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总裁的贴身护卫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一只大海龟
这些草包未必就一定能胜过一开始就被学历这道门槛所淘汰的人,而学历也不是取才的第一标准。就像燕明远一样,他是个绘画天才,但对于别的一窍不通,甚至只有高中学历,但这并不妨碍他的一张手稿卖出四位数到五位数的价格,但如果他不是燕家的人,而是生活在一个普通家庭,也许就会因为学历这道门槛而阻碍了一切上升的可能。
启明星要创造的对等,就是在打破现有的模式进行整个中海市的就业变革!这绝对不是一件小事,不是说做一个app就能完成的事,任何事物的变革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况且变革一旦开始,首先就会触及到像首尔这样大公司的利益,原本“天下英才尽入我彀中”的局面就会因为“启明星”而被打破,无论那些英才是选择去稍微差一点的公司以谋求更高的职位和待遇。
还是说直接自己创业,从零做起。这些人的选择都无形中给首尔创造了一大批竞争对手,这样的计划,像首尔这样最有话语权的企业会支持吗他们敢和
这些新生的竞争对手们角逐吗
张白骅的烟燃尽了,苏桓也想的十分透彻了,像首尔这样各个行业的龙头企业一定不会赞成,甚至可能会集结在一起不计一切代价地阻挠。
他们坐在王座上的日子已经太久了,他们习惯于现有的、对他们有利的模式,他们不在乎那些被埋没的人才是否有均等的就业机会,也不稀罕他们能为自己做出多大贡献。
因为他们现在这个位置上不缺人才用,虽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没有竞争对手的企业早晚会衰败,但是谁会愿意给自己培养敌人呢或者说给自己的敌人们壮大自己的机会呢别忘了还有另外一句古话——同行是冤家。
张白骅是中海市餐饮业里数一数二的人物
第四百五十二章:三条铁律
董事会的设立就是为了将权利化整为零,公司的一切重大事宜都要由董事会表决决定,既保证了公平,又避免了因为权力过于集中而产生的其他影响。
这有些近似于明代的内阁制度,内阁制度牵制了皇权,因此即便出了一个昏君,下达了不好的旨意,也会会在内阁一众大学士们的研究下驳回,以保障江山永固。
而现在首尔面临的困境却是“内阁”,董事会的一众老臣们既要吃红利又不想管事,但一旦是公司出了什么事就又都凑过来看看是否有利可图,完全不管公司的兴衰。
皇上还可以罢免官吏再任用新的,不过吴傲尔这个董事长可没有权利开除股东,除非首尔倒闭,大家一起被开除。
除此之外,许多人还要在公司里安插自己的亲信搞一些小动作,之前一直因为有阎卿句在所以他们才有所收敛,可最自从苏桓走后,阎卿句愈发心灰意冷,那些蝇营狗苟的事情就又出来了。
吴傲尔当即召开股东大会,宣布三件事:
第一,公司要施行“末尾淘汰制”,所有部门月初设立工作目标,员工个人也要有个人目标,月末进行绩效考核,上到董事长下到实习职员都要完成各自的目标,只要完成目标的都有奖励,完不成的一律革除。
第二,施行“股东责任制”,每个股东至少都要对公司的章程烂熟于心,不得违背,如有逾矩行为那就公事公办。想要吃红利可以,但要么就挂职好好干,要么就赋闲回家安心养老,不要没事瞎掺和。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条,公司所有经过股东表决做出的事项决定都要记录下来,依照表决的结果和事项的盈亏而决定股东的话语比重。
简而言之就是让说对了的人多说话,让蠢材而又嗓门大的人闭嘴。
这三条铁律都是符合公司利益的,在首尔创始人吴子雄和首尔实际控制人阎卿句的支持下,从上到下大力推行,就算有想要反对的声音也都被压了下去。
三条铁律一出,立竿见影,短短几天工夫首尔的风气就完全大变样,员工们的工作热情都积极高涨了起来,毕竟相比于名誉上的表扬,金钱奖励才更实在啊。
而且完成了目标任务才有奖,要是完不成就要被立即革除。这样一来许多被股东们安插进来的人就不得不拼了命地工作,他们本身业务能力就差,只有勤能补拙了。
而且所有工作都是要有工作记录的,根本无法作假,有的熬不住的就只能自己申请辞职了,毕竟相比于被月底开除,这样还算体面一些。
总之,首尔的股票不再下跌,反而开始上涨,吴傲尔现在每天虽然忙了些,但他忙的充实。尤其是看见那些股东们看着自己的人一
个一个的被开除,却又只能袖手,气得咬牙切齿的时候,就属吴傲尔心里笑的最开心了。
吴傲尔笑容满面,苏桓却愁眉不展。
自从和张白骅谈过之后,苏桓已经了解到“启明星”的推行将会遇到极大的阻碍。但是他不甘心就这么放弃,即使他现在身处青鸟董事长的位置,但是他仍然记得在燕京时那些北漂求职的学生们。
他们的年纪和苏桓一样大,但他们的毕业即是失业。上无片瓦遮雨,下无立锥之地。他们并非一无是处的庸才,而是被现实的种种枷锁桎梏着,但在他们内心仍然坚信“是金子总会发光的”这样的话。
 
第四百五十三章:介绍会
苏桓在旁边的休息室里紧张的不得了,这是他第一次面对这么些名企的代表讲话,他额头上的汗珠擦了又淌,淌了又擦。苏桓不停地深呼吸以舒缓内心紧张的情绪。
相比之下,坐在会议室里面的张翰和曹雅就显得自然多了。张翰用轻蔑的眼神看地看着旁边吵吵嚷嚷的这群名企代表,而曹雅则沉默地看着自己面前的矿泉水瓶深思着什么。
苏桓灌下一大瓶矿泉水,像是给自己壮行的样子,他理了理身上的衣装,拿着文件夹走了出去。
“各位下午好,感谢各位能够在百忙之中抽空来参加这次介绍会,接下来就由我苏桓为各位介绍我们青鸟公司即将推出的新应用——启明星。”
会议室的灯光变暗,ppt的投影映在苏桓背后的投影幕布上。苏桓开始细致地向各位企业代表介绍“启明星”的整体构想和细节流程,这些天的休息时间里乃至于在梦中,苏桓都在一遍又一遍地重复这些话,就是为了向中海市的名企们阐明“启明星”的意义和商机。
但是从始至终,这群人的脸上都没有丝毫的激动,或者是诧异的样子,更别说什么笑容了。他们就像一块块木头一样听着苏桓的话,直至苏桓讲完询问他们哪里有不清楚的地方。
下面的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没有话说,直到有人第一个举手询问。
“你这个方案,教育部门和就业部门了解吗”
苏桓很高兴有人能够提问,毕竟一直的沉默令他有些失落,于是他畅快地回答道:“了解的,我们向中海市的有关部门介绍过我们的理念他们也表示支持,只等向市长报告批准。”
“哦是这样啊”提问的人得到了回答就不再继续问什么,反倒嘴角弯起了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而且不只是他,周围的人听到了苏桓的回答后,神态上似乎也都有些许轻微的转变。
但苏桓不知道他们这是为什么,哪里有不对吗正当苏桓纳闷的时候,又有人举手发言了。
“那你今天用曹老的名义把我们集结在这里听你的介绍会,是为了众筹启动资金呐,还是想和我们的企业合作,成为你的输出口啊”
这个问题一下子就问到苏桓的心坎里了,但他还是保持着宠辱不惊的样子回答道:“兼而有之吧,资金方面我们青鸟可以应付前期的开发需要,可能在后期的宣发上面匮乏一点”
说到这里,下面的企业代表中就已经有人露出鄙夷的眼神了,更有甚者直接摇起了头,以一脸嘲谑的表情看着苏桓。
“我对于各位的期望更在于与各位建立合作的桥梁,如果各位有意向的话,这不仅仅是给我们青鸟一个机会,也是给那些被条条框框束缚住了的莘莘学子们一
个机会,我在这里拜托各位了,谢谢。”
苏桓鞠躬致谢,但没有想象中的掌声雷动,只有稀疏的掌声,还是由曹雅和张翰拍的。
苏桓刚刚直起身子,这时候会议桌里面的座位传出了一个沙哑的声音,声音的主人是中海市最大的猎头公司的代表。他双手叉在桌子上,用他那双阴鸷的眼睛紧盯着苏桓。
“苏老板这个主意还是不错的嘛,不过你这个什么‘启明星’一推行的话,那我们这些做猎头的岂不是都要回家喝西北风啊”
猎头,意为物色人才的人,是帮助优秀的企业找到需要的人才。这个词另外的说法叫做高级人才寻访。“猎头”也可指猎夺人才,即发现、追踪、评价、甄选和提供高级人才的行为。在国外,这是一种十分流行的人才招聘方式,传到国内以后翻译为“猎头”,意思即指“网罗高级人才或挖掘高端人才”。
不
第四百五十四章:落败
没错,尽管有着种种弊端,但是首尔还是从长远打算支持苏桓。
眼下首尔集团的规模相对来说已经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并不是像创业发展时期需要大量的招揽人才。而且首尔虽然能够保障自家的人才吸纳,但同样的,每年花费在这一项上的投入也是一笔巨大的数字。
如果“启明星”能够正常运作的话,虽然极大程度上缩短了各个公司人才吸纳之间的差距,但是首尔却可以省下一大笔钱用来提高自家的薪资待遇,或者是给新人补贴,这样更加有竞争力。
一时的得失并不算什么,长远的发展才是首尔最看重的。
“啧,首尔嫌自家兵将太多了吗真是让人大吃一惊啊,那么咱们就直接举手表决得了,同意与苏老板合作的请举手!”猎头公司的代表人很不耐烦地嚷着。
他没想到首尔居然肯支持苏桓,不过想了想苏桓背后的曹老太爷,他觉得这应该是曹老太爷的意思,毕竟另外一边的曹家也举手同意合作。
但是这事关企业的生死存亡,管他曹半城面子有多大呢要是真同意合作,自己就得喝西北风去,反正他不同意,坚决不同意!
在场一共是24家企业的代表,但举手的只有首尔集团、林氏、和张氏三家企业举手。曹雅坐在桌子前犹犹豫豫的,几次想要举手,但又都放下了,最后她收到了一条简短的微信,然后有些惊诧地望着张翰,缓缓地举起了右手。
虽然燕氏也参与了此次会议,但是中海这边的只是分公司,并没有这么大的权利决定公司是否与青鸟合作,所以在苏桓进场的时候,燕氏集团的代表人就接通了燕京总部的视频通话,全程直播。
听完了苏桓的介绍后,经过研究,燕氏的代表人也举起了右手表示支持。
那么现在一共有五家愿意与苏桓合作,但这些基本上都是他身边的亲朋好友,除此之外直到表决结束也再无一家举手。同意与青鸟合作的,不足三分之一,企划即视为失败。
苏桓只觉得一阵恍惚,他不知道各家代表是什么时候走的,也不记得他们最后说了些什么。他就像喝醉酒了一样看着那些满脸嘲谑轻蔑的人,最后人们都走光了,他倚着墙根坐下,悲凉地看着投影幕布上最后的画面。
屏幕上弹出一个弹窗——应用程序没有响应。如果您继续等待,程序可能会相应。您想结果这个进程吗
——结束进程(e)
——取消
苏桓面对介绍会的落败,他,迷惘了。
走廊的尽头,曹雅紧盯着张翰问道:“你说你爸爸并不同意合作,但你又举手了,你这是什么意思”
张翰笑了笑看向窗外“没什么意思,他不同意,不代表我的
意见,毕竟将来是我要坐在他的那个位置上的,再者说,如果我们都不支持苏桓,他岂不是太可怜了吗”
曹雅低下了头有些无助地说:“我又何尝不想支持苏桓啊但是我不敢,不敢违逆长辈,更不敢用整个公司做赌注来赌。”
“但是你还是举手了,看着吧,老人们未必永远是对的,这个时代是属于我们的,他们终将out。”
曹雅转身看了看会议室的方向,想要去劝慰一下苏桓,但被张翰拉住了,苏桓现在需要的不是安慰而是反思。他需要完整的时间与独立的空间去反思自己落败的原因,在此之前还是不要打扰他了。
的确,苏桓现在的脑子里满是那些企业代表的身影,他不断地追问自己,是他错了吗
第四百五十五章:源流水产
“没错,除了海鲜羹之外,还有其他的蟹肉饼、虾尾天妇罗、盐焗扇贝等小食,这是都是我们茶楼的新一批‘海洋风’茶点”方华笑眯眯地回答着。
苏桓还是有些不明白“那你们把这些餐点的加工全部外包给白骅居,成本岂不是特别高毕竟白骅居可是中海沪菜的龙头商企啊。”
郭驰看了看刘归诚,像是在征询他的许可,刘归诚点了点头示意郭驰可以说。
于是郭驰就把他的“源流海鲜”企划给苏桓讲了一遍:
首先,从hk市运来的水产成本肯定是高于中海市的当地水产的,想从普通的渠道上和人家争跟没有任何竞争力。
所以郭驰打算把hk市水产包装成“源流水产”以区别中海市本地人工养殖的和海外捕捞的水产。所谓“源流水产”就是来自大海深处的自然水产,以天然绿色为卖点,像松茸和松阪牛肉一样作为高档食材销售。
高档食材的价格当然要比普通水产高了。
但前期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一下子接受“源流水产”的,所以需要借助方寸灵台茶楼和白骅居的影响力来提高知名度,积累了一定的关注之后再向那些高端餐饮企业和食品加工企业推广。
重点是随着广告宣发与“源流水产”知名度的提升,人们就会默认“源流水产”的天然绿色。即使中海市本地的一些水产也能达到与“源流水产”同样的品质,但先入为主,大众也不会接受后来的模仿者们。
而且无论“源流水产”是否真正达到了顶尖食材的要求都会有人抢着购买,因为他们看中的不是水产的品质,而是水产背后的附加价值。
而这个附加价值就才是郭驰敢于和刘归诚互换干股的倚仗。
苏桓听后瞠目结舌,这个企划真的是简单粗暴,但是却十分可行。健康绿色的食材正是中海市大众的诉求,他们厌恶人工培养食材的诸多诟病——农药、化肥、饲料、瘦肉精,诸如此类的问题影响着人们的食欲,以至于绿色食品大行其道。
同样的鸡蛋,即使它们的营养价值并没有任何差别,但是只因为一个是“走地鸡”的蛋,一个是“饲料鸡”的蛋,其价格就差了几倍不止。中间的差价就是绿色食品的附加价值。
其实鸡蛋本身并没有什么差别,但人们的刻板印象里“走地鸡”的蛋就是健康的、更加营养的。“饲料鸡”的蛋就没有多高的营养价值,甚至吃多了还有可能危害健康。
“源流水产”以绿色自然为广告,自然能引起大众的关注。同时在有方寸灵台和白骅居给造势,关注度一定更高。到那时只要任何一家高档餐厅挂出“源流水产”的菜品就一定能吸引大量的消费者。
接着第二家、第三家、第
四家……全中海都会接纳“源流水产”的健康食品。这可算是行业内的先行者了,绝对会暴利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