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私塾风云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飞鸿流星

    俞菲的声音并不大,却让他们这十一个人感受到了一种无形的压迫感,这十一人几乎是鬼使神差般地,就默默地点了点头。其中的两个侍卫有些担忧地问道:“圣女.............那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办才好............您也知道...........现在的局势实在是非常严峻啊............”

    这十一人提起的这件事情确实让俞菲原本舒展开来的眉毛再一次凝固住了。她心底确实有一个计划,但纵然是现在这样十一人已经全数宣布效忠于她的情况之下,俞菲还是不敢就这么贸然提出这么一个大胆的计划。但现在,所有人的目光都直勾勾地盯着她,令俞菲感受到了一种无形之中存在着的压力。她只能默默地说出了自己所在已经思考好的大胆的计划。

    “啊.............”半响时分过去,当俞菲将自己的计划和盘托出的时候,果然不出她的所料,站在她面前的这十一位能够象征着现在这么一支军队的人物都大吃一惊,他们的表情之中不仅仅透着一股惊愕,也透着一种淡淡如斯般的恐惧。“这..........能行吗”

    俞菲面色苦笑一声,她也大概猜测到了其中的玄机,这十一位明族军队的领袖虽然是有才能的明族族人,也是明族最后遗留下来的重要人物,但是最近的几次战略和计划都遭受到了重创,这件事情让这十一位明族重要人物心中有些战栗和胆寒。不管是对于内战的封国还是虎视眈眈的封国,对于他们都是一种强有力的威胁。确实,他们不得不承认,俞菲提出的这个计划虽然有可行性,但却是一个不到万不得已他们都不愿意选择的一条路。

    俞菲的计划很简单,她就是想趁着现在齐国驻守锦城军力不足的机会,将现在尚存留下来的三万明族精锐军队作为和锦城驻守军队的领袖李复谈判的筹码,最好就是将这么一支三万明族精锐军队作为齐国的战力而存在。这样,等于说就是明族和齐国三代以来的恩怨情仇最终还是能够结束的。虽然,俞菲自己都不敢保证,齐国说不定哪个时刻再次回翻脸彻底剿灭他们明族,但至少现在这几年之内,明族不会被灭。而有了这么几年,她就有可能可以跟随冯宇冲他们,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说不定到那个时候,她能够创立下一些功勋保护最后的明族传承。当然,这一切毕竟都是俞菲自己所想,究竟是否能够付诸成为行动谁也说不好。

    俞菲悠悠的叹了口气,强作笑容对面前的这十一人说道:“实不相瞒,我是觉得我们这么做,至少能够在几年之内保存下我们最后的明族势力。到那个时候,可能魔灵大陆上就会出现动荡,我们明族只要低调继续生活下去,说不定并不会遭受到齐国最终的打击..........可能以后还有可能翻身...........你们可以考虑一下.........我不会强迫你们做出这么一个决定..........




第三十六章——难言之隐(下)
    不要说别人一开始没有想到,就连冯宇冲自己一开始都不敢相信。当自己本想来寻找女居士所嘱托的那家琴坊的时候,竟然会意外地遇见自己的妹妹冯姗姗和伴随她同来会城的少年陆登。原本冯宇冲仅仅只是想要来此寻找女居士所嘱托的事情,没想到在那家“信醉坊”的门口,意外地看见了自己妹妹的身影。这一次遇见冯姗姗,冯宇冲原本沉重的心情总算是变得稍稍地清明了一些起来。

    这一对命运多舛的兄妹一见便觉得相见恨晚,冯宇冲第一次将自己压抑已久的情绪再次向自己的亲生妹妹吐露了出来,从冯宇冲的口中,冯姗姗也大概了解到了现在高涵悦的情况。得知高涵悦投身宣灵河但侥幸保住性命的时候,冯姗姗忍不住也落下了泪花。悦姐姐从小就背负了太多太多不该有她这么一个年纪尚轻的女孩儿承受的事情和罪责。冯姗姗对此也只是深表同情,但她也知道,冯宇冲和她提起这件事情的时候,他的脸上露出的表情是惨然若失的神情。顿时让冯姗姗明白了自己哥哥的意思,是并不想让她前去探望悦姐姐。冯宇冲沙哑着声音告诉他,“悦姐姐.........现在已经改名为夏琉璃...........或许她是并不愿意回想起自己的过去...........这才将自己的记忆封存起来...........”

    冯姗姗询问了冯宇冲的来由,冯宇冲也询问了冯姗姗和陆登两个人的来意。冯姗姗和陆登来到此地,更多地却是冯百夷和夏清将他们尽快送出纷争之地若城,顺便也让他们来到会城探听消息。没曾想到,现在的会城却是一个安全的地方。没曾想到,现在的会城竟然变得如此空虚,十万大军从会城出发,会师若城。

    不知道是封国的指挥太过轻敌还是齐国的不懈努力得到了上天的眷顾。会城现在基本上都是齐国原先的百姓们,他们本身其实并不满意封国的这种集中统治的办法。于是,在齐国现在掌握朝政的丞相李丹颁布出赦恩的命令的同时,会城里就已经爆发出了多次民众的小股起义,只是在这段时间内,小股的民众起义一下子就被压制了下来。而此时,冯姗姗和陆登两个人的出现,顿时让冯宇冲的心中迸射出了一个非常大胆的主意,也正是因为这么一个原因,使得冯宇冲暂时忘却了自己的悲伤和忧愁。

    冯姗姗和陆登来到会城的时候他们的身上携带着她的父母所给给予的那块青玉色的魔灵密使令牌。冯宇冲说服了冯姗姗和陆登两个人,他们立刻离开会城,前往会城周围的数座小县城,煽动那里一些年轻气盛的年轻男子,跟随他们一起反击会城。或许换了别人还不一定能够相信冯宇冲他们,但是,魔灵密使的名号在齐国实在是太过响亮。百姓们对魔灵密使除了一种淡淡的恐惧以外也有一丝敬意。于是,一些血气方刚、一心想要夺回会城的年轻人便跟随着冯宇冲,冯姗姗和陆登三个人,一路上还没有回到会城城外,就有将近三万青壮男子参加了冯宇冲他们所调动的这么一支军队。冯宇冲将这支军队命名为“凌风”,纵然这支军队并不是正规的军队,他们没有经过正规的训练,甚至连最基本的兵器和盔甲都是东拼西凑硬生生地凑出来的。对于这么一支军队来说,冯宇冲和冯姗姗,甚至是陆登都知道。这支军队要想成功,必须趁着这个士气高涨、一路披荆斩棘的机会攻下会城。否则,时间一旦拖得长久下去,对于这支奇兵来说,就是会衍变得不利。此时此刻,这支“凌风”雄军已经气势汹汹地驻扎在了会城城外。而冯宇冲这位年仅十六岁将近十七岁的少年领军人物,已经有条不紊地开始安排哨兵和巡视的军队,在这一路上,冯宇冲就已经将这支军队分成了前中后三路。在大营驻扎在会城城外的同时,冯宇冲在陆登的提议下,同时命令三千前军前去会城城下一探究竟。

    此时的冯宇冲,他虽然依旧是一袭书生的打扮,但这丝毫不能够掩饰住他脸上的一股雄姿一般的英气。事实上,统领一支军队对于他来说,并不是一件非常顺利的事情,虽然曾经夏羽王爵和至今尚且存在于冯宇冲精神之海中的夏羽幻灵依旧在那里不断地提醒着冯宇冲,告诫着冯宇冲一切需要注意的事情。包括驻营的地形和防御措施,进攻的计划和谋略甚至是进攻的方式..........弄得冯宇冲头都疼了。

    不过,这样也倒是难怪,毕竟冯宇冲直到现在依旧不过只有十六岁接近十七岁的模样。当年夏羽王爵第一次从军行的时候也不过只是比冯宇冲年轻了一岁而已。而当时的夏羽王珏也只不过是跟随他身为将军的父亲出征,那时候的夏羽王爵做的也只是一些跑腿的安全小事。最多也就带领两三个哨兵出去象征性地巡逻一圈也就结束了。

    而后来,再一次对抗封



第三十七章——世家雄威
    清明天晴,空气微微的舒润凉爽,略带一丝暖意的微风拂动在魔灵大陆上的各处,这股微风不若夏季时节的那般炎热,也不如冬天时节的那般阴冷严寒。秋季的风带来的全然是舒适和安详,特别是在这一个丰收的季节,对于辛苦劳作从春季一直勤勤恳恳到现在的普通老百姓们来说,收获是他们一年之内最为喜悦和兴奋的事情。秋季,商人们也瞄准了现下时兴的疾呼,寻找其中的契机谋取最大的利益。尤其是现在魔灵大陆上时局动荡,封齐二国即将在齐国南方重镇若城及其周围展开一场惨烈的迎面交锋。成王败寇,就在这么一场至关重要的战斗中体现。

    而为了此次战役,不管是封国还是齐国都投入了大量的有生力量和后勤补给的运输军队。齐国现在压力更加大,因为一旦封国取得胜利,那么齐国的未来就会非常黑暗了。如果齐国此次的倾兵压上,能够豪赌到一场胜利的话,那么齐国就能够趁着这道胜利之风,一路收复失地。

    为此,齐国执政的丞相李丹已经多日召开军事会议,商量最近的军事计划和调度。其实他自己心里也明白,原本能够统领齐国全国之兵的夏羽王爵已经故去四年多了。而唯一一个可以继承他的,本身也是齐国重臣之一的南方总督陈杰,他本身在明族若城起义的时刻被囚禁在若城,并没有被杀。但是,令人始料未及的是,陈杰却在两个月前传出了被杀的消息。而杀害他的罪魁祸首,竟然是他原本信赖的冯宇冲、冯姗姗和高涵悦三个人,虽然李丹自己本身是不愿意相信这个事实的,但至少在魔灵密使传出消息以前,他现在还不能够说相信冯宇冲他们的话。

    可是,峰回路转机会便已经回归。最近在齐国南方,传来了冯宇冲、冯姗姗所组建“凌风”之军的消息,这个消息让李丹手舞足蹈,他不由得喜笑颜开。不顾很多朝臣的反对,还是毅然决定启用冯宇冲他们三个人,将他们作为南方的一支特殊军队而存在。虽然这一支军队并不会投身进入封国和齐国在若城的大战,甚至这一支军队的实力甚至不能够攻下会城。但,这一支军队确实能够形成一种无形之中的威慑。

    而此时,流云殿上清冷如风,吹着淡淡秋意的李丹既然做出了这么一个力排众议的决定,他就不需要再顾及其他人的思想了。而李丹现在,召开会议的主要原因,就是想要商议一件重要的事情,现在齐国南方的战役非常重要,显得至关重要。而现在并没有主要将领能够做到统率三军这个重要的职位,陈杰身故之后,他的尸身被安葬在了皇陵外的一座小山丘上,在他的旁边是一座略显雄伟的寝陵。那里安葬的,便是齐国第一王爵,给予齐国前一代和这一代长足发展和保护的夏羽王爵。陈杰和夏羽安葬在这里,也算是一种最为崇高的荣耀而存在,根据夏羽王爵生前所说,这座小山丘旁边的山丘上安葬的也是齐国曾经的英烈,能够葬于这里,是一种莫大的荣幸。从这里,也可以略微俯视下方的齐国皇家寝陵。

    距离这座寝陵莫约百里之外,便是齐国象征着最高皇权的皇城,皇城中象征着至高无上的皇权的便是那广袤流云之殿。此时,从流云殿里传出了激烈的讨论声,他们讨论的问题便是,现在对于齐国来说,最为重要的一场战役。

    可是,问题就在于,现在的齐国南方虽然已经调度过去将近十万大军,又有若城和周围两座县城的屏障但是这十万元大军现在却又一个致命的问题存在。这支军队如果换作过去的话,一定会让陈杰作为统兵将领统领三军对抗封国。但是现在,陈杰已然身故,甚至在他的身上还背负着不知名的事情。现在,李丹召开百官大会的原因,就是想要重新调整一个能够统领三军、具有帅才的将领带领南方的大军反击封国来势汹汹地进攻,这正是现在李丹最为担忧的事情。

    而现在,齐国虽然军力强劲,锦城最近经历到了一场酣畅淋漓的胜利,明族三万精锐部队已经回归齐国,李丹之子李复在锦城组建起了一支强大的精锐军队开始南下夺回东临关。这么一来,通过齐国各地增添的军队也差不多到了十万。其中若城现在驻守着的有两万军队,这一支军队是陈杰生前最为看重的亲信军队,而且在这两万军队中还有五千精锐如斯的骑兵,这支骑兵足以抵挡数万封国步骑混合的军队。

    李丹将自己的忧虑告诉了今日召开百会的所有文武百官,其中,上大夫孙贺毕竟是李丹最为亲近的老朋友,他李丹此时此刻的忧虑表示了深深地理解和支持,他也知道,自从陈杰意外去世以后,齐队虽然并不弱于封国,但唯一缺少的就是一员能够独当一面的将领。封战会下辖的三堂不管是堂主还是副



第三十八章——矛盾激化
    齐国丞相李丹,这位丞相浸淫官场已经数十年了。但是他依旧没有改变自己为人处世的风格。也正是因为这个随性的缘故,同样做人随性的齐国皇帝轩乐君重用李丹,将他作为齐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处理朝政。只是,就算是担任了丞相这样统率百官的职务,李丹在为人处事上依旧还是我行我素,虽然他处理事情的能力很强。但还是得罪了很多和他同朝为官的同僚们。以至于哪怕直到现在,李丹已经完全掌握了齐国的朝政,百官们表面上对他都是非常尊敬,其实李丹自己也知道,说的好听一些叫尊敬,说得不好听一些,就是敬而远之。

    而李丹自己,倒是也培养过两个他所得意地徒弟。其中一个,便是现在这位门下侍郞韩守重,其他一位,便是齐国南方总督陈杰的副将李鑫。本来李丹是钟情于自己的这个武徒儿李鑫的,不过,现在李鑫正在锦城调度南方所有的粮草和后勤的运输,这样的工作做起来对于李鑫倒是非常地得心应手。但指挥军队作战,操控全军战斗。这个却不是李鑫所擅长的事情,于是,李丹的目光便瞄准了陈杰最为其中的那位副将张凌易,他将自己的想法也曾经告诉过孙贺和韩守重两人。由于现在张凌易也正好就在若城之中,也不需要从别处调动过来指挥全军。这样非常地方便,当然,这话李丹是不能说的。于是,他便示意自己的另外一个徒弟,韩守重提出这个建议。

    韩守重对此自然是心领神会,他敏锐地对上了李丹有些闪烁着的目光,于是,在流云殿上鸦雀无声,无人反对孙昭他们推荐崔條作为总督的计划之时。只有韩守重一人快步走出,躬身站在李丹的前方,沉声说道:“丞相,微臣有本上奏!只是.............”

    李丹精神一振,虽然韩守重这般的行动是自己所默许的。但是李丹却从韩守重坚定的眼神中,看到了一丝闪烁着的默默眼神,似乎他有着自己的想法。于是,李丹捋了捋胡须,笑着说道:“韩侍郎有何想法我已经说了,今日不管谁说什么话,我都不会怪罪他。韩侍郎但说无妨!”

    韩守重再施一礼,沉声说道:“丞相,微臣窃以为,现在若城已然陷入危机,我们也陆陆续续地调动了将近十万军队前去援助,再加上原本城内的两万军队,充足的粮草。我们倒是不需要在遣兵援助了,各位所推荐的崔條将军,虽然他是一位能力不错、有胆有识的将军。但各位请别忘了,北方封战会的二堂三万军队虎视阙城,非崔條不能够抵御。如果冒然调动崔條将军南下的话,万一北方阙城失守,封战会二堂三万精锐军队南下宣城怎么对付宣城现在军队基本上已经南下,驻守宣城的只剩下不到一万的禁卫军,如何抵御三万大军的进攻到时候国都失陷,全盘皆输!所以臣反对孙昭大人的建议!他这样没有眼光的推荐,会将我们齐国带入万劫不复之地!微臣坚决不建议掉崔條总督南下!”

    韩守重的声音掷地有声,周围原本等着看好戏的一些官员们捂着嘴窃笑,他们看着孙昭的脸色青一块白一块的晾在那里,这件事情本身跟他们这么些看好戏的人们并没有什么关系,能够看到原本不可一世的孙昭现在碰了一鼻子灰的模样,这些官员们都觉得很好笑。就连原本目光从容冷静的李丹,也不由得为自己的爱徒拍手叫好。

    孙昭愤怒地眼神看了看站在流云殿最高处王座上方似笑非笑的丞相李丹,再看了看似乎像是胸有成竹的韩守重。他就已经明白,韩守重必然是和李丹早已经串通好来反驳他,想要破坏他们最为珍视的利益。这一点是孙昭绝对不能够忍受的,不过,孙昭在反驳韩守重之前,倒是挺好奇,韩守重既然这么反驳他,想必也是有人推荐成为南方的总督的。孙昭对于韩守重想要推荐的人,心中倒是略略有些想法。于是,孙昭强压下自己心中的怒火,尽量用平静的声音高声问道:“不知,韩侍郎这么胸有成竹,我倒是不知韩侍郎想要推荐的究竟是何人”

    韩守重似乎像是早就料到孙昭会这么气急败坏的询问他原由了,他微微一笑,凝视着孙昭。慢慢地吐出一句话道:“崔條将军能力虽强,但毕竟和陈杰总督互相不和,如果调动其南下统领这将近十万军队的话,恐怕难以军士齐心协力。这样的话,我们齐国必败无疑啊!所以,”韩守重先将自己所想的事情都告诉了面前的文武百官。这才最终说出了自己推荐的是何人。“我推荐的人不是别人,正是现在尚且还在若城作为主将统领全军的将军张凌易,张凌易原本作为陈杰总督的副将,一路跟随张凌易战斗数年。经验丰富勤政爱民,他在齐国南方之中的地位仅仅只是次于总督陈杰。陈杰总督在之前也多次大力推荐自己的这位副将。所以丞相,”韩守重将自己的目光转向了站在御座上的李丹,沉声说道:“推荐现在张凌易成为若城现在的总督,统领这十万军队!微臣愿意用自己的全家性命,



第三十九章——安城迷烟(上)
    清风吹动初秋的气息,在这个即将点燃起战火硝烟,注定不再平凡的魔灵大陆上点点星火缭绕云霄,传来的是一阵接着一阵紧急的军报。其中,就有一位穿着红紫相间的缨盔的传令兵飞马从前线爆发战役的若城赶回封国境内,这位传令兵正是封国国都忠城的紫金侍卫。圣帝亲征齐国之前调走了忠城内的一半紫金侍卫,留下另一半五千紫金侍卫和容乐长公主的玄衣女子军八千人。这两方面的势力共同驻守忠城,保护封国的国都和未曾随行的文武百官,还有现在已经坏了身孕的容乐长公主,圣帝当朝的皇后。圣帝在临走之时,嘱托容乐长公主总领国事,八位长老辅佐之。没曾想圣帝方才进驻东临关,就听闻到了忠城传来的这个巨大的喜讯,一贯冷静淡漠如斯的圣帝当时就乐得手舞足蹈,一改他为人处事的风格和态度,他立刻派遣紫金侍卫回忠城探望皇后。而他自己,则是率领三万精锐封队,极速从东临关前进进攻距离东临关不远处的若城。在若城周围配合从会城北上的封战会将近七万大军,再加上原本进攻东临关的封战会的一堂和三堂的五万军队。总共加起来兵力要和齐国相差将近五万。这个悬殊的差距让圣帝相信,自己能够轻松地平定齐国南方,甚至进兵宣城。

    封国国都,忠城最高处背靠山脉的便是封国皇城。和齐国相同的是,封国象征着最高权力的宫殿,依旧名为流云。无人知晓封齐二国名称一般的原因,这似乎牵扯到齐国和封国当年创立朝代的先祖,当年同为幽朝大将。但这个秘密,随着时间的推移、朝代的更迭和九域的浮沉成为一个近乎永久的谜团。

    站在流云殿上,容乐长公主依旧是一袭胜雪般的红裙,头上束着凤凰霞尾冠。她双眸微微眯起,凝视着远方梦城的方向。容乐长公主她现在方才有了身孕不到一个月,从外表上还看不出什么显怀,她的表情却略显担忧。跟随她的贴身侍女知道一点儿大概,知道她们的皇后娘娘正在担忧自己女儿的安危。据传言,这位琉璃郡主现在已经进入了安城的地界,在那里,遗留着传说中的密世典籍的中卷。此时,琉璃郡主和她的两位伙伴,已经步入了安城的境内。

1...7475767778...29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