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零:媳妇有点辣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宝妆成
结果刘芬拿刀砍了他……夏大军对刘芬所有的印象,都停留在孙校长家里拿着菜刀挥舞的黑瘦女人,他那时候觉得刘芬简直是个疯女人!
窗几明亮的,灯光璀璨的服装店里,那个女人会是刘芬吗
三月中旬的羊城气温上升,对方穿了件薄毛衣,下身是一条微喇长裤,可能还穿了高跟鞋之类的,夏大军见很多香港女人就会穿,因为刘芬看起来比以前高。
以前是瘦,现在毛衣宽松,却还能看的出来身材曲线。
皮肤白了。
皱纹没了。
头发有光泽,脸上化着淡妆,要说刘芬以前是最土的,现在却比要夏家人洋气好多!
要不是李凤梅就杵在身边,夏大军也不敢认。
“阿芬!”
刘芬咋变成了这样
夏大军有短暂的惊艳,然后就是恼怒,因为刘芬和一个年轻男人靠的那么近,大白天的,还要不要脸!
“真是我二婶……”
夏红霞和王金桂对视一眼,两人都震惊的不得了。
刘芬和陈锡良谈的挺认真,根本没注意到店外面的人,还是李凤梅不小心抬头,就瞧见了令人作呕的夏家人。
“阿芬,你瞧,是夏大军——”
刘芬一扭头,就瞧见了坐在轮椅上的夏大军。
她对夏大军的惧怕,几乎是刻在骨子里的,两人身材和力气不对等,让她在共同生活的时候习惯对夏大军忍让。不忍让能咋办,一喝醉酒,夏大军的拳头就要落在她身上,刘芬自己挨打不怕,她就怕夏大军对女儿动手……所以她选择忍耐,总要给夏大军一个出气筒的。
李凤梅啧啧两声,“老天爷有眼,这混蛋坐轮椅了!”
不是能打女人么,现在再蹦跶一个试试啊!
李凤梅幸灾乐祸,刘芬也是一瞬间的条件反射,马上就镇定下来。
她不怕夏大军,在孙校长家刘芬就知道,只要比坏人更凶,夏大军又能咋样
除了夏大军,还有夏红兵一家三口。
对这些人,刘芬同样没啥好感,瞧见这一家子衣衫褴褛的活像叫花子,老实如刘芬,也难免会有种爽快——老实人咋了,老实人就活该被欺负一辈子,看见以前讨厌的人倒霉,还不许老实人幸灾乐祸了么!
陈锡良好奇张望,“您认识啊”
刘芬点头
,“是我前夫一家,不用管他们。”
前夫
应该是坐轮椅上的那男人了。
瞧那男人,眼神都要喷出火来,陈锡良也不懂,都是前夫了还不许刘芬和男同志说话
陈锡良自己就是离婚的人,他前妻林美娟要能赶紧再婚,陈锡良简直要谢天谢地!当然,离了婚他也管不到前妻,林美娟想咋办都是她的自由……刘芬这前夫不行啊,管的有点宽,刘芬不理他们,他们还来劲儿,坐轮椅的想要进店。
陈锡良赶紧走上前
“同志,我们这店还没开业呢,现在不接待客人。”
夏红兵阴阳怪气的,“你
771:盲流还这么拽?(2更)
真要送派出所
越是小地方的人,听见派出所这种地方,越是怕的。
外地人更不敢随便惹事。
王金桂刚才还能撒泼,一听见派出所就秒怂。
夏红霞小声提醒“妈,有杜老板在,你怕啥”
是啊,有杜老板在,到派出所怕个屁。
杜老板说的话有力量,能把夏家三口从人贩子手里救出来,还住那么高档的宾馆,王金桂就觉得天底下没有杜老板办不成的事儿。
王金桂挺了挺胸膛,“自己不要脸,还敢送我们去派出所,去就去,谁怕谁啊!搞破鞋,还搞个比自己小的野男人,去了派出所,丢人的不是我……”
“这八婆不老实呢。”
王金桂污言秽语的,制衣厂的工人扭着她胳膊,她嗷嗷叫着痛,刘芬都同意送派出所,陈锡良也没啥好迟疑的,让工人们帮忙把人扭送过去。
今天本来是陈锡良来做开业前的准备,服装店里怎么陈列,他要问问刘芬和李凤梅的意见,毕竟陈锡良以前是搞批发的,刘芬两人却是做零售的,她俩的经验肯定有用。
结果好好的事儿,被几个疯狗冲出来搅合了,人虽然走了,陈锡良总觉得店里还残留着臭味。
他吩咐店里搞卫生的“一会儿别关门,多通通风!”
掉转头又问刘芬,“您就不过去了吧,这事儿能关他们两天的。”
陈锡良能在羊城把各种手续跑下来,并不是一点关系都没有,店还没开张就有人来闹场,刘芬要不管,陈锡良对夏家人就不用客气。
和夏晓兰比较熟的人都知道,夏晓兰只认母亲这边的亲人,陈锡良也不怕得罪夏晓兰,明摆着夏家人就和夏晓兰母女不对付。
刘芬胸口起伏,刚才的怒火还没消。
李凤梅劝她,“陈老板说的对,关他们两天,咱俩都选好货离开羊城了,你哪有闲工夫和这些人计较,京里还有两家店空着,商都也没春款卖,放着钱咱不赚,和那些臭虫耗”
夏家的人真是厚脸皮。
夏大军尤其听不懂人话,都离了婚,大家走大马路上遇见,假装没瞧见不行
非得上来纠缠,要骂阿芬几句才舒坦,要不让他们尝尝厉害,还惯得他们臭毛病!
李凤梅十分不服气,真让小姑子和夏家人对骂才闹心,她要把刘芬劝住,然后好好和陈锡良商量下。陈老板咋说也是当地人,能开店能开公司,把夏大军几人关几天总行吧
刘芬想了想京城两个空着的服装店,不开业,就赚不到钱,店空着要出房租,银行贷款也是要计算利息——夏家人就像癞皮狗一样,她和夏家人耗,吃亏的还是她和晓兰。
“嫂子,我听你的,我不和他们纠缠。”
奚落夏大军一顿,将夏家人狠狠骂一番
刘芬自己都觉得不值,这些人加起来都没有服装店重要,刘芬在心里掂量了轻重,认同李凤梅的说法。
“两位放心,这事儿就交给我了。”
陈锡良把luna的门店拜托给两人,自己跟着去了派出所。
说啥纠缠前妻啊,公安才不会管家务事,陈锡良一口咬定这几个人是来捣乱的。
“同志,您说我开一个店,手续是齐全的,也没违反任何法规,我为国家建设尽自己的力量,也说了店还没有对外营业,他们还在店里闹事,这不是有意讹人么!”
是挺像讹人的。
解放前的地痞就这么干,弄点残疾人和乞丐往店铺
面前一扔,打不得碰不得,做生意的商家交了“保护费”,闹事儿的地痞才会把人弄走。
夏大军和夏红兵一家三口,既有残疾人,也有乞丐。
可这都1985年了,严打刚过去一年,现在还敢冒头用下三滥的手段收保护费
夏大军当然不肯认
“……我们没闹事,我们是找人,找我婆娘。”
陈锡良黑着脸,“讲笑话呢,找你婆娘跑来我店里,赶也赶不走!”
王金桂小声骂了句“奸夫”,陈锡良揪着不放,非要让王金桂说清楚。
 
772:凭啥是我避让(3更)
‘盲流’这个概念是50年代的时候有的。
那会儿国家比较困难,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城市里没那么多工作岗位提供,这些人到了城里只能打零工,生活没有保障,也不便于城市管理,国务院就发布了一个《劝止农民盲目流入城市的指示》,‘盲流’这词儿就有了。
后来单靠劝还没办法,从劝止到了制止,所有没经过允许,盲目流入城市的农民,通通被称作‘盲流’。这个经过允许,就是指“介绍信”。
一个农民要去外地,就得有去外地的原因。
是替村里买种子化肥和农具呢,还是外地探亲
介绍信上写清楚目的地,村委开的介绍信,要拿到乡上盖章,有的还需要县上盖章,介绍信不是那么好开的,正因为开介绍信过程严格,拿着介绍信在外地才管用。
现在改革开放,各项管理没那么严格了,私人开招待所的也有,这种小店不需要介绍信都能开到房。听说以后还要全国推行‘身份证’,要用‘身份证’取代‘介绍信’,那也需要时间,反正拿不出介绍信的盲流闹事,公安同志说去看守所关两天,是符合规章制度的!
夏大军这时候再改口都来不及,派出所每天要处理很多的鸡毛蒜皮的事,有的教育一番就放了,有的是要关一关。
盲流没抓住就算了,走在大马路上,好端端的公安也不会挨个检查介绍信。
但盲流还嚣张要惹事儿的,派出所也不会手软。
夏大军这时候说自己是琤荣集团的人,说跟着老板来的,介绍信放在白云宾馆云云,派出所的同志有点不走心“行行行,知道了,我们会去白云宾馆查证的,绝不冤枉一个好人……也不会放过一个坏分子!”
没查清楚前,先去看守所呆着!
夏大军四人被带走,陈锡良在旁边听得清楚。
要真有港商要保他们,夏家人关不了两天就得出来,这些人死皮赖脸的还挺麻烦,他要不要告诉夏晓兰一声
陈锡良出派出所,制衣厂的工人们还等在外面,都问他麻烦有没有解决。
“谢谢各位援手,公安同志把人送看守所去了。不知道哪里跑出来的盲流闹事,把我客户吓住了,我的损失找谁陪去”
luna的货都已经生产好了,京城那边要的货,也都打包送上了火车。
这时候,可别出什么岔子才行。
陈锡良一边给工人们散烟,心里也有狠劲。
在luna品牌上,他已经把全部身家都砸进去,这不仅是生意,还是他的梦想。
临开业了,就算港商要和他为难,陈锡良也没打算退让。
个体户咋了
人死**朝天,谁要欺负他,他都要先咬下对方一块肉来!
陈锡良回店里的时候显得挺轻松,刘芬和李凤梅都还没走。
“没事儿,这四个人都拿不出介绍信,全给送看守所了,等他们放出来,你俩都坐上回去的火车了!”
没介绍信
李凤梅和刘芬都没想到。
没介绍信到外地的人绝对有,从别人手里买火车票,或者中途偷偷上车,这种人都很低调,生怕被公安抓到。
没介绍信还
像夏家人这样的,李凤梅是真没见过。
“他们脑子有毛病啊,小陈老板,真是谢谢你。”
陈锡良摆摆手,半点没提琤荣集团的事,还说感谢刘芬和李凤梅给店里替建议。
“我之前和晓兰通过电话,她说送去京城培训的店员坐上了回羊城的火车,等她们一回来,把衣服熨烫整理,luna的羊城店就能开业。”
本来是想3月15号开业的,现在看来得推迟两天,三个店员回来,陈锡良还得自己教一教。
就像夏晓兰说的,店里的衣服怎
773:可能是个隐患(4更)
眼前这个,就是石凯的遗孀魏娟红了。
夏晓兰快走两步,“魏嫂子,我是周诚的对象夏晓兰,我过来看看有什么能帮上忙的。”
魏娟红手忙脚乱把眼泪擦掉,抱着小孩儿站起来
“你、你好……”
夏晓兰实在太漂亮了,魏娟红灰头土脸的,都不好意思和夏晓兰对视。
一看就是城里姑娘,漂亮的像在发光,说话声音还好听,魏娟红抱着孩子手足无措。
“嫂子你快坐下,抱着孩子呢!”
夏晓兰拉着魏娟红又坐到椅子上。
魏娟红脸上的泪迹未干,夏晓兰放缓了声音“嫂子,你有什么不方便告诉周诚的,就和我说,咱们都是女同志,也不用避讳啥,你说呢”
夏晓兰和周诚说话都没这么温柔。
魏娟红情况特殊,夏晓兰自然要更耐心。
多亏了她上辈子搞销售出身的,有谈话技巧,温言细语的和魏娟红说了十几分钟,才抚平了魏娟红的紧张。
魏娟红涨红着脸
“晓不得啷个回事,到了京城,我就没奶水了……”
几个月大的孩子还没断奶,奶不够饿的直哭。
周诚把石家人安排在招待所,给他们开套房,让招待所送的也是好饭菜。
那些荤腥,石家从前也不太吃得到。
农村人习惯了节俭,石凯虽然有工资,家里却要养好几个人,魏娟红根本舍不得用钱。
为了奶孩子,她也是硬着头皮吃肉,偏偏吃的比老家好,奶水还是很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