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三国之随身魔法塔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隔壁的小蜥蜴

    说真的,这次讨伐黄巾贼的结果,他们几个其实是最震惊的。打成这样,按说县令绝对跑不掉,甚至一些边郡的太守,问题也应该不大。

    没想到的是,居然直接成为京官,而且还是秩比两千石的羽林中郎将。和别部司马那种带着临时性质的职位不同,这可是常设官职。

    同时,很多时候这个职位,更是光禄勋和执金吾人才储备。最后托他的福,关羽张飞,刘戈上官煜,简雍和卢琰等,都编入羽林中郎将麾下,同样成了京官。

    京官,在这个时期的意味是不同的,一个家族两代人同时入朝为官,那这个家族才能算是世家。卢植已经出仕,卢琰如今官拜羽林右监丞,这意味着卢家已经算是一个世家。

    刘韬的预言,那是几年后的事情,这个未来太过遥远,就如同空中楼阁,又或者是画出来的大饼。众人不怀疑他的预言能力……但眼前这饼同样很香,关键看得见摸得着!

    “既然你们都安排好了……”刘韬,“那你们随意,话说回来,云长和益德,子睿和星明,你们也有去兰台看书的资格……”

    在朝堂上,太尉宣读的主要是他一人的功绩,关羽等人的封赏,不公开宣读。对关羽等人的封赏,有正规文书送到刘韬手中,再由他宣布。

    最终大家的官职,和预想的一样,唯一的区别,就是卢琰的左监丞改为右监丞。

    “也就一天而已,能看多少书……”张飞有些不以为然,在刘韬麾下,兵法韬略其实能用到的地方真的不多。

    埋伏和奇袭几乎逃不过刘韬的眼睛,正面进攻他们也占据很大的优势。日常训练,依靠兄长那本《练兵概要》就已经非常充足,仔细想想,真的没必要去看什么兵法韬略。

    关羽,刘戈和上官煜,闻言居然也是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学习的一辈子的事情,而且以后说不定也有我不在你们身边的时候。”刘韬看向他们四人,“总有一天,你们要独当一面,甚至镇守一方,我不在你们身边,没有足够的能力怎么行?”

    “兄长,这一天……考虑太早了……”四人大概明白刘韬的意思,只是感觉太过遥远。

    “时间这东西,有时候说过去就过去了。反正有三天休假的时间,拿出一天去看看书,也没有坏处。要知道,兰台的兵法韬略,可是整个大汉最完整的。”刘韬笑道。

    “既然兄长(德然)都那么说了,那我们就去看好了。”四人闻言,也不再拒绝,不就是看看书,也没有太大的难度。

    “只是我这边有些担心……”卢琰看向刘韬,“真的能看得进去吗?”

    “我没打算看进去……”刘韬指了指自己,“直接去死记硬背出来,然后抄写出来,这样我看过的书,直接就随便我们几个人看了。”

    随即看向关羽等人,说道:“我看的那部分书,你们就不必看了。”

    “如果只是死记硬背的话……”卢琰也是无语,刘韬的记性越来越好,应该是从最近一两个月开始,‘过目不忘’真的不是在开玩笑。

    这记性,让他和简雍,都羡慕得很……

    (iishu)是,,,,!




第164章 女校书
    【】(iishu),

    次日,刘韬就带着张飞和关羽,在出示文书之后,便在小黄门的带领下,前往兰台。

    刘戈与上官煜留守,完成日常的操练。简雍留守协助内务,卢琰出宫,一方面回卢植的府邸把炒好的书卷带过来,二则也要多买一些木椟回来。

    比起竹简,其实木椟的价格更便宜,到底没有烤青和防腐之类的工艺。临时抄写的话,木椟是不错的选择,之后再找机会,慢慢抄到纸张或者竹简上面。

    汉代最大的藏书阁原本是东观,汉和帝之后,修史即移入东观,东观收藏的书籍逐渐转移到兰台这边。至此,兰台成为大汉最大的藏书库。

    “新任羽林中郎将,前来看书……”小黄门来到兰台这边,向兰台令史说明来意,同时刘韬三人出示文书和腰牌。

    后者确认身份后,点了点头,把文书和腰牌还了回来,叮嘱道:“翻阅书籍动作不能太粗鲁,另外不许大声喧哗,更不能把书本带走,或者损毁书本……”

    有点类似后世图书馆的意思,最大的不同就是不许借阅。兰台令史这番话,其实也算是例行公事,说完便任由三人进入。

    偌大的兰台,成千上万的书卷,分门别类进行放置,并不仅限于兵家典籍。儒家经典,法家、墨家、纵横家、阴阳家、道家……这些曾经辉煌过的学派,典籍都有留存。

    刘韬对墨家机关术,还是很感兴趣的,进入之后,第一时间就找到这这片区域。结果看了看,才发现这部分没有,留存的都是墨家的学说,理念之类的……

    这些没什么价值,一方面不合时宜,一方面再厉害,能有我兔的理论厉害?

    一时间意兴阑珊,直接去兵家那边。下意识会去找《孙子》,但脑子里面浮现出来第一本书,却是《尉缭子》,估计是看过三篇残卷的关系。

    “…………”结果刚要找,却发现《尉缭子》已经被借走。今天来看书的似乎不仅仅是他们,毕竟卢植和皇甫嵩麾下,也有不少立下战功的军人。

    看着几乎清空了大半的兵家典籍,刘韬不知道接下来看哪本好一些,他找过《孙子》,但这套也已经被被人借走。

    “请问……”既然不清楚看哪本,就找了个小吏,打算问一问,参考一下。

    “你……叫我?”一个悦耳却带着几份惊慌的声音传来,原来叫住的是个男装女子。

    “兰台……也有女子?!”刘韬有些讶然。

    “这个……”对方显然也有些慌,于是低声说道,“最近兰台需要校雠(chou)典籍,数量比较多,所以与家父关系不错的令史,上门拜托我帮忙校书……”

    兰台扣除使唤的小黄门之外,还有一批帮忙校书的官员,正式称呼是校书郎中。

    眼前这个女子显然不是正式的校书郎,至少扣除宫中女官之外,就没有女性可以当官的记录。不过话说回来,女校书这东西……唐代以后,女校书可不是好的称呼。

    这个女子,虽是男装,也难掩其青春俏丽的外表,婀娜多姿的身材。关键是那个声音,听着就很治愈很舒服。年纪在十七八岁上下,介于成熟和青涩之间,别有一番韵味。

    天生带着一股书卷气息,就是那种知性美很强烈的女子。一般这样的女子,会比较冷静,遇到什么也能沉着对待。只是眼前的女子,眼神之中,却带着几分慌张。

    估计是因为不正规,担心会被问责,关键可能会牵连兰台令史,所以有些不安。

    “既然是令史所请,我就不说什么。”刘韬笑道,“我只是向问问,有什么可以推荐的兵书吗?毕竟,大部分兵书,都给借走了……”

    “兵书……是吧?”女校书有些诧异,刚开始看到刘韬一身儒袍,文士气息比较浓厚,没想到居然也是个武将,“我去看看……”

    在她印象里面,来看书的武将,大多都是大大咧咧,虽然很小心的翻阅书卷,但那种军旅生活培养出来的气质,却在一举一动中表现出来。

    “的确,大部分比较出色的书卷,都已经被借走。剩下的,其实没什么借阅的必要。”女校书过来翻了翻,然后遗憾地告诉刘韬,“看看其他典籍如何?”

    来到历史类这边,继续说道:“各国兴衰更替,其中所含兵法韬略,未必比兵法韬略要差,其中《史记》和《春秋》不可不看……各学派的春秋也有,比如谷梁、公羊……”

    “哦,居然有《公羊春秋》?”刘韬大喜,他还以为东汉的时候公羊学派没落,《公羊春秋》已经失传,没想到兰台这边,居然还存有。

    “将军信奉公羊?”女校书有些好奇。

    “我个人,比较推崇公羊派的‘大一统’和‘三世说’,同时其主张的大复仇理念,也让人神往。”刘韬感慨。

    后世流传的儒家学派,当君主想要变法或者改制的时候,就出面叫嚷着‘祖宗家法不可变’理论,于是一些已经不合时宜的政策,让国家变得越来越糟糕。

    当然,基本可以肯定,是因为每次变革,都意味着大量的工作,大量的变化,这个变化会让官员本身,需要一段时间去适应,也有可能适应不了。

    既然适应不了,那自然是要乖乖退位让贤,可问题是谁愿意退位!?

    公羊这边却推崇‘改制’,关键是‘大复仇’,是的公羊儒都是一群,虽然不热衷主动出击,但提倡‘谁打上门,就积极打回去’的教派。

    可惜随着汉武帝最终玩死了自己,同时左氏春秋学派反击,舆论一边倒,公羊儒从此没落,东汉末年,到底还有没有公羊儒,刘韬都不清楚。

    如果这个世界,真的要扶持一批儒家,刘韬宁愿扶持公羊儒,在这个基础上进行修改,反正儒家这玩意,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能根据君主的需要,随时修改经义和学说。

    “这样啊……”女校书闻言,却是有些疑惑,或者有那么一点点不满,“公羊儒蛊惑武帝,劳民伤财……”

    吧啦吧啦说了一堆,基本上都是左氏春秋学派,用于抨击公羊学派的论调。关键是,少不得引用了左氏春秋的理论,表明这个学派才是正统,才是利国利民……

    到了这一刻,刘韬算是明白了,眼前这个女校书,怕是个左氏春秋学派的弟子。再不然,她的家人也应该是……

    (iishu)是,,,,!



第165章 未亡人蔡琰
    【】(iishu),

    转念一想,刘韬觉得真的没什么必要和对方辩论。这年头主流的就是左氏儒,谷粮儒在汉代最先退场,然后是公羊儒,没有了对手的左氏儒,自然是一家独大的局面。

    关键大量的经学大师都治《春秋》,主要涉及的就是《左氏春秋》。

    真算起来,自己的老师卢植,严格来说都是左氏儒一脉,自己给公羊儒出头的行为,多少有些欺师灭祖的意味。

    但说真的,如果非要选择儒家,那么其实刘韬更看重公羊儒,同时喜欢荀子。这两个学派都是唯物主义,同时学说也很符合后世的价值观。

    “道不同,不相为谋……”刘韬摇了摇头,然后找到了《公羊春秋》,找个地方看了起来。时间有限,他不仅仅要看兵法韬略,各种对他有用的典籍,都不打算放过。

    最可惜的,就是没有墨家机关术,这是最遗憾的。

    “哼……”女校书有些不满,刘韬没有和她继续辩论下去,仿佛自己白说了那么多,多少有些气恼。关键是刘韬的态度,显然没有被她折服,甚至有些看不起她。

    从小跟随父亲读经,经学方面,她自认不逊色于父亲。若非如此,兰台令史,又如何会把她叫过来,担任校书?

    俸禄当然也很重要,自从父亲到吴郡避祸,她被夫家休婚回家,用度方面就很拮据。好在泰山羊氏,看在与妹妹的婚约,帮忙照顾一二,一直被照顾,也很不好意思。

    想要做点什么,奈何女子的身份,能做的事情非常有限。兰台令史不仅是看重她的文采和对经学的理解,更多也是看着友人家里拮据,打算帮衬一下。

    “兄长,刚刚那个小吏,招惹到你了?”坐下的时候,旁边的张飞低声问了句。

    “没什么,只是理念不同,有些冲突而已……你在看什么书?”刘韬好奇问道。

    “大部分的书都给借了,就抢到一卷《六韬》。”张飞指了指身边的十多个竹简。

    一部著作分为数卷,一卷里面数篇到十余篇文章。讨伐黄巾期间,卢琰找到《尉缭子》卷四的三篇,全卷有五篇,所以是‘残卷’。

    虽然也是内容不全的意思,但和广义上,一篇文章少了一部分,或者中间哪里漏掉了一些段落,以至于无法之类的概念,是不同的。

    张飞身边这十多个竹简,每一个一篇,加起来就是一卷的内容。说到底,一个竹简,除非编得很长,否则的话能写的字数,的确不多。

    “哦,第几卷的?”刘韬很好奇。

    “第一卷……”张飞有些不好意思,这一卷是别人挑剩的,“文韬卷……”

    “我了解不多,但我觉得文韬比武略重要。”刘韬想了想,“武略多打几场仗,谁都会,可文韬这东西,别人不说,你永远都不知道。”

    “那我可要细心钻研!”张飞闻言,当即也认真了几分。

    刘韬则是在旁边,把拿到的《公羊》摊开,然后开始迅速。原本他的精神有13点,似乎已经超过了一般人的水平,达到学霸的记忆能力。

    后来机缘巧合,得到了一个宝物,得到8点精神加成,直接飙升到21点。过目不忘,他现在是真的能够做到。

    当然,真正达到这个程度之后,才发现过目不忘同样有不同的标准。一扫眼能记住,那当然是可以做到的。但一眼能不能看完,又记住了多少,就是难点。

    就说眼前这卷《公羊春秋》,全卷十一篇,每篇篇幅同样不少。简单看了看,第一篇就有七百多字,还是没有标点符号的情况。

    每片竹片大概一指宽,大概可以写十个字上下,七百字至少八十片。卷起来,竹简大概比碗口大一些。若是百字的篇幅,那比玻璃杯也宽不到哪里,倒可以放入袖口中。

    竹片小,字自然也小,好在用的是隶书,看得不难,两三眼下来,刘韬已经看完一篇。

    确认自己看完,于是卷起来放在一边,开始看第二篇。如此,一卷看完,不到三分钟的时间,还要算上摊开和卷起来的时间。

    “那么快?”当刘韬把东西带回去放的时候,女校书用怀疑的眼神看向他。

    别人看书,细品之下,一卷书都能看一天。要背下来更难,估计能背个几篇,都非常难得。就那么一会,一卷书十一篇看完,并且拿回来,显然不合常理。

    按照基本上的思维去思考,女校书怀疑刘韬,根本就没有认真去看书。

    “都背下了,换下一卷继续背……”刘韬随口回道。

    “????”女校书有些懵,都背下了是什么意思?字面上的意思她当然懂,可问题是,那么点时间,十一篇的书……背下来了?!

    “那我要考考你……”女校书不信,于是打算测试一下。

    “你只是校书,而我是来看书的。”刘韬提醒道。

    “正因为我是校书,所以不能让你这样作践这些书,扫两眼就不看,那还不如一开始就不要动它们。”女校书还不愿意,反正一副‘你不接受考验,就不给你拿书’的姿态。

    “那好,随便你考……对了,我事先说明,我只是背下,意思未必就懂。”刘韬脾气也上来了,身为一个穿越者,接受高等教育的高素质人才……他打算狠狠打脸回去。
1...6263646566...6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