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零:媳妇有点辣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宝妆成
后章提要:......r />
女生对这些方便还是挺讲究,洗衣服的肥皂和洗澡的香皂。
至于洗头用品,就算是夏晓兰也只能用海鸥发膏加上蜂花的护发素。这在84年已经是顶级配制,除此之外还有洗头香波、桶装散卖的洗发水,更次一等就是碱面、婴儿皂。像皂角水和草木灰水洗头的古老方法,连杨永红的老家都没几个人用了。
生活作风奢靡这点,已经成为困扰夏晓兰的问题。
她不得不一再降低自己的生活标准。
据苏静的小道消息,系里的民主生活会上,已经有人说过新生的生活习惯作风问题,虽然没有点名说“夏晓兰”,到底还是提到有同学一天洗两次澡,是费水费钱……夏晓兰很想骂娘,这些人要不是吃饱了没事儿干紧盯着她不放,会知道她一天进两次澡堂
连进澡堂的踪迹都有人在统计,夏晓兰心情很复杂。
跑步的习惯不想改,夏晓兰决定将跑步挪到晚上,这样就能省掉一次洗澡。
知道自己被人给盯上后,夏晓兰暂停了买手表的计划。
进校的第一周,华清学校那么大,夏晓兰就想买自行车,寝室里的几人都想买,苏静和吕燕是把家里的自行车骑来了,其他人都打算买二手的。
“便宜,还不怕偷!是大二的师姐告诉我的。”
周丽敏这样一说,夏晓兰也觉得贼特么有道理!大家都买旧车,她为啥要买新车,不
437:不会有英俊军官?(2更)
宁雪的话,打破了苏静的幻想。
宁雪同学说的,那还有错啊。苏静虽然也考上了华清,还和宁雪读同一个系,还特别爱八卦,好像知道许多小道消息。但到了论真格的时候,她还宁雪面前仍然没底气。
宁雪家世好,系里的老师也很偏爱她。
这一届建筑系的新生,在军训出发前,刚刚按老师的要求买了画具,画建筑想得美,画铅笔线条!包括自称是热爱绘画的苏静,她的线条也没被老师认可。
而宁雪,已经画过能参赛的建筑作品。
“建筑概论”这堂课,建筑系新生要学的铅笔线条、墨线线条,包括字体练习,这些都是很枯燥,没有啥成就感,还需要花费大量课余时间去练习的。为期两周的军训,别看好多男生摩拳擦掌想在军队好好感受军队生活,不少人都带着画具呢。
不拼命练习,怎么追得上宁雪同学的进度
有绘画基础的还好了,没有的人心里就很着急。
夏晓兰有半吊子的基础,她和龚洋联手出装修设计图时,龚洋教过她一些东西。夏晓兰那时候忙着高考,没有时间联系,但一些基本技巧,她还是知道的。
在线条练习这点,她也就比苏静差一点,在寝室里起码领先吕燕和周丽敏。
但没有啥鸟用呀,会画点线条,她头上的花瓶帽子仍旧摘不掉。按理说,在学生中间,她是靠关系进华清这种不靠谱的流言有市场就罢了,该不会老师们也信了吧她不相信,就没有老师知道她的高考总分。
她有个屁的关系咧,周诚家倒是有关系,可这关系别说她用不上,连周家自己的小辈也没用上啊!
像周怡,据周诚所说,学历也是很一般。
周家要能安排人读华清,最先就该给周怡安排进来!
老师们为啥不喜欢她呢
夏晓兰没想明白这问题。
她也不知道自己想转系的流言是从哪里传出的。
退一万步说,她就算想转系,教英语和高数的老师凭啥对她有意见,这都是基础学科,转到其他系也要学的!从学校到冀北省张家口的路上,大家要呆在同一辆车里几个小时,封闭的环境,倒让2班的同学开始更熟悉了。也是,大家都一起上了两星期课,男生还不和女生说话,他们就不是害羞,而是恐女症吧!
宁雪坐在校车上,夏晓兰发现这朵高岭之花,其实没有想象中高冷。
不管别人问什么,只要宁雪知道的,她都会仔细解释。
苏静原本就是宁雪的脑残粉,现在恨不得丢下进校后最亲密的室友夏晓兰,换到宁雪身边去坐。
吕燕和周丽敏都和宁雪说过话,夏晓兰迟疑着要不要赶个潮流,和大红人说两句话,结果一扭头,视线刚刚和宁雪对上……夏晓兰从宁雪眼神中感受到了不屑。
咦
夏晓兰有点方。
都是20岁左右的学生,心思特别深沉的真的没有,起码以夏晓兰的经验很容易判断这些同学。
宁雪对其他人耐心解释,语气却不热情,有她性格的原因,也带着一种“你们这些凡人怎么连这种简单知识都要问”的无奈,因为家学渊源,要论建筑学专业知识,宁雪在84届新生中独占鳌头,就算高年级的也不一定干的过宁雪,高手寂寞如雪,她的无奈夏晓兰能解决。
夏晓兰理解不了宁雪同学的不屑啊。
两人加起来说的话都没有超过5句,而且局限于“麻烦交一下作业”、“谢谢”和“借过”这样的话。
宁雪的不屑来的莫名其妙。
嫉妒她漂亮
不不不,宁雪不是这样的人。夏晓兰以和宁雪同学交流不超过5句话的接触来判断……
438:总教官的下马威(3更)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总教官周诚,本次军训,由我带领着炮兵指挥团的优秀士兵组成的教官团,为大家展开为期两周的军训……”
“在此,我们全体教员希望同学们必须做到:端正军训思想,克服怕苦、怕累的情绪,克服你们的骄气,增长你们的志气,把这次军训看成是真正的军营生活!服从命令,听从指挥,要做到令行禁止!遵守军训纪律,增强纪律观念!”
之前说的还是一堆套话。
可能是周诚的气势太强,他声音不是特别大,没有学生敢窃窃私语,周诚的声音听得特别清楚。
后来周诚上扬了声音,开启了反问模式,和新生们就有了互动:
“你们都是华清大学的新生,是全国最优秀的大学生群体,训练中能不能做到虚心好学,做到不耻下问,认真喊每一个训练口号,认真做好每一个训练动作。充分体现出军人的风貌,体现出华清大学生的综合质素告诉我,你们能办做到吗!”
就是做不到,也没有人会承认。
周诚这个激将法呀,可是激起了不少人的斗志。?华清的学生就是没怂过,没有“不服就是干”的指导思想,大家怎么从高考的千军万马中厮杀突围的
当然,他们是靠脑子,不是靠体能。
打眼望去,瘦成麻杆样的男生还是占多数。
心里对自己的体力有数,嘴上也不会服输呀,一腔热血都被周诚给激励起来了——周诚看上去年纪不大,他身后站着的教官团,好些人也稚气未脱。
周诚和教官们能办到的事儿,都是同龄人,他们新生也能办到!
“能办到!”
“教官我们能办到!”
七七八八的声音,周诚沉着脸,“来部队前都没吃饭大点声!”
“能办到!”
这下子,好多人都是憋着嗓子喊出来的,包括好多平时说话很文静的女生。
“好,现在听我头口,全体男生向右转,全体女生向左转,齐步走!”
多简单个事儿
为啥有人连左右都分不清,夏晓兰和班上一个男同学转到了同一面。
大眼瞪小眼,夏晓兰好心提醒:“吴同学,你好像转错了。”
“是吗”
吴同学声音都在抖。
该死,他不是握紧了写字的右手,用来提示区分左右吗,为什么还会转错!排队列时,站在夏晓兰旁边,他已经够紧张了。夏晓兰的头发香香的,越是紧张,越是容易出错啊!
夏晓兰点点头,同学你真的没分清左右,不要挣扎了。
幸好,分不清左右的并不仅是吴同学一个人,有男有女,大家谁也别笑话谁。原本混在一起时还不觉得,这齐步走左右一分开,就能一眼看出来华清的女生总人数是少于男生的。
不仅是建筑系男女生的比例达到了恐怖的101,在别的系,情况不容乐观啊。
季江源混在男生堆里,十分精准的点评:“考上华清难,在华清找个女朋友更难,朋友们,看看这触目惊心的男女比例,你们还不赶紧下手,还能找到女朋友吗”
室友也是个怼人厉害的,“你倒是早点下手了,可人家夏同学有男朋友!”
季江源顿时不说话了。
他觉得自己好像给夏同学带去了麻烦,学校里产生了一些不利于夏同学的流言。
“男女生都听好了,以10人为单位,分成小班,每班单独成列,给你们1分钟,必须完成!”
窃窃私语都是一瞬间的,周诚居然让他们自己分班!
怎么分
相熟的肯定要凑到一起。
最熟的就是同寝室的,同班的,同系的。
夏晓兰自然还是和苏静几人凑在一起。
因为宁雪也在她们这“班”,明明满了10个人,还有人想往前凑。
也是,307寝室除了杨永红是7个人,宁雪加进来是8个人,最终305寝室里3班的人凑了过来。建筑系2班和3班的女生,组成了军训的小班!
&
439:我明明是被怼的(4更)
“这个总教官有点过分,一来就跑10圈,对女生来说太苛刻了。”
宁雪的眉头一皱。
跑10圈对她来说不算什么,她经常去野外采风,要想学好建筑,对体力肯定有要求。
但对其他学生来说,4公里真的太多,高中时谁还记得锻炼,一分钟恨不得掰成两分钟用。一节体育课,能做两张卷子了,高考又不考体育,体育课到高考前全部停了,学生更不会重视。
这种情况下搞军训,也该对新生循序渐进吧。
不过,宁雪也没出头。
夏晓兰恰好听见这话,忍不住为周诚辩驳:
“无规矩不成方圆,刚刚答应完要遵守部队的纪律,要服从命令,那在一分钟里没完成自行分班,就该接受惩罚。何况教官一开始说男生10圈,女生8圈,也考虑了女生的体力情况。是有同学要一味追求男女平等,才变成跑10圈吧!”?男女平等,指的是思想、社会地位和工作待遇等方面的平等。
智力上追求平等,事业追求上平等,甚至是婚嫁关系上追求平等,夏晓兰都举双手双脚赞同!她要是结婚,不要求男方买什么“四大件”,这些物质条件她自己也能办到!
在工作中,她从来没有因为自己性别为女就设定比男性同事低的目标。
但体力上也要求男女平等
这是男女的生理特征有差异,专业的女运动员在体力上肯定不输成同龄男性,但和同龄的男运动员比,又是不如的。
要求女人在体质上和男人平等,怎么不要求男人会生孩子这就完全平等了嘛。
当然,也是因为宁雪说的人是周诚,是其他人,夏晓兰可能不赞同这话,不见得会说出来。这时候,宁雪要点名批评,也该批评刚才那个不顾实际情况,把口号喊得响,害全体女生从8圈变10圈的人吧
宁雪很诧异的看了夏晓兰一眼,周围几个人都不敢说话。
哇,这是怼上了
夏晓兰凭什么怼宁雪
宁雪会不会生气
出乎大家意料,宁雪忽然笑了。
“我们女生不要把自己看得比男生低,依附男人,注定没有什么好结果。在华清,我们可以靠自己!”
宁雪说完这句话就走了,这个10人小班,本来就由305、307两个寝室的女生组成。更复杂的是,宁雪虽然住在305寝室,她确是2班的人,305寝室的人肯定跟着宁雪走了。
呃,夏晓兰能说有点庆幸,加上宁雪一共只有3个人吗
她正想着,前面一个女生转头过来:“黄薇薇,你们还不走”
黄薇薇是307寝室的老三,她和老四、老七,都是3班的。虽然和夏晓兰同屋住,却不像苏静几个和夏晓兰要好。
同班同学一叫,黄薇薇就对夏晓兰歉意一笑,挪动着虚脱的身体,费力跟上了宁雪的步伐。
她一走,同是3班的老四和老七也要走。
夏晓兰感叹道,“还是你们有义气,我都怕自己和宁雪同学唱完反调,连你们也抛弃我。”
宁雪的光环不小,苏静平时更是一副别人脑残粉的模样,此时分外不自然:“军训才刚开始,咱们10人班就被你搞了分裂,你这丫头就作吧!”
周丽敏很是认同:“你嫌自己的流言蜚语还不够多啊!”
那些流言,夏晓兰没法拿着高音喇叭全校喊,肯定要对身边人解释的。个人的生活习惯先不说,她家里就是豫南省农村的,根本不可能有关系把她送进华清,她看起来不穷,是因为家里人并不在农村种地,而在省城干个体户。
个体户是经济要宽裕点,还真没有啥社会地位,别说把夏晓兰送进华清,送进豫南省本地的大学都不行的。她们倒是听说过有人会“顶替入学”,华清审查的这么严,夏晓兰要是顶替别人的名字进来念书……家里是农民,是个体户都办不到。
顶替入学的疑云解决了,夏晓兰同学家里面经济宽裕,那穿点好衣服不挺正常吗
一点点洗澡的水费,也不是负担。
老大杨永红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