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如意枝头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翠锦

    《b如意枝头/b》笔趣读文字更新,牢记网址:

    ()是,,,,!




第856章 转机
    【】(),

    ();

    素日里的药,倪红霞也不再吃了。这药本就有毒,若不是为了侄女,倪红霞万万是不肯吃的。现在没了软肋在人家手里,倪红霞的病,自然就飞速地好了。

    病愈之后,肃宗身边的宋公公,着人送了些补药。倪红霞看着是肃宗的意思,才知道自己在青眉卫的位置,算是保住了。

    失而复得,倪红霞自然知道,功劳在如意郡主一人身上。所以她一回青眉卫,就把宝庆公主出事当天的事情,查了个清清楚楚。绑了两个人,直接就送到了如意郡主府。

    徐婉如跟燕国公主,已经把宝庆公主来往的入幕之宾理了个遍,每个看着都可疑,却始终找不到关键线索。施旷已经关在了锦衣卫的昭狱,可是施家那边,却是谁也不知道施旷跟宝庆公主有染的事情。两边都没了线索,徐婉如正发愁呢,倪红霞就送了两人过来。

    青眉卫是女子侍卫,宫里的贵人身边,总是女子用着更为趁手。所以出降的公主,还有宫里的妃嫔身边,总有一两个青眉卫出来的女子侍卫。宝庆公主的身边,自然也不例外。

    只是当天出事的时候,她身边形影不离的两个女子侍卫,都没了踪迹。这两个人,燕国公主和徐婉如找了许久,却怎么也没找到。徐婉如心中也知道,多半早就被人杀了灭口,并没有抱着太大希望。

    谁知道,倪红霞一出手,就把这两人翻了出来。徐婉如和熊嬷嬷见了,都不禁暗自感慨。她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却一无所获,偏偏这倪红霞一出手就抓到了,果然是做生不如做熟。

    宝庆公主身边的两个青眉卫,很快就招供了。公主遇害,她们也自知难逃一死,只是燕国公主许下了诺言,帮她们保住家人,所以这两人招供起来,真的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本来,徐婉如就清楚,多半是邓太后下手杀的宝庆公主。只是这事情是她做的没错,可是要证明,却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更何况,眼下的邓太后还是肃宗的生母,大楚的太后。若是这事公之于天下,肃宗面上也没什么光彩。

    很快,青眉卫的事情就查到了一个邓太后派系的中级统领身上,而这个统领一进昭狱,也供认不讳,是储秀宫的姚嫔。

    事情牵扯到后宫女子身上,徐婉如跟燕国公主,都不适合再查下去了。这事,就这么回到了肃宗的手里。

    燕国公主自然也知道,肃宗没有彻查的意思。毕竟,这事情背后的正主儿是邓太后,总不能让肃宗不孝,让太后失德吧。这事到了姚嫔身上,正合适。

    徐婉如倒是不怎么清楚宫里的人事,燕国公主就掰开了给她仔细说了一圈。

    “姚嫔是储秀宫的人,”燕国公主带了徐婉如在萱园里散步,边上的丫鬟婆子,早就退出去老远,身边就跟了几个亲信耳目。

    “淑妃是储秀宫的一宫之主,这姚嫔是淑妃的人?”这点,徐婉如倒是清楚的,肃宗的一后五妃,她倒是都见过。

    淑妃是五皇子的生母,跟邓家可不怎么对头。邓家要自己的太子登基,淑妃跟邓家,怎么都亲近不起来的。眼下五皇子十七八岁,虽然还没实力跟太子和三皇子较劲。可是徐婉如知道,这五皇子日后,也不可小觑。只是不知道这事,怎么就推到了淑妃的头上。

    “姚嫔是太后的人,”燕国公主轻描淡写地说道,“哪个宫里,都有太后的人。”

    “这……”徐婉如张口结舌,这肃宗的日子,过的不是一般的苦啊。如果她是肃宗,也要把后宫搅乱,让女子争风吃醋,让皇子们互相斗法。否则,就邓家这么一家独大下去,这天下究竟是姓周,还是姓邓。

    “皇上这样,”燕国公主叹了一口气,说道,“也算是各打五十大板了。”

    姚嫔是邓太后的人,肃宗查到这里,就不再继续追查了。否则,邓太后失德,杀了宝庆公主的事情若是败露,谁的脸上都不好看。为尊者讳,为亲者讳,肃宗也只能停止追查了。可是邓太后的势力,却因为这事损失了大半。宫里的耳目,也被清除了不少。肃宗有这样的收获,也算心满意足了。

    而淑妃又有些野心勃勃过了头,肃宗不戳破姚嫔的身份,也算是敲了敲储秀宫的警钟,沈家最近有些太出风头,五皇子也太过顺风顺水,肃宗总不能真毁了太子。磨刀归磨刀,这自小看着长大的太子,在肃宗心里,还是有几分地位的。

    太子并不是个英明能干的模样,性子略急,却是个听得见人言的脾性。若是日后做个守成的君主,也不是什么难事。肃宗对这样的太子,还算是认可的。眼下他正值壮年,一个安分守己的太子,对于肃宗来说,更为合适。

    虽然他偶尔也会想,若是自己的太子天资聪明,行事果决该多好。可是如果太子真是这个路数的,只怕早就被废弃了。

    这一点,肃宗年纪越大,心里就越明白。当年太宗为什么迟迟不立太子,肃宗也算是明白过来了。若是让他再选择一次,肃宗也不愿意一开始就早早立了太子。事已如此,一个安分守己的继任者,总比一个咄咄逼人,处处想着夺位的太子要好。

    所以,肃宗在太子的人选上,并不松动。可是他的态度,却让百官朝臣们糊涂,站了队的文武,总觉得自己拥护的皇子,也有几分上位的可能。所以,后宫和朝堂之上,都有几股势力,各自有个中心。

    这一点,倒是肃宗刻意为之,否则邓家一家独大,对他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肃宗的外家就是邓家,皇后又是邓家所出。若是他有一丝松动,邓家早就权势滔天。好在这些年,肃宗百般抑制,牢牢握着兵权不放,邓家才没折腾出什么水花来。

    这次肃宗损失了个大女儿,邓太后损失了后宫一批人马,还死了个姚嫔,算起来,还是肃宗占了些便宜。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如意枝头》,微信关注“优读文学 ”,聊人生,寻知己~

    ()是,,,,!



第857章 必然
    【】(),

    宝庆公主的死,可以说,是个偶然,却也是个必然。

    她的生母张嫔,是肃宗潜邸里的宫人,出身并不好。虽然服侍了尚是三皇子的肃宗,可是恩宠却只寻常。再加上娘家无权无势,张嫔在肃宗身边,一向只是个默默无闻的女子。直到肃宗登基,才封了她一个嫔位,算是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安慰。

    此后,肃宗的后宫百花争鸣,哪有张嫔什么事。好在张嫔也是个老实本分的,守着个女儿,无论别的宫嫔如何欺负,都不还手,只求息事宁人,平安度日。

    可是跟着张嫔长大的宝庆公主,却不是这么一个性格。她是天家的公主,本就尊贵至极,可是她在宫里的日子,却自小受够了磋磨。

    所以宝庆公主年纪稍长,就很懂得为自己争夺宠爱。邓太后和邓皇后眼里,只有嫡出的公主和太子,对他们这些庶出公主和皇子,并不上心。而淑妃和德妃等人,也各自为政,宝庆公主就算想讨好这些人,也无从着手。

    这样的后宫,宝庆公主看不到希望,无论哪一个宫妃,都能随随便便轻易打压了张嫔和她。所以,宝庆公主在出降之前,一直恪守本分,并不出挑。

    只是,宫里各自为政这一点,年轻的宝庆公主,一眼就看了个明白。所以挑驸马的时候,她就动了心眼。与其选一个高门大户的嫡次子,不如选一门可以自己握在手里的权势。这样,才有了施家次子尚公主的事情。

    而那个不受施家夫人喜欢的长子施旷,就是宝庆公主给自己选择的合作伙伴。施旷为人亲和,在军中颇有些人马,再加上施家长子的名义,这京卫里面,奉他为主的,并不在少数。施择虽然还在其位,可是宝庆公主却明白,这人的寿命,还真是个薄弱的东西。

    若是想让人长命百岁,那得看天时地利人和,可是若要人短命,她知道的法子,就有不少。宝庆公主进了施家,拉拢了世子施旷,两人有了首尾,就等着伺机要了施择性命的时候,自己却先丢了性命。

    宝庆公主虽然是肃宗的大女儿,可是生母不显,自己又不受父皇宠爱,想吃下施家和京卫这么一大块势力,自然有人会侧目。邓太后手里,早就握着宝庆公主跟施旷的丑事,宝庆公主的野心,她自然也看在眼里。

    这次邓太后被困慈宁宫,就趁机发作了此事。本以为,借着公主的丑闻,她这个嫡亲的祖母可以出来肃清宫闱。谁知道,肃宗也借此发作,把这肃清宫闱的权力,交到了燕国公主和徐婉如的手里。

    一来二去,徐婉如这个郡主,反而成了最大受益人。邓太后在宫里和青眉卫的人马,被肃宗揪出去大半。而京卫的事情,也回到了肃宗的手里。

    只是这次,肃宗倒是没把京卫再交给任何世家权贵。而今肃宗也已经登基七八年了,早就坐稳了皇位,用不着权贵鼎力支持。所以,他提拔了五军营的提督赵源管了京卫。

    只是肃宗这会儿,也开始沿用前朝大梁的做法了。京卫的统领分内外两人,外的那个,自然就是五军营提上来的赵源,而内的那个,就是肃宗身边的太监。

    肃宗自小跟刘芳和宋宝一处长大,对这两个人的性格脾气都甚了解。虽然刘芳为人倨傲了些,可是对肃宗的忠心,却是可昭日月的。肃宗对他的忠心没有疑问,刘芳身上的这点毛病,他自然就当看不见了。

    这些年来,跟邓太后对上阵,这个刘芳次次都冲在前面,吃了不少明亏暗亏的。肃宗也觉得,是时候给刘芳一些补偿了,所以这京卫的内官一职,他就给了刘芳。

    赵源知道,肃宗让自己在这个位置上,是让他好好带兵,保护京城安,至于其他的事情,赵源能看却不能说。所以,刘芳虽然有些难相处,赵源也避开他的锋芒,做好分内的事情。两人一内一外,倒是相辅相成,处的颇为融洽。

    刘芳也知道,肃宗让自己出宫是干嘛来的。京卫何其重要,自然要牢牢掌在肃宗的手里,他一个内官,不过是个皇上的耳目。

    更何况,刘芳和宋宝,都是肃宗自小一块儿长大的伴当。眼下宋宝做了司礼监的秉笔太监,虽然上头有个掌印的魏明压着,可日后二十四衙门第一人的位置,宋宝绝对坐的上去的。这样一来,刘芳这个和宋宝一起长大的內侍,在宫里就没了合适的位置。再好的位置,也是宋宝之下。还不如,干脆外放到京卫,做个手握实权的内官。

    刘芳也知道,这是肃宗的提拔,得了差事,自然处处以肃宗的想法为先了。刘芳这人虽然有些脾气,可这揣摩帝心的水平,也确实不差。

    来了京卫,刘芳就跟赵源提了五军营的丁循。丁循是忠顺侯的大舅子,赵源一听就知道,肃宗想给燕国公主一些脸面。所以顺带着,把丁循父子和忠顺府的小世子,都从五军营给挪到了京卫里头。

    这样一来,虽然施旷成了废子,徐婉如一开始的如意算盘,倒是实现了大半。有赵源和刘芳把着京卫,一时半会儿之间,别人也碰不了京卫这块肥肉。徐简的年纪尚小,即使要在京卫里扎根,也需要一些时日。看眼下的布局,徐婉如还算是满意。

    丁循自然也知道,他们只要在京卫一天,丁家就是如意郡主的人,若非如此,肃宗第一个就饶不了他们丁家。

    丁家本是宣府小小的武官人家,得了肃宗青眼,才一步步爬到了宣府守备的位置上面。虽然丁家在宣府已经算的上一方人物了,可是要继续发展,谈何容易。

    丁循进京城,又娶了温家的女儿,才跟五城兵马司扯上了一些关系。之后丁岚嫁给徐铮做了继室,丁家才算跟京城的勋贵人家有了来往。只是立足之后,又该如何发展,丁循也是一筹莫展。

    如意枝头

    ()是,,,,!



第859章 秋意
    【】(),

    忠顺府的邀请,很早就送到了郡主府,徐婉如应了邀,中秋要去徐家。

    可是自从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徐婉如心里,就隐约觉得,不该让母亲的牌位,继续留在徐家。可是这事该怎么开口,徐婉如并不清楚。毕竟,朱念心英年早逝,九年前就已经入土为安,进了徐家的祖坟。而她的牌位,也在东边杏园附近的祠堂里供着了。一切都安稳平静,这会儿徐婉如若是非要搬了母亲的牌位回郡主府,只怕彼此都有些为难。

    只是这事,徐婉如心里知道,势在必校燕国公主是个头脑清楚的,眼下站了肃宗一边,对朱念心的过往既往不咎。可是以后呢,燕国公主若是去世了,徐铮却绝对容不下一个这样的妻子,留在徐家的祠堂。到了那时候,事情的主动权,就到了徐铮一边。就凭徐婉如对徐铮的了解,只怕这事能做多难看,他就要闹的多难看。徐婉如深知徐铮的为人,自然不愿意把这事的主动权交到他的手里。

    更何况,她和徐家,朱念心和徐家,到底,都是毫无干系的外人。这样尴尬的身份,朱念心要是泉下有知,势必不愿意留在徐家。只是离开的理由呢,眼下徐婉如一时半会儿,还真想不出个所以然来。而今她自己已经开府住了外面,可是朱念心的身上,终究还挂着忠顺府侯夫饶名头,即使已经入土,没有正当理由,徐婉如也很难将母亲迁出徐家。

    所以,徐婉如对忠顺府的态度,一直保持中立。若是大家能和平相处,日后她做起事情来,也方便许多。若是闹了个水火不容,只怕徐铮到时候,就要拿朱念心大做文章。

    忠顺府请了她回去过中秋,徐婉如心里,自然就想起了这件事情。只是现在,并不是开口的好时机。再想想,朱念心就是深秋时节去世的,这会儿秋色渐浓,徐婉如的心头,终究是有些惆怅无依的。

    京城里的故旧,除去舅舅一家,她再没什么亲近的人了。二师兄潘知远夏的时候,突然离京去了三边,此后杳无音信。前些日子,就三师兄包随进了一次京城,提了潘知远的去向,也给徐婉如解了围。

    徐婉如在海山上的时候,自以为有些本事,颇有几分目下无尘的自得,以为这些功夫,学起来也不怎么难。而今才知道,一起不过是个幻象,若不是二师兄施了法术,她哪来什么功夫。

    这里面的事情,徐婉如毫不知情,可是眼下潘知远不见了踪迹,她也没有地方去问。眼下想起师门,徐婉如心中,也是有些郁郁不乐。三师兄进京的那次,虽然没有明他的行踪,可是徐婉如却也猜了个七八分,包随多半,也是从三边赶回京城的。

    想来,师傅春时候去的三边,必定是遇到了什么大事,所以师兄们才接二连三地往那边赶。只是她一个人在京城,什么忙也帮不上,只能混迹在京城闺秀之间,虚度时光。徐婉如心烦的时候,也只能往舅舅家里去住几,打发一下时光。

    中秋是个团圆的日子,朱自恒和姚夏,一早就做好了准备,等着徐婉如过去一起过节。而后忠顺府有约,徐婉如就让人去了趟朱家,只自己次日再去。

    其实,徐婉如心底,隐约有些不怎么愿意中秋节的时候去舅舅家里。虽然她跟朱自恒和姚夏的感情,都十分深厚,可是这么一个阖家团圆的日子,就她一个人,四六不着,跟谁都没有关系。若是去了朱家,看着舅母和表弟表妹母子情深,她心头的悲伤和羡慕,总有些压抑。

    近乡情怯,逢节感伤,这样的秋,隐约有了股凉意。

    既然不愿意到舅舅家里,徐婉如也不介意去忠顺府,过个面子上的中秋节。看起来阖家欢乐,可是谁心里,都有各自的盘算。

    燕国公主是为了忠顺府,丁峰是为了京卫,徐婉如轻轻叹了一口气。她与忠顺府的人,虽然情义有限,却多少也有那么一些。只希望大家的合作,最后能够有个好下场,切莫最后为零蝇头利,反目成仇。

    人生那么长,眼下的徐婉如,才不过十四。她对燕国公主有些信心,知道这个祖母虽然有几分脾气,可是做事极其拎的清楚,涉及了家族利益,就会抛开个饶好恶,坚持原则。可是徐铮的为人,徐婉如压根就不敢,也不愿意跟他有所来往。所以这日后如何,眼下还真不知道呢。

    胭脂正给徐婉如梳妆,见她叹气,颇有心事的样子,倒是跟她起了些京城逗趣的事情。

    “郡主,您还记得苏家的三姐吗?”胭脂不知道怎么的,突然提起苏落雪了。
1...121122123124125...13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