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俩的穿越日常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最爱喝椰奶
而且……那一截拿来做样品的铁桦木,据说还不太常见。
第四百二十章 政策
不说京都及其它地方的建城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光说等到各府滑车准备得齐全,正要用上这个建新城的时候。
广陵那边,城池都已经扩建完毕,城内的民居都建好了,在当日那场地动中损失惨重的百姓,都陆陆续续安置了进去。
当然,也不能说是官府给白提供的,毕竟,这建城,还有建房,官府除了给提供工具及两餐饭食,人力可都是不用给工钱的。
建房是给百姓自己住的,那自己出力是正常的。而建城呢,虽说是官府的职责,可到底还是要人手的,建了还是为百姓安全的,出力也是该当的。
可一般呢,多多少少总得意思意思给一些工钱。这次扩建却一分没给,百姓们却一丝意见也没有,反倒十分踊跃,毕竟,太守说了,在扩建城池一直干下来的,等到新居落成,那套民居,就无偿分给他们。
这等于,只要干完了建城的活计,那由官府牵头给建的房子,就归自家了
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儿,普通百姓群情踊跃,就没有不肯的,有意见的。
赵保国对于苏太守这一手操作,还真心服气了。
谁说人古人脑子不灵活的这不灵活得很吗。
这一手,玩得多妙。
其实也就提供了点儿粮食,保证给建城的工人有足够的饭吃,其它的……等于啥也没出,物资,物资这儿不缺,要石头上山开山,要木头上山砍呗。
官府,也就领人安排安排流程,管管别叫死多了人,其它的,还真不用多做什么。
老百姓们,都抢着干。
毕竟,只要出点力气的,就能白得一套住宅,这帐,他们就觉得好划算的。
要自家建的那材料什么的,不得花银子买外头山上是多了去,可不能白叫他们去拿,原先的山,都是各有主家的,新冒出来的,那都是官府衙门的。
所以,苏太守这一手,才叫他们这样趋之若鹜。
毕竟,只要自己去工地上干活,直到城池完工,那后头房子什么的,虽然也要帮着建,可那些石料木料的,都是衙门出的,山上的,随便拿。
省了多大一笔开销
这要自己准备建屋子,一来,还得找足够的人手帮着,可城里现在都忙着扩城呢,谁得空来帮你二来,石料还得花钱银买,现又正是紧着用的时候,衙门那边……价钱肯定高的,而其它有主的石山林山的人家,人未必卖,毕竟,人家不靠这个吃饭。
就算卖,那肯定也是要抬价的。
所以……还是不划算的。
相较起只要花上几个月,就能够一文不出白得一套屋子。
虽说小是小了点儿,就个一进院落,正房两间厢间两间外加两间倒座房。其实,也是不小的了,毕竟,这一间屋子还分里外呢,小两口能住一间,孩子们呢,女郎们一块儿住一间,男儿们一块挤一间,老人还能得住。
至于什么兄弟妯娌什么的。
这时候也没什么可争的了,傻不傻,官府现在这政令,只要干活的人,干够时间,就能白得一套房子,就这,还不抓紧时间赶紧去报名。
所以,当初苏太守叫人这样布告了他的意思,城里就掀起了分家的热潮。毕竟,分了家不是一户了,只要出个人丁,干完了活就能得房子。
若是还守着老观念不分的,你再出多少人丁去建城,到了还是只得一套屋子。这对比人家分了家的,明明出的人手是一样的,可人家就能得好几套,一个儿子一个套都能赚出来。
不划算哪!
所以,为什么不分家
老人家也不抱老观念了,毕竟,实惠拿到手里,才是顶顶要紧的。
要凭着下苦力,到
第四百二十一章 太守
其它比如赵谐赵译他们几个大点儿的当兄长的,那就更不可能不去,毕竟,能赚套房子。
还能顾着点儿底下两小的。
至于再往上一辈的,就只赵恺过去了。
毕竟这辈份的,就老六赵恺跟赵二赵愉还在,老二还没了条胳膊。就是他想去,那人也不收,毕竟全乎人,多得是,谁还能招个残疾的
不过,他也不失落,毕竟,家里总得留个成丁,顾着点儿,万一,有事儿呢
他是不方便去的,除了顾着家里头,还有制炭的生意,时不时得盯着点儿,虽说跟山下村里村长家的大小子,关系处得较好,事情他也能帮着看一下,可到底,自家的生意,也不能全然大心的,托给一外人管着。
总得,时不时露个面儿。
所以,他就是想去,也不方便。
再有,他是不能去的,可他儿子成年了,赵译可以去。
一户去一个,才划算,毕竟去俩,还是只有一套。
所以,何必。
赵保国家就没反应,毕竟,他本来就在衙门里有了差事,等民居建成了,那衙门那边,也要往新城那边搬的。
官吏的宅子,也是要准备起来的,虽说,自家本来就有,可百姓们都提供了,官吏们还能低于他们吗
社会地位摆在那里,所以……不说高位的,就是普通小吏,也能分到一间普通的民居。
至于其它的,就按官职高低的,到时候再分配。
反正,赵保国也缺不了,他也不急什么,毕竟,自家现在可不缺这个,有也好,没也罢,反正,多了也是租出去的。
倒是赵贵,很有些蠢蠢欲动的,叔祖家确实对他们兄妹不错。
可到底,没个自家,也没甚底气,呆着也不能说自在,可要说不自在,也没多少。
能有套自己的宅子,自然也是想的。
就是暂时不搬,以后成亲了,总不好还住在叔祖家中。
总归是要搬出去的自己立户的,所以,他是想去的。
赵保国见他有几天心不在蔫的,旁敲侧击,又问了伺候赵贵下人,得知他这几日的行踪后,才搞明白他这几天是怎么回事。
还真是……
就叫了他来说:“你也不用急,家里又不缺宅子,南街那套三进的,等你成家后,就分给你住。衙门那边说是说用力气换新居,可到底,咱家用不着跟普通百姓去争这个,毕竟,也是个费力气的活,虽说不建新城,只是扩建,可起码,没个一年半载的也完不了工。”
赵贵,就讪讪的笑笑,一点小心思还叫堂叔看破了。
心里就,有些不太好意思。
赵保国一见他这样,就知道他在别扭什么了,便道:“成家立业吗,也正常,你婶子那儿,最近也在帮你留意,可要挑个好的,也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儿,总得打听打听,挑个人品不错,相貌也好的。总归,不会叫你吃了亏。”又说:“你真急着,不然我再催她一点”
赵贵脸色大红:“不急,不急。”他就不是这意思。
“不急啊”赵保国道:“那也行,叫她慢慢来就是了。”
赵保国觉得他只是不好意思承认,不过平日再怎么稳重,到底还是个年轻人,能不想吗这边对他说什么慢慢来,转脸就跟唐妤说要抓紧看人,准备要操办起来云云。
于是,那段日子,唐妤是忙得很,今儿去这家夫人的赏花宴,明儿又去那家夫人家里吃酒席。
就托着打听打听,有没有合适,他们家侄子情况的好女郎。
反正聘礼什么的,备着呢,缺不了也少不了他的。
关键是女方,要人品好,相貌标致是最好了,若微微有瑕,其实也不打紧,人品才最紧要的。
结果,没两天,赵保国就从于清河那儿,
第四百二十二章 城成
赵保国跟他说:“我跟交好的一个老吏说过,你过去后,就跟人多学学,学学这里头的道道,广陵目前就急着扩建城池,其它的事儿,再急也得为此事让路。等到完工,大官小吏的,都能分得一套,只大小的区别罢了。”
赵保国之前是没能明白,可他又不傻,当时一时不明白,过后也能想明白了。人不过就是,想要凭自己的本事,赚套房子吗。
理解。
毕竟,他也有过那种时期。
干脆,就直接提供给他个机会,他要能做得好,回头分房,也少不了他的。
赵贵就走马上任了,给个老文书打下手,帮着整理文书,或凭着他在自家堂叔那里学到的算学知识,帮着算算支出进项之类的帐目。
结果,这活计还没干多久,就被自家堂叔提溜到身边去了。
也是,自己都能到衙门当文书身边的小吏了。堂叔还是个秀才呢,衙门人手又这么紧缺,太守还能任他清闲
赵贵自然是乐意的,毕竟老文书和蔼是和蔼,可其它同僚们,哪个又没小心思了他也是个务实的人,每天处理文书算帐都来不及,哪有心思跟人玩儿什么勾心斗角的听人阴阳怪气的说什么酸话
不过,他是新来的,还是走后门儿的,碍着堂叔的面子,明面上人也不敢作什么过份的举动,风言风语却少不了。其实他也没放在心上。
可能不听,自然不听比较好,毕竟,酸话听多了,心里也烦呢。
于是,很是乐淘淘的,跟在自家堂叔身后,天天往石山上跑了,提笔记东西这事儿,就全由他包揽。
赵保国用他用得还很顺手,毕竟自家小辈儿,叫做什么也不用顾忌这个顾忌那个的,直接叫他去做就是。
赵贵呢,还是比较灵活的一个人,跟着没几天,流程什么的,都很熟悉了,完完全全的上了手,叫赵保国省了好多事儿。
所以,赵保国就一直带着他,直到他正式掌了石山那边的事情,也一直用着他。
等到石料采够了,赵保国被放了两天休,回去陪着媳妇儿,温乡软玉的,可惜,想做什么,看看唐妤那已经显怀的肚皮,就平心静气了下来。
当然,三个月后,适量的,是可以的。他也没少怂恿自己媳妇儿,可人这方面比较固执,自然不成,对孩子不好,老辈儿传下来的话,哪能没道理
赵保国也不是很失望,毕竟,这事儿是舒服的,可也得两方都乐意了,那才有意趣呢。
倒是唐妤,见自家夫君这样想,不由得试探:“不然,再给你挑个身家清白的女郎……”
“不用不用!”这话不用说完,赵保国就猜到她接下来要说什么,连忙就打断了她的话:“就应付你一个,我都够了,再来个我怕不得死在床上。”
唐妤差点儿一口气没上来,这都什么话
脸色一阵青一阵白的,真是恨也不是,爱也不是的了。
这人!伸手就拧上去了。
“胡吡什么呢”唐妤拧着他腰间肉:“还是个秀才呢,书上,就教你说这些……说这些没羞没臊的话”
其实不太疼的,毕竟唐妤呢,是个正宗的贵女,那养得是身娇肉贵,也就是嫁到赵家来,跟着赵保国的习惯,改了些有些事情自己动手了。
可真要说什么粗活累活的重活的,从来没上过手,就是端个碗,都有丫头们端过来的,她顶多就,亲自倒个茶什么的,或有时候自己给自己穿穿衣裳什么的。
这运动量,都比没出门子时强了。
所以,这力气,她自己还觉得是不是有点儿大。赵保国其实完全没什么感觉,倒是心里痒了下。可再不疼,这会儿子也
第四百二十三章 心结
“这得多疼哪”赵保国真觉得有些受不住的。“也就是我没那功能,我要有,宁愿自己生。”这也太折磨人了,他光在外头候着,都觉得受不住,更何况他小媳妇儿呢,这生子……真是活受了罪。
这时候,他心里压了三辈子的心结,忽然就释怀了。
饶是,他亲妈再怎样不称职,后来为了她后头那个,对他再怎样没有母子情份。
可就单论她用命一样,能把他生下来,不说她对自己好不好,只看一个女人,为了生孩子付出了什么,他就再也没办法,对她生出什么恨意来。
当然,原本抱有期望的母爱,他早就知道不可能得到了。
而他,在历经十五年的牢狱之灾,还是她亲手造就的之后,也没有办法对她抱有什么期盼的。
如今只能说是,他已经放下了,没有爱,也没有恨。
以前,是一直有着怨恨的。
毕竟,凭什么呢
都是她的儿子,可她心里眼里,却只有那一个,还为了那一个,不惜嫁祸于自己这个大儿子。
可现在他也能理解一些,毕竟血缘是都有的,可论及感情,他这个打小不在身边,又不是她所期待的孩子,如何能及得上她心甘情愿生下的那个呢
当年,她于回城无望之时嫁于他爹,其实,不过是为了逃避下地的劳苦。
而后不过两年,高考返城的消息传正式传达下来,这怎么叫她能甘心呢。
所以,选择也是显而易见的了。
可或许,她对自己还是有那一分怜惜的,毕竟,那消息传出时,他还在她肚子里,只有四个月,若她再狠上一些,流了,也不是做不到的。
可到底她还是选择把他生下,前途,高考,回城,她是放在第二年的。
或许她也是在赌,赌第二年还可以。
索性,她赌准了。
所以,才有了赵二牛手把手拉扯赵保国长大,直到三四岁了,才能稍稍腾出些空来,孩子能走道会说话了,知道好歹,就能托乡里乡亲,邻里邻外的搭把手照料下。
赵二牛就可以把心思放到如何赚钱上去了,正好政策有了变化,经济大发展中,做个小生意什么的,也不是那投机倒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