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零:媳妇有点辣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宝妆成
不过人家妙龄女孩儿,他不可能一直盯着看。
“夏同学,新华书店那边说了,你要的那批书在豫南都抽调准备好了,随时都能送去安庆……你看这书怎么送过去,有没有要求”
这么快就把所有书都准备好了
伍行长办事就是快,夏晓兰越发觉得找伍行长帮忙找找房源再正确不过!
书怎么送去
用车拉到安庆县一中就行了啊。
“您什么意思,我没太听懂。”
“捐书嘛,新华书店可以配合夏同学搞一搞捐赠仪式,你人虽然在京城上学,他们包管热热闹闹帮你把书送到安庆县一中!”
为学校捐了一万多块的图书,大把的撒票子,不在乎钱多半就是图名了。
要多为客户着想嘛,伍行长心思细腻,再说这种仪式他也轻车驾熟,信手拈来,套路多到能把夏晓兰说到微怔。真是不管什么年代都有聪明人,夏晓兰没觉得自己走普通人的路有啥错,现在就更能感受到大团结开路的好处——没钱买什么国债券,不买国债券,伍行长这么忙的人,才不会花时候和夏晓兰扯淡!
“捐赠仪式就不用了,您确认今天就可以送书那我借银行的电话,给安庆那边说一声吧,让他们派人接收就行。”
这个小要求,很合理嘛。
这是撒钱还不要名的好同学,伍行长的眼神慈爱:这样思想先进的同学,才是销售国债券的目标客户。
电话一层层转接啊,好不容易打到安庆一中,等孙校长接电话都是半个小时后。
孙校长跑的上气不接下气,隔着听筒都能听见孙校长在大喘气。
夏晓兰就想笑:
“校长,您这接电话受累了。”
……
“不累不累,哎,我们都高兴着你能打电话回来呢!”
孙校长没说假话。
他身边的确是围着一圈人。
本来是叫他接电话,可安庆县一中的老师们大多和孙校长住同一栋楼,一说夏晓兰从京城打电话回来,稀里哗啦的,好几个老师都跟着孙校长跑到办公室。
夏晓兰不是领导,不是大人物,她就是从安庆走出去的学生。
谁让她总是给人惊喜,一直让县一中的老师们感到骄傲呢!
虽然已经隔了好些天,县一中的老师们还没激动完,都想问问夏晓兰**庆典的事。夏晓兰就把自己军训完,选进华清仪仗队的事说了下,至于站位啊和镜头特写,都是巧合……孙校长不太相信,用眼神对周围几个老师示意:晓兰同学一向都是这么谦虚的。
孙校长问了好半天各种问题,听说夏晓兰在华清一切都顺利,积极参加各种活动,老师同学都好相处,教学的水平高,她自己也逐渐感受到建筑专业的魅力,孙校长更是欣慰。
直到夏晓兰说自己打电话回来,是提醒下学校这边接收她托人送来的图书。
“你一直惦记着这件事呢图书馆还在修,不着急的……好好好,书今天会送来我一定让人验收。”
&
471:鹏城驻京办(1更)
能买国债券的储户,才是伍行长眼里的优质客户。
不买国债券,存十几万在分理处的账户上,不过也是完成一部分吸储的任务。反正卖国债券的任务,比吸储的任务难多了,两者完全不是同一等级的。这时候人们手里有点钱第一选择就是存银行,发工资会先拿出一部分,零存整取,5块钱都能往银行送,对于普通的职工家庭,钱就是这样慢慢攒下来的。
存在银行不会失窃。
存在银行还有利息。
存钱还能支援国家建设。
普通人都知道存钱有这么多好处,伍行长很不必担心什么吸储任务。没有夏晓兰来存钱,也总有别人来存,只是别人的数额没有这么大,滴水成河,成百上千的小储户是能帮分理处完成任务的。但没用夏晓兰买国债券,伍还长再找其他冤大头就不容易。
那些需要贷款的单位,在伍行长的游说下会买。
夏晓兰又不贷款,还是主动购买,伍行长当然是高兴的。?再买3000元
那加起来就是6000元的国债券了。
伍行长从夏晓兰身上看到了巨大的潜力,现在能买六千,以后就能买六万!
帮优质客户解决一点烦恼不是应该的么,伍行长还以为是啥事儿呢,让夏晓兰主动提出来买国债券……哪知不过是买房
“二环以内的四合院,你问这个要求高不高不高不高,这不是说笑嘛,出了二环外的房子可够偏了!”
海淀区也偏啊。
华清园都是在郊区了。
听到伍行长说起二环以外都是郊区的口气,夏晓兰默默听着,没有分辨。
这种嫌弃的口吻,再过30年要被人群殴的,二环以外的房子都不值当买,那人家在通州买房的,在京城上班却在冀北省买房的人怎么办
海淀区的房也很有投资潜力,自己住也方便,不出意外夏晓兰还要在华清上5年学,她都让伍行长一块儿留意着。
现在京城虽然没有商品房交易,这种私下里买卖房屋的事也不是个例。
夏晓兰不仅是有四合院情节,因为现在能买卖的不是单位的楼房,只能是四合院这种返还的“祖产”,产权是属于个人的才能买卖。让她自己慢慢去找肯定也行,外地人很麻烦的就是信息不通畅,让伍行长帮忙,绝对比夏晓兰办事效率高。
她让伍行长可以多找几套房源。
伍行长还以为她要挑选下,买把菜还要挑一挑,买房自然也是如此。
夏晓兰也不解释。
如果有合适的房源,她想劝舅舅刘勇也买一套。‘远辉’在鹏城那边陆续打开局面,只要一直有活接,刘勇就能赚到钱。招待所的生意也让刘勇大赚一笔,利润是分给夏晓兰一半,还投资了些在建材店。但挤出几万块来买房,刘勇是能负担的。
商都那边要置业,和在京城置业也不矛盾。
还有周诚在信里说的话,要结束香烟生意,现在有大笔资金闲置着,问夏晓兰怎么办。
夏晓兰还不知道他所谓的“大笔”究竟是多少,但周诚之前说20万以下的车随便挑,想来身家是比夏晓兰自己丰厚很多的。全用来买房京城有这么多房子卖吗
这事儿夏晓兰不可能一个人做主,她好好想一想,见面的时候再和周诚建议下。
周末注定是忙碌的,康伟回京城,是和陈锡良一起进京的。
自从八月份离开鹏城,夏晓兰还没见过康伟。
康伟比八月下旬的时候更黑些,人很精神,在全程参与到建材店的筹备工作中后,康伟给人的感觉比去年初见时成熟不少。夏晓兰自己也有很
472:偶遇(2更)
汤宏恩过来的时候有点晚,小王是中午过来问的,汤宏恩到华清大学是晚上7点。
他没有让小王送,是自己坐公交车过来的。
夏晓兰在说好的校门等,汤宏恩迟到了近一个小时。
天色都暗了,夏晓兰才看见有个人从公交车上下来,瞧着挺眼熟。
“汤叔叔”
汤宏恩对这面好像还挺熟的,视线落到夏晓兰身上,递给夏晓兰一包东西。
“等久了吧开完会太晚了,路上还耽误了点时间。”
汤宏恩没让小王送着来,他这样的级别,到了京城,这边的驻京办肯定会解决出行配车,但汤宏恩却选择了坐公交。?“没等多久,我带您去吃东西吧,然后在校园里转转”
看起来,竟然真的是特意来看她的,汤宏恩给的一包东西,是加工过的虾干。不用再煮,直接就能当零食吃的那种,就是份量不轻,足足有四五斤。
靠海的地方,海鲜没有内地贵,但这么多虾干,夏晓兰一个人也吃不了呀。
汤宏恩好似随口一说:“可以分给同学一点,你这么聪明,不用我教你和同学相处吧在华清怎么样,还适应吗”
学校食堂都没什么吃的了,学校外面有一些小店,是民房改的,夏晓兰为了和同学打成一片,很少到校外吃饭。没什么菜单的说法,吃什么就让老板现做,常见的食材老板都能找到。菜的价钱是按份量来的,十分随心。汤宏恩的胃不好,今天晚饭时间也挺晚,夏晓兰要了两个清淡的小菜,让老板给汤宏恩上的面条。
两人一边吃一边聊,基本上夏晓兰说的比较多。
汤宏恩对她在华清的生活还是比较关注的。
夏晓兰向来是报喜不报忧的,不过对着汤宏恩,她却有一股倾诉的**。
华清的一群人都很优秀,超过了夏晓兰的预期,而她在华清也没有别人看起来那样顺利。
“我看你也参加**的庆典游行了,学校老师对你是不可能有意见的,如果他们对你有意见,有人在背后为难你,那你根本不会有这些机会。”
汤宏恩一针见血的指出了问题。
夏晓兰虽然聪明,在他看来毕竟是个小姑娘,做生意可能是头脑很灵活,但一些体制内的规则,夏晓兰理解的一知半解。
说到底,华清也是一个大的行政体系,个别老师对夏晓兰的评价,不可能影响到所有人。除非是夏晓兰刚进校就有校领导在针对她……那就更不可能了,先别说夏晓兰有没有机会“得罪”某领导,真是领导想为难夏晓兰,她在华清不可能得到任何机会。
可现在,她能参加游行的仪仗队,还拿到了“军训优秀毕业生”,就能排除被某领导讨厌的选项。
领导才没有空去针对某个学生,他们想的事是更高层次的。
夏晓兰其实也这样想,却没有汤宏恩说的肯定。
“你呀,不要太滑头,有不明白的就直接去问,把你做生意的那套收起来,看看别的学生怎么做,你就怎么做!”
聪明过头了,心思有点散。
汤宏恩知道夏晓兰的行事风格,做什么都目的性太强。
和成年人打交道没问题,在学校还是别那么多弯弯绕绕,有自己琢磨的功夫,不如直接去问问对她态度异样的老师。学生的身份就是便利,哪怕问错了,误会了,老师还能和学生计较么
做学生不怕被贴上“笨”的标签。
也不仅是做学生,做别的事也是如此,把自己看得笨一点,把别人看得聪明点并不是受委屈,说到底学生还要看在学业上的成绩。
“你还是没想明白自己想要什么,人在迷茫期,所以才摇摆不定。”
&
473:紧张到胃痉挛(3更)
汤宏恩有大半个身躯是藏在背光处的。
夏晓兰知道他胃不好,赶紧去扶他。
汤宏恩整个人真的在轻轻颤抖,好像痉挛,夏晓兰扶着他就能感受到。
夏晓兰特别紧张,是太晚吃饭,还是刚才吃的东西有问题,汤宏恩的胃病挺严重的!
“夏晓兰,你叔叔没事儿吧”
季江源把篮球丢下,熊柏岩几个不闹腾了,都围过来要帮忙。
汤宏恩往后退一步,整个人都缩在了阴影中。他的胃是真的在痛,一瞬间的胃绞痛很剧烈,但他又是意志十分坚韧那种人——他往后退,努力不让自己的手臂颤抖,声音也是很镇定:
“我无事,只是忽然想起来有件要事未办,一着急就紧张了,谢谢各位同学的关心。”?他人虽然背着光,声音却很中正醇厚,入耳就很有说服力。夏晓兰这个叔叔,肯定不是一般人,看不清样子,好有气度啊!
夏晓兰身上果然有好多谜团。
不知是不是自己错觉,季江源总觉得夏晓兰叔叔的视线停留在他脸上好长时间。
唉,多看他两眼也是正常的,谁叫他刚才对夏晓兰开玩笑,国内的长辈还是挺严肃的,季江源颇为懊恼。
夏晓兰觉得不对劲。
汤宏恩会是忘记要紧事儿的人吗
但她不能当着这么多人说,汤宏恩不愿意让季江源和熊柏岩几人帮忙,夏晓兰只能扶着汤宏恩往校外走。汤宏恩怎么忽然犯了胃痛,幸好他身上还带着药,夏晓兰借了点水,让他把药吃了下去。
这下子不能放汤宏恩一个人回去了,打电话叫小王来接的。
半小时不到,小王就开车杀到。
来得时候不是好好的吗
怎么转眼又犯病了。
小王怀疑夏晓兰给汤宏恩乱吃东西,汤宏恩摆摆手,药效慢慢发作,他那股难受的劲儿也下去。其实更多是情绪起伏没那么大,汤宏恩自然恢复了大半。
“不关晓兰的事儿,晚餐是没问题的。小王,你先到车里等着,我和晓兰说两句话。”
小王乖乖走开,夏晓兰也洗耳恭听。
她以为汤宏恩还要嘱咐几句,还想劝汤宏恩此时少说点话,哪知汤宏恩一开口,却是截然不同的问题。
“刚才和你说话的同学,你们很熟吗”
这是什么问题
汤宏恩要劝她好好学习,别谈恋爱。
夏晓兰好窘迫,又隐约觉得不是那么回事儿。
“您说手里拿着篮球的男生还行吧,他叫季江源,我只知道他是从美国回来的,是今年经管学院的新生,业余爱好是射击,性格外向。”
汤宏恩听的很认真,奈何夏晓兰了解的本来就有限。
“您要是想多了解他,我可以问一问宁雪,季江源和宁雪家是世交……不过您问季江源做什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