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寻侠记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寂寞宇宙
神也好,仙也罢,做事都得讲一个公道,看见人家的东西好就来巧取豪夺,这就是强盗行径,李智云断然无法接受。
“哼,那你就等着吧,等着本仙师的同道来找你”
郑思远最后说了这么一句,就再也没有了声息。
李智云并不知道,这一刻郑思远已将神识拓展了出去,与隐居在华夏名山大川中的道家门人取得了联系。
作为囚牢,李智云的身体只能禁锢郑思远的法身,却无法禁锢后者的神识,而且李智云也感受不到郑思远的神识,只因为他还没有练过河洛神功。
以郑思远目前的修为,他的神识虽然达不到沟通仙界去搬救兵,也达不到覆盖全球,却能够沟通华夏大地这一区域。
又或者即使他能够沟通仙界也没脸去找师兄魏伯阳,因为这次下凡来抢灵石完全是他的个人行为,原本打算抢了灵石就据为己有的。
神仙下凡绝非说下就下的,除了有限的那几个负责行云布雨、监视人间的专职神仙以外,其他仙人都得规规矩矩老老实实地待在仙界。
这就好像后世企业里的工人一样,上班时间私自离岗跑到棋牌室里打四圈麻将行不行行,只要不让领导知道就行,反过来若是被领导知道了,那后果你绝对承担不起。
即使是玉帝最宠爱的那个女儿爱上了董永之后私自下凡的七仙女都险些被玉帝处死,足可证明仙界管理制度之严格。
郑思远是动用了秘法偷偷跑下来的,用后世现代的说法叫做偷渡,所以别看他在李智云这里吃了大亏,却也只能打落了牙往肚子里咽,被困之时只能联系隐居在凡间的道家同门。
炼丹的都是道家一脉,火龙丹宗自然也是道家门派之一,贫道有难,道友速来帮忙。
同一时间,隐居在华夏大地上的各个道家高人都得到了感应,他们都是修真高手,自然都能感受到郑思远传递的信息仙界火龙丹宗的副宗主被凡间武者李智云所害,请诸位道友念及同源,即刻前往山东千佛山施以营救,事后必有重谢。
得到这个讯息的道家高人主要有袁天罡,李淳风,骊山老母,紫阳真人,钟离权,李凝阳也就是后来八仙的老大铁拐李等人。
在这几人之中,袁天罡和李淳风两个都是精于占卜推演的道家高人,一经卜算,立时大吃一惊,这事儿管不了
这两位高人真不是江湖术士,他们绝对是有真才实学的,他们的推演之能可以说是凡间第一,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不仅著称于当代,而且震烁于千秋。
甚至到了后世现代二十世纪都有人对其倍加推崇,说他们两人联合著作的推背图不仅预测了唐朝的国运,更是算出了华夏往后千余年的兴衰,甚至算出了新中国的若干。
然而也正是因为如此,这两人才不敢管眼前这档子事,因为他们算不出李智云的来龙去脉。纵演上下一千年三界之数,竟然找不出李智云的有关命数,因而推知这是一个本来不属于这个时空的异人。
不属于三界之内的人物怎么管即使是权势滔天的玉皇大帝,所能掌管的也不过是三界之内的神仙、凡人和鬼魂,也管不到三界之外的人和事,自己这两个流落在凡间的道家弟子如何管得
打么郑思远都打不过的人咱们就更打不过,打不过还得怎么管送上去找虐么还是装作不知道算了。
所以这俩人直接装不知道,然而那些不懂测算过去未来的人们却不会像他们一样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先说骊山老母,闻讯就把日前回到身边的徒弟王仁则叫了过来“你不是说曾经有个叫李智云的人打伤了你么现在你可以报仇了,你这就再去一趟山东,找到那个李智云,就说是我说的,让他放了郑仙师。”
不是骊山老母不够聪明,实在是因为她想不出这凡间还有谁能干的过她。不就是一个打败了仙人的武者么有什么了不起我骊山老母同样能打败仙人
骊山老母是道家门人里面的一个异类,昔日本是骊山农家女,后来嫁给了秦始皇的先祖戎胥轩,秦始皇的身上都有着她的血缘。
显赫的地位并不是她的骄傲之本,她的骄傲在于她曾经得遇女娲传授,学了一身神异道术的同时,还跟女娲学了万象神功。
所以说骊山老母是修真武道兼修的人物,这在华夏数千年历史中算得上是少有的存在。
骊山老母的徒弟不少,却都只是传授武功不传仙法的,战国时期她曾经教了一个徒弟叫做钟无艳,就是一个武林高手,后来钟无艳嫁给了齐宣王。
如今她又教了两名弟子,一个是王仁则,另一个是李蓉蓉。后来还会有樊梨花、穆桂英等著名女将则与本书无关,此处一笔带过。
只说李蓉蓉为报父仇,日前得到了骊山老母的允许下山未归,而王仁则却在历城大龙堂险死还生,依靠龟息功侥幸逃得一命,回到了骊山不敢外出。
王仁则向骊山老母哭诉了被人“欺负”的经过,骊山老母当然不会亲自去跟一个十一岁的李智云为难,只说你若是想要报仇就自己练好了武功再去找李智云打,却不料没过多久就得知了郑思远这么一档子事情。
你李智云也太狂了吧道家仙人你都敢打于是命令王仁则传话给过去,这一次允许王仁则报出师门,责令李智云速速放人,否则严惩不贷。
相比于仙武兼修的骊山老母,紫阳真人就没这么托大。
虽然紫阳真人也是仙武同修的高人,受上仙指示,留在凡间只等李渊之子李玄霸长到六岁、再传了武功给他之后即可飞升仙界,但是眼下遇见这件事情,他就不像骊山老母那么自信。
紫阳真人并不觉得自己一定就能打得过李智云,因为他知道郑思远的实力,郑思远也是仙武同修的人物,武道方面练得是剑道,天遁剑法很差么不差啊不仅不差,而且足以横行世间。
抛开武道不谈,只说修真一道的修为,郑思远的实力也不比自己差,人家是火龙真人,咱是紫阳真人,大家都是真人,哪有谁高谁低
然而就是这样的郑思远都被李智云打败了,那么李智云又是一个什么样的水准所以他决定先去千佛山看看再说。
跟紫阳真人的想法差不多的还有钟离权和李凝阳,这两位其实也是仙武同修的高人。
钟离权本是东汉大将军,一身武艺难逢敌手,后来被人挤出权力中心,心灰意冷之下又得遇东华先生,学了一手青龙剑法和一套长真诀,从那时起他的武功就有了仙气。
李凝阳本是春秋时期巴国的一介书生,本名李玄,只因生于乱世,各国之间相互兼并,战乱层出不穷,不幸在战争中遇害瘸了一条腿,却又因祸得福,得遇高人学了一套降魔杖法。
正所谓久病成医,打那时起,李凝阳就喜欢上了采药制药这个行当,不仅是为了治疗自己的伤病,更为了救治世人,在采药过程中偶遇骑牛周游列国的太上老君,得其点化,竟而成仙。
太上老君曾经叮嘱李凝阳,要他留在凡间等候后面七个人,凑成八仙之数才能飞升仙界。这多少有些传销的意味不发展七个下线你就不称职当这个老大。
必须说明的是李凝阳和钟离权此时并未相逢相交,他们是分别得到了郑思远的传讯,却与紫阳真人一样,觉得自己未必就比郑思远更强。
既然如此,那么困住郑思远的李智云就一定不可小觑,然而身为道家一脉,对此事不闻不问是绝对不行的,所以他们决定先赶往山东看看究竟再作打算。
即使不考虑双方的实力高低,至少也该先弄清楚是非曲直不是这郑思远不是已经飞升仙界了么为何又会跑到凡间来与一个武者为敌必须先弄清楚再说。
第三四一章 公然造反
天下修道是一家,遍布在世间各地的道门流派加起来就像是一座超大的马蜂窝,平时看不出有什么威胁,但若是有人捅了可就了不得了。
李智云就是那个捅马蜂窝的人。虽然这事起因完全在于郑思远,相当于一只游离在马蜂窝之外的马蜂来蜇李智云,但是当李智云把郑思远的法身囚禁起来就相当于捅了这座马蜂窝。
对于那些一贯藐视武者的修真者来说,这事根本无需分清是非曲直,你李智云打了我道门的人物就是你的错,必须要承担后果。
而对于那些比较稳重的修真者来说,即使在刚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决定先去查探一下谁是谁非,但是在他们得知这事竟然与海量灵石有关的时候就不这样想了。
你李智云一个武者霸占这么多灵石干什么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钟离权和李凝阳就是后一种修真者的代表人物,这两人前后脚来到了济州千佛山,并没有立即上山找人,而是在山下附近打听了一番,立马得到了有关灵石的消息。
灵石对于修真者来说就如同大米对于老鼠一样的珍贵,听说李智云竟然拥有数千斤灵石之后,钟离权和李凝阳也无法淡定了,顿生觊觎之心。
然而觊觎归觊觎,他们却没忘了李智云是能战胜郑思远的盖世武者,所以仍然决定先观察、后下手,无论如何也要在众多竞争者的手上抢下来一定份额的灵石才行。
即使不考虑与李智云的胜负之分,也要考虑到多如过江之鲫的竞争者。竞争者实在是太多了,今天的千佛山下,莲子湖畔已是人满为患,客栈的价格已经飙升了几十倍,仍然无法满足全国各地闻讯赶来的修真者以及武者们。
毫无疑问,这些人都是奔着灵石来的。
到了这个时候,丹王苏元明在千佛山公开举办售卖会并现场炼丹的消息已经不再是秘密了,就算还没到天下皆知的地步也差不了多少。尤其是与他炼丹紧密相关的海量灵石这件事,更被人传到了茫茫江湖这之中。
什么你不知道灵石是干什么的我告诉你啊一斤灵石就相当于一千万两白银,现在你知道灵石是干什么的了没有
这段时间里靠山王杨林率领尚师徒、新文礼前往南阳镇压伍云召拉起的叛军,单只他这一路人马,就把千佛山上的事情传遍了天下,更何况还有那些没能在李智云手上得到好处并因此心怀耿耿另寻阴招的人比如李世民,比如宇文化及。
李世民是最不平衡的一个,老爹交给自己用于笼络江湖大豪的三十万两白银被自己花掉买了一颗固本丹,然而万宣道、秦琼、单雄信、狄知逊等人却不费吹灰之力得到了固本丹、培元丹甚至通玄丹,除此之外,每人还得到了一枚储力玉佩。
正所谓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大家都是人,这差距咋就这么大捏
跟万宣道、秦琼、狄知逊没法比,跟宇文化及父子总能比吧然而事实却是连人家宇文化及父子都比不了
宇文化及认定了此李智云就是彼李智云,不容李智云否认你说你不是李渊家的李智云,那你为何要对万夫人和万宣道如此眷顾
囚禁了郑思远之后,李智云又当众交给万宣道一颗驻颜丹,一颗固本丹以及一枚储力玉佩,委托万宣道赶回太原交给他的姐姐万氏。
这一切被宇文化及看在眼里,就索性来了个蛮不讲理“你就是李渊的儿子李智云,否认也没用我认识你”
宇文化及为何死皮赖脸地指认两个李智云为同一人原因很简单,那个小李智云曾经卖给他一部假秘籍,不仅骗取了他巨额财产,还骗了他一身狻猊铠和一颗回天丹,所有这些付出加起来,他宇文化及亏大了
尤其在小李智云失踪以后,宇文化及昔日的投入可谓血本无归,若是不在这个大李智云身上讹些东西回来,这损失如何弥补只怕一辈子都没法睡觉了。
李智云自然不会承认自己就是那个小李智云,不过他也没有否认,你宇文化及不就是想要灵石么给你一斤行不一斤就是一千万两白银,足够还你一件狻猊铠一颗回天丹以及一部假秘籍的花销了。
他懒得跟宇文化及计较,直接就拿了一斤灵石送给了宇文化及,行了吧别哔哔了,该干嘛干嘛去,什么让我给你炼丹,你想啥呢
就这样,宇文化及父子拿到了一斤灵石,虽然比不上秦琼、狄知逊等人得到的多,却也足以欣慰了,以宇文成都的内力根本无需再服用什么培元丹甚至通玄丹,宇文成都最需要的是一块储力玉佩。
只要有储力玉佩在身,一个宇文成都就会变成两个宇文成都,如果能得到两枚储力玉佩,三个宇文成都的实力联合一处,就可以跟眼前这个李智云比个高低了
李智云拒绝为宇文家炼制丹药法器,苏元明却没法拒绝,因为有鱼俱罗这个中间纽带存在,鱼俱罗是苏元明的至交同时也是宇文成都的师父,只看在鱼俱罗的面子上,苏元明就不能不答应帮宇文化及这个忙。
而且承诺消耗一斤灵石炼制两枚玉佩给宇文成都。
宇文父子这番收获自然远远高于李世民,这让李世民情何以堪既然你李智云没有否认你就是万氏的儿子,那么难道你不该先照顾我这个自家兄弟么
然而李智云就是不照顾李世民,因为李世民从来都没照顾过他这个四弟。
李世民因而愤然离去,带着徐茂公和王君可,跟随万宣道返回太原家中,就找老妈窦氏告了一状。
李智云发迹了给他娘万氏炼了一颗驻颜丹,那驻颜丹怎么怎么奇妙,能让女人青春永驻
窦氏一听这话就急了,一拍桌子,起身就去找万氏,反了天了李家到底谁是正房正室有这样的好东西凭什么你二房独吞难道不该送到我这里孝敬老大么
大户人家里但凡有什么好玩的值钱的东西,可着正房夫人先用,是一条不成文的规矩。
按理说万氏也不敢如此僭越,但问题是万宣道得了李智云的叮嘱,回到家里找到姐姐压根儿就没说这丹药是干什么用的,直接就让姐姐吃了,只说这丹药可以养气补血、益寿延年。
万氏信以为真,更不担心弟弟会坑自己,二话没说就把丹药吃了,吃完了好一会才看见大兴问罪之师的窦氏来到自己的院子。
“我已经吃了啊,没当它是什么好东西,这可怎么办”
在窦氏咄咄逼人的气势下,万氏恪守本分,恭恭敬敬地回答,但不论她恭敬也好,不敬也罢,总之那丹药是已经入口化津,再也吐不出来了。
“不是什么好东西你当我傻啊你自己照照镜子看看”
窦氏一把拉过万氏走到了梳妆镜前,万氏这才发现自己居然变得无限美丽,而且看年纪也年轻了十余岁的样子,立马就吓了一大跳,这还是自己么
窦氏才不管万氏是否害怕,只要证明了万氏私吞仙丹就够了,随即大闹唐国公府,直至李渊亲自出面调停,强行拉走了窦氏才算暂罢。
李渊被杨广委任为这一次征讨高句丽的隋军督粮官之一,已是出征在即,却赶上了这么一件事,虽然觉得万氏的确坏了规矩,但是万氏明显不知道那丹药的价值,倒也不便深究。
为了防止自己出征之后这两房夫人再打起来没人拉得开,他决定带着窦氏一起上路,正好窦氏被这件事气得卧床不起,他就以把窦氏带在身边方便照顾为由,专门安排了一辆豪华马车以供夫人代步。
李渊携妻出征,临行前把万宣道叫到跟前郑重叮嘱,让他务必返回千佛山找到这个横空出世的李智云,告诉后者既然你要用李智云这个名字,且与李家万氏关系近密,那就不要太过招摇,以免给李家惹出祸患。
即便是木秀于林也必遭狂风摧残,何况你拥有如此海量、富可敌国的灵石你若是孤身一人自然可以睥睨天下,但既然你跟我李家扯上了关系,就请你不要连累我们。
李渊这番叮嘱可谓深谋远虑且见机甚早,然而这终究不是他李渊所能左右的事情,事实上李智云已经惹了无穷的祸患上身了,宇文化及父子在拿到用一斤灵石炼制的两枚储力玉佩之后仍不甘心,回到洛阳就把李智云的事情报给了杨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