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武侠之真相系统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锐平
    此后昆山国入侵,先皇醉心于长生之术,无暇顾及朝政,命太子居中调度,二皇子也就是赵王率兵出征,我也随大军一同前往。

    我那时武艺初成,正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也不知道什么是害怕,一心只想杀敌报国。三年之中血战沙场,每战必争先,立下很多军功。虽然遍体伤痕,军中袍泽也不再当我是纨绔子弟,结交了很多生死兄弟。”

    谈到这里,他一改郁郁之色,满脸阳光。李恒也不禁热血沸腾,大声说:“大哥,好男儿就应当保家卫国,纵然战死沙场,也不枉生于天地之间。”

    肖战天大笑着说:“今后有机会,我把你介绍给他们,定是一见如故。兄弟,你这一声大哥叫出来,今后我便当你是亲兄弟了。否则总是觉得欠你一条性命,心中不畅快。”

    李恒讪讪一笑:“兄长不认为我武功低、见识浅,那我就高攀了。”

    肖战天微笑着说:“武功低可以学,见识浅可以多历练。可是天分这东西就是老天爷给的了。我像你这个年龄时除了武功,可没一样比你强。尤其是心思缜密,简直是出类拔萃,切不可妄自菲薄。”

    李恒脸一红,心里说这可不是老天爷给的,小时候是环境逼迫,现在则是穿越给的。接着问道:“大哥,不知道当时太子出了什么事当今皇上继位前就是赵王吧”

    肖战天脸色一沉,默默不语。半晌后说道:“赵王大胜回朝后反而深居简出,终日在家中饮酒,只偶尔请几个旧日的好友作客,我便是其中之一。那时我姐姐产下一女后再次有孕,可是这一次身体反应很大,我经常去探望。因为喜欢看书,身旁总是跟着一个书童,也会带入太子府。太子和我自幼亲厚,出入内宅也不避讳。

    某一日,这书童突然向大理寺告发,说太子府的人以“巫术”迫害当今圣上。搜查后果然发现了物证,再有我书童的证词,人证、物证俱全。

    先皇当时与一帮道士研究长生术,也不知道什么原因,服用丹药后身体一直不好。这群道士终于找到了借口,再有朝中赵王的人推波助澜,盛怒之下便囚禁了太子。

    我本想上朝为太子辩护,却被家父囚于府中,半步不能出门。

    太子一向仁厚,朝中的大臣对此多有微词。太皇太后最喜长孙,连夜招大理寺卿问话,限期拿出证据,否则就要还太子一个清白。

    谁知案件还没有查明,赵王就利用先皇被气病,太子被囚,朝中人心惶惶时,发动政变。他在军中威望显著,有一批久经沙场的宿将跟随,竟然一战成功,登上了皇位。”

    肖战天谈到这里,气息渐渐变得粗重,情绪激动起来。

    李恒忙劝道:“大哥,此事必定早有预谋,恐怕从太子册封之日起便有了谋划,就算没有你的书童,也会收买其他人。“

    肖战天恍若不觉,又说道:“他成功之后做的第一件事便是以谋反罪杀了太子府所有的男丁,三个月后我姐姐产下一男婴,当场就被溺死。我姐姐伤心之余,剃度修行,再也不肯见我一面。”

    李恒叹了一口气,不知道怎么安慰,又问道:“大哥浪迹江湖,也是被逼的吗”

    肖战天摇摇头:“他把书童的检举算在了我头上,我不但无过反而有功。三年前家父战场旧伤复发过世,之后更是力排众议,也不管我已十几年不在京城,把忠候的爵位传给了我。而我姐姐也在修行三年后被纳入宫中,封为淑妃。地位虽在皇后之下,恩宠尤有过之。我们肖家族人在朝中也各有封赏。”

    李恒不解的问:“这又是为什么是为了肖家在军中的人脉吗”

    肖战天回答:“或许两者兼而有之吧。他小时顽劣,偏偏只听我姐姐一个人的话,对我姐姐倒是真心真意。”

    良久过后,李恒问道:“大哥一身武艺,满腹经纶,难道真的甘心老死山林吗我看大哥刚刚说起军中之时意气飞扬,与往日郁郁寡欢的样子大不相同。心中的这一腔热血还没有凉透吧”

    肖战天一阵苦笑:“我害得姐夫一家家破人亡,更害得姐姐生不如死,哪里还有脸回去见她!”

    李恒知道这件事才是他最大的心结。肖战天虽然是个官二代,性格本身却有些孤僻。其实说白了就是有些文艺青年,不喜欢勾心斗角。

    但是情商和智商不同,会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自然而然地增长。他孤身一人游历江湖,这段经历极其宝贵,多年下来,早就不是那个少不更事的青年了。从他日常和自己的谈话就能看出来,官宦人家的子弟,心里究竟还是有朝廷的。就像自己一样,有了系统心思也只能在查案上。他又何尝不知肖战天话里话外的含义,只是军中确实不适合自己。

    屁股决定脑袋啊!

    整理了一下思维,对肖战天说:“大哥,燕国历经四百年到今天,在您的眼中它是一个奋发有为的年青人,还是一个不思进取,安于现状的中年人,或者是一个垂暮的老人呢”

    肖战天有些诧异的看了看李恒,愤然道:“我大燕国怎会是一个垂死的老者!安于现状或许有之。”

    肖战天这些年在取暖帮也深知民间疾苦,又点点头说:‘土地兼并,史治不清这些是有的。只是天下这么大,也在所难免。“

    “那么大哥认为这种情况下是一个中庸碌碌的皇帝好,还是一个历精图治,有所作为的皇帝好呢”李恒顿了顿,让他消化了一个自己的话又接着说:“今上继位以来北拒匈卑,西挡昆山,南结百越,用了十年左右的时间把先皇时摇摇欲坠的天下形势稳定了下来,这几年又打压外戚,整兵备武。就算是当年的太子,也未必能比他做得




第三十章 触发任务
    这家的男人唯唯诺诺,半天说不出一个字来。那女人狠狠地瞪了他一眼,开口说:“大人可要为民做主,我家中的财物都被贼人抢走了,让我们今后怎么生活啊。”

    李恒皱了皱眉,他能感觉得到这女人的情绪中都是愤怒,又看了看周围的家具装饰,明显与两人的收入不符,温和的问道:“大嫂来我们无为县之前是做什么生意的也是和钱大哥一起做水果生意吗”

    女人脸上一红,有些慌乱的说:“奴家只是在家里操持家务,刚刚不是都说了吗”说完低头不语。

    李恒点点头,亲切的说:“大嫂不必紧张,有些事情我还要详细的问问,你不要怕羞,讲清楚了才好破案,追回财物。”

    冯大庆在一旁说:‘这位是小李捕头,恶毒继母虐待女童的案子你们听说过吧就是李捕头破获的。“

    女人面色一喜,连连点头。

    李恒示意冯大庆离开,屋内只剩下他们三人,说道:“大嫂遇到的这个贼人有没有比较特殊的地方什么特征都可以,比如说是否练武,从事什么行业有哪些异于常人的习惯”

    一种羞耻感从李恒的心中浮起,这是他进屋以来第一次感受到这种情绪。这个女人姿色撩人,又嫁了个大自己十几岁的老实人,家中颇为富裕,无儿无女。从以上种种来看年青时怕是有过不堪的经历,所以对劫色一事并不感到羞耻,相反对失去财物就很是愤怒。这时突然有了羞耻感一定有原因。

    或许是李恒的温和态度让她感到信任,又或者对追回失窃的财物抱有信心,妇人犹豫了一下,对身旁的男人说:“你这个呆货,还不去给李大人沏茶。”

    看见男人离开后,忽然脸一红。小声说道:“这狗贼调戏奴家时言语粗俗,不像正经人,倒像是个街头的小混混。还有就是......就是此人有些变态,欺负奴家的时候竟然不走正道。“说完忍不住瞟了李恒一眼,

    她是怕李恒不懂自己的意思,见李恒若有所思的点点头,更感害羞。

    这个世界没有前世的信息高速流通,即使青楼女子也极少遇到这种事,这确定是一条重要的线索。

    脑海中“叮”得到一声,系统中显示任务被触发,李恒心中一喜。

    手中握有三本一流的功法,他现在对真相值的渴望无与伦比。

    李恒进门之后态度一直温和有礼,就是为了消除二人的紧张情绪。一般的百姓对公门中人会不自觉地产生戒备心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从而隐瞒一些重要的线索。他态度真诚和蔼,讲明了提供信息的重要性,终于有所收获。

    和夫妻二人又聊了一会儿,再次查看了现场。从现场留下的脚印和门被破坏后的样子来看,贼人确实不会武功,只是个普通人。

    回到衙门后,李恒来到了李江川的屋外,犹豫了片刻,推门走了进去。

    李江川一脸憔悴,听完李恒说了案情,十分的不耐:“此事你自行处理就好,我这几天忙着衙门的事,褚县令又不在,这些小事今后不要再来麻烦我。”

    李恒解释道:“本来不想打扰大人,可是在下怕短期内还会有类似的事件发生,所以才来汇报。”

    李江川一愣,不解的问:“那个贼人说过这种话吗这种小贼县里没有一千也有八百,这可怎么办总不能又说是取暖帮干的吧”

    他这两天被山中的事搞得焦头烂额。原来架势堂在县里还有一个重要人物,昨天收到山里的飞鹰传信,信上说被取暖帮团团围住,之后就没有了消息。

    这人严令他查明真相,他被逼之后情绪烦躁,竟然在下属的面前说出这种蠢话。

    李恒却是心里一松,这次灭门案他参与甚多。至少在群莺楼放火,和张城居住在山脚下的客栈内,都或多或少的留下了一些蛛丝马迹。只是和他面对面有过接触的人,比如许世亭、谭大风等人或死或擒,消息已经封锁了。

    &



第三十一章 案件升级
    回到捕房,李恒这几天不在县里,问赵海道:“褚大人和吴捕头他们最近常去府城吗”

    赵海回答:“本来咱们这里八月份是防汛的时候,无为河这两年虽然没出什么大事,可也要随时小心。可是最近却疯传府城中有刁民闹事,知州程大人召集各县议事,褚大人便是因此事出门的。”

    下山时肖战天就说过,最近已经安排了处理架势堂的事。只是大燕国官僚机构臃肿,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有消息。

    他这次立功很大,又有肖战天撑腰,虽然到现在还不知道肖战天在军中以外有多大的能量,可总是个好机会。就算自己受限于武功资历,吴老川却做了十年的捕头,武功也勉强达到二流,还是有可能进一步的。

    。。。。。。

    “这些人是受害者,你们在询问的时候态度必须温和,谁也不能把对付囚犯的习惯挂在脸上。询问的重点我已经讲得很清楚了。要是让这两个女人受了惊吓,问不出案情的细节,可别怪我不客气。”李恒一脸严肃。

    “小李捕头放心,来的时候刘铜人刘捕头都交待过了,一切听从您的吩咐。”几个三、四十岁的女捕快一脸媚笑的回答道。

    忧心忡忡的看了看这些满脸横肉的大嫂,李恒颇感无奈。县衙中只有女牢里才有女捕快,常年看押犯人,一个个自带煞气。

    墨菲定律说过,最坏的事情总是会发生。二天后的夜晚,同样在东城,同样的劫财劫色案件再次出现。之后一连两天,又发生三起案件。

    李恒在第一时间见到李江川,争取到了案件侦破的主导权。说是争取,其实根本没有人和他争。随即向掌管牢房的捕头刘铜人借调了三名女捕快。

    案件发生的地点距离上次位置大概1公里左右,一样蒙面作案,一样破门而入后用刀控制了母女二人,一样的劫财劫色,在对母亲的行为中同样怪异。女儿因为年幼躲过了灾难,算是不幸中的大幸。

    另外的三起案件有两起没有女性受害者,凶犯只劫财。案件的地点扩大到了南城和北城。几乎可以认定是同一个人所为。

    受害人增加了,有用的线索却没有增加,所有受害者提供的消息几乎一模一样,案犯仿佛是一架机器,完全按照程序做事。李恒一愁莫展。

    李江川等人再也不敢怠慢,又增加了六十名捕快给李恒,全县几乎一半的捕快都投入到了案件中。

    陆陆续续的排查出了十几个人,其中只有四、五个人符合设定,经核查都没有作案时间,被排除掉。另外七、八个人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有一个老汉足有七十余岁,也被当地的保长报了上来,根本就是公报私仇,让人哭笑不得。

    看看朝阳人民群众,再看看这里,都是华夏子孙,这做人的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

    这种大范围筛查是一项非常枯燥的工作,大多数时候你要面对的是各种杂乱无章的琐碎事情,完全凭借询问者的经验和责任心,对一线人员的要求极高。

    李恒并不指望这些捕快能够穿透层层迷雾看到事件的本质,但至少也要把上面的浮灰吹掉,露出最基本的事实。

    看着这群把全县搞得鸡飞狗跳的捕快,李恒自己首先明白了一个事实:自己要下力培养几个可以信赖的,能够独挡一面的下属了。

    这样大张旗鼓的搞了近十天,人虽然没有抓到,贼人也没有敢再作案。只是各种流言蜚语满天飞。尤其对县里开出的一百两银子的赏金议论纷纷。好在这个世界没有各种小报,否则就真成了一个笑话了。

    李江川臭着一张



第三十二章 现场
    看着眼前的一片空地,老高得意的笑了起来。刚刚笑了一半,一阵剧烈的咳嗽如同决堤的无为河水从嗓子眼里冲了出来,佝偻的身体不受控制的弯了下去,一张老脸呛得通红,人显得更加矮了。

    半晌后,他用袖子擦了擦脸上的唾沫、鼻涕,暗暗叹了口气,自己真的是老了,一转眼都五十岁了。

    他这一辈子生了六个孩子,死了一半,都是十二岁之前得病死的。也不奇怪,十二岁之前不能修炼内力,婴儿的死亡率很高,尤其是穷人家。

    女儿嫁人了,大儿子成亲后和自己住在一起,眼前的这块地是给小儿子买下的,足足花了他八十两银子。

    有地就有房,有房就有人,有人就有后,有了后,这辈子就圆满了。就算是日后在地下见到老伴,他也可以拍着胸脯说你的那几个小崽子,老子都给成家立业了!

    他用力捶了捶还算强壮的胸口,自己年轻时也是练过内力的,虽说大半辈子下来,只打通了一条手少阴胆经,也算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了。凭自己的身体,还能再干个十年八年呢。

    况且也只是刚刚有了一块地而已。

    昨天晚上他又算了一遍帐,剩下的钱勉强够起一间房子,真要成家立户怎么也要两间。再说还有聘礼、家具等等的钱。

    这不是主要问题,问题是儿子已经长大了,又不像老大,老实稳重。再混几年等到年纪再大,名声又不好,就找不到满意的人家了。

    用力跺了跺脚,仿佛要把这些烦心事都跺进泥土里。

    真是越老越没出息,活人还能让尿憋死这辈子遇到的坎多了,车到山前必有路,先把这间房盖起来再说嘛。

    他鄙视了自己一下,又晃晃脖子,如同一匹老马抖了抖鬃毛,回家叫上大儿子和两个侄子,带着他们来到了无为河附近的一处沙地。至于小儿子,早不知道跑去哪里鬼混了。

    无为县除了河岸下少有沙地,而河岸内是绝对禁止挖沙的,主要是怕不慎损坏岸基,一旦抓获处罚极重。不过在距离河岸不远处往往会有少数几处沙地,是当年河水泛滥后留下的,只有当地的少数人知道。

    老高选了一处僻静的地方,指挥着三个年青人装沙。

    小高身材高大,力气也大,一铁锹下去,便是一大块沙土。他今天有点不高兴,两个堂弟都是过来帮忙的,自己的弟弟却不在,这可是给他盖房子啊。况且这里挖出的沙子也不能直接用,回去还要细筛。
1...7891011...1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