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推理悬疑

诸天最强基因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雕刻石光

    砰砰砰!

    敲门声响起。

    “进。”

    “老爷,北洋丁提督来电。”管家沈福轻声道。

    “快快拿来。”李鸿章急忙道。

    片刻后,李鸿章哈哈大笑,不自觉留下两行热泪,“好,好,北洋舰队不愧耗费我十多年心血,给老夫长脸了。”

    “老爷”

    “渤海大捷,北洋舰队灭倭国联合舰队,倭国联合舰队只剩两艘战舰,他们废了。”

    “恭喜老爷,贺喜老爷。”沈福听后,跪倒在地,大声恭喜。

    “哈哈,我要把这个消息告诉陛下。”

    紫禁城。

    光绪同样陷入狂喜之中,连日来鸭绿江失守,旅顺被困,大连被困的消息差点把他逼疯,现在终于有了一丝好消息。

    “赏,重重有赏。”

    倭国广岛大本营。

    伊藤-博文拿着一张电报,双手颤抖,久久没有说话。

    留守在大本营内的陆军、海军将领,一个个低着头,同样没有说话。

    他们不是不想说,而是不知道说什么!

    事情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

    排水量、吨位、速度、火力都在亚洲甚至世界排名靠前,怎么就打不过老旧的北洋舰队

    北洋舰队真有那么厉害

    情报部门是吃shi的吗

    &nbs




第16章 议和
    倭寇行军速度很快,加上沿途清军没有组织有效的狙击。山县有朋、桂太浪率领的第一军、第三师团只用了一天就逼近山海关。

    只要突破山海关就能直捣bei京。

    同时,因为倭寇行军突然,海军反应不及,野津道贯率领的第五师团顺利乘运兵船,来到大沽口。

    倭寇这等打法已经彻底拼命,一旦清军拖的超过五天,他们将会不战而败。

    可惜,清廷已然慌了。

    大沽口是一座极为重要的海防口岸,“地当九河津要,路通七省舟车”,有京津门户、海陆咽喉之称,道光年间置大沽南北炮台、炮位,置大炮30余尊,防兵2500人。咸丰年间建炮台 5座,共置大炮64尊,以威、镇、海、门、高五字分号排列,并设防兵2.5万,筹建大沽水师,在水底植丛桩以御敌船。

    可以说,五天之内,只要清军防守,野津道贯的第五师团绝对攻不破大沽炮台。

    同理,山海关为天下第一雄关,清廷也有总兵把守,易守难攻,山县有朋、桂太郎也很难在五天内攻破山海关。

    可惜,倭寇临近,以慈禧为首的主和派彻底慌了。

    11月1日,倭寇临近的当日,慈禧太后重新起用1884年被她罢黜的恭亲王奕訢主持总理衙门。

    奕訢原先就主张对外国屈服,11月2日,奕訢亲自出面,请求英联合美和俄共同调停中日战争。

    本来美、德、俄三国各有各的打算,并不打算接受英国的调停,但是中日战争形势急转直下,他们本来看好的倭寇,竟然在海战上一败涂地。

    如此一来,他们希望倭寇在清国身上打开一道口子的愿望就没戏了。

    清国弱,才符合他们的利益。

    于是,英、法、美、德、俄大使齐齐出动,居中调和。

    两厢情愿,只用了三天时间,就达成了初步意向。

    第一,两方停战,清廷有义务保证倭寇给养,每天要给山海关、大沽口外的3万倭寇派发干粮、被褥和淡水,清国陆军原地待命,不得有任何调动,特别是不能往山海关、大沽口聚集。

    第二,北洋水师返回威海卫,不得封锁渤海、黄海海域。

    第三,清廷支付倭国三千万两白银,以慰劳倭军,抚恤伤亡者。

    第四,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四地为通商口岸,日政府得派遣领事官在以上各口岸驻扎,日轮船得驶入以上各口岸搭客装货。

    第五,中国承认朝、鲜“完全无缺之独立自主”;实则承认日、本对朝、鲜的控制。

    这是一个完全荒谬的事情。

    清国明明战胜,却将要签订一个屈辱条约,清不败而败,倭不胜而胜。简直是十年前中-法战争的翻版。

    消息传来,光绪震怒,翁同龢等主战派绝望,李鸿章气急,康有为、梁启超等有识之士只发上街请愿。

    全国人民怒了!

    但是怒归怒,明面上光绪早已亲政,但是实权还在慈禧手上。

    光绪除了摔盘子摔碗,以及和翁同龢在太和殿中抱头痛哭,没有任何办法。

    至于请愿的学子,觉醒的国人,毕竟是少数,慈禧派禁军轻而易举的镇压下去。

    直隶总督署,李鸿章长叹一声,封上光绪帝要求派北洋舰队出战的密电,写了一封电文,传到威海卫。

    他是慈禧的人,要听慈禧的话。

    否则他的位置不保。

    李鸿章并不贪恋权位,但是他一倒,跟随他的淮军势力都要被清算,他幸苦三十年的洋务运动就要失败,咳尽心血建立的北洋舰队也要拱手让人。

    “我不能倒。”

    李鸿章在书房里闭上眼,喃喃自语。

    威海卫,北洋舰队母港。

    丁汝昌接到李鸿章的电文,愤怒、不解、郁闷,立刻回复电文,语气近乎责问。

    北洋舰队一舰未损,且取得制海权,为什么议和

    就算议和,为什么要赔款、开通商口岸,这和战败有什么区别

    李鸿章只回复了



第17章 目标,东京
    李旭、林泰曾两人走了一段路,来到一处偏僻的小巷。

    “李大人,可以说了吧。”林泰曾说道。

    李旭转身道:“林大人,朝廷中多有愚昧之辈,他们只顾眼前,不顾大局,李中堂被蒙蔽,我们身为属下的,要为中堂大人分忧。”

    “怎么分忧”

    时间紧急,一旦各战舰管带回去,朝廷命令传遍威海卫,再行险招,不确定性因素更大,毕竟李旭不能保证战舰上几百人都是一心。

    于是,李旭不再试探,开门见山道:“倭国联合舰队近乎全灭,渤海,黄海、日-本海任由我北洋舰队战舰航行,只需要镇远舰远赴东洋,直逼东京即可。在此路途中,不会有任何阻碍,一旦到达东京,我们给倭国造成的压力会更大,到时候李中堂可以提出新的谈判条件,最起码不会赔款,也不会开放新的通商口岸,甚至不会丢掉潮鲜。”

    “这……”

    林泰曾对李旭的提议并不意外。

    因为他听说,黄海大战刚结束时,李旭就曾向丁汝昌,李鸿章提过这种建议。

    “我们怎么办我们违抗朝廷旨意,到时候就算为朝廷争的权益,朝廷也难饶我们。”

    林泰曾抬头,盯着李旭。

    李旭目光坚定,毫不犹豫回答:“,。”

    林泰曾肃然起敬。

    这是林则徐作于1842年的一首诗,林则徐被充军去伊犁途经西安,口占留别家人。意思是只要对国家有利,即使牺牲自己生命也心甘情愿,绝不会因为自己可能受到祸害而躲开。

    鸦片战争以来,清国有识之士,对这句话皆奉为圭臬。

    而现在的情况,与当时何其相似。

    率领战舰,直逼东京,不顾个人前程安慰,只为国家。

    但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这一刻,林泰曾脑海中浮现家族殷切希望,想起留学英国的艰难,想起镇远舰上一众手下……

    “唉,李大人,对不起,我不能赌。”

    林泰曾说完,无比羞愧。

    李旭眼睛微微眯起,并不意外林泰曾的决定。

    设身处地,如果是他处在林泰曾的位置,也可能做出同样的决定。

    他刚才说的,,纯属是忽悠林泰曾的。

    因为,李旭不是这个世界的人,可以毫无顾忌的做事,之后拍拍屁股,潇潇洒洒离开这个世界。

    林泰曾不行,他还要为前程,为家族考虑。

    但是,林泰曾不答应,李旭就不能实行他的计划。

    李旭右手缓缓摸到腰间,那里有他改造的驳壳枪。

    探索历末日时代,教导李旭,为了生存,可以牺牲一切。

    “好,好一个,,李大人,林大人不去,我邓世昌跟你去。”

    小巷外,邓世昌踏步走来。

    邓世昌心中傲气最盛,他受不了明明取得优势,却还要签一个屈辱条约。

    离开议事厅后,看到李旭叫走林泰曾,他心中有所猜测,偷偷跟上去,听到了刚才那一番话。

    李旭的话,深和他意。

    只要对国家有利,我邓世昌不管个人前途命运。

    “邓大人高义。”

    李旭右手自然而然松开驳壳枪,行了一个海军军礼。

    本来,只镇远舰出发,稍显单薄,再加上致远舰,两艘战舰逼近东京,给倭国造成的压力会更大。

    “李大人,事不宜迟,我们出发吧。”

    邓世昌提议。

    “好,只不过林大人……”

    李旭瞥了一眼林泰曾。

    林泰曾闭上眼,“你们下手轻些。”

    “林兄,对不起了。”邓世昌上前,朝林泰曾脖子上狠狠一甩,林泰曾晕倒在地。

    “我们走。”

    “邓大人,致远舰上燃煤是否充足,弹药是否备齐,淡水食物是否补给



第18章 再等等
    天津英租界。

    上午10时,各国大使陆续到来,三三两两站在一起,谈论着这场不可思议的战争,及不可思议的结果。

    “清国海军虽强,但是朝廷没有骨气,可以分而食之……”

    “等我们腾出手来就多争取些权利……”

    各国大使心中不约而同的冒出这些想法。

    上午11时,清国议和钦差李鸿章和倭国议和大臣山县有朋前后脚到来。

    “李中堂,我们都到了,开始签署文件吧。”

    山县有朋眯着一双小眼,得意洋洋的说道。

    你的北洋舰队再强又如何,还不是要和我们签一个战败条约。

    李鸿章虎着脸,冷冷道:“大使着急了,我们说好了12点,一点都不能提前。”

    “嘿。”山县有朋撇撇嘴,“再拖一个小时有什么意思”

    李鸿章不再理会山县有朋,径直做到自己的座位上,闭目养神。

    山县有朋觉得无趣,整理自己的衣服,和英法美等国大使言笑谈欢。

    时间一点点过去,还有十分钟就到12点。

    签约文件,记者,照相机全都就位。

    山县有朋再次整理自己的衣服,这是一个历史时刻,自己将代表大倭国永载史册。

    一个清国外交官急匆匆闯进会场,俯首在李鸿章耳旁低语几句。

    “嗯”

    李鸿章听后,脸色大变,差点就要在多国使臣面前出丑。

    签约在即,各国使臣都盯着李鸿章,见此情况,纷纷交头接耳的猜测,到底出了什么事情,让这位清国重臣变色,难道倭国不守信用,陆军进攻北-京了

    山县有朋摊手,一脸郁闷,我也不知道出了什么事情。

    “各位,我有点事出去一趟。”

    李鸿章说完,站起来就走。

    “李大人,马上就要签约了……”英大使在后面喊。

    “我马上就回来……”

    李鸿章和那名外交官来到外面,快速写了两封电文,叮嘱道:“这封发给陛下,这封发给太后,一旦他们回电,立刻通知我。”

    “是。”外交官匆匆而去。

    李鸿章挺直了背,转身,看着气派的英使馆,思绪快速转动。

    虽然李旭、邓世昌胡闹,但他们为朝廷争取了机会,我要想想怎么利用。

    李鸿章站了片刻,一直没进去,英大使派人前来查看情况,正看到李鸿章在太阳下晃了晃,突然,晕倒在地。

    “mister li……”
1...45678...35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