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穿越之巧凤再嫁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席拉

    六月初四,夏收已过,稻秧子都已经插好。农忙季节刚过,眼见汛期将近,江家父子江多福与江网扣二人都同时接到了均徭的临时通知。江家本是大王庄人,原先每年在本县的里甲役都花钱雇人代役了。本来按照惯例,一个家庭里的两个成年男丁不会同时去服役的,要留一个照看家里,顺便干活儿。但是这一次的均徭不同,这次是要赶在汛期之前加固堤坝,时间紧工期赶,不得推托,基本上全县的壮丁有一个算一个都给拉到堤坝上去干活儿去了。

    这堤坝还不在三河县境内,而是在三河县的上游庆州府境内。距离这里大概有个二三十里的路程。事情来得这么突然,一家人连一点儿心理准备还没有就匆匆送了江多福父子二人去服徭役去了。

    江记里头,从店主江网扣到跑堂儿的店小二,但凡是成年男人,也是有一个算一个全都去了堤坝上干活儿去了。所以江记基本处于暂时歇业的状态,大嫂干脆也住到了庄子上去,江天祥兄弟俩每天傍晚下了学则是直接去庄子上住

    知味斋的情况稍微好一点点,只少了郑兴一人,所以影响还不算大。但是农庄子里头没了人手可转不开,那些禽畜可离不开人照顾,所以江巧凤便让兰姐回了庄子里头帮忙一段时间。

    周三姐母女两个也舍不得休息,依旧坚持营业。不过这段时间城内人口一下子少了许多,所以生意也就一般般了。

    江多福他们刚一离家,周氏就成天儿的担心他们。一个是她丈夫,一个是她儿子,以前服役都是在离家很近的地方,干的什么活儿大家伙儿提前就都知道了。这次的征召来得太突然,并且父子俩同时都去了,周氏想不多想都不行。周氏都这样儿了,杨氏也好不到哪里去。江巧凤只得安慰了这个又安慰那个。

    “娘,大嫂,你们别担心。临走前不是叫爹他带点儿钱在身上么铜钱儿又多又重的,带着不方便,我就在爹的荷包里头放了一点儿碎银子。也没敢多放,怕放多了以后又会招来别的麻烦。

    我在县城药铺里头定了不少成药,等那边药丸子一做好,我就立即给爹他们送去。说实在的,不去看上一眼我这心里也没个底儿。”

    &nb




第二百四十八章 抵达
    第二百四十八章抵达

    正常情况下,修堤筑坝都是秋收过后的农闲季节,趁着冬天雨水少,水位低的时候征召当地的老百姓去服役的。

    这一次的征召来得这么突然,肯定是有什么大家不知道的状况发生了。

    天气热得很,不过巳时初(上午九点),火辣辣的太阳已经晒得人浑身发烫。江巧凤坐在驴车上,头上带着斗笠闷了一头的汗出来。她这还是坐到车上什么都没干就热得受不了,还不知道爹个哥哥他们在这大太阳底下干活儿得多受罪呢。

    “郑大伯,前头不远就要到了吧”

    郑忠:“快了,前头再拐过去走上差不多二三里就到了。今天这太阳够毒的啊,而且连一丝儿的风都没有。哎——受罪哟!”

    江巧凤:“是啊,天空连一片云彩都没有。这阳光就这么直接照下来,还没风。”

    两人的交谈也仅止于谈论谈论天气而已,别的根本就说不到一处儿去。好在毛驴够给力,二三里的路程不一会儿就跑到了。

    远远的,距离堤坝还有里把路时,江巧凤就能看见大坝上头人来车往的忙碌场景。有合力推着装着石料车的,有担子挑的,更有甚者直接人力背负的。一眼看过去只怕能有几百上千人在同时干活儿,估计别处她看不见的地方还有不少人在做事。

    “郑大伯,这么多人同时在大坝上干活儿,怕是不容易找到他们。”

    郑忠点点头,下了车来,牵着毛驴继续往大坝那边移动。江巧凤也从车上跳了下来,跟在驴车后面步行前进。

    快走到大坝跟前时,郑忠把毛驴的缰绳交给江巧凤,“江家侄女儿,你在路边这里看着驴车,我过去打听打听。”

    江巧凤:“好的。郑大伯,我爹他叫江多福,我哥叫江网扣。我们家是得胜镇大王庄的,您可记住了。”

    郑忠:“记得啦,这一路上你都跟我说了好几遍了!”

    江巧凤干笑两声:“呵呵,我不是怕您没记住么。”

    “嘿,我这脑子好使着呢。江多福,江网扣,得胜镇大王庄人,我没说错吧”

    “没错儿,郑大伯您记性确实好。”

    郑忠又不放心的叮嘱了江巧凤几句诸如一直在原地等他,不要乱跑,不要跟人瞎搭话等等,然后才一路打听着往大坝上走去。

    过了约莫有两刻钟的功夫,方才看见郑忠从大坝那边急匆匆的赶过来,老远就听见他冲着江巧凤在喊:“我找见他们人啦——你快过来吧——”

    江巧凤赶紧牵着毛驴向着郑忠那边走过去。

    “郑大伯,你都找见他们啦”

    “没全看见,但是知道他们等会儿都在哪儿吃午饭了,你快跟我走。”郑忠说着还嫌江巧凤太慢了,一把抢过她手里的缰绳拽着毛驴就往大坝那边走过去。

    “郑大伯,您这是往哪儿走怎么不上堤坝了”

    郑忠咧着嘴道:“不用,我们现在是往伙房那边去,你爹他在伙房那边烧饭呢。虽说这天守着大灶烧饭热得人不行,但是比起去堤坝上面抬石头,扛泥包什么的要轻省很多了。”

    “真的”江巧凤听到这个消息也不禁露出些笑脸来。正如郑忠所说,守着厨房做饭再热也比在大太阳底下搬石料强。尤其是江多福年纪都这么大了,加上这几年力气活儿干得少,一下子就来抗石头根本就吃不消的。



第二百四十九章 堤坝民夫
    第二百四十九章堤坝民夫

    江多福听到女儿这话心中感觉无比的欣慰,也不心疼钱了。他悄咪咪对江巧凤说:“嘿——我原来还以为我这回也是要去干体力活儿的,结果你猜怎么着”

    江巧凤:“怎么了”

    “哈哈——”江多福得意的不行,“我到现在才晓得,我们江记原来这么出名了。”

    江巧凤听了个一头雾水,扯着江多福袖子着急道:“爹,好好儿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江多福:“这本来,我应该是跟你哥分到一块儿,负责维修堤坝的其中一段。后来这工地的小管事听到我们是江记的就说:既然你家是开吃食店的,想必灶上的手艺还可以,不如你就负责给大家伙儿做饭去吧。于是你爹我呀,就免了去堤坝上受罪去,可惜你哥就没这么好的运气了。”

    江巧凤:“我们赶紧把肉做了吧,不然等到吃饭时肉都没煮烂,那还怎么吃啊”

    江多福让江巧凤不要急,歇一歇,交给他就行了。他转身对周围几个伙夫喊道:“来个兄弟帮忙做肉啊,不然中午可赶不上吃了!”

    听到这话以后立即有人问他:“老江你中午请我们吃肉呢”

    此话一出,整个伙房都安静了下来,众人都在心中默念“是是是!!!”

    江多福:“那当然了,我们哥几个凑到一块儿也是缘分。虽然这肉不多,但总归每人都能尝上几块儿。”

    “老江你可真够意思!”

    “今儿大家伙儿要沾沾老江的光了。”

    有个伙夫自告奋勇:“这肉我来做!我看也不用做什么红烧肉了,那个煮起来又慢又不出数。干脆全都切成大薄片儿,配上各种菜炒一炒,炖一炖,味道肯定不错!”

    这话立即得到了所有人的赞同,这样一来,除了孝敬管事以外,他们这里的几十个伙夫也都能分到几片儿肉尝尝了。

    猪肉有人做了,江巧凤也乐得清闲,帮着江多福打打下手,切菜炒菜去。父女两个还能顺便说说话。

    江多福父子的临时窝棚就在伙房对面的不远处,站在伙房这边都能看见他们的床铺。

    郑忠晓得这个情况以后,便立即把驴车的东西都卸下来放到江多福床上去了。放在他这里安全,随时都有伙房里头的人看着,不怕丢了东西。等到回头中午吃饭的时候,再把东西分出来。

    东西都归置好以后,郑忠便把板车卸了下来,跟江多福与江巧凤打过招呼以后便牵着驴去给它找草吃了。

    民夫们的伙食非常简单,因为干的都是力气活儿,所以还能吃个粗粮干饭。至于菜就是这个季节常见的豆角,茄子之类的。全是大锅煮的,只加点儿油盐,味道什么的就别想了。

    江多福很快便将菜收拾好下锅,然后对在灶下烧火的人说:“老李,你看着点锅,我带我家姑娘去坝上转转。”

    大灶后头立即伸出一个花白头发的脑袋来:“这烧火的事儿你就别操心了。只是这大坝上头有什么好看的都是一帮糙老爷们儿在那儿卖苦力,别回头叫你家姑娘看见什么不该看的,给冲撞了。”

    江巧凤一时听明白什么意思,好奇说道:“大叔,我不过就是一乡下农妇,又不是什么贵人,哪里来的什么冲撞不冲撞的”

    &n



第二百五十章 滑轮组
    第二百五十章滑轮组

    船只与堤坝之间隔着差不多有一两丈远的水面,中间只搭了两块跳板。船只随着水面的波浪而左右摇晃,那跳板自然也是跟着微微的上下起伏。

    江巧凤原来生活的地方就是一个水乡小镇,这样的场景她自然不陌生。

    泥土什么的还可以就近挖取,从陆路用独轮车推过来。但是这些大石块都是从附近山上开凿下来的,从开凿到运上船,再从船上运到堤坝安置到指定位置,这其中的艰辛困难是可想而知的。

    江巧凤问:“哥,这石块这么沉要怎么才能运上岸人力挑不过来的吧我看有些大块儿的石头不得好几百斤重”

    江网扣指着岸上一个高大的支架对江巧凤说:“你看见那个了没那个横梁上有个滑轮,把大石头用绳子系好,然后通过那个滑轮把石头拉到岸上来。”

    江巧凤只一眼就看明白了,这是一个简单的定滑轮使用。这样做虽然可以通过滑轮将石块从船上运至岸上,但是并没有省去一丁点儿力气。

    江巧凤想起以前上物理课时,学过的滑轮组的使用方式。具体的计算公式她早就忘得一干二净了,但是通过滑轮组的使用可以节省许多力气的事儿她却是一直记忆犹新的。

    想到这里,江巧凤立即归心似箭,跟父兄告别之后就与郑忠一起顶着烈日往三河县城赶路。回到县城后,江巧凤没有立即回农庄,而是在郑忠的指点下找到了一家手艺好,信誉高的铁匠铺。

    她仔细回想了一下滑轮的样子,用木炭笔给铁匠画出样子来。

    “师傅,你能帮我打造出这种滑轮出来么”

    那个老师傅仔细看了看江巧凤画的图,“这个不难打造,你要打造多大一个”

    滑轮组具体要如何组合才会省力,江巧凤脑袋里面只有个大概印象,不能完全确定。所以她现在打造这滑轮组是先用来做实验用的,倘若太大了那不是很重那样对她做实验来说简直是太不方便了。

    “嗯,师傅这东西能尽量往小了做么越小越好。”

    老师傅:“三四寸那么宽怎么样再小些也能做出来,就是比较费功夫了。”

    江巧凤也晓得东西做得太小巧了就费功夫了,她现在可是等着急用的,没那么多时间可浪费了。

    “行,师傅您看着办。我就一个要求,就是要快,越快越好,最好明天一早就能拿到。”

    铁匠师傅一听这话顿时就感觉有些为难,他指着铺子里头一个少年说:“壮丁都被官府征召去修筑堤坝了,你看我这铺子里头,老的老小的小,哪里赶得出来哦。”

    江巧凤:“师傅,我这确实等着急用,麻烦您给行个方便。另外我也愿意出这个赶工费,您说怎么样”

    听到江巧凤愿意多加钱,老师傅有些心动了。这打开门做生意的,都是为的求财,眼下只是赶个工而已,哪里就不能做了

    “好吧,这铁料钱原价不变,工钱双倍。”

    江巧凤哪里还敢跟人讨价还价的,忙不迭点头答应了。

    “可以。你们铺子晚上什么时辰关门我天黑前可以过来看看么”

    老师傅看看外头的太阳,估摸了一下时间,然后对江巧凤说:“现在差不多是未时末,到戌时初两个时辰差不多能打造好了。你到时候过来拿吧。”

    “好,真是谢谢您了。”

    “好说,你先把这定钱给了吧。”

    &n



第二百五十一章 落荒而逃
    第二百五十一章 落荒而逃

    虽还是清晨,但是阳光照射在人身上已经有些火辣辣的感觉了。一路上也不敢耽搁功夫,除了中间让毛驴喝点水以外,其余时间一直都是火速往马家沟那边疾驰而去。唯恐走得慢了,太阳越升越高以后路面上也跟着越来越热。

    辰时末,两人已经抵达了马家沟。江巧凤自然还是先去伙房去找江多福,江多福对于江巧凤的突然到来给吓得够呛。

    “巧凤你这一大早又匆匆地赶过来,是不是家里出了什么事情了”

    江巧凤把江多福拖到一边小声告诉他:“家中无事,我是带了一样可以省不少力气的工具来找哥哥的。让他把这东西献上去,没准儿上头的管事一高兴还能给我哥安排个轻省些的活儿呢。”

    江多福:“真有这好东西快拿给爹瞧瞧。”

    江巧凤把手里的竹篮子往他手里一送:“就在这里面呢,我在家中已经试过了,确实可以省不少的力气。爹您快去去把哥找过来,然后找个没人的地方我试给你们看一下。我这只是个小的实验品,想在这堤坝上起到大作用的话,还得让这里的管事做主重新做一组大的才行。”

    江多福本想先亲自己确认一下确实可行了再去找儿子回来的,但是一来时间紧张,二来自己女儿做事一向很靠谱的,她既然说了可以省力气,那就一定会省力气。

    于是他立即跟伙房里的同伴交代了一声,然后就匆匆去堤坝上头找江网扣去了。

    郑忠见这里没他什么事儿,照例还是先去照顾毛驴了,先给它喝了点儿水,然后又喂它吃了些精饲料,最后还牵着它去外头寻些青草来吃。

    江巧凤自然也没闲着,她接替江多福的工作,为中午的饭菜做准备。感觉过了好久,江多福才与江网扣一块儿从堤坝上头回来。

    父子二人此刻已经热的浑身冒汗,江网扣的肤色更是一天比一天黑了。他这几年大多一直在室内干活儿,太阳晒得少了些,如今突然被拉到太阳底下暴晒,脸上的皮肤都晒脱了皮,整个人看起来显得特别的狼狈。

    “哥你怎么都不带个斗笠呢”

    江网扣浑不在意的说:“偶尔也带的,后来我嫌闷着脑袋难受就摘下没带了。赶紧给哥瞧瞧你那好东西吧,要是真有用的话你可真是帮了我们大家不少的忙了。”
1...5556575859...14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