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俩的穿越日常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最爱喝椰奶
苏香哎了一声,自家郎君,他能不上心万一出点啥事儿,老爷夫人不得扒了他皮呢。
大头跟在赵保国身后出来,好奇的小声问:“郎君在徐洲,有相熟的大夫”郎君好像,没来过徐洲吧
赵保国瞥了他一眼:“就你话多。”
大头讪讪着闭了嘴。
赵保国先回了自己院子,从书箱里拿出一封书信,这是林夫子给他好友写的,人在徐洲有一官半职,他估计着,应该是前些年林夫子跟着靖亲王在徐洲坐镇时交好的官员。
他来徐洲前,林夫子就把这信给了他,说是若在徐洲遇着什么难事,可持此信上门。
赵保国原是没想动的,毕竟,他也没遇着事儿吗。
现在就不成了,林栋病成这样,大夫都请不到一个,回头再……他怎么跟他媳妇儿还有媳妇儿那娘家交代
就算没这成姻亲关系,那林栋跟他本也是好兄弟,他能眼睁睁看人请不到大夫看病病死呀
肯定不成。
于是拿了信出门。
人当官员,自然不可能没有相熟的大夫,他也没什么别的要求,只求个大夫上门问一诊,并不是什么为难之事,想来人也不能不允。
好歹,他是林夫子的学生呢。
果真,他上门后,那官员得知他来意,便允了,也不用去外头请,他府里是有个常年坐镇的大夫,专给他们一家看病的。
“每到院试之期,总有考生坐病,徐洲的各大医馆不提,便是小药铺,那大夫都是忙不过来的。”林夫子的好友,约莫有四十多年,别看人家年纪不小,可一身儒雅风度,还是吸引人的。“正好老夫府中的王大夫,常年坐镇,便叫他同你走一趟。”
赵保国连忙起身,十分感激的给他行了个书生礼:“多谢大人。”
那人笑笑,也知他心急如焚,便也不留他多说,直接叫门外的随从,领他去找王大夫。
赵保国请到了王大夫随他走一趟,给林栋看了诊问了药,又谢过王大夫一回,并给了诊费,王大夫还不打算接,他又好言好语的劝了,他才接了离开。
苏香高兴得不行:“我这就去药铺拿药。”拿着王大夫给开的方子,直接就跑了。
他得亲自去,才能放心。
“老爷呢”赵保国从起来,到现在,也没见着他爹,之前是担心着林栋,那就没怎么注意,现在林栋的事情一解决,就难免想来问问。
大头就说:“这不是栋郎君发了热,大夫又难请,老爷也着急呢,就亲自去外头找了。”反正,也不知道找着没。
林府别院可有不少下人,还派出去了好些个,各大医馆,都有人在那儿守着,等着大夫回来就抢过来,他爹还特意跑出去有那必要
赵保国:…………
正说着他呢,他就进来了,看到赵保国,不禁挑眉:“哟,你睡醒了”这一睡,就足足睡了一夜外加一上午,可真是能睡。
&n
第四百四十三章 京都
今日发榜,徐洲热闹极了,不仅考生上心,就连普通百姓,都个个出来看稀奇,沾个喜气什么的。
毕竟,科举……好几年都没有的事儿了。
徐洲院试取士名额,拢共有三千。
比起早年的名额,多了三分之一有余。可见今年试题难度不大。
哪怕赵保国心里猜测着,他这次可能会撞大运中举,可但看到那红榜单上自己的名字,内心还是不由得一阵激荡。
虽然名次靠后,但好歹是中了。
林栋也榜上有名,排名前百。
赵保国有点儿羡慕,嫉妒倒没有,毕竟,他自己肚子里多少墨水儿,这个举人得来又有多少水分,他清楚得很。
只是因为大周如今缺人才,这才叫他赶上了好时机。
要搁前几年,他连孙山都搭不上。
林栋学识上比他强多了,又一直勤学苦读,没有外事分心,他能考中,半点不出人意外。
看了榜就回了,路上大头跟书香,高兴得直叨叨,活像他们俩儿考中了举人一样。
赵二牛高兴得直咧嘴:“好!好。”俩个都考上了,这可是喜事儿。
林栋面上也难掩喜色,精神都好了几分。
别院里的下人,也个个上前来说吉祥话,讨个彩头。
正高兴着呢,报喜的差吏就上门来了。
等打赏了喜钱,再送走差吏。
赵保国就去书房做准备了,毕竟,晚上还有徐洲牧的鹿鸣宴呢。
所以,他得准备几首应景的诗词,免得宴上出丑。
林栋也是要去的,可他就没有赵保国这么麻烦,作诗对他来说并没有什么难度,那是张嘴就能来,当然了,流传千古那种,还是别想。
可大面上差不离的,是分分钟的事情。
赵保国就做不到了。
他顶多能做出几首不差格律的,论意境那啥玩意儿
所以,还是得提前准备准备,尽量往好了做。
鹿鸣宴也没有好说的,无谓是徐洲主官,外加院试的考官,请榜上有名的举子,吃个饭喝个酒,拉拉家常,再训导一些例如要精进学问之类的话。
然后各举子宴席上纷纷表现一番,以期被大人看中,能拜在门下什么的。
都是惯例。
这没赵保国什么事儿,他排名靠后,在宴上光吃吃喝喝了,作诗亏得他绞尽脑汗的作了好几首备用的,可架不住举子三千,那也不是个个能轮到的。
大人们最关注的是前三,然后前十挨个问了问。
至于其它人,运气好的,或能得到单独问话,比如本来就挺有名气的那种,再比如说在宴席上作了首好诗的,得了大人青眼的,也会被叫上去问几句。
林栋名次近百,都没能得到大人们单独问话,赵保国这吊车尾的了,那还能有这待遇
当然了,他也没受冷待,毕竟,在他后头,还有一百来多人呢。
说说话联络联络感什么的,谁知道,以后官场上是不是个人脉呢
那种眼皮子长头顶上的,还真没有,毕竟,书能读到这份儿上,谁能真是个傻子多个朋友,不比多个对头要好得多
谁也不会到处去树敌。场面上还都是十分和谐的。
鹿鸣宴过去后,因着林栋病情刚好,他们决定在徐洲多留几日再回广陵,不过喜信儿是打发人回去报了。
赵二牛也不闲着,自打儿子中了举,那是走道都带风儿,天天乐呵呵的。
不过他也有他自己的事,前段日子那是要先紧着儿子考试,这考试完了,名次都排出来了,他高兴归高兴,自己的事儿,也能捡起来,毕竟,要等林栋好全呼了,才回广陵。
这几天,也不能闲着,他就带着牛二,在徐洲城里东逛逛西逛逛的瞎打听,打听徐洲出名的匠人什么,他也好上门,交流一下手艺不是。
他就天天忙这个。
赵保国也没宅着,在鹿鸣宴上,也交好了几个年轻举子,有两个徐洲本地的,他不是去这家拜访,交流学问联络感情,就是跟那个约好了去吃酒。
当然了,他也没忘记在徐洲买些当地的首饰玩具什么的,回去哄哄媳妇儿子。
林栋就纯粹宅屋里头了,毕竟,病还没好全乎呢,得养养,呆得他无聊得很。
&n
第四百四十四章 尾声
毕竟是亲戚吗,就算会试不中,人还年轻,下次还能不中就算一直不中好了,以朝庭现在缺人手的情况,举子想要得到一官半职的,还真不难,不像以前,举人还想等着派个官儿什么的,不走走关系,等到七老八十,也未必能等着。
所以,真是没有一点怠慢的地方,毕竟,当官儿是妥妥的了,以后他们左家,在朝堂上也算有了助力,毕竟是亲戚,比起旁人来,要可靠得多。
赵保国是险之又险的过了线了,那名次就不用提了。
林栋名次也不高,在二甲尾了,好在还有几个垫底儿的。
赵保国那是落入三甲的境地了,这可就不咋好听,如夫人呢。
林栋还担心他面子上过不去,想安慰安慰呢,毕竟,能中就是好事。
谁料一看他,又是高兴又是如释重负般的:“可算解脱了。”
林栋:…………
会试过后还有殿试,赵保国老实得很,知道自己这名次,也就是走个过场,所以,老老实实的,在太极殿作策论时,连头也没抬,听到圣人说话,心里好奇呢,也不敢抬眼看。
毕竟,帝制社会呢,前几天,宫里还来人专门来教了他们一回面君的礼仪。
正视君颜那是罪。
活得好好的,干嘛为了点儿好奇心,去找死呢。
赵保国可从来没觉得他活了两辈子就比人古代人聪明。
日天日地更没能力。
所以,还是老实做人吧。
会试过后,贡士们陆续出了宫,就等着过几日,红榜出来。
赵保国没什么想法,毕竟,要不出大变故,那名次,是不会发生多大改变的。
主要重视的,就是前三次了,毕竟,人家还得打马游街呢。
多威风。
等红榜张贴出来,赵保国看到了自己的名次,还是三甲,名次倒是调整了一下,往前排了两名。
看完了自己的,又去看林栋的,他依旧在二甲,排名当中。
也算不错了。
打马游街什么的,跟他们俩儿都没什么关系。
状元十八的如玉郎君别做梦了,就是一四十来岁的,糟老头子,骑在大马上,乐得牙都咧着了。
探花倒是俊美些,可年纪也不小,至少近三十了。
街道两旁的客栈酒楼里,有无数女郎,扔帕子掷果子的,多半是冲探花郎去的。
还有个比较激动的,摘了发髻上的金钗,就对着探花郎掷过去了。
虽然游街没赵保国事儿,可也不影响他出来看看热闹。
那个扔金钗的女郎,就在他隔壁雅间儿的,他看得真真的,就一只金钗,从隔壁窗那儿飞出去的。
好在准头不咋地,不然,他还真为探花郎那脸提了一下心,这要毁容了,探花还能名副其实吗
会试结束了,赵保国就打算回广陵了,毕竟,派官儿什么的,那是先紧着一甲的二甲的,三甲的你不主动,人也想不着你。
再加上赵保国,还真没想在京里当官儿,所以,等结束了,就收拾收拾准备回广陵去。
林栋就留在京都,等着上头给派官职呢,本来想劝劝他,等回头他官位派下来了,给他走动走动,也能领个一官半职什么的。
赵保国给拒绝了,毕竟,还得费人情呢。
在广陵多自在,既有官儿做,上头还有人,等闲也没人欺压他,比在京里当个芝麻大点儿的小官儿小吏什么的,好得多。
万一哪儿哪儿没到位,就得罪了人,回头死也不知道怎么死的。
林栋虽有些惋惜他的选择,可也不强求,只托他带了封家书回去。
赵保国回到广陵,自是一家团聚和乐。
赵二牛对于儿子的名次,没什么意见,在他看来,能考上,那就是有出息了,至于非得留在京里当官儿
没想法,广陵都住习惯了,还是呆在这里自在。
唐妤对于自家夫君的选择,心里只有更高兴的。毕竟,京里人多复杂,就自家夫君这脑子,能玩儿得过人家
所以,有自知之明,还是好的,毕竟安生。
林夫子对于赵保国这次只得了个如夫人回来,那是恨铁不成钢,长呈短叹了好几回,到了,都这样了也没办法。
自己的学生,自己顾着,好在他策论诗词做得不咋地,可论到实事,还是有一手的。于是就把他正式举荐给了靖亲王。
毕
第一章 世界
天刚蒙蒙亮,外面就下起了毛毛细雨。
赵二牛昨儿晚上定好了闹钟,这会儿子闹钟一叫唤,他就起来了。
堂屋里白炽灯只有三十瓦,散着昏黄的光芒,他套着拖鞋,一边紧着外套,一边出去。
“咋不再睡会儿”围着围裙的汤国容,端着一个腾腾往上冒热气的锅,从外头的厨房里往这边过来,看到自家男人在大门口那儿伸懒腰紧衣裳的,脚下就不由得加快了几分。“还早呢。”
“早啥呢,吃完饭不得六点啊”赵二牛伸手把她手里的锅接过来,再转身放堂屋的四方桌上去,拉开一张椅子就坐下去:“老大老二他们俩个,估计都下地了。
汤国容也没多说,转脸又去了厨房,一会儿又拿着碗筷一碟切好了的小咸菜进来,放桌子上一摆,就给盛着。
赵二牛唏哩呼噜的喝得很痛快,就着小咸菜,还伸手拿了个大馒头啃。见她光吃粥不吃馒头,就问:“你不吃点儿”
“不爱吃那个。”汤国容一直都挺奇怪自家男人这口味的,明明是打小在村子里长大的,他们这地界儿是南方,又不是北方,怎么他就偏爱吃这个面食呢大米饭多好,常给他吃,他就不喜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