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父子俩的穿越日常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最爱喝椰奶

    靖亲王愣了下:“合府人谁还不知道,本王派去打探徐洲情况的人手回来了”虽说满府人都是他的人,可到底人多口杂,就是下令命人闭嘴不言,可还能防得了意外万一有人说梦话呢万一有人不当心喝醉说漏嘴呢

    林夫子就笑笑:“这有何难王爷需说没收到信便是,或叫人将此事推托,说路途难行,信件遗失了……”

    这主意倒是不错,可若说遗失了徐洲牧给他的信,那他来往两地的人手,就脱不了干系,哪怕做给人看,也是大罪。

    靖亲王对这个建议有些心动,可想了想,还是没采用,毕竟怎么说也是他一手培养出来的心腹,用处大了去,就因这点事情让他们无罪而治……哪怕他是个王爷呢,也觉得不太妥。

    林夫子看他一脸犹疑,也是很了解他的顾虑,心里一时还说不出什么滋味儿来,要说靖亲王,是有能力,可有时吧……就有些妇人之仁,要成大事,何必拘这些小节

    可林夫子再转念一想,若王爷当真铁血手段,对一直跟随于他的心腹都冷酷无情,他还敢一心为王爷打算吗

    想想,便释然了,毕竟,有得必有失。

    王爷这样的主公,也很好。至少,不必担心,哪日老朽无用,就被弃若敝履。

    “那王爷便交代下去,叫他们对好说词,就说路中遇雨,信件浸了水,字迹模糊,瞧不清楚了。”林夫子到底又出了个主意,这个主意一出,虽说带信的人也有办事不力之罪,可到底轻了许多,叫领些责罚,意思意思便能过去。

    不丢性命就成,不过是挨几棍子,做给外人看的。靖亲王便同意了,当下便交代了下去。

    两人正商议此事呢,王府长史忽然一脸说不清是惊还是喜的表情跑了出来:“王爷,天使已到了城外三里。”

    靖亲王与林夫子俱是一惊。

    “快快准备起来,好迎接天使。”见王爷怔住了,林夫子连忙代他做主,吩咐下人准备起来。

    “王爷……




第四百零五章 圣人手段
    反正,不论怎么说,当初大周动荡不休时,是他们自己退缩不敢往前,反而是老大挺身而出接过重任的。这些年好容易把祸患除了,天地突生变故,他就是再怎么蠢蠢欲动,真要让他谋朝篡臣……觉得脸皮有点大。

    算了,事已至此,再多想也无用,天使都到了。

    靖亲王收敛情绪,准备下去,焚香沐浴后出来,香案已备好在中庭,只等天使来宣旨。

    天使很快就到了,轻骑上阵的。

    满府人都躬身相迎,等天使宣读了圣人旨,王府长史便热情的笑着上前招待。

    靖亲王心情一时有些复杂,他这儿还想过要占地为王呢,可老大……却这样信重他把徐洲政务,都交由他全权代理,有便宜行事之权,尚方宝剑,都赐下了。

    这般信重,叫靖亲王有些激动,心里,也有几分惭愧。

    而林夫子的想法,却跟靖亲王有些不同,可再一看王爷那一脸士为知己者死的感动,原本想说的话,就咽回肚里去了。

    毕竟,那打算想是不成,就算他们底下人想,可看王爷,好像是没有那种心思了。

    既然如此,反倒不如就任王爷这般真性情,叫天使看了,必定会禀知圣人,王爷在圣人那里,会更有个好印象。

    所以,他何必再多事。

    圣人……可当真是好手段,好魄力呢。

    天使抵达广陵的消息,很快就传遍全城,民心一时大安。

    赵家人自然也听说了,赵二牛跟儿子说起这事儿:“可算来了,这下我就放心多了。”

    赵保国觉得有些奇怪:“合着您还担心京里来不来人”

    赵二牛拍了他一下:“傻呀你历史都忘了别看王爷现在是好,可朝庭要一直不来人,谁知道会不会起别的心思要是打仗了,苦得还不是咱们这种普通百姓”

    您可真是忧国忧民呢。

    赵保国一时无语:“想什么呢,就算真有那么一天,上战场,也轮不着您。”靖亲王又不是不知道他爹的本事,能叫他这样一个大匠般人物,送往战场上去送死

    赵保国这话一说出来,屁股上登时就挨了他爹一脚。

    “咋地长本事了连你爹还瞧不上了”

    他说的是那意思吗这都哪儿到哪儿。

    赵保国拍拍屁股:“得了您哪,少操点儿闲心,您要有空哪,就去大伯二伯家说说话,顺便托伯娘们打听打听,有没有什么好姑娘。没瞧您孙子都多大岁数了”

    这话就提醒到他了,赵二牛搁下手里的东西:“这倒是,大贵快十六吧该得准备起来了。”一直搁眼皮底下,他都没想过他的亲事,还是老观念,觉得这个年龄,还是小孩子呢。

    可却忘了时代不一样。

    看他爹坐不住了,收拾收拾就出门,赵保国笑了笑,也打算出门,直接就奔王府去了,打算去找夫子,问一问天使来了的具体情况。

    也不知道,是好,是坏呢。

    等听了林夫子说了今日天使所宣读的至旨,赵保国不由十分惊讶:“不曾想,圣人竟这般信重王爷”心也太大了,就不怕人造反

    林夫子闻言不由嗤笑:“你呀,还是历经的事不多,看不出这旨意背后所隐藏的危机。”

    呃……

    难道还有什么别的说头

    赵保国渴盼的看着林夫子,希望能得到解惑。

    林夫子几乎把赵恒当关门弟子般看了,该指点的,从来不吝。

    “圣意一发,整个广陵都知道了,如你这般想像的人是在多数,所以民心所向。当然了,王爷如今是没那等心思,但



第四百零六章 朝堂
    京都且不说,地方上,天高皇地远,没有自己的心腹,那哪能放心

    是以圣人没少调兵遣将,把地方领军务之人,换成自己的心腹。

    当然,也不能全换,可总要在重要的位置上,安插几个上去。

    军权牢牢握在手,那就不惧地方主官敢动什么小心思了,毕竟文人想要造反,只能凭借嘴皮子。

    要不说秀才遇到兵,有理也说不清呢。

    所以,斩杀异人首脑那日,虽没能料到天地突变,可他也不多慌张,毕竟各地的军事大权,都有他心腹或全权掌握,或监督着呢。

    大周忽然增加了这么多领土,要忙的事情可不少。圣人虽不用亲历亲为,可有些事情,还得他点头,每天的折子,拿两个筐都装不完。

    忙得连后宫,都没精力去了。

    天天在朝堂上,跟那些老狐狸们扯皮,为了一点儿利益,争得红脸脖子粗的,还都是文人呢,撸起袖管儿,哪里还有风度

    这个大臣进言说,如今大周领土广增,请圣人派人重新勘测大周地势山脉,绘制舆图。

    这是紧要事,圣人直接就准了。

    转而又有另一个大臣进言说,今大周领土广增,良田添加,为不至浪费,请圣人下旨令百姓开垦新田,以为朝庭日后多交赋税。

    这,就太早了点儿。

    圣人道:“此事暂时搁置,待新舆图绘定后,再作定夺。”

    那大臣一想也是,便拱手退了回去。

    还没完,又一个大臣迫不及待的上前进言:“禀圣人知,年前地动,百年难遇,就连京都,都有五又之一的民居倒塌,由此可见地方,只怕民居损坏不在少数,百姓亦死伤惨重。望圣人广施恩德,拨粮拨物赈我大周子民。百姓必将感激圣人之德。”

    这个大臣一番话,说得那是慷慨激昂,一脸正气十足模样。

    可在场诸人听了,都宛如看智障一般的眼神。

    合着就你忠心就你知道怜惜百姓

    圣人对他也是无语了,为国为民之心是好,可现在提赈灾之事,不嫌不合时宜吗可到底是老臣了,他也不能驳了他这个颜面,便道:“丛御史所言有理,待前往各洲联络徐牧的人手回京,就由俞爱卿领赈济事宜。”

    凡各地田祖人丁赋税之收入、盐酒专卖、鼓铸的统制、平准、均输与漕运的管理,以及各地物产的调度,国家的开支等等,都由大司农主管。

    圣人这样一说,等于是直接下令了。当下诸官员中便有个知天命的老臣出行,中气十足的应诺:“臣谨尊圣喻。”

    圣人微笑着:“丛御史可还有奏”

    丛御史是什么人,那是搞事儿的人,御史是什么职位呢,纠察百官,奉诏出监,或随军出征监察等等。

    反正,领各种职责,可御史又不止一个,而丛御史呢,他的职责就是纠察百官的。换言之,就是盯着你有什么犯错的地方。

    他的职责,就是搞事儿搞事儿再搞事儿,反正谁有空了被他抓住了,那就搞一回,不然哪有存在感。

    按说丛御史,那是搞百官的。可架不住人激奋,他不仅搞百官,有时候还会搞搞圣人,从天子到百官,就没有他不搞的。

    所以他当在朝三十余年,还真没几个交好的朝臣,毕竟……一个不当心,就得被他当朝搞一回,谁敢跟他亲近

    人家可是铁面无私的,连圣人做错了,人都敢搞一搞,更何况他们这些朝臣呢。

    朝堂上没几个同僚看他顺眼的,都避着走。

    要说丛御史这么能搞事儿,早该被人搞下去了才是。可人家运气好,老圣人重视他,不管其它朝臣怎么明里暗里的弹劾,老圣人明着袒护暗着袒护,就是袒护定了。

    &nb



第四百零七章 靖亲王
    “什么”

    “焉有此理!”

    “简直大逆不道!”

    “请圣人下令,命雍州牧调军捉拿叛王,进京请罪。”宁王封地就在雍州,宁王起事,雍州牧难逃监察不力之责。

    旁边又有个大臣怒道:“圣人不可,宁王封地于雍州治下,此番宁王造反,若说雍州牧无丝毫察觉,怎可尽信依臣之意,不若命与雍洲接壤的豫州并洲牧,调大军围剿,才是万全之策。”万一,雍洲牧是与宁王狼狈为奸的呢

    圣人高坐龙椅,面上不动声色。

    这大周,是他精竭力殆保下来的,当初没人敢接这位,现在等他保住了,宁王反倒起了图谋,有本事,当初你怎么直接接手

    等着占他便宜呢。

    圣人真是恨不可言,老八呀老八,往日看着本分老实,谁知竟是个内里藏奸的呢

    当下便下令:“相国所虑正是,左右卫尉何在”

    朝臣左列中,便听令站出来俩武将,躬声道。

    “臣司徒弭。”“臣司徒弡。”

    “恭请圣命!”

    圣人看着底下恭恭敬敬等候他下命令的俩表兄,心里十分宽慰,他外祖一家子,个个都是领军作战的好手,有他们在,可保他圣位安稳。

    当下便下令,命司徒弭与司徒弡各领羽林卫三千,司徒弭领军前往并洲接掌并洲军务,司徒弡领军前往豫州接掌豫州军务,夹击宁王封地,务必要活捉宁王,将其押送回京问罪!

    战时从急,皆有便宜行事权。

    至于雍洲牧之罪责,也需要调查清楚,看到底是与宁王狼狈为奸,还是一时不察,这罪的轻重,就看雍洲牧是如何行事的了。

    宁王一反,不过个把月,这消息就传遍了整个大周,连异族那边的,都听到了风声,不由都幸灾乐祸一回,巴不得大周内部打生打死呢,一来消耗大周国力,二来,他们也能多些时间,休养生息以图后日。

    本想趁机劫掠一番,可看看幽洲城墙上叫人望而生畏的军事利器,还有那足十余万幽洲军,还是司徒家那个令人忌惮的老小子坐镇的。再扭脸一看自己手底下的族人兵马,真拖出去了,便是能给大周造成麻烦,他大抵得是等于灭族一般了。

    再想动,也得忍着,没人口,想干啥都不成。

    可惜了这千载难逢的好时机。

    靖亲王自打放下了心里那点儿小心思,就一直忙里忙外,为徐洲为他自个儿的封地费心费力的。可宁王造反的消息,也没法儿瞒得住人,当然,人家估计也没打算瞒。

    “老八这心思,以往也没瞧出来。”王府属臣把这消息一递上去,靖亲王难免有些诧异,转而又笑起:“藏得还挺深。”

    估计是趁这次的变故,朝庭天高皇帝远的,就想据地为王,有能耐了,再打去京都,想把老大拉下来,再自个儿坐上去。

    这脸皮……还挺厚。

    靖亲王并不觉得,自己在众兄弟当中是最为聪明的那个,说到底他这些个兄弟,哪个也不是简单货色,能没脑子吗当初老大一接位,就占据了大义,毕竟是老头子亲自传下的,还当着众朝臣的面儿。

    那时他们兄弟一个也没接这位子,现在老大把一切都摆平了,这回哪怕他们再想如何,就算有足够的兵力了,可明面儿上也没个拿得出手的正当理由呢。

    朝臣们,天下人,都看着呢,谁还能真心跟你

    所以……老八这回的举动,还真是没什么脑子。

    “莫不是被野心冲昏



第四百零八章 举孝廉
    靖亲王皱了皱眉:“也不用大动作,只叫注意着点老八的动向,若有消息,及时传来。”现在他觉得有点捉襟见肘了,也是老八藏得够深,一向老实模样,心思半点不露,众兄弟们谁也没把他放在心上。

    靖亲王也一样,只是习惯了,安插了两个人手过去,还真没想过要做什么。

    宁王这一反,大周其它地界儿还不知道,不过在广陵这边,可算是招了一片骂名。都觉得当今圣人宽和仁厚,普通百姓能安生过日子,衙门官吏也没如何欺压他们的。

    这日子过得好端端的,宁王一造反,不得死人吗虽说打仗的地儿不是他们这里,可大感同深受呢,再说当今圣人又未失德,老百姓,自然望他长长久久,谁知道换个人上位,还能不能好好待他们
1...120121122123124...19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