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当大帝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大明第一帅
第四十一章 新营
经历了光时亨案子之后,仅仅过了不到一个月,新城基本已经建好了,所有规划也在一步步的落实。
朱慈烺先是任命了任光宇为新城的知县,那是一个落难的举人,混的很差劲,不然也不会流落成流民了。
举人具备担任低层官员的资格,仅仅是资格而已,实际上担任的可能性很小。在一些高居上位者的眼中,几乎不值一文,对于一些市井小民来说,却是高高在上。
因为举人的身份,加上任光宇平日待人平近,不摆架子,经常帮助其他流民,很快在流民中混出了一点名声。朱慈烺派人调查并考较了一番,觉得任光宇品性不错,也颇有点当官的料,于是就认命他为新城知县。
等新城一切安稳了下来,朱慈烺就派人在新城贴下告示,宣布从青壮中招募一些士兵,用来守卫新城,表现好的还可以加入勇卫营。
勇卫营在城外的营地距离新城并不远,很多人在建城的时候都见识了勇卫营平日的训练,这支军队令他们大开眼界,加上待遇是京营中最好的,很多青壮都想加入。
特别在知道勇卫营是给了他们活路的皇太子的亲军后,更多的人响应号召,愿意参军。
有人投军,朱慈烺当然是欢迎,不过对投军的人也不是来者不拒。规定只接收年龄在十五岁以上,三十五以下的男子,同时也对投军者的身高、力量、体能有一定的要求限制。
这样一来,又淘汰了很多人,新营最终收录的有一万五千多人。另有六千多在适龄以内,但其他要求达不到的人,朱慈烺也没有放弃,将他们全都暂时编为民军,负责维持新城治安。
招兵的事,朱慈烺自然先是与崇祯皇帝通过气了,皇子私自招兵可是大罪,触碰到了皇帝的红线。
因为朱慈烺还小,崇祯皇帝并没有那么深的戒心,加上田赋一事的面子上,崇祯当时就批准了。不过同时表示很为难,毕竟有兵就需要军饷,崇祯现在可是个穷光蛋。
朱慈烺立刻表示,钱不用您出一个铜板,和抚民一个路数,由儿臣一手操办,不花国家一分钱。
虽然不知道皇太子这位招财童子用什么手段搞到的银子,但只要不花钱,崇祯皇帝自然没什么意见,他巴不得全天下的兵都不要军饷呢。
只是崇祯皇帝不知道,他还以为朱慈烺只是招募几千个守城的士兵,却没想到这小子招募了上万人。
朱慈烺重新调整了勇卫营和新营的编制,任命黄得功继续掌管勇卫营,由卢九德担任监军。孙应元掌管新营,由刘元斌任监军。
朝廷给各军安排监军的目的大家都清楚,朱慈烺虽然觉得没必要,也不会头铁到去请求裁撤监军,那样纯粹是给自己找麻烦。
朱慈烺也不会让这两个监军闲着没事做的,他把监军的职责重新规定了一下,以后负责士兵思想指导,并采办军中物资和发放军饷。
为了防止军官克扣军饷,朱慈烺把军饷统一由监军负责发放,军中人员固定,军饷固定,克扣的现象基本也就杜绝了。
朱慈烺将新营的一万五千名新兵分为四部分,火枪兵、长枪兵、骑兵和炮兵。并派出一千五百名勇卫营的老兵,每人带十个新兵。
原本朱慈烺让人去兵部要一些盔甲武器什么的,兵部表示物资困难,只能从盔甲厂分出三千副盔甲和兵器。
对此朱慈烺也能理解,大明国力每况日下,各地卫所的军户以及官兵甚至连个像样的盔甲都没有,兵部能挤出三千副已经看在他皇太子的面子上了。
在新兵队伍整编完毕之后,朱慈烺立刻下令,全军开始进行训练。
按照朱慈烺的要求,和勇卫营的训练一样,先从队列训练开始,平时带着俯卧撑,负重五公里越野等,等体格训练的差不多的时候,才练习军队格斗术和进行战术训练。
朱慈烺认为,团体作战能力比士兵的单兵作战能力更重要,戚家军的鸳鸯阵就是几人一队,攻守兼备协同作战。大规模作战的时候,以队为单位,无论进攻还是防守,都能如铁桶一般。
这些新兵从流民变成士兵,又训练这么稀奇古怪的东西,最主要的是每天都很累,不少人都觉得吃不消,于是开始耍小聪明,偷懒,磨蹭时间等。
对于这种情况,勇卫营的老兵自然熟门熟路,他们都是过来人,一眼就瞧的明明白白的,二话不说,上去就是一顿棍子。
“还跟老子耍心眼,老子当初就是这么玩的,起来接着练!”
“就你们一个个的,上了战场也是送死的命!”
第四十二章 龙骧夜不收
在大明的边关活跃着一支哨探队伍,他的职业类似后世的侦察兵,担任着特种作战任务,他们的名字叫做“夜不收”,指的是“能深入虏营哨探得实”者。
他们是接受了专业的训练,可以深入敌境或敌营打探虚实的精锐侦察兵,专事特种作战。
勇卫营城外大营东侧,一处靠着山前面临水的地方,是勇卫营中最好的一处训练场。
训练场中仅有十个营帐,周围有高大围墙隔断,外面有大量勇卫营把守,禁止任何人靠近。
在寅时初刻(凌晨三点)的时候,天还是黑漆漆的一片,训练场上突然空响起尖利的哨子声。
营帐中的所有人都在睡梦中被惊醒,接着传出一阵杂乱的脚步声以及各种盔甲碰撞的声音。
过了大概五分钟左右,十个营帐中的士兵才在训练场中央地方集合,在大量火把的照映下,队列整合的颇为齐整。不过仍有一些士兵还在边穿着盔甲边跑向训练场,显得狼狈不堪。
当所有人集合完毕,认真的凝视教官时,他们才发现,皇太子居然也出现在这里。所有人立刻变得昂首挺胸,精神百倍了起来。
朱慈烺看着那几个拖拖拉拉入队的士兵,冷着脸问:“这都训练多长时间了,夜不收大队怎么还有这样的兵存在”
朱慈烺从勇卫营挑出了一些马术和单兵作战能力强的士兵组成了夜不收大队,并用勇卫营最好的训练营提供他们的日常训练。
徐盛跟随朱慈烺两年多,是最早一个按照他整理出的《特种训练大纲》实际训练的,所以被朱慈烺任命为夜不收大队长。
在抚民结束回宫之前,朱慈烺专程来进行一场突击检查,就是为了检验夜不收大队的训练成果,然而,他有些失望。
徐盛的脸色同样不好看,低着头道:“殿下,是卑职无能。”
朱慈烺冷着脸继续道:“现在还剩多少人”
徐盛回道:“回殿下,经过半个月来的淘汰,夜不收大队还有二百三十五人。”
朱慈烺微微颔首头,他从勇卫营中十里挑一,挑选出了五百个士兵来进行特种训练,由几名已经进行过特种训练的东宫亲卫分队带领,每天都在进行淘汰,半个月淘汰掉一半还算正常。
“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淘汰,夜不收大队只要精英!”
朱慈烺威严的目光慢慢扫过场中一众夜不收的脸庞,正肃道:“身为大明最精锐的兵种,你们的任务是深入敌军附近侦探敌情,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哪怕是在睡梦中都要保持警惕,随时准备战斗!夜间紧急集合,训练的就是你们夜间快速反应能力和警惕性,本宫希望你们能克服一切困难,努力训练,成为大明最精锐的战士!”
作为领导为团队打气的场面话已经说完,朱慈烺决定再说点实在的,他继续道:“凡是经过这为期一个月的实训选拔,最终正式成为夜不收大队的一员,均官升一级,入队五年后无条件再升一级,期间立下军功另算。
另外每人分良田一百亩,终生免除所有赋税,刺探军情中所有缴获的敌人物资全都自由分配!”
如此好的待遇让所有人眼睛一亮,心道这位皇太子好大的手笔,可真够意思的!特别是最后一条,太实在了!
很多队员在辽东打过建奴,还有人本身就是夜不收,深知建奴身上有收藏银子的习惯,每一次入关鞑子都劫掠不少财物,逮住一个就小发一比横财了。
二百多名夜不收准入人员皆是内心澎湃,想要正式成为队中一员,大干一番!
待遇虽好,可夜不收大队的训练也是非常的苦。
首先每天凌晨五点就要起床进行负重四十斤的武装越野,距离十里路,要求两刻钟内完成。
完成后用餐,并在规定时间内吃完饭菜,不许发出声音。理由是:作战的时候,和敌人同一时间内吃饭,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填报肚子,就是赢得时间,比敌人获得更多的机会。
饭后修整半个时辰,修整结束后进行一分钟内俯卧撑一百个,三十斤石锁举一百五十下,然后一公里障碍跑,武装泅渡等。武装泅渡只穿皮甲,不能穿板甲,那样纯粹
第四十三章 清兵入关
崇祯九年五月三十日,皇太极派多罗武英郡王阿济格、饶余贝勒阿巴泰、额驸扬古利率八旗兵十万绕道蒙古大举攻明。
六月二十七日,阿济格兵分三路入喜峰口、独石口、北京岭诸堡。
七月四日,清军于北京延庆县集合,连败明军七次,大明巡关御史王肇坤拒降,兵败战死,明军退保昌平。
清军沿途但凡遇到城镇就大肆洗劫,俘获人畜一万三千二百三十,粮草财物等不计其数。清军入关的消息传到京城后,满朝震动。
在得知皇太极称帝,崇祯皇帝鼻子都气歪了,又听说建奴将要进攻昌平直取京城,连忙召开廷议,连身为皇太子的朱慈烺也被传唤进宫。
在回宫的路上,朱慈烺向传话的小太监打听情况,小太监只道是边关军情,其他的并不知晓。
进了紫禁城,在经过通报后,朱慈烺被宣进皇极殿内。一般的朝会是皇极门外御门听政,今日却在皇极殿内举行廷议,可见事情的重大。
此时朝堂上站着的都是一些重臣,有内阁几位大学士,六部九卿等朱慈烺叫得出名字的,还有一些是叫不上名字的。
廷议已经进行了好一会,大殿上气氛沉闷,崇祯皇帝铁青着脸坐的龙椅上。
朱慈烺这次没有了特殊的待遇,乖乖地站在了百官最前面,一些大臣只是偶尔投来几眼目光,已经对这位皇太子听政见怪不怪了。
自从朱慈烺奉旨抚民成功的解决掉京城流民之患后,崇祯皇帝龙颜大悦,大大嘉奖了一番,并准许朱慈烺参与朝会,在一旁听政学习。
朱慈烺进殿站了一会,看到很多人都是面红耳赤,估计刚刚进行了一番激烈的争论,不过现在却没人说话,貌似有些冷场了。
他正想悄悄地问站在不远处的礼部尚书姜逢,刚刚都议论了什么,只听崇祯皇帝阴沉着脸道:“怎么都哑巴了吗建奴快要进攻昌平了,距离这皇极殿不足一百里了,你们就没人拿个主意出来”
满朝文武一个个缩着头,支支吾吾的不敢再冒头说话。内阁首辅温体仁眯着眼睛就像睡着了,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成国公朱纯臣也是缩着头,一脸怂样子,就怕被崇祯点名率领京营出战。
朱慈烺皱着眉头,心中暗道:这群废物,在党争上一个个可劲的上奏,一遇到正事立马怂了,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是尸位素餐的怂包,可惜大好河山就葬在这群窝囊废手里了。
朱慈烺心中微怒,出班奏道:“儿臣请命,率勇卫营北上昌平,剿杀奴贼!”
满朝文武讶异的看向这位年幼的皇太子,而后又是闭口不言。崇祯皇帝眼中难的流露出赞许的目光,刚要说些什么,只听有个文臣咳嗽了一声出班奏道:
“启奏陛下,圣人云:兵者凶器,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然国库并不充盈,而战事消耗异多,不值大动干戈派兵讨伐。”
不知是哪位不知好歹、没点逼数的文臣,没看到崇祯皇帝的脸色越来越黑,还在那里酸溜溜地咬文嚼字,放言不可用兵。
崇祯皇帝还没表示,朱慈烺蹭的一下就怒了,指着这个不认识的酸儒大骂道:“奴贼都快打到京城了,你还在这放狗屁,真是误国庸臣!”
“你,你,你......太子殿下,你怎可在老夫面前口出秽语,真是有辱斯文......”那文臣一张脸也涨的通红,一根手指抖索索地指着朱慈烺。
朝中众臣也是诧异的看向皇太子,暗道这主可真不是省油的灯。
温体仁脸上皱纹纵横密布,眼睑低垂,看上去像是在打瞌睡。当他听到皇太子的这番言论后,一瞬间眼睑开阖,精芒四射,不着痕迹地朝左都御史唐世济使了个眼色。
唐世济会意出班奏道:“陛下,皇太子殿前失仪,还请陛下令其回宫思过。”
唐世济刚说完,立马有几个几位大
第四十四章 皇陵被毁
朱慈烺就在这样烦躁的情绪下过了半个月,期间,他几乎住在了宫外,每日巡视京城九门的防御。更多的时间来往于勇卫营和兵仗局,监督军队训练和催促火器生产。
最近,朱慈烺又收到一些很不好的消息,朱纯臣那个蠢货还没到居庸关,清兵就已经拿下了居庸关。并且在七月十七日,清兵自天寿山后突现昌平城下,攻打昌平城。
建奴擅长细作,昌平城中有两千朵颜蒙古兵被建奴细作策反,作为内应打开城门,清兵攻陷了昌平,总兵巢丕昌投降。
一个总兵的投降,令大明朝野震惊,崇祯气的要诛杀巢丕昌的九族。巢丕昌当然不会傻傻的在那等着被诛九族,在投降的时候就跟条狗一样缩在阿济格的身边。
不过令大明挽回颜面的是,昌平城中也有很多官员坚决拒降,最终力战而亡,他们分别是:户部主事王一桂,保定通判王禹佐,守陵太监王希忠,判官胡惟忠、吏目郭永、学正解怀亮、训导常时光、守备咸贞吉等人。
自从清兵攻陷居庸关后,朱慈烺多次请命,带兵前往昌平抵抗清兵,崇祯皇帝皆是不允。
朱慈烺并没有死心,再次来到了乾清宫,但守值太监不让朱慈烺入内,说崇祯皇帝有旨,不准太子朱慈烺入内。
朱慈烺无奈,双膝跪倒在乾清宫前,大声高呼:“父皇陛下,奴贼乃虎狼之辈,万不可放其入内,儿臣愿领兵,拒敌于昌平,以护大明子民,请父皇陛下恩准。”
但在大殿没有任何声音回应朱慈烺,曹化淳和王承恩都在劝朱慈烺。
“殿下,皇爷也是疼惜您,不愿让您涉险,您是大明的储君,万不可有失啊。”
“是啊,皇爷这些天也是寝食难安,您就别让他再添烦恼了。”
朱慈烺无动于衷,乃在高呼,清兵的每一次入关劫掠都会对大明造成重大灾难,数年难以恢复。他要阻止,凭借这五千勇卫营将士,虽不能赶走这十万清兵,但也足以对他们造成巨大的杀伤与困扰。
清军长途跋涉,如果身边有一支有威胁的军队,肯定会派兵防范,不敢大肆劫掠。毕竟清军最怕的是被人断了后路,被明军各路大军合围。
朱慈烺跪了半天,也喊了半天,嗓子都喊哑了。七月正直盛夏,天气酷热难当,加上紫禁城宫殿众多,通风极差,温度比外面更高更热。
朱慈烺只觉胸口发闷,嗓子眼儿发咸,眼前一黑,晕倒在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