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日耳曼涅槃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幽泠秋月

    倘若此番能够用攻取挪威来遏止住德国海军的前进脚步,则显然是再理想不过的局面了。至于道义公理什么的,在迫切的战争需求面前统统都要靠边站。忽然间,哈利法克斯等人就真切领悟到了25年前的德国为什么要和比利时这个人畜无害的小国过不去,这无所谓国仇家恨,只有对最终胜利的赤&裸&裸的诉求。



    见到众人对这个问题再无异议,丘吉尔那凝肃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些许笑容。他微微呼气,再度补充道:“这次占领挪威的行动,我想我们应该把法国人拉上。他们虽然没有如不列颠一般的遏止德国海军的强烈愿望,但在控制北欧援助芬兰上面,却是有着极大的兴趣。这无疑会为我们的行动提供有效帮助。”



    在张伯伦的首肯下,英国占领挪威的计划随即被提上了日程。www军方开始收集有关这个北欧国家的一切情报,并根据这些涉及军事、地理、气候、交通等浩若烟海的信息,制定出多套作战方案。与此同时,外务大臣哈利法克斯和陆军大臣贝里沙也赶赴巴黎,与法国人商议北欧作战的有关事宜。



    丘吉尔对法国人的态度估计没有出现差错。法国当局对占领挪威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其热切程度甚至比之前英国远征军抵达法国时还要强烈。法国总理达拉第有一个很天真的想法,他认为,只要在挪威发动一次强有力的登陆作战,就会迫使德国把全部的注意力转移到这个方向,从而让挪威成为当前这场战争的主战场。这样,法国本土就不会遭到像第一次世界大战那样的摧残了。



    达拉第这个理想化的局势预期,竟然得到了十几个法国内阁部长的一致通过。&




第295章 圣诞(1)
    对于德国和英法两方来说,向挪威发起跨洋远征,都是一个需要用大量前期准备来进行奠基的关键性行动。从制定计划、部队集结,再到物资调运、情报封锁,每一项工作都需要投入巨大的精力,仓促间显然无法揭开最终战役的大幕。历史上,德国是在1940年2月16日正式下定决心入侵挪威,4月6日午夜首批舰队才驶出港口,准备时间接近50天。而英法由于彼此间互相争吵,行动更加迟缓:他们原本在上年12月中旬就决意向挪威派兵,结果一直迁延到了4月8日才动手。



    也正是这番惊人的拖沓,使得原本在入侵挪威的考虑上畏首畏尾、犹豫迟钝的德国统帅部捡了个大便宜,竟然在抢占挪威的争斗中后发先至,让德国的海上格局起死回生。倘若英国人能早三天动手,德国都只能面对宽阔的北海而黯然神伤:因为以那个位面中的德国海军的孱弱实力,占领挪威的唯一机会就是瞒天过海,抢在英国海军反应过来之前将自家陆军投放上岸!



    尽管这个时空里,英德双方对挪威的兴趣都因为方彦造成的蝴蝶效应而大大增加,但由于两国下定军事行动决心的时间,都已经是在芬兰坚定抵挡住苏联入侵之后的12月中旬,因此即便准备工作再怎么快,此次行动都要等到来年才会施行。在宁静的基调里,欧洲逐渐迎来了战争爆发后的第一个圣诞节。虽然世界早已变得不再平静,但在这个基督教徒的至高节日里,却同样流淌出了喜庆的氛围。



    明月初升,光华澄净,德国西北部城市汉堡笼罩在静谧的夜色里,显得祥和而又秀丽。与英国战争的持续,并没有让这座德国最大的货运港口如很多人想象中那样陷入萧条和衰退。随着德国经济逐渐转入战时轨道,因航运萎缩而闲置下来的劳动力,很快就被其他行业的剧烈需求所瓜分殆尽。其中,屹立在易北河畔的布罗姆-福斯造船厂,就一口气新招募了四千多名码头工人:德国经济部向造船厂下达了海量的生产订单,这就使得这个造船巨头需要大规模扩充自己的劳动队伍。



    不过,虽然整个造船厂在未来一年以内的工期都被填塞得满满当当,几乎没有任何空余,但在今天这个毗邻圣诞的平安夜里,数万职工也都得到了提前下班的应有福利。伴随着厂区广播内传来的熟悉壮阔的乐曲,六座铁栅大门开始向两侧缓缓敞开,无数身着蓝色制服的工人便宛若出洞的蚁群,密密麻麻地从各自车间走到了外面道路的两边。



    气割工人沃克随着人潮走出厂房,和工友们一道扎进了不远处那家属于“劳工阵线”的超市,十几分钟后,他就满面笑容的挎着两个硕大的布袋走了出来。虽然它们重量超过了20kg,但拿在年过四旬的沃克手中,却仿佛女童抱着的布娃娃般轻松。想到几个小家伙们见到这些礼物时的惊喜,沃克嘴角就忍不住勾起了一丝愉悦的笑容。



    长长的有轨电车在汉堡城内的大街小巷穿行,以德国人素有的严谨将乘客们按时送至目的地,当沃克站在熟悉的公寓楼下时,便看到自己家的窗户处亮起了明黄色的光晕。拾阶折上,推开门房,当看到客厅内正在欢笑着布置圣诞树的妻子维拉和4个孩子时,一股强烈的温馨和幸福感觉登时填满了他的心房。



    “亲爱的,你今天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看到丈夫出现,系着围裙的妻子维拉面露惊喜地说道。沃克顺手关上家门,笑道:“今天布罗姆老先生免去了所有人的夜班,我也就不用像往常那样工作满12个小时了。正好,我也借这个机会提前买了圣诞礼物,希望今天我们能够度过一个美妙的平安夜晚。”



    听得沃克的最后一句,几个孩子的纯真眼瞳中都绽放开了强烈的期待和欢悦的色彩。他们呼啦啦的就围聚在了父亲面前,那翘首以盼的依赖神情险些让沃克的心都融化了开来。沃克挨个轻抚孩子们的脑袋,温言告诉他们不用着急每个人都有份;他从布袋中拿出一册硬壳装订的书籍,然后递到了长子威尔面前。



    “威尔,你明年就将年满14岁加入希特勒青年团,我希望你能够在锻炼中实现自己的梦想,成为光荣的战争海军中的一员。这本《德意志帝国公海舰队兴衰启示录》,是你最崇拜的海军英雄布罗姆将军所著。虽然将军写成这本书之时还只是一名普通的军校生,但它却已经从历史、经济、和战略三个层面道尽了海权与国家力量的真谛,迄今已经是所有海军官兵的必读之物。但愿威尔你能从书中学习到这份精义,并以将军为榜样,不断向自己的梦想迈进。”沃克郑重说道。



第297章 圣诞(3)
    面对国内的重重阻力,达拉第只得放缓自己的计划,给予工人市民足够的自由和面包。而如此一来的后果,便是法国的备战情况严重迁延滞后。1939年,法国的国防军费为410亿法郎,折合下来约为23亿英镑,而英国同年的防务开支却有73亿英镑,是法国的3倍还多。即便法国的经济规模与英国本身存在差距,其4300亿法郎的gdp只有英国的40出头,这个军费之差也显得太过悬殊了。



    军费缺乏和劳动力不足,直接导致法国的装备生产情况成为了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根据法国空军部长居伊尚布尔的统计,法国在1939年11月间总共只有161架作战飞机走出生产车间,其中轰炸机更是只有可怜的12架!偌大的法国竟然只有这么一点飞机产量,这与她的国际地位和工业水平实在太不相称。要知道从9月份开始,英国就在以每月超过800架的速度全力生产飞机,而即便是在质量上,英国的飓风、喷火、威灵顿等型号,都比法国的同类型产品要更加优越!



    法国陆军的装备生产情况稍好,但相对于其工业潜力来说,仍旧显得不如人意。此时法国每月能生产大约120辆坦克,其中大多数都是雷诺r-35、和哈奇开斯h-35两款轻量级的小豆丁。最新的中型坦克索玛s-35,和重型坦克夏尔b1-bis则始终未能形成产量规模,定型了快4年时间,才像懒驴上磨似的分别凑出了400辆和250辆。



    由于军工企业无法为全面动员后的军队提供足够数量的坦克,法国陆军只得将1600辆老掉牙的雷诺ft-17解除封存重新服役。而这款曾经的经典之作,放在22年后的今天实在是过于老态龙钟了,除了欺负一些毫无重火力的步兵小队,它们很难再在当今的战场上发挥出余热。闪舞www要知道,即便吊丝如罗马尼亚,在历史上巴巴罗萨行动发起时也没有让自己的几十辆ft-17上战场!



    不过,尽管法国在军备生产领域存在众多的问题,但达拉第对国家的未来前景仍是希望大于沮丧。因为法国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她的身后还站着英帝国与美国。自从美国于11月初修改中立法,允许向交战国出售武器以来,法国就用发放国债筹集到的民间资金,向美国订购了大量军火。m1型加兰德步枪、p-36战斗机等美国新式装备,均在法国的订单之列。



    法国用自己发展轻工业和服务业赚得的钱,向美国这个世界头号工厂购买战争物资,一时间竟形成了一个诡异的良性循环。而坚固的马奇诺防线也给了达拉第极大的安全感:这条防线配合着练了20年防御战的法国陆军,没有理由不能把德队挡在国土之外。



    与法国这番国内废弛的情况相似的,还有他们在东面的邻居意大利。相比于法国民众只是单纯地想要避免旧日那地狱般的战争时光重现,意大利人则更多的是出于自由散漫,根本就不想让自己闲适平静的生活受到任何损害。在绝大多数意大利民众的心目中,两千年前那个称霸地中海的罗马帝国距离自己实在太过遥远,唯有每周40小时工作制和足够量的意大利面,才是真正触摸得着的实惠!



    意大利民众如此看重自己的生活,实际上是有更深层次的经济原因的。在这个即将结束的1939年,意大利的国民总收入预计为1420亿里拉,折算下来足足比法国少了几乎40。闪舞www而意大利的总人口却有4100万,与法国几乎完全相当,这就意味着意大利的人均收入比法国穷了不止一星半点。



    更为关键的是,意大利国内贫富差距极大。以米兰为代表的北方工业区一片富丽繁华,其中米兰更是与纽约、伦敦、和巴黎并驾齐驱的世界超一流大都会,而南方的亚平宁半岛却几乎整个都处在农耕落后的贫穷状态,与北方的花花世界形成了天壤之差。



    在这种情况下,分化成两极的意大利国民,便都对军备扩张持反对态度了。北方富裕群体希望眼前的繁荣能永远持续下去,不会因军备增产而造成消费品行业的衰颓;而南方的穷苦民众更是对那些大炮军舰切齿痛恨,认定正是这些钢铁从他们手中抢去了原本可以用于果腹的余钱。根据意大利官方1939年的一份全国调查显示:意大利全国竟有多达四分之一的青年营养不良,不适合被征召入军。试想这些人连温饱都无法满足,又怎么会去支持墨索里尼的“第二罗马”宏图



    尽管墨索里尼拥有绝对的权力,且持续18年的法西斯统治早已使得意大利国内变得秘密警察遍布,但这种汹涌的民意,还是让墨索里尼的如意算盘落空了。英法与德国的战争



第298章 圣诞(4)
    一辆黑色高尔基牌轿车发出低沉的轰鸣,缓缓停在了克里姆林宫外的红墙入口。闪舞www车门开启间,身着厚重冬衣的中年男子从中走了出来。他年龄不过四十余岁,红星毡帽下是一张温和平静的端正容颜,面对领袖贴身卫队的警惕扫视,中年男子只是略微抬了抬帽檐以示身份,然后便大步流星地朝前方快速走去。



    灯光明亮璀璨,将大克里姆林宫的中央正厅照得金碧辉煌,极尽尊严富丽。然而在政治上久经考验的中年男子却感受到了一股莫名的危险气息,似乎眼前的房屋正在酝酿着一场惊人的风暴,随时都可能将卷入其中的牺牲品撕得粉碎。中年男子立即打起了十二万分的精神,小心翼翼地靠近斯大林将要召见自己的会议室。他心中开始飞速盘算自己有没有可能因为某件事情,而被内务部的蓝衫队给盯上,如果事不可为,也要极力保全自己家人的性命。



    “是米高扬同志么请进来吧。”熟悉的声音从门缝中传来,那平静的语调听不出是阴沉还是和煦。中年男子米高扬下意识地吞了口口水,伸手将高大的紫木巨门推开。出乎米高扬意料的是,伏罗希洛夫(国防人民委员)、沙波什尼科夫(总参谋长)、和莫洛托夫(外交人民委员)等好几名军政要员竟然都已在场。身形矮壮发福的斯大林则叼着他那标志性的烟斗坐在上首,然而在那双黄褐色的眼珠里,闪烁着的则是几欲择人而噬的愤怒与凌厉之情。



    见到这番场景,米高扬哪里还能察觉不出情况有异。不过他的心里却是悄然松了口气,因为斯大林的坏心情似乎是冲着会议室内原有的几名同僚去的,和自己并没有什么直接关系。有了底气的米高扬随即将疑问的目光投向身旁的莫洛托夫,自己刚从莫斯科中央政府办公楼赶过来,对具体发生了什么完全不知情。闪舞www



    莫洛托夫小心地瞄了斯大林一眼,随即压低声音向米高扬简单解释。



    原来截止到昨天12月23日,红军在芬兰前线的攻势又遭到了失败。无论是正面的卡累利阿地峡,还是侧翼的拉多加湖东部林区,所有尝试突破战线的进攻都被芬兰军队阻止。苏军各支参战部队均伤亡浩大,一个月下来最少减员了10万人。此外,苏军还损失了大量的重型装备,包括近1000辆坦克和600门大炮。



    由于人员、装备、和军火物资的三重剧烈消耗,目前列宁格勒军区的4个集团军都失去了再度发起像样的进攻的能力。军区司令员梅列茨科夫电告莫斯科,称曼纳海姆防线无法在短时间内攻破;而国防委员会则需要集中苏联全国的战兵和军火,与芬兰打一场消耗战争。



    米高扬听得直皱眉头。他不是军事工作者,无法针对前线战局发表什么意见,但凭借着能躲过19361938年大清洗的政治嗅觉,米高扬却觉得梅列茨科夫的态度在政治上显得太不靠谱了。此番苏联向芬兰发动的这场战争,必须尽快用决定性的胜利来造成既成事实。否则的话,苏联不仅会在国际上陷入千夫所指,彻底丧失“全世界被压迫人民的解放者”这一好不容易才塑造出的形象;在国内也难以对民众解释进攻的失利,最后势必会造成党中央和总书记的威信下降。



    今天,苏联在国际上还是相当需要一件光鲜的外衣的。因为自从进入30年代以来,苏联与西方世界之间的坚冰就已经被打破,美英法等资本主义列强都与苏联展开了商业合作;专管国内外贸易的米高扬,比谁都清楚这些商贸往来对苏联国力提升带来的好处。



    而无论是标榜自由的美国人、自诩绅士的英国人、还是追求浪漫的法国人,他们的政府和民间企业都是带有道德洁癖的混乱中立群体。倘若他们发现自己合作的对象是一群凶恶残暴的野兽,那么即便是伟大导师马克思断言了资本家唯利是图的本性,在现代国家主义已经初现端倪的今天,那些西方国家还是会在口头和行动上同苏联双重划清界限!



    至于党中央的威信受损,则更是斯大林所不能容忍的了。自今年初才堪堪告一段落的大清洗为的是什么,还不是为了能让斯大林拥有不受任何限制的绝对权势在今天苏联的宣传里,斯大林已经被吹嘘成了无所不会、无所不精的全能天才,傲立于人类文明历史长河的最顶端。如果现在连一个小小的芬兰都拿不下,笼罩在最高统帅斯大林身上的神环岂不是立即就要褪尽光彩



    听得米高扬的忧虑,莫洛托夫低声叹了口气,苦着脸说道:“可不是这样么现在的外交局面对我们很不利,全世界只有德国站在我们这一边。国际联盟宣布将苏维埃从中开除,美英法等国都已经开始起草对苏维埃的经济制裁。从明年开始,米高扬同志



第299章 圣诞(5)
    “基辅特别军区司令谢苗-铁木辛哥大将,我认为他有能力胜任北方前线的指挥工作。”沙波什尼科夫沉思半晌,然后缓缓开口道,“铁木辛哥同志擅长后勤组织和物资调度,能充分发掘出每一个师的作战潜力,这番优势正好适用于目前的卡累利阿前线,让我军集结在那里的优势兵力和重型装备都发挥应有的作用。只要做到这点,芬兰人就决计无法再挡住我军的进攻。”



    斯大林默默抽着烟斗,心中对沙波什尼科夫提出的人选已经有了几分认同。现年44岁的铁木辛哥是斯大林尚处潜邸之时的军界支持者,在俄国内战中以骑兵师师长的职务崭露峥嵘。之后十几年间历任军长、集团军司令、方面军副司令,并于1937年接替被处决的约纳-亚基尔大将,成为基辅特别军区司令员。



    1939年9月17日,正是铁木辛哥指挥的60万红军跨越寇松线,从东部给了波兰背后一掌。而这次行动也堪称完美:红军用了10天时间,以伤亡不过万余的微小代价俘虏近20万波兰官兵,并为苏联增添了15万平方公里土地和1500万人口。



    作为在大清洗中幸存下来的极少数高级一线将领,铁木辛哥的资历和威望已经足够指挥这场北方战役了。而他对斯大林二十年如一日的恭敬尊奉,也让斯大林极为舒心,全然没有任用其他人的那种军权旁落的异样感觉。倘若铁木辛哥的军事能力也确如沙波什尼科夫所言,那么他就是接替梅列茨科夫的最好人选。



    “不过斯大林同志,即便我们任命了新的指挥官,对芬兰的进攻也很难立即展开。目前在卡累利阿地峡和拉多加湖东面两个主要进攻地段,我军的人员和装备均损失严重,因此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我军很可能将不得不暂停前进,等待必要的人员物资补充。”沙波什尼科夫没有停下自己的话语,而是径直向斯大林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虽然沙波什尼科夫非常清楚,此时斯大林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对芬作战的迁延日久,然而身为总参谋长,他却必须要从军事角度对军队和国家负起应有的职责。



    斯大林瞳孔倏地收缩,一丝锋利的寒光从他眼中闪烁而过。不过他却什么话也没有说,只是平静地点了点头。作为跟随列宁创立了苏联的元老股肱,斯大林虽然比不上托洛茨基那般允文允武,但却绝非是对军事一窍不通的纯粹政客;俄国内战期间,斯大林就担任着方面军政委的军职,参与了从察里津战役到华沙战役的历场戎马斗争。此时,斯大林能够明显感受到沙波什尼科夫最后补充的这条是逆耳忠言。如果红军再一味的对曼纳海姆防线展开死磕,极有可能遭致更大的失败,到那时,情况就比现在更加难以收拾了!


1...6970717273...12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