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父子俩的穿越日常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最爱喝椰奶

    就远远的瞧见有人从那边过来,等近了他就认出来了,赶紧的就迎上去。



    “哎,你哪儿去,我话还没说完呢。”冷不丁人就走远了,高跃民一边抱怨一边跟上。



    “毛蛋儿哥,毛蛋儿哥。”来人是张,脸黑黝黝的,个子比他矮半头,见了他就兴奋的挥手冲过来了。



    “吃了没”红烧鳝段用三个铝饭盒装着,再用网兜兜着拎,赵保国赶紧接了,又问他:“哥带你去吃食堂”



    “好吃不”张兴奋的左看右看,亦步亦趋的跟着他。



    “你弟呀”高跃民近前就问了。赵保国点点头:“给我送饭的,顺便带他去食堂吃一顿。”不过就算是单位的家属,要吃食堂也得拿粮票换的,但他身上也没有,粮票本早就交给食堂了,光他一个每月只够吃饱的,剩也剩不下。一会儿问韩莫生借二两,刚发了他肯定没用完。



    “你弟真好,还给你送饭。”高跃民有点羡慕。



    赵保国瞅他一眼:“说得好像你家里不给你吃喝似的。”每天午饭晚饭,高跃民媳妇儿都提前做了,哪天让他动过手。



    “这我同事,叫高哥。”赵保国拍拍张肩膀。



    “高哥。”张叫了声儿。



    到了点儿了,三人就回了单位。高跃民回自家吃饭去了,赵保国就领着张去食堂。门口就碰上韩莫生了,他叫张等他一下,拉了韩莫生就到一边跟他说话。



    “你亲戚”



    “我堂弟!”赵保国道:“昨儿回家捉了几条黄鳝,这不烧了给我送点儿吗。他还没吃饭呢,我就带他吃一回。”



    韩莫生就咽了咽口水,黄鳝肉烧好味道也很勾人的。这三饭盒呢,怎么着也能吃个够。



    “哎,借我二两粮票。”赵保国不客气就开口了,一会儿黄鳝肉肯定得请他吃,借二两粮票算啥。



    韩莫生就掏了给他:“拿去。”



    赵保国收了,又招了张进食堂,找了桌子让他坐着。又去窗口处排队打饭。



    要了自己要吃的份量,又往里头递二两粮票:“再打两碗高粱饭。”



    带自家亲戚来食堂吃的又不是没见过,王叔早就习以为常了,干脆的收了,又叫人从碗柜拿了备用的海碗:“先吃着,吃完了再来打。”



    赵保国哎了一声接好了递给韩莫生,叫他给拿桌子上去放。又对王叔道:“打一个豆腐干,辣粉条,还有老茄子也来一个。”



    “哟,今儿请客呀”王叔笑着问,挨个儿给打得满满的,一般情况下赵保国都只打一个菜的。



    “这不家里给送东西吗,好歹让他来尝尝王叔您的手艺呀。”赵保国瞎话张嘴就来:“您手艺这么好,等我弟吃了肯定吃不够,多打点儿让他吃个足,回去跟老人说说,免得总担心我吃不习惯啥的。”



    王叔就笑眯了眼:“那是,我这手艺没得说,要不是我那口子单位大小算个领导,现在又不许私人开饭馆,我早就去省城做生意了。”



    赵保国笑嘻嘻的接了菜,递了一碗给过来的韩莫生,自己端着两碗,还不忘回头跟王叔说:“那是,您老可是人才,我估摸着那国宾饭馆的手艺也就这样了。”



    菜搁桌子上摆好了,赵保国就准备开饭盒,韩莫生蹭一下起给按住他手。赵保国愣了一下,张也不明所以的抬头看,他早就饿了,这饭菜都打好了,咋不让吃呢



    &n




第一百四十七章 准备开窑
    赵保国叫郭昆来打下来,古威就让他跟那三个玩儿去,毕竟……不能总逮着古威一人薅毛,另外四个人,他也得给人机会,轮流来帮着打下手,现在是不会做饭,看多了,总能学着些流程。



    他不可能一直帮着做饭吧



    所以……还得让他们自己学到手。



    赵全毅天天早上过来取水,都是跟着下午的取水队回去的,中间饭就在山上吃,帮着干活儿。



    陶窑是建在距离炭陶差不多米远的地方,依旧是那片小黄土坡地,建的是最简单的那种竖窑,主体内部是中空的窑室,呈四分之一的球形,底部直径约一米五左右,高度却是比炭窑底了近一米,也是差不多一米的样子,平面那部分留一半作开口处,等正式烧陶时,把陶器胚子搁进窑室,开口处就直接用泥砖封死就成,为了避免跑烟,少不了还得用湿泥糊几层。



    至于烧火的地方,那是在窑室底下重新开的,室室底部打上一些能透进火焰的孔洞,等底下添上柴火燃烧,火焰就能透过孔洞对陶器进行焙烧了。



    赵保国也不大包大揽,只指点着一下结构,然后让赵全毅跟宋奇他们几个去挖,他就偶尔去看看有没有出差错就行。



    他大多数时间,都是叫上古威,开始做陶器胚子阴干,毕竟……这窑开也又不算大,而且……还得试着烧呢,谁能说上烧一窑,就能全然成功



    他还是头一回开窑烧陶呢,他觉得烧一窑下来,能有两个能用的,就谢天谢地,至于成功率,得靠时间来慢慢累积。



    所以……陶器胚子是准备得越多越好。



    陶窑两天就做好了,赵保国还过去检查了一回,觉得……没问题了。



    其它人还以为在炭制好前,能歇几天,没想到就被赵保国都揪去,玩泥巴了。



    做陶器胚子,可不就是玩泥巴吗。



    炭是陶窑做好后一个礼拜制成的,开了炭窑把里面炭化的木炭都检查了一遍,只有三分之一成功炭化,其它的……都烧成渣了,透了。



    赵保国对此是表示满意的,头一回,能有这成功率,他觉得自己本事还是阔以的。



    但其它人就很有些失望了,毕竟辛辛苦苦好多天,搞出一窑炭,连一半能用的都没有,怎能不叫人失望。



    赵保国对此…………



    “能成功就不错了。”他这样说:“咱们都是生手,头一回做这个,有能用的,没全不能用,不偷摸着高兴,失望个什么劲儿呢。”又不是专门烧炭的。



    这七天除了玩泥巴,赵保国一上午一午的,分别叫上两个到林子去砍柴回来堆着,这会儿炭窑空了出来,再烧上一窑准备着,炭吗,得多多益善。



    炭得烧,陶也得开始了。



    虽然是第一次使用陶窑烧制陶器,赵保国也是很大气的,毕竟陶器胚子做了不老少,这会儿把窑室都装满,大的有盆儿小的碗的,当然间距还是得有一些,毕竟热胀冷缩吗。



    用泥砖封死开口处,就在火口起了火,刚开始生时自然得用易然的干草枯叶,然后添加上细枝,等火稳定了引动,再慢慢往里添木炭。



    焙烧的最后一道程度,那就是温度要保持稳定,赵保国是没法儿做到绝对的,但有了木炭,相对还是能够做到。



    要是直接用柴火,那火时大时小,要保持窑室内部温度的稳定,就比较困难了,就是派人时时刻刻守着,那眼睛也没法儿一直盯着火光瞅,早晚得……瞎。



    所以木炭就是最好的选择了,虽然也得要人看着,可至少不用一直盯,眼睛也能好受些。



    陶窑那边让古威守着看着添炭就行,



第一百四十八章 成功率
    “跟鬼似的。”郭昆很好奇:“有仇人”卫宏扯了扯他,示意他别多问。



    赵保国也没多说,就道:“不用管他,先开窑。”



    这边就开始开窑,放了一夜,窑里的温度早降下来了,赵保国招呼着他们几个把里的陶器一个一个的搬出来,还得检查。



    那边取水队人见开窑了,就都过来看,很高兴。



    “这么多破的呀。”



    “第一回,破的多也正常。”就有人这样说。



    破的确实比较多,这一窑赵保国摆了二十多件陶器胚子,大盆儿俩中盆儿五,剩下的就都是大碗加小碗了。



    大盆儿全碎里头了,中盆儿倒是看着还好,可拿出来仔细一看,只有一个能用,另一个有好道裂缝,装水肯定漏。



    不过也不是全然无用的,不能装水,起码能装个米,实在不行也能放点零碎东西。



    陶碗在窑里头就碎裂了三分之一,剩下三分之二拿出来,一个个检查,轻轻敲击着,结实程度倒还可以接受,只要不直接摔地上,敲几下是不会坏的。



    可盛水才是检验最好的办法,就都拿过去装水试试。



    十八个碗,三个有裂缝,还有六个渗水,能用的只有十个。



    这成功率……赵保国觉得还算可以。



    慢慢提高吗,毕竟都是生手。



    他脸上却看不出来满意不满意,就面无表情一张脸,其它人看着他就觉得他不高兴,于是你一嘴我一嘴的安慰。



    “第一回做吗,没经验,有能用的就很厉害了。”有这样安慰他的。



    “先总结一下经验,改进不足,以后慢慢试。”知道今儿开窑,猛叔也跟着取水队过来围观了,这会儿也拍着赵保国的肩膀安慰他,本来是老支书他们也想过来看,猛叔可不敢让,毕竟都一把年纪,老胳膊老腿儿的,走山路,还得一个多小时才能到,累着咋办



    去要累了还能有年纪人给背背扶扶,回来时个个都挑着担子,累了就没办法。



    赵保国点点头:“我知道,这事急不来的。”



    姚大玮知道他今儿开窑,也上山来了,这会儿看着地上装着水也不渗的碗,高兴得直乐呵:“可以呀。”捶了一下他肩膀,很想要,可也不能提,毕竟山上缺碗缺盆儿缺锅的人家太多,他家里有借到的,虽不多,好歹有,所以……暂时不能提要分这个,不然眼红的人能妒忌死他们家。



    猛叔跟赵保国商量,这十只碗一只盆儿怎么分。



    赵保国摆摆手:“这跟我商量啥我只管做,一会儿您带下山去,怎么分就您跟村里商量着,不过……”他指了指后头眼巴巴望着的熊野宋奇他们四个人,说:“他们四个也在山上辛苦十多天,盆儿就算了,一个也没法儿分,那碗足有十个呢,他们四人一家先分一只,总不为过”



    眼见着宋奇四人就脸带欣喜了,又期待的看向猛叔,希望他能同意。



    猛叔看看他们几个,又看看地摆了一圈儿的碗,沉吟了一会儿,点头表示同意:“也是应该的,毕竟他们上山来帮着做的,第一批先紧着他们一家分一只也在理,不过要下一窑,就不能开这个头了。”



    赵保国点点头:“到时候该怎么分就怎么分,这不头一批吗,质量也不怎么好,他们又辛苦好几天,总得给人点盼头看着。”



    猛叔心想也是,又跟赵保国说:“那剩下的,我就跟村里商量着分了”



    赵保国自然没意见,不



第一百四十九章 进林子
    见有人帮着说话,赵雅跟柏颜可高兴。



    “是嘛是嘛,你带我们去,总不会不放心”



    “真是惯的!”赵保国没好气瞪了她们俩一眼,又跟卫宏说:“那窑这边就麻烦你们几个看着了。”



    卫宏笑眯眯的:“放心吧,保证看着好火。”也就添个炭的事儿,能多难



    那边在和泥做新胚子的几人也一人一句的。



    “有好东西别忘了带回来呀。”



    赵保国就笑骂他们:“一群吃货!”光惦记着吃了,山上这段日子,睡……可能不是特别舒坦,可肚皮却没亏待过谁,至于还这样馋



    宋奇熊野几个要知道他这样想,指定觉得冤枉,这一天儿天儿的,起早贪黑还都是重活累活儿,唯一点儿娱乐,也就下下五子棋了,还是趁中午太阳大的休息时间,也不过个把钟头。



    除了吃,还能惦记点啥



    想惦记啥也没指望呀,也就每顿饭能盼望盼望了,但又不是鸡就是兔子的,这偶尔吃吃,可以的,一天三顿的吃,谁受得住想换个花样儿做做吧,还没那条件……



    这操蛋的日子,真是悲催极了,偏还没处埋怨去。



    “哥,咱走吧。”赵保国就被俩妹子一边一胳膊扯着走。



    “有啥好看的呢。”赵保国也是想不通:“从小看到大的,不嫌烦”



    赵雅白他一眼:“你个直男懂啥这叫风雅,叫野趣!”她觉得像他哥这样的,只能指望爸妈给相亲,不然光靠他自个儿那是实力单身的。



    赵保国心说你跟我论风雅看看她一脸小得瑟样儿,到底把话咽回去,上辈子的事儿,没法儿拿出来做什么证据。



    赵保国扭脸看向柏颜:“你爷奶身体还硬朗吧…………”询问了一下大爷爷大奶奶一等长辈的近况,关切了一回。



    柏颜一一答了,说是家里一切都好,又说了一些家里发生的趣事儿,赵保国听得还是很认真的,时不时笑一声。



    柏颜说这两天她妈跟舅娘几个翻箱倒柜的找以前不能穿的旧衣裳出来,剪了糊鞋底,打算给家里人以后做鞋子用。



    赵保国怔了一下,便问:“是不是勇哥他们鞋底磨坏了”不然没事儿能想到做鞋子



    像取水队的,打猎队的,那衣裳鞋底坏得是比较频繁。



    柏颜就笑:“倒不是因为这个,关键家里东西一天天多了,也不知道哪儿多出来些七零八碎的,你看哪,东西一多,不得有地儿放总不能搁外风吹太阳晒的,容易坏,放屋里吧,空间就那么点儿大,这不舅娘她们没事儿就归置屋子,翻出好些不能穿旧衣裳,一琢磨放着也是白放,再被虫驻了多浪费就剪了做尿布,做鞋底儿,说是以后买东西不方便了,还得自己做,就先收拾出来。”



    这倒是长远打算,赵保国点点头,说到尿布……他看周悦,以及若无其事般厚着脸跟过来的包美丽,哦不,现在是包友贞了:“二表嫂几个月来着那尿布子不缺吧”



    他跟周悦说:“要缺了让舅娘上我家拿,小雅小时候那尿布,我妈收得好好的呢。”


1...162163164165166...19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