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如意枝头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翠锦

    “夫人就别打趣奴婢了,”玲珑笑着说,“大小姐赖着公主,非要她把小莲给放了。”

    “公主这是答应了”丁岚心中微微有些不悦,如此奖罚无度,让她这个侯夫人怎么当家该罚的不罚,该赏的不赏,让下人还怎么听她的话做事。

    玲珑人如其名,一下子就知道丁岚心中的不悦了,赶紧就说,“夫人是没见过大小姐撒娇,公主私底下都说,大小姐这么一张让人心疼的脸,一撒娇她就什么都肯答应了。”

    原来是徐婉如啊,丁岚心中的不悦,都转到徐婉如的头上去了。对燕国公主,丁岚这一辈子都不会有什么办法。可是对徐婉如,总有她落单的一天。而且,




第347章 收买




第348章 劝说
    谁知,小莲却不承金珠的情,坐在原地动也不动,还指了指左月,问道,“那她呢”

    “她啊”金珠还有话要吩咐左月,却不愿意让小莲知道,只得说,“夫人还没想好,怎么处置她呢。”

    “不行,我走她就得走,”小莲跟左月处了几日,颇有几分友情了。这会儿听说只放自己一个人,就不愿意了。

    “这”金珠管事这么多年,从来就没有遇到过小莲这样不按理出牌的人。先前教训她的时候,金珠觉得,小莲还蛮上道的,这会儿怎么就又偏执起来了。莫非,跟见山楼沾边的人,都有些古怪不成

    “小莲,你先回去跟小姐说一声,免得她担心我们。”左月微微一笑,看着金珠说,“我是第一次进府,金珠姐姐还要教我一些府里的事情呢。”

    “这样啊,”小莲倒是也不疑有他,“那我先回见山楼了,你知道见山楼在哪里嘛,这里出去往西走,看不见水了,就快到见山楼了。到时候,你仔细找找就知道了”

    “好了,好了,”金珠赶紧催着小莲,“我会让人带她回去的,你就放心好了。”

    “那好,说定了,金珠姐姐,你可记得送左月回来啊。”小莲在忠顺府这些年,并没什么朋友。她进府之后,只因误打误撞救了徐婉如和徐简,被安排到了徐婉如的屋子里去。

    后来徐婉如马上又消失了,小莲是萱园的丫头,天天在燕国公主面前晃荡,只怕会引的公主伤心,就被安排去其他地方做事。

    可小莲一不识字,二不懂人心,模样更是普通,一来二去就到了祠堂。在祠堂里她只管着扫地,什么事情,什么人都不搭理,哪里来的朋友呢。

    这几天,跟左月说话说的多了,小莲就认定,这个左月,是她的朋友了。左月倒是也发现这一点了,只是笑着安慰小莲,“我等下就去找你。”

    小莲放心地走了,金珠就说了,“按理,像你这样身份的人,是不应该留在大小姐身边的。只是夫人仁慈,见不得你四处飘零”

    “奴婢一定记得夫人的好,”左月闻弦歌而知雅意,马上补充道,“若是大小姐做错了什么事情,奴婢不敢拦,也会告诉夫人的。”

    金珠抖了抖眉头,先前那个小莲,跟她说话如对牛弹琴,现在这个左月,却是一点就通,可偏偏这样,她的心里反而更不得劲了。

    “你知道就好,”金珠说,“你从那种地方脱了身,以后就好好做人,若是以后运气好,夫人开恩,说不定还能成全你,让你风风光光地嫁人呢。”

    左月在心里撇了撇嘴,风风光光嫁人,嫁什么人,小厮还是管事然后任劳任怨做个黄脸婆,谁稀罕似的,还说的跟天大的恩惠似的。左月心里,早有了十公子,就算是给他为婢为妾,都好过嫁什么人家,做什么正头娘子。

    只是脸面上,左月十分恭谨,她好歹也是青柳枝的清倌,读人跟一样,熟知什么人是什么脾气性格,投其所好正是她的长处。

    金珠说了一通,自以为收买了左月,长舒了一口气,喊了个小丫鬟,带着左月去见山楼,自己就回芝园报信去了。

    左月回了见山楼,四处正乱糟糟的,她就跟小莲说,自己受了点寒,得去找个大夫看看。

    其实,这忠顺府里的丫头,有病也是找了后巷的秦郎中看看。大病也往小病说,顶多抓副药,偷偷煮着吃了。免得主子发现了,赶去后巷的杂院居住。若是到了杂院,那真是没有出头之日了。

     



第349章 探病
    一开始,谢石安以为,徐婉如跟他一样,也是重生之人。就因为徐婉如记着前世跟南夕的仇怨,所以才故意去青柳枝找麻烦。

    可是,等谢石安见了徐婉如,两人却一言不合,惹出许多误会来。谢石安本想打听徐婉如的经历,却不小心,说成了替南夕打抱不平的意思。无论徐婉如是否是重生的,听了谢石安的问话,哪有不发火的道理。

    而且看徐婉如的模样,说她重生,倒不如说她有奇遇,遇见了改变她命运的人。无论是唐知非,还是潘知远,徐婉如遇见他们里面的哪一个,都会有如神助。

    既然徐婉如学了唐知非的本事,又有潘知远暗中相助,谢石安觉得,自己是真的错了。徐婉如跟他,怎么可能一样呢。

    因为潘知远的缘故,谢石安一回家,就支撑不住病倒了,发起了高烧,还说起了胡话。谢松本在兵部做事,一听说长子病倒,就赶紧请了御医一起回家。

    同在兵部的徐铮听见了,总得表示一下好意。他在兵部这些年,谢松可没有少给他帮忙。徐铮做事并不利索,可谢松却常指点他,真出了错,也帮他兜着。闪舞

    两人都是勋贵子弟出身,共同话语也比较多,徐铮虽然做事能力不行,却是个一起吃酒聊天的好搭档。谢松在这一点上,倒是挺满意徐铮的,两人私底下虽然算不上至交,却也说的上话,能一起吃杯酒。

    所以,谢石安病倒了,徐铮既然听说了,自然要上门去看看的。谢家的情况有些像他们家,也是继母继子。虽说继母也是母亲,可这关系,就没那么融洽。

    谢松吃酒的时候,也跟徐铮抱怨过不少。听说前些年,谢松的继室小傅氏,还乘着谢石安病重的时候,去他面前说了许多胡话。

    谢松虽然没有明说,可徐铮也知道,谢家的事情比他们家更复杂。这个小傅氏还没进门,似乎就跟姐夫有了勾搭。可进了门,两人的关系却并不融洽。

    也是看了小傅氏这样的继室,徐铮再娶的时候,绝对不考虑朱念心的妹妹朱念慈,两娶一门,只会把事情给弄复杂了。

    徐铮经常听人说,这个谢三郎投错了人家,他这样的子弟,不应该出生在勋贵武将家庭,反倒应该出身在江南的耕读世家。

    这话徐铮觉得有些道理,他就经常听说,谢三郎生病了,明显这身子骨,就不如勋贵人家的子弟结实。闪舞风一吹,雨一淋,马上就病倒了。

    这不,谢三郎刚回京,马上就病倒了。而谢松这个做父亲的,对他也是十分上心,马上就去太医院请御医去了。

    徐铮让松烟回家取来了探病的人参,就出发去了镇国公府。

    镇国公常年住在北疆,而今年岁越发大了,却说故土难离,怎么都不愿意回京城。合着京城就不是他的故土啊,徐铮心里有些想笑,镇国公这么做,还不是为了给谢家留条退路。

    有这么个老怪物在北疆蹲着,说起来白发横生,行将就木。可是,谁知道他是廉颇老矣,还是老骥伏枥啊。就算镇国公已经没办法上战场了,看军帐中有他,北疆的人心就很安定。北疆安定了,肃宗才不敢动镇国公府。

    徐铮觉得,有时候,镇国公府喊忠君爱国喊的最响亮,可退路却比谁家都留的明显。而且,皇帝还拿镇国公府没辙,就算肃宗想灭了谢家,人家天高皇帝远,肃宗拿什么去灭谢家。要钱没钱,要人没人,整个天下就跟个大筛子似的,拆了东墙补西墙,日子过得那个叫苦啊。

    &n



第350章 永乐
    京城有句老话,叫做一门两公主,两朝三大夫,说的,就是永乐侯府的旧事。

    这永乐侯黄喆,在前朝大梁的时候,叫做永乐驸马,他娶的,就是大梁倒数第三个皇帝安帝的女儿永乐公主。

    大梁亡国之前摧枯拉朽,最后两个皇帝一个叫少帝,一个叫夭帝,全都没有活过五岁。无知无觉地被大臣和宗室推上皇位,又无声无息地夭折在皇宫里面。而他们之前的皇帝,就是永乐公主的父亲安帝。

    大楚的开国皇帝太祖曾经评价过安帝,说他并不无能,只是生不逢时罢了。安帝为人多谋善断,手段也颇毒辣,冯绮雯嫁给谢克宽的事情,就是他下的旨意。

    一道旨意就让北疆谢家跟宣府冯家,大同姚家成了生死仇敌。同时,又给了贺家宗亲河间王一棍子,夺了他们密谋要娶的世子妃。

    安帝的这个永乐公主,说起来,跟大楚的贺太后,倒是叔伯姐妹。只是,永乐公主短寿,在大梁亡国之前,就香消玉殒了。否则,看见原来的叔伯姐妹,夺了自家的天下,不知道,永乐公主会做何感想。

    永乐驸马黄喆只是个寻常的人,可他父亲却是人称大梁脊梁的黄成秀。闪舞黄成秀是安帝一朝的内阁首辅,也是翰林院的掌院,座下学生无数,可以说,遍布天下,遍布所有大小衙门。

    太祖成事之前,在黄成秀手中吃过不少苦头。所以,等他得了天下,对黄家就有些不怎么客气了。当时黄成秀已死,太祖的埋汰对象,就换成了前朝驸马黄喆。他故意给永乐驸马封了个永乐侯,还世袭罔替。

    明面上看,是优待黄家,以拉拢天下士子的心。可实际上呢,却是打击报复。

    要知道,当时跟着太祖打天下的将士里面,加官进爵的不少,可多半是三世而终。像黄家这样可封了侯爵,还世袭罔替的,可真不多。

    众人自然不服气,可他们谁也不敢对太祖的决定表示不满。这样一来,黄喆这个世袭罔替的永乐侯,就成了武将勋贵们发泄不满的对象了。有事没事,就去黄家欺辱一番。

    黄家这爵位加身,摆明了跟天下人说,黄喆也背叛了前朝,黄喆也是个软骨头的奴才。黄喆压根就不想要这爵位,可他要是不收,全家的性命堪忧。

    所以黄喆只得忍辱负重,扛起一切,坏名声也罢,士人的怀疑也罢,武将的欺辱也罢。毕竟,永乐公主丢下了三个孩子,这个家,总得有人带着家人走下去吧。

    好容易拉扯大孩子,黄喆却发现,自己的独子黄立新,才学脾气,都酷似祖父黄成秀。如果黄立新籍籍无名也就罢了,可偏偏这般有才气,若是惹得皇帝注意了,那可如何是好。

    黄喆就拦着儿子,不让他参加科举。偏偏黄立新的脾气跟他父亲完全相反,不让干的事情,他还非干不可。

    黄立新背着父亲参加了会试,之后又是殿试,当时的皇帝已经是太宗了。太宗爱才,钦笔点了状元。黄立新进了翰林院,甚得太宗欢心。

    而黄家当年的门生们,也都渐渐朝黄立新靠拢。眼见着黄立新要搞出一些事情来了,黄喆在家里极为担心。谁知,黄立新突然一个辞呈上去,辞官去京郊做了道士。

    黄喆急的,赶紧找两个女儿商量。长女已经嫁入信国公府,而小女儿,也已经嫁到丰城侯府。两人见黄立新坚持出家,也无可奈何,劝说无果,只得好好抚养黄立新的独子黄默存长大成人。

    这个黄默存的才学远远比不上父亲黄立新,可是人却长的一



第351章 撕咬
    在兵部混了这么多年,徐铮自然知道,郭家旧部的吕安国有多能干。离开陕西,他都能在人生地不熟的山西扎根强大。

    可是,这大同和宣府合在一起的大宣总督,却有些挑拨离间的味道。

    宣府是肃宗一手提拔的丁峰,大同是郭家的旧部吕安邦,两家水火不容,虽然互不侵犯,却也彼此看不起的很。

    这会儿把他们放到一个竞争位置上互相撕咬,不管谁输谁赢,最大的赢家都是肃宗皇帝。以后他只要看哪家武将不爽,就在两家之间设一个位置,让他们彼此厮打,无论输赢,两家的势力都会削减不少。而他这个皇帝,则是渔翁得利。

    这一点,徐铮自然是看不到的,可镇国公谢家,以及靖远将军府萧家,都已经发现了。或许,肃宗这一次,不过是演练罢了。等他在大同和宣府之间练好手,下次针对的,很可能就是萧家跟谢家了。

    若是真的到了那一天,萧家跟谢家是互相撕咬呢,还是互相合作所以,对当下大宣总督一事,两家都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热情和关心来。

    谢家的谢三郎回了京城,听说萧家的大郎也快回京了,自然,萧家大郎没什么才学,并不是回京应试来的。据说,是许老夫人快要过寿了,只是并不是什么整寿,就让他送了礼物回来探望。

    两家都派了自己最杰出的子弟回京,想来,这事背后并没有那么简单。

    徐铮虽然看不出那么多东西,却也知道,谢三郎跟萧家大郎回京,并不简单。只是,他的关注点,却是这两家孩子的亲事。

    谢三郎今年都二十岁了,连亲事都没有定下。谢松倒是理由正当,说是等谢三郎会试之后,再定亲不迟。

    徐铮心里有些犯嘀咕,都说谢三郎才学无双,莫非谢松还指望家里出个状元郎不成。一个守北疆的武将家里,出什么状元郎啊。要出,也出个武状元啊。

    更何况,人家士子待价而沽,只等着中了进士,再谈婚论嫁,就指望谈个家世更好的人家。可这天下,有几户人家能比镇国公府强啊莫非,谢家想给谢三郎尚个公主。那样的话,谢三郎才算真的毁了。

    要知道,京城的人最喜欢谈论两件事,一件就是信国公府的宠妾灭妻,一件就是尚公主有多可怕。尚了公主的人家,无一例外地走上衰微之路。永乐侯府如此,忠顺府如此,连娶了永乐公主长女的信国公府也如此。

    徐铮早有耳闻,他自然不认可燕国公主毁了忠顺府,可对其他两家,他却深表同情。还好当年,他没尚了昭阳公主,否则现在,昭阳公主祸害的,就不是黄默存了。

    这黄默存当年多少玉树临风的一个美男子啊,现在眉间的皱纹,都能夹死蚊子了。你说说看,这永乐侯府的祖坟上,到底冒的什么颜色的烟啊。连着尚了两位公主,这日子还能过嘛

    徐铮骑了马,一路往镇国公府而去。春天已经在京城落脚,树梢上隐约能够看见绿色了,只等着雨水一停,放晴的时候,说不定就能看见花红柳绿百花争艳了。

    想起当年的决定,徐铮觉得自己实在是太明智了。只是,徐铮突然又想到了徐婉如的生母朱念心。他有多久没有想起她了,徐铮皱了皱眉头,甩了一鞭子,驱马前行。马蹄声滴滴答答,一路朝着西边而去。

    而这会儿的镇国公府里,谢轻尘正一脸不满地朝着小傅氏发火,“母亲,我又不是今日



第352章 不服




第353章 野心
    谢轻尘从青荫堂出来,飞速去了一趟秋石楼,正好看见谢松带着御医,在给谢石安看病。

    谢石安昨日才从北疆回了京城,今天一大早,就开始发烧昏迷。看样子,这身体还真不结实。谢轻尘心里,多少有些得意,别的不说,自己在这方面,绝对比谢石安好上许多。

    谢石安的功夫,在谢家只有寥寥几个人知道,除去镇国公谢克定,就是谢楠和谢松了。谢家毕竟不是大楚的从龙之臣,他们投奔大楚之前,却是大梁的定北侯。

    再加上,他们手里又握着强大的兵权和辽阔的土地,对肃宗来说,他们就不是寻常的臣子。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规则,用不到他们身上。

    肃宗对他们客气外加束缚,他们谢家就表达出一定程度的臣服,仅此而已。宫里的谢纤柔,就是他们之间的平衡点。谁都保持外在的体面,维持君臣之间的平衡。
1...5455565758...13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