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塾风云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飞鸿流星
冯姗姗表面上装出来的还是一种小女儿的心性,但实际上夏清却从自己女儿的脸庞上看到了一丝坚毅和稳重。让夏清不由得现在自己的女儿确实长大了,不仅容貌倩丽宛如自己当年的模样,甚至比当年的自己还要成熟。
想到此处,夏清不由得暗暗叹息一声,自己这么些年确实没有机会去照顾自己的一双儿女,自己的孩子们确实在成长,这般的成长历程是夏清小时候未曾经历过的。不过,夏清又想起了自己丈夫曾经说过的话,自己的孩子们注定不是什么平凡之辈,与其让他们在作为前辈的保护下如同温室花朵一般生长,还不如让他们通过自身努力为自己的未来写下完美的开端,这才是最为美好的事情。
夏清想到此处,心中也就这么释然了。她也就释然地牵起自己身边的女儿的手,笑着说道:“你们都长大了啊........我和你爹差不多也就可以真正的好好休息了..........”
冯姗姗嬉笑着拉起了自己母亲的手,笑着回应道:“娘,你这是说笑话呢,我们虽然看上去过得挺好的.....但实际上我们还是离不开您和爹呢........”
夏清怜爱地看着自己的女儿,她的脸上难得浮现出非常舒心的笑容。一行人快步沿着楼梯便走到了这座“食为仙”酒楼的三楼,在这里等待着他们的自然就是他们所最熟悉的人,依旧是穿着一袭白色衣衫,只是面庞没有了当初的温文尔雅的那位中年男子正等候在楼梯的转弯口子上。这位男子他的脸庞略显的严肃,甚至有一丝丝的苍老。不过,此时此刻这位男子面庞上带着凝固而深远的笑容,却让面前的几位年轻人都觉得心中充满了一种淡淡的温暖。
“爹!”冯姗姗掂着小脚便冲进了这位中年男子的怀抱,这位中年男子也同样回报以最为舒心的笑容,他抚摸着自己怀中的少女冯姗姗,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感慨。而站在不远处的冯宇冲小时候和自己的父亲并没有过多的亲热,所以现在也没有上去和冯姗姗争抢怀抱。他只是和高涵悦还有施兰博站在一起,凝视着这一双父女,心中也觉得特别舒畅而已。
这位中年男子不是别人,正是冯宇冲和冯姗姗的生身父亲,高涵悦和施兰博两个人的师傅,夏清的丈夫冯百夷。他看到自己的一双儿女和徒儿,他的脸上露出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靠在自己父亲怀中的冯姗姗微微昂起自己的脑袋,讲清秀倩丽的面庞贴在自己父亲的脸上,随即有些撒娇似的低声说道:“爹.........你就打算让我们等在这里吗.......”
冯百夷轻轻地摸了摸自己女儿的头发,带着一丝歉意地回应道:“哦,对了.......我们先进去慢慢说吧........”说完,冯百夷指了指自己面前不远处的一座雅间,六个孩子对此感到挺好奇,为什么冯百夷和夏清能够抢到这么尊贵的雅间
不过,六个年轻人还是跟随着冯百夷和夏清两个人快步走进了面前的那座雅间。一进入这座雅间,首当其冲看到的便是一张名贵的红木昙花雕刻而成的桌子和两张对面对摆放着的竹藤编制而成的长凳,这条长凳很长,足足能够让四个人并排坐下都不成问题。在这张桌子上现在尚且还在冒着丝丝热气,氤氲般的热气通过这间雅间里开着的一扇窗户缓缓向外漂浮而去。冯百夷指了指自己的对面,冯宇冲、高涵悦、施兰博还
第二十七章——去留难绝
夏清看到了施兰博略带惊愕的表情,她倒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便笑着和施兰博解释道:“博儿,你祖父不仅仅留下了自己的传说,他给予我们的这些东西确实也让我们觉得奇妙........”
夏清的话还没有说完,冯百夷的右肩上便出现了一只从窗户外飞进来的信鸽,冯百夷麻利地将这只碧玉色的信鸽脚上所绑着的一封简短的信纸给抽了出来。这只信鸽让冯宇冲他们都觉得非常的熟悉。这便是当年那位老者所赠与的信鸽之一。当时这信鸽只有五只赠予了他人,冯宇冲、高涵悦、冯宇冲、施兰博还有现在尚在齐国皇家学院里的洛银莹五个人人手一只。其他的四只信鸽还在冯百夷的手中,被他作为了传信使用。
今日,这只碧玉青色的信鸽便是冯百夷和夏清两个人运用而来帮助他们传送信件。只是,平时的信件只不过是冯百夷和夏清两个人为了和自己的孩子们保持联系而做的信件。当然,他们两个人也凭借着他们特殊的身份承担了另外一个任务,便是寻找尚在封国内不知所踪的云贵妃和齐国皇帝轩乐君。于是,冯百夷和夏清便以此为契机,通过信鸽联系身在齐国执掌大权的齐国丞相李丹。这只碧玉色的信鸽,便是冯百夷和夏清专门用来和李丹作为通信之用。
当然,在平时时分李丹也很少会和他们联系,最多联系之时也只是询问一番是否寻找到了他们想要寻找的人而已。而冯百夷和夏清两个人自然也没有什么事情不会选择去联系李丹的。不过今日,冯百夷接过这封信件的时候还以为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他现在的精力都集中在自己已经好几年没有见到过面的儿女徒儿们的身上去了。可是没有想到,冯百夷刚看了这封简短的信件的第一行,他的表情就突然大变。
夏清看到了冯百夷略有些异常的脸庞,她也不由得皱了皱眉头,有些紧张地问道:“怎么了,夷哥.............”
冯百夷并没有说话,面色又一次再次恢复了正常,他看着自己身边的这六位孩子,他的心中蓦然涌起一股深深的愧疚之情。缓缓地,冯百夷将自己手中的这封信件递给了夏清的手中。实际上,从冯百夷的内心之中衍生出来的真实想法,他其实是不想让自己的孩子们过早地进入这世事无常的江湖。可是现在,冯百夷不由自己选择,孩子们已经给自己选择好了属于他们的道路,他们也就没有任何理由阻拦他们的未来了。这一切,还是需要让这些年轻人们慢慢地学习积累经验,最终拥有独当一面的能力:
而接过了冯百夷递过去的信件的夏清同样只是看到了这封信件的开头一句话,便也同样惊愕的脸色大变。此时,坐在一旁的冯姗姗借此机会瞥了一眼这张粗布信纸,就是这么一瞥,冯姗姗也吃惊地捂住了自己的嘴巴,她清晰地看见,这张信纸上第一行便写着一行李丹的手书,上面写着简短的一行字“明族起义,封国联合。”
正是这么一行剪短的小字,非常清晰地写出了齐国最近发生的一系列的事情。而这两件事情则预示着齐国即将面临最大的危机。封国这三年在圣帝的厉兵秣马和整顿朝廷,发展速度虽然不如齐国那么迅猛。但是封国本身国内安靖无战事,国力本身就强于齐国许多。而封国国内又经过了圣帝的整顿以后变得十分齐整,封国上下都认可了这位新国君。这一点倒是并不让他们意外,圣帝野心勃勃一直想要统一魔灵大陆,既然国内已经安定下来他自然会寻找机会出兵进攻齐国,他是肯定不会坐看齐国这么飞速发展而不去制止的。
在信中所写的其他东西却让他们看到这封信件的人都大吃一惊,他们都以为在十年前明月天国之乱结束之后,明族这个本身其实没有什么错误,但却成为历史前行的一个悲剧的族群已经从魔灵大陆上消失了,可是没曾想到,现在将近沉寂了十年之后的这个明族再次出现在了魔灵大陆上,据传言说,明族这个计划筹备已久,并且已经通过控制了若城守将南方总督陈杰而掌握了若城整座城市以及境内的二十一座县城。而原本驻守在若城城外的五万精兵现在时分已经被埋伏导致损失惨重,剩余的两万余人退守东临关,近日还遭受到封国先锋军队的攻城,形势十分严峻。只是,他们没有想到圣帝竟然会借由这个齐国内部内乱的机会发动对于齐国的攻击。而李丹在信件里也同样提到,魔灵密使已经探寻到了明族和封国暗中的交易,得知圣帝的目的并不是在这一次战斗的契机就要击败甚至灭亡齐国,圣帝想要的是将整个齐国一点一滴的慢慢蚕食掉。通过明族起义这一契机,现行占领住齐国南方的两个重要地区——若
第二十八章——两路共进
场面一下子安静了下来,其实冯宇冲说的话也是高涵悦和冯姗姗两个人刚想要说的。只是夏清这么断然的拒绝,他们另外的话也不好继续说了。只好选择沉默,心中却打定了每个人都有所不同的主意。此时,面前的铜锅里尚且还冒着寥寥淡淡的青烟,坐在右首的俞菲不紧不慢地从铜锅里拣起了一块方才煮熟的嫩牛肉,淡淡地说道:“不必过多的担心,我倒是有一个办法,不知可行不可行”
俞菲的话无异于是让场面一下子又泛起了点点的生机。冯百夷和夏清两个人对俞菲并不怎么熟悉,只是知道她同样也是齐国皇家学院的学生,也是自己一双儿女的伙伴和同学。而且他们两个人也不是很喜欢俞菲这种面带坚毅,表情一直很凝重,看上去似乎心机很深的模样。不过,他们倒是挺好奇俞菲所谓的办法,夏清便淡淡一笑,问道:“不知是什么办法”
俞菲淡淡一笑,将那块刚刚方才拣起的嫩牛肉送到了自己的嘴里,这才不紧不慢地说道:“伯父伯母,其实你们也应该知道,明族的起义并没有获得百姓们的支持,否则他们也不会仅仅只是靠这三万明族族人起义,直到现在也只有这么三万余人。如果明族起义深得人心,是人心所向的话,他们完全可以从百姓们之中招募青壮兵士补充军队,再发给他们家良田或者是耕牛这类的必需品安抚他们的家人。而现在他们并没有这么做,或许应该说是他们无法这么做。我们齐国经过这几年,国力已然恢复,甚至要更甚于往昔。百姓们生活和乐安康,是绝对不会跟随他们起义的。而明族引入封国,实际上是更加打击了这些百姓们。实际上,我们也有不战而胜的办法,只是..........”
俞菲的评判确实让冯百夷和夏清两个人眼前一亮,这一点他们虽然考虑到了,但是他们一时之间还没有想到可以应对的办法。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他们才要听一听俞菲对于这件事情的看法。
此时此刻,原本有着自己想法的高涵悦接口笑着说道:“不知菲儿所想的,是否是通过我们齐国皇城宣布宽恕这些百姓,还通过抚慰的手段给予他们安慰,不追究他们支持明族起义的罪行..........我们再找机会潜入若城.........一定要抢在封国入侵之前救出陈杰总督............相信这样我们还是能够有机会全力对付封国...........”
俞菲微微一笑,“悦姐姐的意思便是我的意思,只是我们的大敌并不是这明族。而是想要掠夺我们齐国的封国,这才是最终的敌人。”
冯百夷原本凝重的脸色终于随着俞菲和高涵悦两个人的话舒展开了自己的双眸,他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了,他立刻找到店小二,问他借过了一支毛笔,齐刷刷地在李丹来信的背后写上了一行字,立刻将其折叠好放进了停靠在自己肩膀上的那只碧玉色信鸽脚上绑着的信件袋子里,将这只碧玉色的信鸽快速放飞了出去。这才转回雅间坐下。此时,夏清却告诉他一件事情,再次让冯百夷陷入了一阵的沉思。
高涵悦和冯宇冲两个人主动要求回去若城救出被囚禁的齐国南方总督陈杰,这个提议俞菲和冯姗姗两个人也同样出声赞同。这一点让冯百夷和夏清有些犹豫不决,他们其实也明白,他们分身乏术,不可能又去对付封战会大军的入侵又去阻止明族起义。而冯宇冲和高涵悦还有冯姗姗和陈杰关系挺不错。让他们去也是一个最好的选择。
夏清和冯百夷两个人不由得感慨一声他们的孩子已经成长如斯,甚至已经具有了独当一面的能力。他们如果再不放手的话,实在是有些过意不去了。
冯百夷长叹一声,也就不拒绝自己孩子们的此等提议了。只是冯姗姗突然提起了一年事情,让原本早已经准备好了随时可以出发的冯宇冲和高涵悦两个人不由暗叹一声他们还是没有想得很全面。
冯姗姗提出的问题,便是对于即将来到益城,已经通过了密世典籍上还的转轮考验的蒋月寒。蒋月寒通过自己随身携带的传信飞鹰和他们联系到了,她最多只需要三日功夫,便可抵达益城。
按理说,他们处于人情应该留下三日等待蒋月寒,但是战局瞬息万变,可能就这么三天东临关和会城就有可能失守。这一点是他们都不敢想象的事情。再者,他们之中心思缜密的高涵悦其实还是担心蒋月寒的身份,她毕竟是圣帝和容乐长公主唯一的孩子,纵然现在这股亲情似乎有些淡漠如水。可是,谁能够保证蒋月寒不会血浓于水呢当然,这一点高涵悦却根本不敢说,她只能选择继续倾听。
此时,一直没有说话的施兰博站起身来,笑着提出了一个比较折中
第二十九章——再战东临(上)
不过,夏清和冯百夷这样的决断还是让冯宇冲他们微微有些意外的。现在情况非常紧急,战斗随时可能会瞬息万变,谁都不知道下一刻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一旦他们这么绕了一趟远路,很有可能就会进入了万劫不复的境地了。当然,这话他们都不敢说,只能默默地加快自己的脚步飞奔而去。
最近的时日,由于冯宇冲、冯姗姗还有高涵悦三个人不紧不慢地在忠城通往益城的那片山脉之中如同散步一般的行走。这么一来,他们原本每日必须要修炼的内功和轻功外功功法也就在不自觉之间荒废了一阵子。甚至他们在这段时间内,都没有想起自己尚未突破器魂修炼的第一道瓶颈,也就是器魂修炼的第三重。他们也确实没有什么好沾沾自喜的,甚至都有些羞愧的脸色挂在脸上。
果不其然,虽然他们嘴上说得很急要急着赶回若城去救齐国南方总督陈杰来逆转局势。可是事实还是给了他们当头一棒,将近两个月的时光里他们三个人确实十分地懈怠,在外面游山玩水不亦乐乎。却真真实实的忽略了他们每日必不可少的修行和锻炼,偏偏冯百夷和夏清两个人现在此时此刻已然全速在那儿奔跑着,冯宇冲他们一时之间无法适应这种他们原本还算是比较能够适应的速度。不多时便已经被冯百夷和夏清甩在了身后。
冯宇冲、高涵悦还有冯姗姗三个人的脸上都露出了一丝无奈而充斥着淡淡悲伤的笑容。他们修行器魂这一条道路,还是不能够有片刻的懈怠和松弛啊!一旦懈怠慵懒起来,还真的不知道结果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纵然脚步有些沉重,面庞上也微微沁出了汗珠,但是冯宇冲、高涵悦还有冯姗姗三个人还是在坚持。他们着急着要回去救援陈杰,所以哪怕是咬紧牙关,他们也要继续坚持下去,拼命迈开步伐追赶已经去到前方的冯百夷和夏清两个人了。反倒是跟随着他们的俞菲脚步非常稳健,一直在那里等待着冯宇冲他们三个人,而后还是并肩一起跑着。
冯百夷和夏清跑向远方,他们的目光却始终停留在身后的三位年轻人身上,这是他们从小到大生活在一起的人。对于这三人,冯百夷和夏清自然是最为关心和爱护的。特别是冯宇冲和冯姗姗,这是他们的骨肉,是他们血脉的延续。他们之所以没有停留下来,就是为了看看自己的孩子们究竟能够坚持到什么程度。而对于俞菲,冯百夷和夏清两个人并不熟悉,而且他们也隐隐地能够看出,这位俞菲似乎隐藏了自己的实力。她似乎已经突破了器魂修炼的第一道门槛,达到了器魂三式甚至更高的境地。但俞菲似乎一直深深埋藏着自己的实力,冯百夷和夏清两个人也不好去多问,只是暗暗地在心中留了一个心眼而已。
远方的梦城似乎并不遥远,隐没在渐渐斜晖的夕阳中的远方山脉渐渐消失在了视线中。他们不由得暗暗感慨一声命运无常,今日他们方才经历了数年未曾相见后的相见,可是他们转瞬之间又要分开,这怎么能不让他们心生感慨呢
凝视着远方的斜晖,印衬着他们注定不同寻常的人生,继续随着不知是宿命还是逆天的命运一路向前前行,前方究竟是什么,他们也无法预料到将来发生的事情...............
.............…
齐国轩乐君二十二年的夏季,齐国南方重镇东临关,驻守在此的齐队使用量有两万军队,这两万军队是原本驻守在若城城外的五万精兵其中的两万,他们在若城被明族伏击,用火攻几乎剿灭了这支军队。剩余的两万军队,在陈杰的三位副将的带领下退守东临关。原本这支军队是想要配合齐国北方前来的援军一起回头剿灭明族的起义军队。只是,这三位副将现在得知了一个消息,封战会的一堂三堂的六万军队现在已经聚集在了东临关的城外,甚至在刚到的这一晚上便发动了试探性的进攻。虽然东临关城高墙厚,城内的百姓们也纷纷表示支持齐国对抗封国的进攻。封国在短时间内使不可能有办法攻破东临关的城墙,进入齐国内部的腹地之中。
可是,这三位陈杰的副将还是忧心忡忡,他们原本驻屯着的军粮几几乎都被明族以偷袭的方式给焚烧了个殆尽。虽然退守东临关,但是东临关内的粮草原本只是提供给三千驻军所食用的。一下子增加了两万军队,东临关内的粮草不日就会告罄。这一点,让这三位副将无比担忧,他们现在能否守住这座对于齐国无比重要的关隘呢这一点都是他们不敢保证的,他们现在所期望的,便是从齐国北方调动而来的数万大军以及二十万石粮食,如果有了这支军队的协助和补充,他们便可以守住东临关,甚至可以反击若城。另外一点,现在封国的攻势异常的猛烈,三日之内六万大军发动了数十次的强烈猛攻,东临
第二十九章——再战东临(中)
齐国南方,会城城内,守卫若城的将军是一位看上去面色苍老,身穿漆红色盔甲,手持一柄长刀的中年男子,跟在这位中年男子背后的有四位腰间别着长刀的侍卫。这位中年男子便是这座会城的守将,名为张道。
这位张道不是别人,正是三年前冯姗姗和陆登两个人冒险进入封国劝降的那位封国南方总督。正是由于这位总督的及时出兵和率领军队拨乱反正,齐国才能够在陈杰的指挥下击退了梦城而来的数万大军。这才有了后来的东临关圣战。
虽然东临关圣战在圣帝的谋划和早已经准备好的利益之下草草结束,风驰云聘两支生力军最终解散。但是,这位张道却带领自己麾下的万余人,成为了齐国南方城市会城的总督。这和他原本在封国的地位完全是有着深刻的天壤之别。于是,古人们曾经说过的名句“士为知己者死”一直鼓励着张道,让他成为了齐国的一城总督,统领齐国会城以及周围的十余座县城的万余军队。张道也投桃报李,现在面对明族强有力的进攻,他作为一位老将,做到临危不惧,率领手下的数千军队一直驻守会城。明族纵然拥有三万之众,但却是没有办法强攻下会城,只有采取地道战的办法,才能够出其不意地在张道的手中拿下这座象征着齐国南方盐铁重镇的会城。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