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父子俩的穿越日常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最爱喝椰奶

    赵保国听了就更好奇,他自认为家里没什么事儿是他不能做主的。

    但见老秦头坚持要等他爹回来才肯说的样子,自然也不会勉强,反正他爹知道了,还能瞒他不成

    “那也成,我这就打发人去找我爹回来一趟。”赵保国起身就喊宁管家。

    “郎君有什么吩咐”宁管家进来了。

    赵保国道:“叫个小子往堂老爷家跑一趟,就说我有事儿找老爷,请他回来一趟。”

    宁管家应了声,便转出去吩咐人了。

    等宁管家一出去,老秦头才说:“哎呀,这怎么是好的,反正这事




第三百八十六章 意外
    老秦头一听他这话也急了,嗓门儿都大声来:“我那是卖关子吗这不得问问你情况,才好想想咋跟你提这事儿吗”

    “到底啥事儿”赵二牛很是摸不着头脑:“咱俩啥关系没必要搞这个虚的。”

    老秦头一听,得,你这样说我就放心了,就很干脆的明说:“我头前碰着一对兄妹,从南边逃过来,说是日子过不下去了,就到这儿来投奔亲戚。听他们说要投靠的那亲戚,我一听这情况就觉得很熟,再这么一想,说得不就你家吗于是就打听一回,才知道那对兄妹,好像是我老赵叔当年在南边儿留下的……”说着对赵二牛挤了挤眼:“那啥呗。”

    “你让我缓缓。”赵二牛懵逼了一阵子,觉得有点儿晕,好半晌才想起来,他小时候好像是听他爹提过这么一嘴,当年他爹上战场,那是南征北战的全国乱窜,今儿跟这个将军这边打仗,明儿这个将军败了,又被对头收编了再颠儿去打其它人。

    反正领头的常常换,主子都分不清是谁,这低下的士卒们呢,谁给吃晌就跟谁,真那种死心跟着那个的死忠的普通士卒还真没有。

    当年局势叫个乱,领头都有今天没明天的,这普通士卒死得更快,谁知道还能不能活着回乡呢于是日子有一日过一日的,男人吗,就重视个传承,出生入死的也没个女人愿意跟着,可想了咋办要么找军妓,要么难得没战乱的时候,去楼子里头,或有那愿意找个依靠的妇人,就凑和凑和着一块儿过。

    等着要打仗了,妇人没愿意再跟着走的,这军令一下那如山呢,不能当逃兵,不然脑袋得掉,于是凑着过日子也散了,赶紧又跟着大军走。

    当年他爹在青洲那一片儿,就有那么一个相好的,凑和着过了几个月,又跟着大军走了,后来又天南地北的打仗,直到大周统一了,他爹命好还活着,就回了乡。

    他爷奶去得早,就由大伯娘几个当嫂子的给张罗着娶了他娘,后来又有了赵二牛。他爹不是没想过去青洲那边边当年的那相好的,可架不住当年那局势,想找个人何其难也,于是找了一年半载的也没消息,就以为死在战乱里了。

    便就又放下好生过日子,毕竟只是相好的,又不是正经讨了当媳妇儿的,能有心去找找人的下落,对于普通人来说,也是很担当的了。

    听老秦头这意思,合着他爹当年离开前,还给他遗留了个兄弟姐妹啥的

    这真的假的赵二牛都有些不敢信。

    老秦头也不管这是真是假,反正他是知道有这么回事儿,跟赵二牛说了,至于他要怎么处理,那就是老赵家的事儿了,他只负责把这事儿告诉他们就成。

    于是说了说情况,就打算回村了,家里还有一档子活儿等他回去做呢。能抽出这么一天来跑一趟,就够意思的了。

    赵二牛一见人才来就要走,死活就给留下了,嘴上说:“这事儿不管真的假的,您来一回特意提醒我,也是很有心的了,这好容易来一趟,连个饭都不吃就走,这叫我以后回村咋见人”

    就死活留着他吃了晚饭再过一夜,明儿打发送他回江阳县。

    当然了,也少不了置办些东西,有专给老秦头家的,也置办了一些细粮米面布匹,好叫他帮着带带,给村中老人的,还有村长家的,毕竟祖坟还在那儿呢,得要村长帮着照看,生了草帮着拔两把,漏了水过来支会支会。

    &n



第三百八十七章 赵贵
    赵二牛听了就笑他:“咋又傻上了也不想想,这事儿要是真的,你爷走时估计那相好的就怀上了,他也不知道啊,这名儿估计是随便起的,又不知道咱老赵家的字辈儿,还能顺着起不成”

    赵保国一想也是,真要不知道就能论上字辈儿,估计这里头肯定就问题了。当然现在也不能说没人,或许后头人就是这么猜他这样想,才专门反着来呢反正真与假的,还在两可之间呢。

    反正得查查,要真是,这名儿还得改改。

    第二天就上王府去了,把这事儿这么一说,再把他的担心一说,林夫子就说:“你的顾虑也不是没道理,这样,回头我书信一封去青洲,叫人调查调查,有了消息就使人支会你一声。暂时就按你的想法安排那对兄妹。”

    赵保国感激道:“又劳夫子操心了。”

    林夫子捋捋胡须:“一点小事,不必放在心上。”

    李虎一早就被赵保国派去送老秦头回江阳了,还带了不少细软,米家那边得托人帮忙,那对兄妹身无长物,这租了宅子接进去安顿,总不能啥也没有就个空屋子吧该买得买,该置办的,那也得置办。

    江阳县那头,赵贵揣着从离他们兄妹俩暂时落脚不远处的村子里的郎中那儿换来的草药往破庙里赶,他担心得很,妹妹身子本来就弱,又跟着他奔波了两年多,来这边投奔亲戚,路上还走错过道,两年前他也才十岁,妹妹就更小了。

    就俩孩子上独个儿上路,危险也不知碰着了多少回,也是赵贵人虽小却机灵,再者个坏人总是有,可也不会没有好人的,或厚着脸皮苦苦哀求,或磨缠着帮着镖局或商队里的人跑腿儿干活,眼里有活,手脚勤快,嘴甜哄人,碰着谁都脸上带笑说好话的。

    又懂事又乖巧,再是那么个没爹没娘的身世,怎地不叫人心生怜悯,又不需多付出什么,能搭把手的,自然也不吝啬。当然那没好心眼儿人也有,可他从小混迹民间,哪怕岁年小,也自有看人的一套法子,什么人好惹的,什么人心善的,也能瞧个差不离,是以有些人就避避,有些人碰着了,再不给人添麻烦的情况下,那就靠近着点儿。

    跌跌撞撞的总算到了目的地,谁料想妹妹病了,他们兄妹俩儿身上也没什么银子,只一些铜板连副药都买不起,至于住处就城外那破亩暂时安顿了,在他们兄妹过来前,这就是城里外的小乞丐们冬日落脚之地,当时他们俩过去,还跟他们打了一场,后来不打不打相识,又因着一个意外他帮过其中一个说话颇有分量的小乞丐一把,其它人才算暂时接纳他们在这里落脚。

    后来他又给那些乞丐们出了些主意,比如教会他们如何行事才能多讨些东西,什么样人的赏他们一些,什么人的凑也不能往跟前凑的。

    过了几日,果真有效,这些小乞丐们对他们兄妹的态度就渐渐好些,有时候他出去办事,留在庙里看地盘儿的,还会帮着照看他妹妹两分,比如烧个水给喂什么的。

    妹妹病情一直不见好,他身上那点铜板,还是当初跟着商队时一个好心夫人给他的,路上也花了不少,到现在十指都不到了,买药吃买不起。

    不是没尝试去城里的药铺求过,比如帮着干活打杂只求换两副药,可药铺里又不是没小工,人不肯。

    毕竟不划算呢,他连坐堂的大夫都没见着,刚说出来意就被药铺里的小工跟防贼一样赶走了。

    药铺学徒:这小子指望着干活换药呢,那手脚肯定麻利,啥都抢着干,回头把我给比下去,叫大夫把他留下



第三百八十八章 往事
    回破庙的路上,二毛就简单的把事情跟赵贵说了一下,完了还道:“还是大贵哥心地好,这才好人有好报。”谁知道半道捡了被抢的老头儿,偏偏就是认得大贵哥亲戚的人呢要是当时袖手旁观没管了,哪还会有这等好事

    赵贵心里还有两分复杂,他当时打柴下山,就碰着那个老人家倒在道旁,本来吗……他还真不是那种善心人,可架不住爹娘没了后,来徐洲寻亲,表现在外的就是一副老实心善,又不失机灵的人设,毕竟这样的孩子,才不叫人防备,也能叫人心疼。

    装的久了,好像内里就真是这样的人了,当时一瞧见,下意识就上去扶了。

    谁成想还真是好心有好报他寻思着以后这副假面还得继续戴下去。帮了十个人里头,若能得一个有回报的,他的付出也不算白搭。

    李虎到了江阳,先是去米掌柜家走了一趟,把自家郎君给的信给了,米掌柜一看,就直接应了,当即就吩咐下人去寻牙子租个小宅子。

    李虎呢还得去接人,就直接就告辞,米掌柜还假意留了下,李虎自然不留,毕竟老秦头还搁外头等着呢,要接人呢,总得有个两方都能说得上话的,事情总得理明白不是,没了老秦头指认,他怎么知道哪个是

    没了老秦头领他去,他就这么上门去接人,人也得能信他呀。

    带来的东西就不用拿了,就先暂时放在米掌柜家里,等那边宅子租好了,好叫直接送过去就成,丫环下人什么的,自然就一并买了。

    谁成想到了说是那两兄妹落脚的庙宇,却没见着人,只七八个小乞丐在那儿,见了他还满脸警惕,哄一下就散了,有往外跑的,有往里躲的。

    李虎:我也不是鬼。

    等有人认出老秦头人来,再一喊话,那些这儿躲那儿藏的小乞丐才溜出来,这个问真是大贵哥家的亲戚吗那个问怎么现在才来接呀

    “去去去。”老秦头就笑着赶人:“有你们什么事儿”扭脸没瞧见大贵,就问:“大贵人呢”

    “去郎中家了。”就有个小乞丐这么回。

    “啥时候回呀”老秦头都替他急:“总不能一直叫等着。”

    二毛就立时拨腿儿:“我去喊他。”

    小豆子就说:“晴姐姐不是在吗”

    李虎就不好说话了,毕竟是小娘子,他能跟人有什么话说于是就不进去,在外头等着,毕竟当家做主的,那还是郎君吗。

    估计是二毛半道上就碰着了,也没等多一会儿,李虎就瞧见俩个一高一矮的小乞丐过来了,等近了再仔细一看,好像是跟自家郎君有那么两分相似。

    老秦头牵线,给两方介绍了一下,然后赵贵就打量起李虎来了,李虎都有些不自在,这小郎君这眼神儿,怎么就觉得挺渗人

    “小郎君说是我家老太爷玄孙,可有凭证”这就是质疑了。

    赵贵也没觉得被羞辱了什么的,毕竟八百年都没来往过的,突然就说是了,人还不能问问清楚

    就从脖子底下掏出一个木制小老虎:“这是我爹传给我的,说是我太爷爷当年留给太奶奶的。”递给李虎看。

    李虎赶紧接了过来,再一看,就是普普通通的小老虎,粗糙得很也不怎么精致,怎么看得出来这是不是老太爷当年留下的当初连老爷都还没出生呢。

    这就没法儿辨别了。

    &nb



第三百九十章 证实
    今儿那边来了人,这么一场动静,县里又不大,但凡有根有底的人家,还能不知道他们兄妹俩也是有靠山的这就足够立足于此了。

    说是这样说,心里到底也是有几分忐忑的。

    这边赵贵兄妹心思如何且不说,那边赵二牛拿着李虎呈上来的小老虎瞅半天,也没瞅出个什么来,还寻思着李虎这出去一趟,怎么还花钱买这么个小玩意儿回来难不成这小老虎里头还啥机关不成

    正使劲儿瞅呢,就听到李虎把这小老虎的来路说了,当场就愣了下:“还以为你从哪个摊子上买来的新鲜玩意儿呢。”

    李虎听了差点笑,就这么个,还新鲜玩意儿再一想,估计老爷是觉得自己办事妥帖,但凡拿给他的东西,就没有那没用的。

    便仔细分说了。

    赵二牛听了就赶紧把这小老虎塞袖笼里去:“那我得去找大哥,让他瞧瞧这个。”他自己个儿还瞧不出来,毕竟他爹当年也没提这个。

    既然老秦头说在他大哥那里瞧见过,那去问他就准没错了,如果说他大伯小叔他爹都有这个,那这玩意儿的自然出自同一人之手,拿出来比比看,就知道是不是了。

    等赵二牛从那边证实了回来,赵保国已经从空青那儿知道了,见他爹回来了赶紧就倒杯茶递过去:“怎么样”

    赵二牛喝了茶:“你也知道了”

    这不废话。

    “还真有这么回事儿。”赵二牛一脸唏嘘:“你大伯那儿,二伯那儿,都有这个,就是生肖不一样,说是你太爷当年做的,你爷跟大爷小爷都有,后来他们又传给你大伯二伯了,就你爷这个,我连个毛都没见着。”

    赵二牛呵呵一笑:“这不留给您便宜大哥了吗”

    说到这个,赵二牛就一噎,还真没法儿说什么。

    “您那侄孙,可是亲的,打算怎么安排”赵保国就询问他。

    赵二牛挠了挠头:“咋安排都还小呢,上头除了咱,也没别个亲戚了,只能接回来养着了,反正就多双筷子,咱家也不是养不起。”儿子的名声,那还是要的,回头再叫外头说嘴,秀才公连侄子都不管不顾,说出去老赵家的名声能好听

    他大哥二哥也是这意思,为啥呢,还是因为他们五房子嗣单薄,这多子多福,可不是讲讲的,他自己也没再讨个新妇的意思,现在五房白得了个子孙,虽说出身上……有些不好说,可只要他们自己人不说出去,外头人还能知道了

    那肯定不能。

    那侄孙都十三了,侄孙女儿也有十一,在这个全民早婚的社会,再养能养几年早的十二三成家的都有,那成了家就是大人了,也不需要他家里再养着。

    赵二牛就琢磨着呢,把两孩子接回来后,再养上三四年,当中叫赵贵学门什么手艺,或看他自儿要不要读书什么的,等到十六七了,再给他讨个媳妇儿,他的责任就全尽到了。

    至于赵晴就更好办了,养到十六找个好人家嫁出去,至于嫁妆什么的,家里还真不缺这么一点儿,陪个小铺子压上一两百银子什么的,就足够她在婆家好好过日子。

    赵保国对这忽然冒出来的两兄妹,没什么别的感观,要真是他便宜爷爷的曾孙,那也是他的侄子侄女儿,就俩小辈儿,养着也没什么。

    当然了,这得真是才行。

    也是他对他爷爷没见过,也没什么感情的,才能这样轻易接受,



第三百九十一章 接回
    赵铭就乐呵呵的点头,赵二牛也高兴:“栓子成家了,也稳重了,办事我放心。”还拍了拍他的肩膀。

    事儿一定,第二天就行动起来,赵保国除了李虎,还叫宁管家指了两个跑腿儿的小厮,两个年纪十二三岁大的丫头,外加一个婆子跟着一块儿。

    租了两辆马车,一辆装上赵译要往岳家送的年礼,仆役下人也挤上去凑着坐。另一辆就叫赵译跟她媳妇儿坐了,李虎就坐在马车外的车辕子上,赶马车。

    赵贵兄妹俩被晾了一个来月,虽说衣食不愁了,可到底没底气,这认不认的,倒是给个准话儿呀,这么干晾着他们也没个说法,哪里能住安心
1...116117118119120...19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