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之宅男完美生活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八爪章鱼

    “应该的。”战兰说,“这可是上百亿的项目。”

    “是啊,整个龙津有几个人能做这么大项目。”孟若婷说。

    “全国都不多。”张之说。

    “全国的话就很多了。”米嘉说,人家随便一个大项目就几百上千亿的,米嘉这个能算什么。

    “那都是国家投资,私人资本这么大投资的单一项目很少。”张之说。

    “明天我陪你一起去吧。”战兰说,“正好我要去那边考察适不适合建养猪场。”

    “我也一起去。”张之说,“旧城重建项目千头万绪,不能浪费时间,要抓紧每一分每一秒。”

    “我明天还要上班。”孟若婷说。

    “那你就去上班啊。”米嘉说,“还有你们也不用来,我一个人去就行了。”

    “干什么”战兰问。

    “路不好,开着很颠簸。”米嘉说。

    “你家那个大桥村不是在国道旁边吗国道能差到哪里去。”战兰说。

    “下了国道还要走好一阵子。”米嘉说。

    “这是suv啊,怕什么。”战兰说。

    “对啊,这么大的车,肯定没问题。”张之说。

    这是suv,又不是越野车。这两是完全不一样的。suv只是多功能车,看上去好像能越野一样,其实只是比轿车强一点。

    当然走国道是没问题的,走泥路一般也不会有什么问题,毕竟乡下的路还是要走车子的,不论摩托车还是三轮车,它们能过suv自然也能过。

    “张总你还是留下来吧,公司没个说话管事的不行。”战兰说。

    “我留下来没用的,那些老板全都要直接找老板。”张之说。

    “至少也要留个人看门。”战兰说。

    “有的,其他人都正常上班。”张之说。

    “好了好了。”米嘉说,“都一起去吧。”

    “那好,我去请假。”孟若婷说。

    米嘉根本没说孟若婷,她凑什么热闹。算了,反正都这样了,一起去就一起去吧。人多还热闹。

    第二天一大早,米嘉还没起床就被门铃吵醒了。三个女人不约而同的来了,一起站在门外。

    现在才六点钟啊,这么早想干什么呢!一个个穿的好像花一样,这是下乡,又不是去参加颁奖典礼,穿这么漂亮干什么。

    米嘉开了门让她们进来,三个人往哪里一站,又不像颁奖典礼了,比较像模特走秀。

    “你们怎么这么早”米嘉问。

    “早点来早点到啊,不然误了时辰怎么办。”战兰说。

    “我带了早餐给你吃。”孟若婷说。

    “我也带了。”张之说。

    孟若婷带的是汤粉,张之拿的是白粥,都是清汤寡水的样子,看着就没胃口。现在米嘉只想狠狠地吃油腻的东西。

    “你昨天喝了这么多酒,还是吃点清淡的。”张之说。

    “今天已经恢复过来了。”米嘉说。

    “我也带了东西给你吃。”战兰说。

    战兰带了糯米猪肉丸子,老大一个,外面沾满了糯米,里面是柔软的碎肉,一咬一大口肉汁。

    米嘉把整整一盒猪肉丸子都吃光,胃口就打开了,顺便把米粉和白粥也都吃掉了。

    吃完天已经完全亮了,米嘉赶紧收拾好东西,上了车就走。这时候路还不算堵,再晚可就要上班堵了。

    开了半个小时上了国道,然后一直往前开就行。国道前两年才重修过,做得很漂亮。然而和高速还是有不少差距。

    高速上只有车,国道上除了车,还有摩托车,电单车,助力车,自行车,还有人。

    离开城区,进入乡村,连牛都走上来了。现在村里很少用牛耕田,不过养牛的人还是很多,毕竟牛全身都是宝。

    皮可以用来制革,肉可以吃,奶可以喝,牛角还能用来做梳子。

    开了两个小时,米嘉有些困了,换战兰来开。又开了一个小时,米嘉换下了战兰继续开,开了半个小时,终于看到了大桥。

    这条大桥叫做龙津渡大桥,当年是龙津地区建起来的最长技术含量最高的桥梁,全市上下都非常珍惜。

    有些人专门搭一天的车从市区来看桥,当作旅游景点。到了现在,大桥当然早就落后了,也不会有人专门来看。

    但是大桥这儿还是有




第一七六章 族谱
    “这位张小姐是我公司的总经理。”米嘉介绍说,“这个是孟若婷啊,以前住在我们家隔壁,卖电动车那个。”

    米嘉父亲忧心忡忡,把米嘉拉到一边,“我说儿子,你这样不行的,做人要专一。”

    米嘉都没力气解释了,“爸你误会了,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爸也是过来人,当年我在厂里,不知道多少姑娘喜欢。要是我裤带松的话,早就流氓罪拉去打靶了。”米嘉父亲说。

    米嘉一算,觉得这时间好像不太对,米嘉父亲年轻的时候,应该不严打了啊。

    “我和她们不是那种关系。”米嘉说。

    “总之你现在事业有成了,也应该考虑结婚生孩子稳定下来。结婚我不催,先找女朋友,有了女朋友,就要对人家负责人,不能在外面乱来。”米嘉父亲说。

    “这太早了!”米嘉的事情多着呢。

    光是这个旧城重建项目,起码要搞五六年,不搞完了他都不知道自己究竟是亿万富翁还是欠债累累,怎么好意思找女朋友。

    “你都几岁了还早。”米嘉父亲说。

    “二十二啊,连二十三都没到,你看谁这么早结婚的。”米嘉说。

    “二十三结婚已经算晚婚晚育了。”米嘉父亲说。

    一般来说男的25、6结婚算早的,27、8结婚不算晚,3岁结婚也很常见。倒是忘记了晚婚晚育都没这么迟。

    等会,差点被忽悠了,女的二十三结婚算完晚婚,男的二十五结婚才是晚婚。男的二十三这是可以结婚的年龄。

    “那是二十五好不好。”米嘉说。

    “二十五吗”米嘉父亲问。

    “当然是二十五。”米嘉拿出手机来上网一搜,果然他没记错,男的25结婚算晚婚。

    要说现在基础建设真不错,大桥村这种地方,4g信号居然是满格得,上网速度非常快。

    可惜的就是快递不到,外卖也少,不然的话在这种山清水秀的地方住一阵子也挺好的。

    “你们在说什么啊”战兰凑过来问。

    “没什么。”米嘉赶紧结束话题。

    “这里环境还挺好的。”孟若婷说。

    “就是距离市区太远了,不然可以发展旅游业。”张之说。

    这里发展什么旅游业,虽然环境好,可附近哪里环境不好了大桥村除了桥根本没什么好看的。

    “我们去祠堂吧,太爷在那里等着我们呢。”米嘉父亲说。

    米家祠堂在村子里,有好几公里,要开车去。等鞭炮放完了,米嘉等人上了车,一路前呼后拥,朝着祠堂开去。

    米嘉大桥村里米姓是大姓,米家得祠堂也建得很大。不过年久失修,外墙破损,屋顶漏光。

    这里已经聚集了三四百人,加上从村口跟过来的,一共有五六百,基本大桥村所有人都来了。

    祠堂跟前站着一个老人,穿着唐装,踏着布鞋,拿着拐杖,威风凛凛,身边放着一头杀好的猪,正是米家太爷。

    米家太爷其实并不是米嘉的直系亲属,而是米家年纪最老的一个老人,今年已经九十九岁,依然身体健康,腰板挺直。

    只是米太爷牙齿掉光了,说话漏风,口音又重,说话实在听不清楚。米嘉连蒙带猜,才能勉强知道他说什么。

    “米嘉,好啊,好,”米太爷咧开嘴笑,“为我们米家争光了。”

    说着看了一眼战兰和张之孟若婷三个,“连女朋友都这么漂亮,真是了不起,什么时候结婚啊”

    “没这么快。”米嘉说。

    “以前我们那时候十五六就结婚了,你现在都二十多了吧。”米太爷说,“要早点结婚,早点生孩子,开枝散叶……”

    “太爷,先办正事,今天是要拜祠堂的吧”米嘉说。

    “对,先办正事。”米太爷说,“跟我来。”

    祠堂里面放着密密麻麻的牌位,最上一层就是传说中从北方来到龙津的米家先祖,叫做米有仁。

    米嘉头一次知道这个名字,还以为是开玩笑,或者后人不知道祖先名字捏造的。米嘉父亲告诉他是真的,他们先祖的确叫做米有仁。

    米太爷让米嘉给先祖们磕头上香,然后念了一段文。

    他口音太重,实在听不懂在说什么,米嘉只听到头几个字似乎是:“米家列祖列宗敬启者……”

    念了好半天终于念完了,米太爷又让米嘉磕头。磕完在祠堂放了一通炮仗,然后就开始分猪肉。因为人太多,一人只分到一小块。

    分猪肉的时候无数人涌上来看稀奇,还有人光看不过瘾,伸手在米嘉身上摸一把。

    米嘉真是一点都不喜欢这种场合,光是这么多人聚集在一起,米嘉就唯恐避之不及。

    他们还抽烟,还放炮仗,空气差的要死,呼吸都困难。又不好翻脸,只能维持笑容,拿着红包一个个发。

    发完了还剩十几个,就全给了米太爷。

    于是大家都很高兴,纷纷称赞米嘉的确是米家的骄傲。米家在村里好几百年,都没出过什么杰出人物,连个秀才都没有,今天总算是有了,可以告慰祖宗。

    米嘉的家里又在另一个方向,米嘉开了车,把米太爷也搭上,开了差不多半小时才到。

    乡下的屋子不求美观,外头就是个红砖房,连瓷砖都没贴,里头还好,收拾得很干净。院子里七八条狗转来转去,看见人就汪汪的大声叫。

    米嘉父亲吧狗赶开,带着人进了屋子。凳子不够,米嘉只能发扬风格,坐在一个箱子上。

    “米嘉,你现在发财了,应该考虑捐点



第一七七章 养猪场和修路
    送走了米太爷,米嘉父亲心有余悸,对米嘉说:“你跟太爷说话一定要注意,千万不能说长命百岁,他已经九十九了。”

    “米太爷年纪是不是你们村最大的”战兰问。

    “不是,还有个陈老太婆,她一百零三了。”米嘉父亲说。

    “我们要捐十万块来修族谱”米嘉问。

    他倒不是心疼钱,要是修路的话,别说卷十万,捐一百万也没问题。可是修族谱,捐几千块意思意思就算了吧。

    族谱这玩意根本就没人看,胡编乱造出来,又不能吃又不能穿,都不知道有什么意义。好像米太爷他们追米芾做先祖,这有什么意义呢

    “你不懂。”米嘉父亲神神秘秘的说,“捐了钱,我们能做嫡出子孙。从米芾一直到我,到你,是我们村最。”

    “然后呢能多吃多占”米嘉说。

    “你这人怎么能这样呢,人活着总要有点精神追求吧。”米嘉父亲说。

    “是啊。”米嘉母亲走出来,“能当嫡出子孙,在族谱上占核心位置,这多有脸。”

    “阿姨好。”战兰说。

    “阿姨皮肤真好。”张之跟着说。

    “阿姨还记得我吗”孟若婷问,“我是婷婷。”

    “记得记得。”米嘉母亲狠狠地瞪了米嘉一眼,“婷婷你都这么大了,好久不见了呢,现在做什么啊”

    “做交警。”孟若婷说。

    “警察也是公务员,胜在稳定。”米嘉母亲说,“我还记得你们那时候经常一起出去吃饭呢。”

    “是啊,那时候米嘉总抢我的东西吃,害得我没发育好。”孟若婷笑着说。

    “哪有,我们都分得很清楚的好不好!”米嘉说。

    他们凑一起只是为了省钱,两个各要一个菜,然后就分着吃了。米嘉分得公平公正,两个鸡腿一人一个,一碟肉饼一人一半,吃不饱自己多吃一碗饭,绝对没有抢她东西吃。

    “有一回你就把我的蛋糕吃了。”孟若婷说。

    米嘉一回忆,好像的确有这么一回事。那天孟若婷自己买了一袋子小蛋糕,和米嘉一起吃。

    米嘉就吃了一半,等孟若婷回来,就很不高兴的说你怎么把蛋糕都吃完了。

    米嘉一看,原来那袋子里面有蛋糕和蛋挞两种,米嘉还以为全是蛋糕,剩下那一半是蛋挞,蛋糕全被吃光了。

    “这里怎么没铺瓷砖啊”米嘉赶紧扯开话题,“不是给你们打了一百万吗”

    “这些钱留着以后用,乡下房子贴瓷砖干什么,我觉得水泥地就很好。”米嘉父亲说。

    “是啊,乡下人人都水泥地,你贴个瓷砖出头的橼子先烂,平白遭人妒忌。”米嘉母亲说。

    “那还做米家嫡系子孙呢。”米嘉说。

    “这个不同,捐钱修族谱做了嫡系子孙,人家只会羡慕。”米嘉父亲说。

    “对啊,乡下的事情你根本不懂。”米嘉母亲说。
1...7071727374...23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