了超过一打,因而受勋队伍显得格外庞大,希特勒一口气就发了20多枚一级铁十字勋章。这些基层官兵就没有伯梅和方彦二人的从容了。眼见自己平日里顶礼膜拜的伟大领袖,如今竟然亲身为自己授勋,官兵们无不热血灌顶,激动如沸,嚎叫着要为元首竭尽忠诚。
唯一让雷德尔感到不那么憋屈的是,希特勒只对立有重大功勋的海军官兵进行了亲自授衔和晋升。在对其余人员的奖赏上,身为海军总司令的他依旧拥有绝对的主导权。等到希特勒的露脸结束后,雷德尔就迫不及待地宣布将在未来两周内,展开对有功人员的全面论功行赏:凡是在远洋作战中有良好表现、或是艰苦付出的官兵,都将得到海军的记功和津贴。
而为了铭记这场史诗般的斯卡帕湾奇袭,海军将向每一名参加了这场战斗的水兵,都发放特制的“斯卡帕湾奇袭”纪念章。一时间,雷德尔在水兵们心里的存在感立即大大爆表,而他也取代了刚才昙花一现的希特勒,重新成为这支战争海军中口衔天宪的直接最高统帅。
&
第247章 新任务
雷德尔笑了笑,道:“约纳斯,你不用这么紧张。www这次舰队返回基地,所有军舰都需要入坞进行全面的设备检修,再考虑到提尔皮茨号战列舰依旧处在人员磨合期,海军在今年之内都不会再有大的行动。依照惯例,你现在有十天的假期,等到月底才需要返回海军报到。相信你一定是不会放弃它的吧”
方彦深吸口气,应声点了点头。自己果然是如雷德尔所言,在越级晋升之后变得有些患得患失了。雷德尔用手指轻点着自己的元帅权杖,道:“不过,你说的事情也十分重要。让你担任提督的确还早了一些:现在我这里有两个任务可供选择,你可以用这几天时间好好考虑,然后在月底给我答复。”
“俾斯麦号战列舰返航之后,海军作战部得到了奇袭斯卡帕湾的详细战斗报告。经过仔细的论证,总参谋部和作战部一致认为航母具备非凡的战斗效力,需要在今后大力发展建造。不过,虽然我们为新式的舰队航母拨出了足够的启动资金,但就算船厂再加紧建造,也无法指望新式航母在1943年前形成战斗力。为了尽快获得能够使用的航母,用合适的商船改造就成为了我们的唯一选择。”
雷德尔顿了顿,眼眸中露出几分期待之色:“约纳斯,你是德意志海军中最了解航母的专家,同时又是一流的舰船设计师;如果由你来评定哪些商船适合接受改装、以及确定具体的改装程度的话,那么德意志海军必然能以最小的投入换来最大的收获。这项任务不会持续太久时间,估计到年底就能完成。因此当舰队下次出航的时候,你还是完全有机会随舰出征。”
“那第二个任务呢”方彦心中思绪飞速转动起来,同时询问道。闪舞www
“就在前天,意大利海军向德意志海军发来电报:他们的首艘航母天鹰号已经竣工,舰载机部队也上了舰。不过,由于他们此前从未有过使用航母的经验,航母与常规舰队之间的配合也处在起步空白期,因此想请我国海军派人去指导他们的训练。元首对此做出了批示,要求海军满足意大利盟友的请求。我想过了海军中所有能胜任这份使命的人,发现约纳斯你就是最合适的人选。”
雷德尔凝视着面前的青年,不紧不慢地说道:“除了专业技能之外,你和那些意大利人可谓是熟悉至极:现在整个意大利的政府和海军高层,都与你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如果由你去意大利,必然比任何人都能处理好与他们之间的关系。原本我还担心你的军衔不够,那些爱面子的意大利人可能会因为我们只派出一名中校前往罗马而感到被轻视;不过现在元首已经把你晋升为准将,迈入了职业军人的最高层,这下意大利人就再不会有任何情绪了。”
看到雷德尔前后那明显变化的神情和语气,方彦哪能还不知道这位总司令是个什么意愿。派顾问去意大利是无偿帮助盟友,将商船改造成航母才是实打实的强化自身,这其中的利益关系一目了然。
更何况,这次的商船改装乃是不折不扣的精细技术活:哪些船适合改,改到什么程度为宜,都需要决策人结合造船技术、资源消耗、工期长短、以及舰队作战需求等诸多方面考虑,给出一个权衡之后的最优解。方彦敢打包票,如果自己说要去自由散漫的意大利享受惬意的顾问生活,那么雷德尔绝对会当场吃了自己:在这名老资格军人的意识里,所有军人都应该无条件秉持“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责任与奉献精神!
“尊敬的元帅,我愿意接受商船改造的审定工作。闪舞www”方彦没有让雷德尔等待太久,几分钟后便语气坚定地说道。雷德尔眼眸中露出满意的神色,点头道:“约纳斯,你做出了正确的选择。现在正值战争时期,我辈军人就是要以祖国利益为最高准则,而把个人享受排在最后!等到假期结束,你就到海军造船与维修局那里报到吧。西蒙少将和你是老朋友了,你可以在他那里得到你想要的全部资料。”
方彦应声称是。这份工作虽然麻烦了些,但却也是他原本就打算重点着手的海军战力提升项目——早在德国刚刚完成国家社会主义改造的1934年,方彦就曾致信劳工阵线的首领罗伯特莱伊:希望他能够为战争早作准备,用军舰的舱室划分和结构强度标准,来建造工人的旅游客轮。现在该是这些船只转为军用的时候了。此外,汉堡-美洲航运公司旗下还有好几条快船,其中“不莱梅”号和“欧罗
第248章 飞行员训练
面对雷德尔的询问,方彦脸上不禁露出了一丝苦笑,对方还真把自己当成了无所不精的全才,连后勤方面的事情都能有着非凡的造诣。然而,舰载机飞行员的大量培训,却又是进入航空时代的德国海军所必须迈过去的一道坎;如若不然,德国海军就将极有可能步另一个位面中的日本联合舰队之后尘。
由于醉心于“皇国兴废在此一战”的早期突击,民族精神中拥有许多特殊元素的日本军队,在培养后继人员上显得尤为不上心;这份后果在战争烈度相对较低的东亚大陆尚不明显,但在与美帝对垒的太平洋战场上,登时就酿成了毁灭性的灾难。1944年下旬,日本海航有经验的飞行员已然折损殆尽,面对来势汹汹的进逼菲律宾的美军,日本海军不得不将航母舰队这个本来因该是绝对主力的集群作为诱饵抛出,以掩护战列舰群对莱特湾登陆场的攻击。最终担任诱饵的航母自然全军覆没,以一个极其不符合她们自身作用的方式结束了征战生涯。至于日本陆航的情况,“马里亚纳打火鸡”的悲剧更是说明了一切!
方彦努力分析着历史上日本海军的症结,尝试提出道:“虽然我们在陆地上有模拟航母甲板建设的训练机场,但无限平稳的陆地,和颠簸摇晃的海洋,对于飞行员来说显然仍是两种不同的情况。因此,这回我们的4艘航母可以不用同时入坞,而是留下2艘在波罗的海训练新飞行员,之后再与另2艘航母轮换。”
“在熟悉海上起降的技巧之余,我们还应当让新飞行员积极展开搜索目标、空中接战、以及对海攻击的演习训练。虽然这会大大增加日常燃油消耗和发动机的磨损,但这份花销是我们必须要舍弃掉的。www”方彦思索片刻,再度提议道,“此外,我们还可以考虑把一些经验丰富的老飞行员任命为菜鸟的教官。这些老鸟的经验,能够极大的帮助新飞行员掌握战斗技巧,虽然我们会在战场上失去几名尖子,但却能使得整个舰载航空兵的平均素质得到大幅提升。我们要在宣传上让这些老鸟以及整个海军都意识到,相比于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一线奋勇破敌,从事培训新人的工作,同样极为光彩而荣耀。”
“约纳斯,你还说你不懂后勤么”雷德尔眼眸中光彩熠熠,一张方正毅朗的脸上,此刻已满是惊喜和欣悦的神情。保留两艘航母用于日常训练的提议倒也罢了,即便是这名青年没有提出,海军参谋们也会在骤然加重的训练任务的驱使下想到这点;然而让现役的优秀飞行员担任培训教官,可就不是什么人都能捅破这层窗户纸了。毕竟在绝大多数人的眼里,那些身怀高超技艺的精英战士,就应该在战场上绽放属于他们的光热,而只有那些水平欠缺、郁郁不得志的家伙才会被下放到二线队伍,去整天和一帮毛都没长齐的新兵打交道。
原本雷德尔也对这种依照能力高低,来严格确定自身职务的情况感到理所当然,然而此刻对方彦的话语细细思索,登时就发现了其中的闪光之处。一名王牌飞行员再过勇猛,他所能取得的战果也不会高到哪里去(是谁在说鲁德尔和哈特曼的竟敢公然钻作者的牛角尖,拉出去续了);而如果他能在教练岗位上带出一群高素质的新兵,那么后者起到的作用必定会远高于前者。战争毕竟是属于集体行为,一个兰博挑翻一整支军队的剧情只会存在于艺术作品当中。www
见到雷德尔的情绪似乎因为这番提议而变得颇为高昂,方彦心中微动,随即便向他道出了摩尔曼斯克港内的苏联舰队,准备向德国海军低价出售燃油的这番情况。当初方彦在这件事情上是先斩后奏,拍着胸脯向苏联北方舰队司令瓦连京答应了下来。而根据双方达成的协议,再过半个多月,瓦连京就要率领舰队出海,展开双方谈妥交易之后的第一次“战斗巡航”了。
“我记得曾经听希佩尔将军说起过,当初沙俄第一太平洋舰队中就有个别军舰干过类似的事情。他们趁着出海巡航的时候,把专门为军舰准备的优质无烟煤卖给前来接头的日本商船,然后在海上熄火几天再回去,报告巡航完成。没想到,现在的苏联人竟然是一整支舰队,都做起了这种不需要本钱的生意。”听得方彦的叙述,雷德尔先是微微一愣,随即脸上便充满了讥嘲和鄙夷。那群灰色牲口们果然是天性如此,这政权更迭的几十年时间丝毫不能改变其血液中的那份秉性。
“不过,通过这件事情,约纳斯,我看到了你身上那份对海军和国家的无私忠诚。你本来可以自己将这每年15万吨的低价燃油吃下,之后再以平价卖给海军,谋取上百万美元的收益;然而你却选择
第249章 成熟
阳光灿烂,白云悠然飘舞。闪舞www在宽阔的机场上,西尔维娅像是炮弹般猛然扑入了方彦的怀里,饶是方彦早已经习惯了妻子这种独特的迎接方式,仍是被这具软玉娇躯撞得一连向后退了十几步。那双略显清减的白嫩藕臂紧紧箍住方彦颀长英健的身躯,勒得他竟有些隐隐发疼;还没等方彦缓过神来,两片绵软湿润的粉色花瓣就已经印在了他的唇上,将幽兰蔷薇似的甘美从舌尖直渡入方彦腹中。
微风吹拂,时间仿佛又回到了1926年的那个春末,然而方彦和西尔维娅二人,却都不是当年那个可以为爱情而不顾一切目光的青涩少年了。过了十几秒钟,方彦便轻轻分开了和西尔维娅纠缠的唇舌。而西尔维娅也知道现在不是和爱人亲热的时候,温存片刻,随即便像一只优雅的黑猫般轻巧脱离了方彦的臂弯。
“元帅阁下,我就先向您说再见了。”方彦有些心虚地看了不远处开外的雷德尔一眼,底气不足的说道。与十几年前不同,这回西尔维娅乘机降落的地点不是方彦家里开的布罗姆-福斯造船厂,而是德国海军最大的基地威廉港;就算这架四发重型飞机事先获得了地面的降落允许,但如此引人注目的浩大排场也实在是显得太过招摇了。方彦完全有理由相信,如果能再加上2架战斗机护航的话,那么这架飞机铁定会被看作是帝国元首的座机;而雷德尔却是最正统的军人,他在看到这一幕之后,心中必然会产生出反感的情绪。
雷德尔默不做声地点了点头,算是认可了当前的情形。和方彦认识这么多年,他非常清楚这名青年对他的妻子是有多么宠溺;只要不触及原则上的底线,雷德尔都决定不去理会那个意大利公主在生活作风上的细枝末节。www方彦见状悄然松了口气,拉着西尔维娅逃离了雷德尔的视线:他深知自己的身份是海军军官,任何形式的搞特殊化,都是在破坏那份对每一支军队来说都至关重要的秩序规则。
当他们走到机场边缘的一处僻静角落的时候,一直挽着方彦手臂的西尔维娅猛然又钻入了方彦的怀中;那双翠绿色的星潭明眸里迅速氤满了白色的雾气,似乎下一刻就要哭将出来。方彦轻轻抚摸着妻子滑如丝绸的金色长发,柔声安慰道:“没事了,我亲爱的小西薇。你看,我这不是毫发无伤的回来了吗”
“笨蛋约纳斯!你知道上个月俾斯麦号返回的时候,我是有多么着急么那艘军舰被炸得那么惨,船上总共有超过300人死伤,而我却在归航的人群中找不到你!我还以为,你已经蒙主恩召,永远丢下我和三个孩子了……”西尔维娅的声音中带着呜咽,长久压抑的牵挂和担心情绪终于在这一刻迎来了爆发。她紧紧抱住方彦的身躯,哽咽道:“后来,我虽然得知你转去了另一条船,但俾斯麦号的惨状却始终让我无比担心,生怕你所乘坐的新军舰也会变成那样。有许多次,我都梦见海军的人敲响家门,向我递来一份黑色的通知单……”
方彦没有说话,只是用力揽住了怀中伊人瘦削的双肩。他完全能理解西尔维娅在自己出征时间里的那份恐惧:自己先期乘坐的俾斯麦号,在战争刚爆发的第一天就被炸得面目全非、人员死伤惨重,换了任何一个不知道舰队作战内情的人,都会因为这份表象而产生出强烈的消极和担忧。现在方彦进行任何解释都是徒劳的,他只需要做一件事,那就是像往常一样,用臂弯去安抚西尔维娅的情绪。
不知过了多久,西尔维娅的啜泣声终于平静了下来。清丽娇俏的容颜上泪痕犹在,却反而呈现出了一副令人怦然心动的楚楚可怜的神态。方彦将她的光腻玉手握在掌心,温声道:“好了么你放心吧,现在海军中的几乎所有一线军舰都是我设计的,没有人能比我更清楚哪里最安全,英国人是不可能伤得到我的。”
西尔维娅用鼻音嗯了一声,那柔糯清雅的声线果然恢复到了方彦所熟知的状态。感受到妻子的情绪恢复正常,方彦也得以揭开了自己憋在心中的疑问话匣子:“西薇,你今天乘坐的这架飞机是怎么回事在我印象中,国内民航可没有这种四发飞机,而陆海军航空兵好像也都没有要采购四发重型轰炸机的计划吧”
西尔维娅脸上露出几分骄傲的微笑,道:“亲爱的,你们德意志没有的东西,可不代表我们意大利也会没有。我今天从柏林到威廉港搭乘的这架飞机,其母型正是我们意大利皇家空军研制的p-108重型轰炸机:它可是贝尼托叔叔(墨索
第250章 援助考虑
在方彦的规划中,即将与苏联开战的芬兰是必须要全力救援的。www这不仅在于方彦深深钦佩于这个北欧小国敢于为了自由和独立、而与他们根本无法战胜的强敌拼死抗争的那份无畏的勇气,更在于帮助芬兰有着重要的国家现实利益。从长远上看,纳粹德国和红色苏联这两个意识形态尖锐对立的政权必将成为仇敌,帮助与苏联有仇的芬兰就是在帮助德国自己;而单就目前的局面而言,芬兰也是德国在西北方用于牵制苏联的一柄理想的冰霜利剑。
时至今日,苏联已经利用德国与英法开战、需要竭力避免两线作战的情况,在与德国的交易中占了无数的便宜:德国不得不一再牺牲东欧国家、乃至自身的利益,去满足苏联这头红色巨熊的饕餮之欲。如果芬兰能够在接下来的战争中像一块礁石般抵住苏联海啸的冲击,则必然能够牵扯进苏联大量的精力,让后者在整个1939年冬天和1940年的春夏时节,都无法再像贪得无厌的流氓那样向德国提出任何条件。而如果芬兰人能够把苏联狠揍一顿的话,那么莫斯科甚至会向柏林主动示好,通过利益反哺的方式来稳住德国这个同样心怀叵测的盟友的态度!
不过,在援助芬兰的这件事情上,德国却决计不能亲自加入其中。因为当前苏联提供的经济原料和中立态度,对身处战争之中的德国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即便是德国民间出现援助芬兰的商业团体和军人志愿者,都会直接刺激到苏联的神经,并酿成难以估量的后果。当初方彦之所以花大力气购买苏制武器,正是考虑到了这一原因,而之后向芬兰人出售这批军火时也应当杜绝德国的元素。因此,借助意大利人之手来实现自己的意图,就成了方彦唯一却又极具可行性的选择。
首先,意大利和苏联有着直接的利益冲突。双方都想把自己的势力扩张到巴尔干半岛,彼此之间已然产生了如一战之前奥匈与沙俄那样的刻骨深仇。在这份现实利益的驱使下,法西斯意大利对布尔什维克苏联的憎恨就更是变得水火不容:只要是能给苏联下绊子的事情,意大利人肯定都非常乐意去做的!
其次,意大利有足够的能力去援助芬兰,而且完全不担心苏联的报复。诸如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这些邻国虽然和芬兰交好,但苏联这个庞然大物却和他们近在咫尺;即便是这些国家恨极了倚强凌弱的苏联,他们也根本不敢去援助芬兰,唯恐红色狂潮第二天就冲进了自己的首都。瑞典也担心如果大规模援助芬兰,会使得苏联在获胜之后对自己秋后算账,因此同样不敢做得太出格。而位处地中海南欧的意大利就完全不担心这一点:自己的陆军差归差,可距离苏联中间还隔着2个国家800多公里地,苏联人根本没有能力打到自己。
最后,意大利领袖墨索里尼是个非常好面子、并且好大喜功的人。如果意大利能够在苏芬战争中擎起援助芬兰的大旗,那么他就能在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中,都树立起一个“抵挡布尔什维克恶魔的斗士”的极为正面的形象,并有望让罗马取代柏林,重新成为世界法西斯运动的政治中心。更何况,芬兰人也不是无偿接受外来援助,他们所拥有的不俗国家财产,足可在市面上购买到相当多的军火。这种既有面子又有里子的事情,墨索里尼不去做才有鬼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