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父子俩的穿越日常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最爱喝椰奶

    沈薇倚着支撑灶棚的梁木,跟她婶子说着话,一筐谷子就搁在边儿上,等石臼里的米舂得差不多,她就把米壳倒出来,用箩再筛一筛。

    这样处理自然比不起机械要来得干净,可也没法子,毕竟……没除壳的机械,就是有,这山上也没法儿用。

    只能靠原始的人力来处理。

    这是相对古老一点的舂米工具,名为踏碓。当然了,比起纯粹用手持木杵来舂米,要省力许多。

    不过年轻人大多都没见过这个,毕竟老早淘汰三四十年的东西了,一开始见赵二牛捣鼓这个,除了俩个村子里的老人,还真没人能看明白。

    效率,肯定不咋地,可舂一天下来,一家子口粮还是够的,就是腿比较酸,可乡下人一家子人口多,你一会儿我一会儿的轮换着舂,也不算累。

    像赵保国家,就跟赵全勇家合一块儿舂米的。

    他们这架踏碓,赵保国离开后第三天,就被赵二牛弄出来了,一弄出来,村里有老人的人家,就被打发过来借用,家里……也没现成米吃了。

    谷子倒有,可不能连壳吃,石臼倒没多大技术含量,但累人得很,舂一天,还不够一家人吃。

    在只有这一架踏碓之前,赵保国家的这台,几乎是连轴转的,白天他们自己家,还有亲戚家要用的,没法儿借给其它人使用,那就只能晚上了。

    没路灯照明啊远远的点堆火就是了。

    为争抢谁先谁后,牛角山上还吵起了好几架,差点儿演变成全武行。

    到了还是俩村子里,上一代的老村干部出面干涉,争啥争呢,会做这玩意儿的人还在,时间一长肯定家家户户都有,所以……

    现在就抽签,轮到谁就是谁。

    抽签就纯看运气的了,任谁也没说的。

    赵二牛也忙,不,应该说他几乎就清闲过,不过再忙也是忙他老本行,他充实着呢,每天乐乐呵呵的教着徒弟,有年龄跟他差不多的,也有年龄比他小的,加班加点的打造踏碓,从早到晚不停歇,一天三顿饭,都是汤国容给端到手边的。

    这会儿赵保国一去差不多十天了,又有了好几个徒弟打下手帮忙,到今儿牛角山上的踏碓,就又多出四架来。

    先给谁家呢

    这不好分,他也不揽这事儿,烫手山竽吗不是。

    他就光干活儿,不领事儿,谁先谁后的,村干部的事儿,叫他们去分,其它人有意见有不满意的,也不会来烦他。

    村干部也难呀,本来经之前那事儿,村里好些人对他们的印象,就不咋地了,再分不论分谁家的,也得说他们不公,这队伍更不好带了。

    于是干脆的,两个村子吗,那就有两个村长两个支书,现在还只三架,但靠山村赵家本来就有一架了,所以……就这三架刚造好的,就窝沟岭两架,靠山村一架。

    &n




第一百二十一章 手笨的古威
    毛蛋儿好多天没信儿了,你就一点儿也不担心”

    赵二牛一边鼓捣着手里的物件儿,头也不回:“有啥好担心的……”

    汤国容那个气,恨不能把手里碗扣他脑袋上。

    这时又听他说:“你自己儿子多能耐你不清楚哪就这点儿事儿,算个啥,你就安安生生等着他把小雅带回来,别一天到晚瞎操心的,到时候毛蛋儿回来一瞅,一看他妈瘦成把骨头,还不得以为我这当爸的他妈”

    “你倒是有信心,他再能耐,不还是个孩子”汤国容没好气白他一眼,可赵二牛没回头也没瞧见。

    边儿上帮着递零件的古威就憋着笑,又听赵二牛道:“啥孩子二十大几的人了,还孩子说出去也不怕人笑话。”

    汤国容一竖眉:“谁敢”又说:“什么二十大几他不才大前年才满的二十”

    赵二牛心说你也知道,大前年满的二十,今年不就二十二了

    瞎操心,他儿子他还不知道,怕死着呢。

    可这话没法儿说,说了还得挨她唠叨数落,于是赵二牛也不多吭声了。

    避免她一直有事儿没事儿光发愁,赵二牛选择转移她注意力:“与其想这有的没的,你还不如多去那边瞅瞅,看那窑啥时候能搞好,不然等儿子领着一帮人回来,嗬,都没地儿安置,到时候跟你挤一床,看咋睡。”

    汤国容注意力果然被转移,拍着腿儿嗬了一声:“你不说我差点儿忘了,我得去瞅瞅。”说去就去,很风风火火的,把腰间围裙一摘一扔,就跑出去看了。

    赵二牛看着她走得飞快,摇了摇头,又低头接着忙活。

    古威问:“叔,您就真一点儿也不担心呀”

    赵二牛难得抬眼看他一眼,没多说,只道:“有啥好担心的带着一帮子人呢,他又打小练的功夫,力气天生就老大,越个山怕啥谁出事儿,也轮不着他不是。”说话间就把他有信心的来源给透出去了。

    古威心说这就是不怕跑得不快,只要跑得比其它人快就行了

    “练的啥功夫这么厉害呀”古威很好奇,武功……他就知道里那些不着调,现实中也就知道个公园里老爷爷老奶奶耍的那种,慢慢腾腾的太极,估计连个蚊子也打不死,正经功夫他一直以为不存在的。

    赵二牛心说这能告诉你就瞅他一眼:“咋地你也想学”

    谁不想可又不知道威力呢,古威笑笑:“我就是……问问。”

    “他四岁那年,山上道观里头来了个挂单的老和尚,乡下小子吗,再懂事儿,那也撵鸡逗狗的,不到饭点儿不着家,也不知道咋么着的,就被那老和尚瞧中了,教了他一手。”赵二牛扯起谎来,也跟真的一样。

    至少……古威听着虽觉得挺像套路的,可心里其实也没怀疑过他说谎。

    毕竟……赵叔这把岁数,还是农村人,能知道说这谎吗

    “那我弟可是天赋过人,骨骼惊奇了,不然村里头这么多小子,人也不能独看中他一个。”古威又打听:“那老和尚还在吗”

    赵二牛心说我吹牛你也看不出来

    “他就搁这村里头露了几回面儿,没半拉月呢,道观里头就没人了,当时我还问过人呢,说走了。”

    和尚来过是真的,可说什么收徒弟教工夫,那全是瞎扯淡。

    古威听着觉得有些不对:“咋是道观呢”这和尚跑道观里挂单

    赵二牛说:“咱山上本来就是道观。”

    &n



第一百二十二章 四个
    于是应得也很干脆:“谢赵叔了,您没少替我操心,我记着呢。”又有些担心:“就是我挺笨,也不知道学不学得会。”

    听他愿意学,赵二牛就高兴了,当下摆摆手:“你是手笨又不是脑子笨,再说种庄稼那是力气活儿,也不用上脑子机灵。”

    这话听着多别扭。

    不过赵二牛没觉着,还说着:“赶明儿去你大伯家坐坐,跟着学点儿经验,我托他下地带上你,这会儿种庄稼不是时候,可菜啊什么的,也有种的,这段日子草生得猛的,天天拔也拔不尽,回头家里事儿不用你,你就跟着你大伯后头,学点东西。”

    拔个草,总也不至于不会。

    古威同意了,于是第二天就跟着赵二牛,上赵全勇家去,跟着喊大伯的,是赵二牛大哥赵庆祥,赵全勇不在,地里庄稼自然当爹的得多看着。

    赵二牛跟他大哥交代了两声,又叮嘱古威凡事多听他的话,就又回去忙活自己的事情。

    古威就跟着赵庆祥去地里,满地的杂草麦苗都快分不出来了,杂草茂盛之极,天天都有人在地里忙活,头天刚拔光,过一夜又冒出不少。

    所以地里天天都有人在,赵庆祥领着古威下地,地里的都是女人们,男人有重活儿要做呢,譬如……下山挑水。

    过去的路上碰着人,还时不时的打个招呼,赵庆祥也上心,就跟古威指,说那那那是谁家的谁家的,叫婶子,叫伯娘之类的,给认认人。

    古威嘴也甜,赵庆祥让他叫谁就叫谁。

    等到地里头,就听着赵庆祥说话,说麦苗长啥样的,只麦苗不拔其它的都拔光。拔出来的杂草也是不能乱扔的,杂草是不止一种的,有很多种,先都拔了,有些杂草能喂牛,山上有五头,两头是靠山村的,三头是窝沟岭的,当然现在已经不说是哪村哪村的了,反正都合一块儿用。

    能喂牛单捡出来搁一堆,回头自然有人拿去牛棚给牛吃。

    还有些杂草是野菜,也不止一种,哪些好吃,哪些不好吃,好吃的又拎出来单放,等完活儿了拿回家洗洗,也是一道菜,不好吃的就也拿回去,喂猪。

    古威听着赵庆祥给他指认这是什么野菜,那是什么野菜,能有什么用,他听着两眼都快蒙圈儿,合着就没有没用的不是人能吃就是牲畜能吃的。

    他们牛角山上,一点也不缺菜吃,虽说……只是野菜。

    但在地里种的那几亩蔬菜没成熟前,野菜也是菜,而且它生得又快又多,拔了扔不如拔了吃。

    不过跟着下地三四天,古威对牛角山上的野菜就已经如数家珍了,他心里不由得苦笑,难道自己还真是种地的命读书也不见这么快的。

    赵二牛知道了倒是高兴,连连说好:“本事学到手了,才是自己的。”

    古威心说要有条件,谁愿意下地学这个

    不过如今这世道,他不学也不成。一天弯腰起身的弯腰起身的,骨头架子都快累散了。

    好在赵二牛去赵庆祥家里讨来了红花油,揉得他一顿鬼哭狼嚎,惹得外面人不停往里瞅,干啥呢这是

    赵二牛听得直皱眉:“白瞎长这么大个子了,就抹点儿药,有这么疼”

    古威疼得眼泪直往出飙:“叔啊,疼,是真疼,能不能下手轻点儿”

    “轻了没用啊。”赵二牛自然不会采纳他的意见,照样该咋下手就咋下手:“忍忍啊,等过了这段日子,适应了,就不疼了。”

    古威顿觉眼前一黑。

    “这红花油要不抹,你明儿个都起不来。”

    所以……只能忍了。

    &n



第一百二十三章 终到家
    赵二牛是一村收俩人,徐向业跟徐鹏,那是一个他们村支书家的二弟,一个窝沟岭村长家的侄子。至于另外的秦胜跟齐老二,就是没这么多的挑头了,属于家境相对艰难的那种。

    这回教手艺,拜师礼肯定没什么好拿得出手的,至于家里吃水问题,每每有人来借用踏碓,都会很自觉的从家端盆水来给倒灶棚里大水缸里头,也不缺。

    他们四人一合计,总不能半天表示也没有,就叫家里女人们拔完草回来,轮着一人给送一份过来。好歹,也是个意思。

    所以汤国容倒是很显得清闲些,除了家里一些七零八碎的琐事,每天也就舂舂米,做做饭洗洗衣裳了。

    减轻了不少负担。

    就这四个徒弟还觉得自己占了便宜呢,这不齐老二就想表示一下,别的拿不出,一只鸡还不是大问题。

    汤国容跟赵二牛自然也是不能受的。

    齐老二也有他的话说:“那哪是个正经菜,就地里拔草顺便的事儿。”他是真心诚意想表示表示,跟人学手艺,人态度还很好,也没摆什么师傅架子,教活计也不藏私的,他们要学到手,那是一辈子受用的。

    毕竟目前这局势,有门技艺在手,吃饭上就不显困难。

    啥啥都缺的时候,手艺人可不就受欢迎吗。

    而且他家里头……还穷。

    赵二牛不肯接受,可也不能直接拂人好意,想了想就说:“有这心就行,至于毛蛋儿,那小子一身本事,路上能亏了自己嘴”山里到处是野物,估计吃肉吃上十来天,早伤了,回来啃两馒头才是正经。

    秦胜倒想着也是。

    齐老二就说:“那野生野长的,肉能跟家里养得肥肥的相比味儿不一样。”他就特别想推销给这比自己大了十来岁的师傅。

    赵二牛必不受,只道:“鸡还是算了,要不回头你家母鸡孵了小的,给一公一母送两只过来,好养着,以后也不缺蛋吃。”

    齐老二当场就应了:“一公一母会不会太少要不到时候看看,多捉两只,反正也不用粮食喂,山上不缺虫子草籽,叫它们自个儿寻摸吃的。”

    赵二牛说:“到时候看孵出多少再说。”一两只他还能厚着脸白拿,就当徒弟孝敬的,多了他哪能好意思。

    齐老二就笑呵呵说好,另外三人听得心里也痒,纷纷向他求购。

    “到时候给我家留两只呗。”

    “咱现在可是同门了,孵出来别忘了咱。”这是秦向业说的。

    齐老二满口应:“都有,肯定咱都有了,多的才往出换。”

    再是同门,肯定也没有白问人要的道理。

    边儿上汤国容听得想笑:“都没影的事儿,还先分配起来了。”万一人老母鸡不孵蛋了呢。

    秦胜也笑,就说:“未雨绸缪吗。”

    沈薇踩了半天,腿也酸了,就跟汤国容换了一下,汤国容过去踩,她先歇一歇,这会儿听着那几个说得兴致勃勃,不免也插句话:“齐二哥,要有多的,也别忘我家大勇啊。”

    齐老二抻着脖子:“忘不了。”前提是多,要少的话只能先紧着自家,然后他便宜师傅家以及几个一同学手艺,抬头不见低头也要见的同门。

    最后才能考虑换出去,山上人多,没把鸡宰光的人家也没几家,到时候再孵了小鸡,也不够所有人分换的,所以……肯定有人换不着。

    人都有个亲疏远近,先能换到的自然是跟自家走得最近的人家。

    至于其它人家,那等得下一轮。

    正边做事边闲话着呢,沈薇眼睛忽然一亮,指着前面:“婶子,你瞅瞅,是不是毛蛋儿他们回来了”说着就抬腿想出去看看。

    汤国容也是惊喜,停了不踩着踏板舂米的脚,转身顺着沈薇所指的方向看去,便见得一行十来个人影,在昏暗的火光中渐渐的接近。
1...157158159160161...19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