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塾风云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飞鸿流星
此时,李复的目光已然充斥着极度地疯狂,“这不可能,他哪里还有军队可以调度紫金禁军决然不会这么快集结起来发动进攻。更何况,我仍然啊留下了两万精锐监视紫金禁军,他绝对是在危言耸听!各位,请相信我,此人绝非轩乐君陛下本人,而是有人假意冒充想要............”
李复方才面对着文武百官说出他想要说的话,但他的最后一句话被远处传来的一声焦急地呼唤而给直接截断了。以李丹李复两父子为首,文武百官们都转过身去看着从黑暗夜空当中快马加鞭疾驰而来的身影。这是一位来自于巡防营的哨探,他跃身下马跌跌撞撞地冲进了太极殿当中。
“丞相........大将军,大事不好了...........”这位传信的士兵一骨碌跌倒在李丹李复两父子的面前,哆哆嗦嗦地对他们两父子说道。“城外出现了一支不知从何而来的军队,这支军队现在已经攻破了宣城南城的防御,已经占领了宣城。而紫金禁军,则直奔王宫而来.............恐怕,大事不妙.............”说到此,这位传信的士兵转头倒在了地上,不醒人事。这个消息宛如晴天霹雳一般,直接将原本还算是平静的太极殿上炸开了锅,文武百官们纷纷在讨论着自己的去留眼前的情况,一时间人声鼎沸却并没有一个好的解决方案。
此时此刻,李丹李复两父子却无心去关心这位传信士兵的死活,他们的心中机会有一个念头。城外出现了一支已经攻破了宣城防御的军队,宣城城内李复仍然保留着三
第三十章——广君苍梧(布局上)
次日清晨,由轩乐君亲自指挥的紫金禁军列队出现在了宣城王宫之外不远处的狂野之上,作为从小生长在此的帝王,他比谁都要了解这座宣城王宫当中的秘密。更有曾经齐国皇帝口口相传的秘密留存在他的心中。正因为如此,他这才知道,近乎所有齐国人即便是皇室成员都不知道的事情,关于那条连亘太极殿大殿偏第三根龙柱的密道,便是齐国皇帝世世代代临终之前口口相传的秘密,其他人根本无从知晓。
但这一次,轩乐君为了进入太极殿正面迎击李丹李复两父子用以给青玄军和紫金禁军两支军队提供时间上的支持,他不得已利用了一下这条密道,导致这条密道的秘密暴露在了满朝文武百官的面前。而在太极殿当中,轩乐君和冯百夷夏清两人合力上演了一场让李丹无所遁形的好戏,随后将所有朝堂官员全部留在了太极殿当中,从密道的另外一边用器魂之力暂时封印了这条密道,同时命令三名最为仔细认真的紫金禁军日夜看守着密道另一边位于宣城城内的出口,防止有人突破这道冯百夷布下的器魂封印当中突破。在保证了一切万无一失的情况下,轩乐君这才率领三万紫金禁军包围了宣城王宫所在的山脉附近,并且实施稳步推进的策略,并不着急着进行进攻或者是试探。
这倒不是因为轩乐君担心紫金禁军抵不过现在留在宣城王宫内的巡防营军队,巡防营这支军队纵然精锐但却是建立没有多少收的军队,而紫金禁军却是世代相传,世代拥有最优良的待遇和装备的最精锐的皇帝直属军。战斗力无论如何都是要远强于巡防营的。不过,轩乐君却忌惮于宣城王宫内所蕴藏着的诸多秘密,生怕在现在这个时候一旦李丹丧心病狂发动毁灭王宫的这条路的话,他们恐怕会损失地更大。正是因为忌惮这件事情,轩乐君这才并没有第一时间下令紫金禁军发动进攻。而是暂时采取了包围的态度,他的本意,就是想要拖延一段时间,王宫内毕竟占地面积并不大,内部存粮必然会不多。只要拖延一段时间,长此以往,想必王宫内的军心就会动摇,也不会再支持李丹李复两父子了。
可以说轩乐君这个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计划十分完美,只是他也并不是很清楚现在宣城皇宫内部早已经今非昔比,原本并不怎么丰盈的国库在李丹地一再调度下已经取代了宣城城内的粮仓。李丹调集民夫一再增加宣城王宫内粮仓的储量,必然已经想好了一部分的退路。可以说,这个倒是轩乐君没有考虑到的意外情况,不过,既然已经将李丹李复两父子和支持他们的势力的困在王宫内,可谓是第一步计划以及任务已经完成了。接下来的围攻,倒显得不是那么紧迫了。
“报,启奏陛下。”此时,紫金禁军军阵当中,骑着一匹身材极为魁梧壮硕的白龙驹上的轩乐君正在倾听前方巡哨所传递回来的消息,他的身边簇拥着数百近卫,此五百人原本就都是轩乐君的亲兵护卫,可谓是最为精锐的皇家侍卫。他们皆骑着黄褐色的战马,腰间配着一柄锋利的银色长剑,一手举着一面能够抵御重型弓弩箭远射的牛皮大盾,一手举着一杆莫约半人高的银色长枪,这支军队又被称为“重盾枪骑军”,乃是齐国最为重要的精锐之军。也是历代皇帝最为信赖和仰仗的护卫军。
既然现在轩乐君回来了,这支军队自然重新回归轩乐君的身旁,仍旧负责全面保护轩乐君的安全。此五百人簇拥着轩乐君位于紫金禁军军团的最中央,那两名想要向轩乐君汇报消息的巡哨想要见到轩乐君,就必须得到他们的同意方才能够面见轩乐君。而此时,这两名巡哨正在将他们远望观察了解到的大概情况都一五一十地告诉了轩乐君。
“陛下,王宫四处防御地都十分完全,巡防营的士兵一刻不停地在宫城城楼上巡逻,卑职还能够看到架起的投石机以及重弩机,据卑职观察下来,恐怕现在巡防营应该是分成昼夜两批,日夜不停地巡防着宫城。”
这个消息倒是让轩乐君心中不免得担忧了起来,从前宣城王宫虽然有防备外敌进犯的准备。但那些都是比较基本的防御措施,守卫宫城的士兵也不会很多。现在不仅仅大幅度增加了守卫王宫的兵力,还准备了诸如投石机这样强劲的防御攻击皆备的武器。更重要的是,李丹李复两父子敢向他们投石,但他们却不敢轻易动用投石机进攻王宫。因为一旦摧毁宫闺围墙,很有可能会破坏这其中深藏着的秘密。这个结果,是轩乐君不能接受的。
轩乐君沉默半响,还是觉得现在恐怕强攻是不太现实了,要攻下这座宣城王宫看来还要另想他法才行。想到此处,轩乐君便笑着对面前的两名垂手而立的巡哨说道:“你二人这一次辛苦了,下去每人领赏二十两黄金。”
“多谢陛下厚赏!”这两名巡哨大喜过望,他们万万没有想到陛下竟然出手如此阔绰,陛下之宽厚仁德名不虚传。他们两人连忙跪下叩
第三十章——广君苍梧(布局中)
冯百夷自然是明现在轩乐君的期许,正是因为强攻并没有什么希望他才会对于奇兵计划更加有兴趣。于是,冯百夷不紧不慢地说道:“陛下想必知道,所谓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的含义,对于我们来说,现在既然强攻为下,自然是上兵伐谋。我所说的奇兵计,就是针对现在留守宣城王宫内的军队而发展。”
冯百夷抬起右手指向六百步以外的宣城王宫,眸光敏锐地扫过布置在宫墙上的投石机重弩等重型武器。“陛下请看,现在身在宫墙上守卫的主要都是忠诚于李丹的巡防营军队。据微臣所知,巡防营这支军队是李丹在陛下离去之后另行组建起来的一支军队,这支军队李丹苦心经营了数年,这当中的每一位军士都只知丞相摄政王而不知陛下。要想动摇他们的军心,绝非易事,甚至几乎不可能实现。”
“那该如何是好”轩乐君已经大概听懂了冯百夷的意思,但他还是有些雾里探花,无法看清楚花中真颜。虽然曾经他是一位文武兼备德才贯彻古今的帝王,但毕竟远离朝堂有些年头,一时间还无法完全适应重新回到帝王之位上来的感觉,所以才有此疑问。
冯百夷微微一笑,“微臣所说的动摇军心,并不是指巡防营,而是指昨日李复带入宣城王宫的两万军队。这支军队据微臣所知及吾儿宇冲传递回来的消息,原本是驻守宣城北方黎城以及阙城的守备军。因为玄灵大陆的出现李丹才让自己的儿子李复调走这支军队前往北方支援并谋取离国的利益。可以说李复对于这支军队的掌控力并不高,虽然他可能通过替换军中高官的方式让自己的心腹掌兵继而控制这支军队。但这却不足够,由于这支军队是深受国恩,他们也是成立已久的军队,在忠诚度上肯定还是偏向于陛下的,我们要争取分化的,恰恰就是这两万人。”
夏清此刻已经完全听懂了自己丈夫的意思,她不由得鼓掌笑道:“师兄这个计划很不错,只是应该如何动摇他们的军心呢”
冯百夷正欲解释,面前骑在战马上的轩乐君突然说道:“我倒是觉得,可以利用城内还存留着的那三万军队,来进行这样的一个计划。我如果没有记错的话,一般当地的戍卫军都是就地招募的本地人,他们的家人应该都留在北方。在这个必然会持续不知道多少时候的拉锯战当中,一旦我们投入他们家人的家书以及赦免圣旨的话,他们的军心必然动摇,到时候李复也休想再控制住这支军队。”
冯百夷拱手赞道:“陛下思虑这般周详,微臣佩服,再者说,即便无法动摇军心,也必然会引起李丹李复两父子的猜忌。这样,内讧必然就是不可避免的了,到那个时候,我们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攻下宣城王宫,不需要再付出什么大的代价了。”
“好!”轩乐君猛地拉动自己胯下战马的马缰,笑着对冯百夷和夏清说道,“既然已经有计划,我们这就撤军。回宣城,稳定住现在的局面为上!”
三万紫金禁军缓缓列队回撤,轩乐君策马在前,冯百夷和夏清两人跟在后面,他们统帅着这三万紫金禁军直接返回了宣城场内。而在此时,守卫在王宫之上的巡防营士兵们满腹疑虑地看着紫金禁军撤走的军阵,他们很好奇为何现在这个时候紫金禁军大张旗鼓列队过来,还刻意保持了投石机最远射程之外六百步的位置进行观察,很明显就是在处处防备他们并寻找机会进攻。但为何,现在他们徘徊流连了一段时间以后,竟然就这么直接撤走了,这确实是一个令人费解的事情。
不过,巡防营的士兵们却并没有忘记将这个消息及时传递给现在全面负责宫墙防御的大将军李复,李复也对此感觉到十分纳闷,他带着自己的亲卫来到紫金禁军的集结地附近,正好看到最后一批紫金禁军撤走离开这里的队列,这件事情同样让李复觉得十分不可思议,明明轩乐君现在已经利用奇兵将他们逼进了绝路,紫金禁军的战斗力也是要强于他们的这两支军队,但为何轩乐君却下令撤退了呢
此时,一名巡防营的偏将凑在李复耳边,低声说道:“大将军,既然紫金禁军撤退,我们现在是否可以将阵线暂时推出王宫这里呢或许,我们是不是可以出动一支奇兵,进攻紫金禁军的后背,困守宫城实在是有些危险,这里的地形毕竟经不住大型攻城武器的进攻,虽然我们拥有投石机这类的重型武器,但这并非是长久之计。更何况,我们自己内部也并不一定稳当...............”
后面的话这位偏将并没有继续说下去,但李复却已经明白了他的意思,他也知道巡防营这支军队都是自己父亲一手提拔建立起来的军队,他们一向来都只知道丞相
第三十章——广君苍梧(布局下)
今日回归宣城以后,轩乐君一方面让冯百夷和夏清两位魔灵密使的正副盟主派遣出他们麾下最为精锐的部分密使前往齐国各地进行宣传,目的也很明确,就是想让所有人知道轩乐君已经归来,齐**民们都要重新团结在一起共同面对接下来一切的情况;另外两方面,轩乐君一边派遣紫金禁军心腹火速前往北方黎城和阙城,用他重新拿回来的金牌令和虎符召集李复麾下那支军队将士们的家人,让他们来跟自己的丈夫或者是儿子写封家书,这也是不战而屈人之兵最关键的一步;最后一步,轩乐君比谁都清楚,生活在宣城城内的百姓们最能够代表全国百姓们的意愿,更有部分来自于各地来宣城经商读书的人,他们的家人都在全国各地。如果能够将他现在所说的话顺利传递到宣城城内每一个百姓们的话,很有可能就可以直接将他现在所做的一切直接都告诉全国百姓。这也是轩乐君做这件事情的最终目的,通过这个手段让全国的军民都知道,李丹李复两父子乃是齐国的叛逆,并非是所谓的“忠诚之人“,另外一件更加重要的事情,是想通过这样的手段重新使得齐**民归心,重新将齐国带向富足强大,现在封国内讧,白衣天女势力起义,圣帝必然要处理内乱,后面不管是谁最终获得胜利都会对封国国力产生巨大的影响,这个时间段最为关键的就是齐国重新富足繁荣昌盛强军的道路。
轩乐君本来直接想借此机会颁布他所想好的一部分新政,但冯百夷确劝说他不必着急,至少在现在这个时候不能够这么操之过急。先将百姓们的军民之心掌握到他们这一边,重新使得国内团结,再下新的政策条令。毕竟新政一旦颁布,有一部分受益必然会有人的利益受到损害。现在齐国尚且未曾统一,过早做这些事情对于他们来说反而会有些不利。很明显,现在这个时候冯百夷的建议,就是从长计议。轩乐君也认同了这个观点,于是先准备做好并完全处理掉李丹李复两父子的威胁以后再行其他的计划。
这一日,轩乐君也算是总得了些许空闲,他便回到了宣城城内紫金禁军的驻地,带着自己的妻子云贵妃夏芸以及冯百夷和夏清这一对他所信赖的姐姐姐夫,变装易容出现在了宣城城内,他们都很清楚,这一日宣城城内发生这样大的变故,很多百姓们的意思和见解必然都是各不相同。这样的情况下,了解百姓们真正的想法,就变成了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
于是,这四人便换上了普通的长衫长裤,脱去了原本华丽的澜袍,他们离开了紫金禁军驻地,神不知鬼不觉从紫金禁军后营外的通道离开了军营,来到了宣城城内四通八达的街道上。
宣城由城中心蔓延开去的四条分叉道路,一直延续到宣城城段中央的位置被称为“闹市区”,这里有着琳琅满目的商铺以及客栈酒家,这里也同样是每日都会举办热闹非凡的集市。很明显,这里就是宣城城内最为繁华的地方,从这里向外走便会逐渐变得冷清,而在宣城城最中心的百米以内的四家酒楼,便是宣城城内最为繁华生意兴隆也是最负有盛名的存在。这四家酒楼当中,又是是以”碎蓝轩“为最,能够在碎蓝轩喝酒吃饭的绝非是普通人,至少也是身有官位或者是皇亲贵族大商人。所以,今日轩乐君想要去一探究竟听听情况的,便是这座碎蓝轩。今日,也算是暂时解除了危险的他们并不急于求成,而是慢慢悠悠地闲逛,夏清夏芸两姐妹很多时候没有见面自然有说不完的话,特别是在这样热闹的集市上来来往往,女人心中那永远不变的心态便很自然地就迸发了出来。
相较于夏清夏芸两人而言,冯百夷和轩乐君两人谈论的东西就比较严肃了,他们现在虽然出来散心,但毕竟现在事实上的危机还并没有解除,李丹李复两父子现在虽然已经被逼退到了宣城王宫当中,但他们现在毕竟还是拥有将近五万效忠于他们的军队,战斗力也都还算是中等偏上,虽然现在他们可能不太敢离开王宫这座天然屏障,在旷野里战斗的话紫金禁军的战斗力要远远超过巡防营以及李复手中的阙城黎城守军,这也成为了李丹李复两父子现在不敢率领军队贸然离开宣城王宫的缘故。但轩乐君却在担心,一旦傍晚时分紫金禁军进入休整阶段的话,李丹李复两父子会不会指挥他们麾下的军队杀出宣城王宫,这样的情况一旦发生可能会导致很严重的后果。
冯百夷微微一笑,”陛下大可不必担心这件事情的发生,试想,如果李丹李复两父子现在有这样的想法的话,现在这个时候难道就不可以出动军队来进攻吗陛下要知道,
第三十一章——广君神器
轩乐君、夏芸、冯百夷还有夏清四人相视一笑,他们在来到此之前便已经料想到了这样的情况,毕竟碎蓝轩多年以来都一直可谓是掌控着宣城城内大部分最为尊贵的酒楼,他在酒楼这个行业当中的霸主地位同样无可撼动。对于寻常百姓们来说,他们从来是都不敢奢望来碎蓝轩一品美味的,但来过此地的人们都对碎蓝轩赞不绝口,众口一词地说这里的食物宛如真金白银,让人不忍心下箸吃一口。当然,能够来碎蓝轩吃饭的,绝非寻常之辈,至少也是官员或者是富翁大家。
对于面前这位店小二的盛气凌人,轩乐君、夏芸、冯百夷还有夏清四人倒也对此感觉并不奇怪,如果换成大局已定的情况下他们必然就会安心留在这里享受这种别样的感觉,这种感觉是他们身在皇宫或者是魔灵密使内所感受不到的稚初之感,同样也是贴近百姓们最初的感受。但现在,宣城城内并不平静,寻常百姓们或许感受不到,他们也并不知道轩乐君和丞相李丹之间已经到了你死我活境地的争斗。他们仍旧在按照原本的生活方式生活,冯百夷和轩乐君两人心中有些担心,他们并不想在这里耽搁太长时间。
轩乐君二话不说直接从自己的怀中取出了一方御印,这尊用红绳系在轩乐君手中的”御用之宝“的红色玉符乃是轩乐君先前前往太极殿的时候取回来的一件重要物品,其他能够象征着皇帝至高无上王权的金牌虎符玉玺轩乐君都已经从李丹的手中取回。当然,金牌虎符以及玉玺这一类的东西轩乐君自然不可能随身携带在身上,毕竟这些都是携带起来并不怎么方便。但这块红色玉符,却可以随身携带并证明自己的身份。要知道,”御用之宝“这四个字,绝对不可能是一般人敢使用的。因为这件事情的后果实在是太过严重,一旦被查到就会有被株连九族的风险。能够堂而皇之取出代表着四个字的,必然就很有可能是传说当中方才回到宣城仅仅没几日的齐国皇帝轩乐君。
这位店小二虽然眼高于顶十分傲慢,但他的反应速度却也令人赞叹,在看到这块镶嵌着四个红色大字“御用之宝”的时候就连忙跪倒在地上,恭敬地磕头喊道:”小的不知是陛下,实在是无礼,请陛下饶命!“
这位店小二的喊话虽轻,但这座碎蓝轩当中由于环境安静的缘故还是被周围的几桌人听到了,他们的目光瞬间就锁定在了轩乐君的身上,他们都对此十分好奇,难道面前这位中等身材的男子真的是他们的皇帝陛下因为大多数人们都没有见过轩乐君的真实面目,很多年以前轩乐君就已经离开了齐国国内,以至于齐国国内大部分的人都已经淡忘了这位曾经的至高无上的皇帝,对于一般人来说,他们都已经基本接受了李丹这位丞相作为摄政王统领朝堂,统治齐国,李丹倒也没有做什么让百姓们感觉到不满的事情。现在轩乐君骤然归来,在这样的情况下让所有百姓们一下子就重新转变观念无条件支持和适应他,这倒是有点强人所难了。
轩乐君微微一笑,上前一步扶起了面前的这位店小二,淡然地说道:”小二误会了,我虽然手中持着陛下的玉符,但我并非是陛下。我仅仅只是陛下的心腹官员而已,陛下现在方才归来,怎么可能有这样的闲情逸致出来来此地喝酒谈心浪费时间,陛下恩赐,赐予我此道玉符,我这才出来邀请朋友一到享用早就慕名而来却一直未曾有机会来的碎蓝轩。怎么,“轩乐君微微一瞥此时此刻仍旧跪倒在地的店小二,他心中暗暗冷笑但表情上却并没有任何变化,”不知道,现住我们可以留在这里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