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如意枝头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翠锦

    徐婉如这次回京,跟千寻码头的谣言,自然很有关系。这个放出谣言的人,就算不是针对徐婉如和徐简等人,估计也有见不得人的秘密。

    清明那天,千寻码头成了许多人断魂丧命的终点。闪舞徐婉如当时只顾盯着京郊吕安邦的庄子,分身无术。

    等她回到京城的时候,千寻码头早已经血流满地,死了好几个少年人。而这几个不幸遇害的少年,都和她的生辰是同一天。

    不管这事的背后究竟藏着什么秘密,徐婉如觉得,让徐简一个人在京城住着,她有些不放心了。借着人牙子被抓,徐婉如胡诌了个理由,正大光明地被丁循找了回来,接着回了忠顺府。

    离家多年,徐婉如倒是不怎么陌生。这七年里,孙道隐隔个一两年,总要带她进趟京城。虽然不去朝天宫,却总会带她回忠顺府见见祖母,见见徐简。虽然,不是正大光明的见面,可看上一眼,总是好的,聊胜于无嘛。

    徐婉如回了忠顺府,心里对燕国公主有那么一丝丝的内疚,所以,在家里安分守己了几天。谁知道,这个太子妃的传言,却越穿越离谱。离谱到徐铮都觉得,他这个国丈当定了。

    徐婉如觉得,她怎么会有这么一个糊涂父亲啊,顿时一个头两个大,脾气一上来,就又冷嘲热讽了一通。徐铮气地直跳,却又奈何不了徐婉如。

    不想在家里呆着了,徐婉如自然就往千寻码头去了。只是,她一个侯爵府




第325章 痛快
    前世的徐婉如,本就看不惯风尘青楼出身的南夕贵妃。闪舞再加上这个南夕贵妃跟苏落雪这样的人是好姐妹,徐婉如就更是眼睛长额头上,看都不看这个英宗的宠妃一眼了。

    一来二去,徐婉如又给自己招来了一个强敌。最后,南夕的枕头风一吹,徐婉如下堂也就罢了,苏落雪这个妾室,却被扶正了。

    要知道,大楚一朝,以妾为妻是犯律法的。也不知道,陈奇可是怎么操作的,最后竟然平平安安富贵了这么多年。

    直到陈家被灭门的时候,这段旧事才被重新提起,当做陈奇可欺君罔上,无视律法的证据。徐婉如困在玉戒指里面,虽然没有亲眼看见陈奇可的下场,却也知道他在牢狱之中,秋后问斩。

    再活一生,徐婉如以为,自己早就翻页了,什么陈奇可,什么苏落雪,她一早就不放心上了。更何况,她还跟着师傅清修了这么些年,就算还有一丝红尘俗念,也早就无影无踪了。

    谁知道,在千寻码头看见南夕的时候,徐婉如的火气,还是腾腾腾地往上冒。又或者,这些年跟着师傅他们,反而把徐婉如的脾气,养的更大了

    她本就是燕国公主一手宠出来的侯府大小姐,性格脾气从根本上来说,就是长歪了的。只是在陈家的几年,徐婉如的日子实在辛苦,先是被苏落雪缠着煎熬,再是忠顺府灭门没了靠山,最后活的毫无尊严。

    就因为这样,徐婉如再活一生的时候,性子就很压抑,不敢大喜,也不敢大悲,似乎冥冥之中总有根绳子拎着她的心。或许,一眨眼的功夫,眼前的快乐和亲人,都会烟消云散。

    直到孙道隐带着徐婉如去了海山,离开了这个纷纷扰扰的红尘,徐婉如的重生,才开始有些变化。而山中岁月,跟大师兄的猫捉老鼠,跟三师兄的志同道合,才慢慢抹去了前世在陈家的悲凉。

    所以这次下山,徐婉如的性格,很大程度上,已经恢复到前世无忧无虑的状态了。只是,经历了两世的她,心中早有沟壑,玩闹归玩闹,该做的事情,徐婉如心中十分清楚。

    今生有她在,英王一辈子两辈子,永远都别想当皇帝。至于南夕,徐婉如还真没有放在眼里。没有了称帝的英王,南夕还能是那个贵妃不成。

    只是,徐婉如觉得有些意外。没想到,兜兜转转,南夕还是到了英王身边。尽管她弄折了英王一条腿,英王还是坐着软轿来了青柳枝。

    而南夕,也因为小莲把她给丢下水,兜兜转转,最后还是去了英王府。看来,师傅说的顺其自然,还是有些道理的。

    如果南夕只是一个寻常的青楼女子,徐婉如脾气再大,也不至于丢了她下水,还百般折辱于她。可前世今生算笔旧账,徐婉如觉得,南夕泡一辈子冷水,都是活该。

    只是,如果南夕是活该落水,那她徐婉如,前世是不是也是活该。

    徐婉如有些心烦意乱,心里微微叹了一口气,这场闹剧,是该落幕了。

    谁知,沈邦华还追着不放,“大小姐,这个左月姑娘,您可不能带回去啊!”

    徐婉如抬头看了一眼沈邦华,又问小莲,“左月唱的曲子好听不”

    “好听,好听极了,”小莲一脸的艳羡,“奴婢也爱唱个曲子,可是啊,总也唱不好。”

    “那就让左月教你,教多久都可以。”徐婉如笑,这次回京,倒是找回了一个有趣好玩的丫头。前世的小莲,似乎没出现到她的跟前,这次见了,实在是很对她的胃口。

    “大小姐,这”沈邦华还想反对,小莲突然一掌推了过去,沈邦华没有防备,噼里啪啦就从楼梯上滚了下去。

    小莲上前一步,仔仔细细地扶着徐婉如



第326章 追查




第327章 后怕




第328章 娇娘
    就是因为深知这个道理,邓洁才有些彷徨。

    她知道,肃宗跟邓皇后,都不希望邓家再出一个太子妃。可是,邓太后跟邓家又是这么走火入魔地期盼着。

    邓洁作为两派人中间的一个棋子,根本就不知道,该何去何从。

    从真君观脱险之后,邓洁也曾发狠想过,若是再遇上这么担风险的事情,倒不如,干脆做了太子妃再说。反正,人总是要死的,就是早晚不同罢了。

    可再一想,邓洁却不愿意把一生的幸福,都押到这么一次的赌气中去。若是她逆着肃宗和邓皇后的意思,做了太子妃,就算有邓太后保驾护航,那以后的日子呢。

    而且,邓皇后之所以不喜欢她,并不是因为她这个人本身,而是因为邓家的实力不够,不能给太子带去多少好处。

    眼下的太子,虽然早早被立为太子,看起来比肃宗幸运一些,可前途却不见得比肃宗明朗。

    当年的肃宗是三皇子,是嫡出又居长,名正言顺地压着贺皇贵妃所出的五皇子和六皇子。虽然没有被立为太子,可在很多朝臣眼中,这个皇后嫡出的三皇子,才是太宗皇帝名正言顺的继承人。闪舞

    太宗迟迟不立太子,一边让贺家以为自己有机可乘,一边又积蓄力量以待时机。而贺太后跟贺皇贵妃的存在,也恰恰除去了许多可以跟肃宗抗衡的皇子势力。

    等太宗清除了贺家势力,剩下的皇子里面,自然数肃宗这个三皇子最占优势了。虽然等了许多年,肃宗的太子之位,还是如愿到手了。

    次年,太宗驾崩,肃宗就从太子成了皇帝。虽然等待很漫长,可最终,肃宗还是有惊无险地成了皇帝。

    肃宗登基之后吸取教训,马上立了邓皇后生的四皇子为太子。可是,太子避开了肃宗经历过的磨难,却遇上了更大的麻烦。

    贺太后在位的时候,邓太后不敢给儿子找什么背景雄厚的世家贵女,只敢找个亲上加亲的邓家侄女。可是,等贺太后去世之后,太宗又开始收拾贺家势力了,邓太后也开始行动了。为了儿子的太子之位,邓太后也要拉拢朝臣,为日后早做打算。

    不管是明是暗,邓太后为了肃宗的太子之位,的确拉拢了几个位高权重的朝臣。她一个后宫女子,能许诺给百官的,自然只能是后宫未来的位置。

    所以,肃宗被立为太子之后,府里进了好几个侧妃,而这几位侧妃,个个都比邓皇后有背景,有实力。

    可以说,若是没有这几位侧妃的娘家相助,肃宗也不见得能这么顺利地登基。邓皇后百忍成金,终于等到肃宗登基称帝的时候了,可是,她的日子,她的未来,却越发混沌起来了。

    肃宗后宫的后宫里头,除去承恩公府出身的邓皇后邓娴,还有五个数得上号的妃子。都说一后四妃,可肃宗为了个杜娇娘,硬生生改了规矩,非给四妃之外,另外加了一个位置。

    庄妃杜娇娘是肃宗登基第二年进的后宫,美貌无双,进宫之后,就夺了六宫粉黛的颜色,成了肃宗最放心上的宠妃。

    进宫次年,杜娇娘就生了个六皇子,之后母凭子贵,马上从嫔进了妃位。就为了杜娇娘的妃位,肃宗一反常态,跟邓太后怄气,跟朝臣们对着干,还差点在金銮殿上杀了言官御史。

    要知道,帝王斩杀言官,就是乱国的开端。邓太后毕竟只有这么一个儿子,总不能为了个女子,丢了好容易到手的江山把。

    所以,闹了大半年,最后邓太后还是从了肃宗,让杜



第329章 庄妃
    朱自恒算不上一个刚正不阿的正人君子,可也不是一个敲竹杠的官场老油子。闪舞他刚到江南,就把庄妃父亲杜鸿渐搜刮钱财的事情,给肃宗说了。

    肃宗这个皇帝,做的也实在有些可怜,一直捉襟见肘,不是这里缺钱了,就是那里有漏洞了。所以,一听说杜鸿渐来钱来的这么快,这么容易,肃宗就起了不该起的心思。

    江南这般富庶,而江南世族又一直桀骜不驯,倒不如,就让杜鸿渐这样的贪官占着位子,使劲扒几层皮下来。反正,江南这些世家大族,很多都因子弟出仕免去了税赋,不抢他们抢谁啊。

    朱自恒自然知道,这盐税课的重了,百姓是第一个遭殃的。可肃宗又实在缺钱,好容易有了个杜鸿渐这样的钱篓子,哪里舍得放过他。

    最后,还是朱自恒想了个折中的法子,把寻常百姓从杜鸿渐的爪子底下救了出来。杜鸿渐虽然是个贪官,却贪的江南世族,还专盯着那些传承百年,家中良田无数的大家族。所以,对杜鸿渐的所作所为,朱自恒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毕竟,肃宗还指望着杜鸿渐的钱袋子呢。

    这些年,朱自恒也背了不少黑锅,替肃宗捞了不少钱。闪舞只是这朝廷实在是穷,有多少钱投进去,都跟无底洞似的,一下去就没了。

    穷则思变,肃宗对江南世族的忍耐度,也越发低了。而朱自恒这次回京,也隐约猜到了肃宗的意思,大概,不久之后,就要朝江南籍的官员下手了吧。或许,肃宗跟他提过的江南加赋税的事情,也要开始了吧。

    而这个贪得无厌的杜鸿渐,哪里知道自己成了肃宗的私人钱袋子呢,他还是努力不懈地捞钱,再迫不得已地掏钱给朱自恒。而朱自恒收了钱,一五一十全交给了肃宗。来往的账目十分清楚,肃宗自然越发信任朱自恒了。

    当然,杜鸿渐也在女儿杜娇娘面前提过,说朱自恒如何贪得无厌,如何伸手不倦。杜娇娘一听,就火冒三丈了。她进宫极为受宠,为了她的庄妃封号,肃宗愣是跟所有人都干上了,连邓太后的面子都敢驳了。所以,庄妃就以为,她父亲吃了朱自恒这么多亏,肃宗会给她讨回一个公道。

    谁知道,庄妃刚在肃宗面前吐了半个字,就惹的肃宗大发雷霆,说后宫不得干政,态度是从所未有的严肃,之后连着大半个月没来永和宫。

    庄妃第一次见识了君王的雷霆之威,哪里还敢给父亲伸冤抱不平啊。不知道费了多少力气,花了多少银钱,才打通了乾清宫的关系,让肃宗原谅了她。

    后来,庄妃就再不敢当着肃宗的面,提起朱自恒了。等她稍微了解点情况了,让人仔细一打听,才知道这个朱自恒跟肃宗的关系不一般,只得赶紧托人给父亲带了口信,让他以后避着些朱自恒,切莫得罪了他。

    就这么着,杜鸿渐在江南捞钱,一转手,钱就到了肃宗的手里。这天下都是肃宗的,肃宗自然不会觉得,这个钱来路不正了。而庄妃杜娇娘,隔了两年,又生下一个七皇子,在后宫彻底站稳了脚。

    自打庄妃站稳了脚,就开始替她自己所出的两位皇子着想了。虽说这宫里有皇后,这东宫有太子,可肃宗眼下还没有四十岁,没灾没病,身子骨十分康健。

    庄妃估摸着,肃宗至少还能抗个二十来年,这样一来,太子在储君的位子上,只怕还要再等二十来年。

    而且,肃宗一向注重养生,跟朝天宫的国师来往甚密。虽说十分信道,却只信养生之术,并不迷信长生,于丹药上面,从不



第330章 四妃
    肃宗的几个妃子里面,就数庄妃最没有背景。只是,庄妃心里也隐约知道,或许,这也是肃宗为什么最喜欢她的原因所在。

    因为跟她在一起的时候,肃宗是真的放松,真的欢喜,而不是为了她的父亲,或者为了她的家世,勉强对她加以恩宠。

    要知道,肃宗的另外四妃,个个都极有来头,父兄不是内阁大学士,就是勋贵侯爵,不是文臣领袖,就是武将首脑。

    作为竞争对手,庄妃进宫之后,对肃宗的几个妃子,自然也打听过不少。钟粹宫的德妃,还有储秀宫的淑妃,这两人就是肃宗做皇子的时候,进府做的侧妃。

    德妃郑秀的父亲是工部尚书郑韬,这个郑韬别的本事没有,揽财的本事却极为高强。当年肃宗还没做太子的时候,这郑韬就架空了上司,在工部说一不二。既能生财有道,还能堵住悠悠众口,绝对是个难得的人才。

    肃宗登基之后,郑韬就成了工部尚书,暗地里,就是肃宗的钱袋子,专门负责解决疑难杂症。要知道,这工部主管各地屯田水利,营造工程,还管着边疆卫所的武器衣物的供应。

    无论什么工程营造,只要郑韬插手了,必定能给肃宗省下一大笔花销,同时还能把事情给办妥帖了。闪舞所以,有这么一个工部尚书,肃宗是捡到宝了,对郑韬的女儿德妃,自然不会怠慢了。

    而德妃倒是也还对得起这个封号,为人四平稳,言不高声,行动有序,礼仪更是周全。可是这样一来,就没什么味道了,再加上德妃的姿色并不拔尖,肃宗虽然敬重她,却并不喜爱。

    肃宗当皇子的时候,德妃就进了王府,郑韬也坚定不移地站了肃宗这个三皇子的队伍。这么些年下来,郑家的功劳,说不定远超承恩公邓家。

    德妃生了三皇子跟二公主,子女双全。三皇子比太子大一岁,而今已经二十岁了,娶了大理寺卿史明德的女儿史云,膝下早已经儿女双全。比起现在还没成亲的太子,三皇子在百官眼中,更为可靠忠厚。

    都是自古明君难得,可做朝臣的,还是更希望有一个忠厚老实的君王,而不是一个独断专行,极有主见的帝王。

    肃宗没有登基之前,所有人都以为,他就是个忠厚老实的嫡子。谁知道,肃宗登基之后,渐渐露出独断专行的一面来。百官在这么一个动辄变脸的帝王面前,也十分辛苦,自然而然,就希望有一个不用他们这么提心吊胆的储君了。可是,太子常年跟着肃宗,有样学样,倒是很像父亲。

    而且,德妃所出的三皇子,前面虽然有两个兄长。可这两位兄长,都是肃宗旧日王府里的侍妾刘氏所出。刘氏是邓太后送去王府的宫女,服侍肃宗多年,现在也只是个嫔位。而她所出的大皇子,早年夭折,就剩了个二皇子,并不起眼。

    所以,对太子来说,这个三皇兄,年纪比他大,人缘威望比他强,连家世背景都不错。这样的兄长,太子觉得,实在有些压力。

    好在德妃为人踏实,没有百分百的把握,绝对不会露出心里的真实想法。所以,邓皇后虽然看着眼里,却也不能因为三皇子得民心,就去贸然出手。

    这么些年,肃宗收了不知道多少妃嫔,邓皇后最恨的,却是跟德妃一起进府的淑妃沈薇。

    淑妃是户部尚书沈允的女儿,而沈允除去户部尚书的身份,身上还有个安定侯的爵位。沈家原是冀鲁一带的武将,因为擅长筹算,物资后勤方面做的极好,一直是河间王极为看重的副将。
1...5051525354...13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