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大理国外传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土皮五哥

    这下面唯一没有参与战斗的喇嘛,仍旧没有出招,而是紧随杨莜婷的左右。

    “啊”的一声

    段思平寻声望去,这古沧海已经被那喇嘛从梅花桩上打了下来。

    那喇嘛们士气大振,这七根法杖以极快的速度拔了出来,便与南北七煞打了起来。

    这古沧海与那喇嘛在上面打了那么长时间,这法杖已经入地好几寸,七人如此轻松拔了出来,可见这几人的内力真的是不同凡响。

    没过多久,这南北七煞只有退却的份,没有进攻的**了,就在大家猜测,该如何进行下去的时候。

    一袭红衣,忽然到了南北七煞的面前。众人定睛一看,此人不是别人,正是新娘子杨莜婷。

    杨莜婷一招纯阳派的横扫千军招式,退却了前来进犯的几人。

    这段思平本还为杨莜婷的出现捏了一把汗,但现在看来,真的有点多余。

    段思平细细想来,这杨莜婷的招式和内力,跟之前




第二十三章、远赴他乡
    段思平看着几位喇嘛的神情,不像是在撒谎,再说他也听闻,江湖上的确有这等事情。

    段思平本不希望有不愉快的事情,便央求杨莜婷把这扇子给这喇嘛,可杨莜婷并不愿意,其原因很简单,谁知道他们是不是真正的看管文成公主陵园的喇嘛。

    这句话可把这七位喇嘛将在那里了。

    就在这时,一直未有行动的第八位喇嘛站了出来,他说:“那你们就是不想给了呗。”

    段思平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他只好选择不说话。

    那喇嘛继续说:“素问段将军武功高强,如果段将军能赢的了我,这金丝扇不要也罢。如果我要是赢了段将军,这扇子我们可是拿定了。”

    从外形上看,这喇嘛明显要比其他几位更加老成。这喇嘛的步伐也更加沉稳,很明显其下盘功夫一定了得,想必这梅花桩一定是出自他手。

    段思平倒也是不害怕,他正好借此机会,检验一下这六脉神剑的成色几何。就这样中间空出一块大场地,这喇嘛便和段思平分列左右。

    “duang”的一声。

    那喇嘛便持杖划破长空,踏前几步,在电光火石的一瞬,那法杖已经快到段思平的眉眼前。起初段思平对这喇嘛雷利的攻击招式还有些应接不暇,连续退避好几回合。

    几招过后,段思平已经大约明白了这喇嘛的套路,段思平的应对也更加从容不迫。段思平跟之前的内力相比,已经精进不少。可剑法的造诣上,跟吕洞宾的几位徒弟相比,还差了不少。

    与这喇嘛的短兵相接,也只是浅尝辄止,并没有形成有效的攻击。

    这高手过招就是这样,只要有一点稍逊,这失败是在所难免的。果不其然,段思平的剑竟然被喇嘛的法杖挑落下来。

    那喇嘛以为胜券在握,便一招鹰击长空的招式,连续攻击段思平的要害。

    段思平急忙后退几步,赶紧气运丹田,那六脉神剑就如同野马奔腾一般,将那喇嘛冲撞了几丈远。

    “六脉神剑”

    其他几位喇嘛惊呼道,然后便赶紧上前,扶起了被段思平打倒的喇嘛。

    那喇嘛踉踉跄跄站起来说:“你是吕洞宾的弟子”

    段思平便点头称是,那喇嘛便不再争辩,便留下一句“我等在文成公主陵墓,等候段将军,有要事相告。”

    段思平刚要问是为何,那几位喇嘛便走了,只留下望着前方的他。

    段思平无暇顾及去这文成公主的陵墓,这郑兴致将军的伤势依旧没有好转,作为幕府将军的他自然是不敢离左右。

    待郑兴致将军的伤稍微好了些后。段思平才与杨莜婷商量这金丝扇的事情,这扇子本来就是别人家的,南北七煞用如此卑劣的手段获取这宝扇,实属不对。可现在扇子就在他们的手中,就应该还回去。

    杨莜婷也觉得十分正确,这二人便前往文成公主的陵园。

    一路上跋山涉水,段思平和杨莜婷,过得好不惬意,二人你侬我侬。没用多长时间,便到了一座峡谷面前。

    这峡谷落在两座大山之间,人还没有走进去,就已经听到“呼呼”的水声。跟着大山朗朗的水声,我们能听到山的怒吼和叹息;在鸟儿的鸣声之外,我们又听见树木的“呼吸声”。

    这二人被这美丽的风景陶醉了。段思平低头一看,旁边的一座石碑上赫然刻着“峡谷”二字,那已经被断掉的石碑上半部分,竟斜插在乱草丛中。段思平俯身看去,上面书写这另外两个字“神女”。很明显,这座峡谷的名字



第二十四章、进入地宫
    这个尸体并不是这八位喇嘛其中的一个,从这人的服饰上来看,却是来自中原。

    段思平不顾此人究竟是谁,便起身继续往前。

    没走几步,一处恢弘无比的入口摆在了二人的面前。莫非此处就是文成公主地宫的入口,二人不敢多想,但又不能不想。到现在段思平还不知道这八位喇嘛是死是活,也不知道他们究竟想要告诉段思平什么。

    这地宫的顶端是一个半圆形状的顶梁,其主要起到装饰的作用,四周雕梁画栋,那宏伟壮观的台阶上,像大理石雕像那样一动也不动地矗立着几位佛像,但从服饰上来看,既有大唐的,也有西域的,把这台阶烘托的更加威严壮观。

    可这地宫的入口竟然什么都没有,但从这血迹上来看,的确是到了地宫里面。

    杨莜婷说:“那会不会这里有机关。”

    如若按杨莜婷的猜测,的确有这个可能,不然那南北七煞是怎么进入这地宫的,这血迹又是怎么进去的。这二人便顺着这地宫的门口摸来摸去。

    段思平在摸墙壁的时候,他突然发现,这地面似乎干净程度不一,靠近墙壁的明显要脏一些,到了佛像这里,却是干净的很。

    段思平赶紧走远了几步,看这些佛像有无差别。

    的确,这里有一尊无量寿佛,其面向的方向与其他几个佛像有些许诧异,难道这就是打开地宫门口的机关。

    无量寿佛即阿弥陀佛(梵语amitabha),又名无量佛、无量光佛等。大乘经载,阿弥陀佛在过去久远劫时曾立大愿,建立西方净土,广度无边众生,成就无量庄严功德,为大乘佛教所广为崇敬和弘扬。汉传佛教的净土宗,则完全以往生阿弥陀佛的西方净土作为专修的法门。

    阿弥陀,又意译为无量寿、无量光,故阿弥陀佛亦称为无量寿佛、无量光佛。

    在很古以前,无量寿佛原是世自在王佛时的法藏比丘,受到世自在王佛的教化,自愿成就一个尽善尽美的佛国(极乐净土),并要以最善巧的方法来度化众生,发了四十八誓愿,因此成就了他成佛的愿望,而成为阿弥陀佛,现在仍在弥陀的西方净土说经法,据说遇到他大慈光的人,能够避免一切痛苦。

    细心的杨莜婷发现了无量寿佛身后的几行文字,便喊段思平过来相认。如果段思平没有在苍龙洞习得六脉神剑,他也断不可能认识其中的梵文。

    这无量寿佛的身后的梵文翻译成古文即是“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中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毁谤正法。”“设我得佛,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中国。临寿终时,假令不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者,不取正觉。”“设我得佛,十方众生闻我名号,系念中国,植众德本,至心回向,欲生中国,不果遂者,不取正觉。”

    翻译成白话文便是:如果我得到佛果,众生想到我的清静国土生活,只要十声念我佛号即可。如果这样做了以后没有如愿得生我的国土者,如果有这种事,我就不成佛作为惩罚我自己。

    其言已不自明,当地人已经将文成公主比作无量寿佛,可见文成公主在当地人心目中的分量。

    段思平便抬头看向这地宫门口上方的半圆形状顶梁,其中还刻有梵文,其大意记载这文成公主的生平事迹等等。

    二人合力反转无量寿佛的方向,这地宫的门慢慢地自行开启。

    段思平刚欲推门而入。



第二十五章、栽赃陷害
    除却这明亮的灯光之外,还有一种特别的香味弥漫其中。

    按常规的陵墓寝宫布置格局,这地宫应该是有很多的房间,每个房间放置不同的器物,比如唐三彩,可这里却是一通到底。如若按段思平的猜测,这应该是文成公主的衣冠冢。

    棺材和套棺(古代套于棺外的大棺),泛指棺材。红色棺椁亦作“棺郭”。棺指的是装殓尸体的器具,椁,套在棺外的外棺,就是棺材外面套的大棺材。

    何为衣冠冢就是没有尸骨,只埋着死者的衣冠的坟墓。这也是防止后人盗猎死者的坟墓。

    《史记封禅书》:“其来年冬,上议曰:‘古者先振兵释旅,然后封禅。’乃遂北巡朔方,勒兵十馀万,还祭黄帝冢桥山,释兵须如。上曰:‘吾闻黄帝不死,今有冢,何也’或对曰:‘黄帝已仙上天,群臣葬其衣冠。’”

    这就是有史可查的衣冠冢。

    如杨贵妃衣冠冢,曹操衣冠冢等等。

    但看套在外面的椁,厚重无比,按当时的礼节,文成公主的椁,起码要有七层。这弥漫的香味也是从这椁中漫出,可见用料是多么的讲究。

    这两侧分别用浮雕的技法,刻有一龙一凤,各不相同。这龙体态矫健,龙爪雄劲,似奔腾在云雾波涛之中。那凤有着金色的羽毛,优美的体态,在斑斓的外表,更加绚烂多彩。

    杨莜婷想打开这棺椁一看这里面究竟,被段思平制止了

    段思平说:“这文成公主是为神人,岂敢如此。再者这外人都没有进来,说明这来人根本不是冲着这里面的珍品,一定是有别的目的。”

    杨莜婷也跟着说:“那他们来是为何这里面也没有别的东西。”

    一句话点醒梦中人,段思平便转向了这里面的陈设,除了墙壁上的油灯便无其他,段思平在转身之际似乎发现了其中的奥秘。

    寻常人家的墓地,点的都是偶数灯,可这里面的油灯,却是七盏,且不成规则排列。

    如要说这墓地里面的灯为何长明就在段思平想一探究竟的时候,忽闻外面一阵嘈杂的声音。

    段思平听闻便和杨莜婷急忙跑了出去。

    这二人刚刚走出地宫的门口,从外面便跑进来几位喇嘛。段思平定睛一看,这来人正是那日在婚礼上与他对战的三位,他们身后还有七八位喇嘛小兵,看他们凶神恶煞的样子。这已经不然而喻了。

    其中一位小兵跑向地宫,片刻而出,然后说:“玄德大师圆寂了。”

    这句话犹如晴天霹雳一般,在这人群中炸开了锅,纷纷交头接耳起来。

    其中一位喇嘛说:“段将军,我们敬你是吕洞宾的弟子,才约你到文成公主的陵园有要事相告,你为何要出手杀人。”

    段思平百口莫辩,他只好说:“我们到的时候,玄德大师就已经圆寂了。”

    另一位喇嘛大声呵斥说:“胡说,分明是你做贼心虚,有意杀人灭口。”

    杨莜婷看不下去了,他站出来说:“段将军与各位高僧往日无怨,近日无仇,为何会杀人灭口,这分明是有人栽赃陷害。”

    其他喇嘛分析了一下当前的形式,这的确也有可能,这旁边的尸体,身穿中原服饰,并非来自大长和国。

    那喇嘛冷眼看了一下段思平,他根本不相信众人的判断,就只身一人进入了地宫。

    地宫之外的人还在讨论,这二人是何时到这里的时候,就听到里面惊呼一片。

    几人便鱼贯而入,这事实也的确如段思平刚进去的时候一样。

    那喇嘛说:“玄月师兄,你看着玄德



第二十六章、峨嵋之巅
    公元一世纪中叶,佛教经南丝绸之路由印度传入峨眉山,药农蒲公在今金项创建普光殿。

    这峨眉山不同其他的山,这里的山高低起伏错落有致。其下已经是初夏时分,这里却依然有皑皑的白雪,随着地势的高低,汇成了一池雪水,深不见底。

    潺潺的流水,冲出了石头的间隙,由几座石桥间或相连。翻过这座山,众人来到了虚无缥缈的仙境,随风飘曳的雾气在众人的驱赶下,一会儿多,一会儿少。随着步伐的深入,众人感到了一丝丝的秋意。

    果然,在这云雾下,是红黄相见的红叶,那红的一点和黄的一点,把白影衬托的更加婀娜多姿。

    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

    周流试登览,绝怪安可悉

    青冥倚天开,彩错疑画出。

    泠然紫霞赏,果得锦囊术。

    云间吟琼箫,石上弄宝瑟。

    平生有微尚,欢笑自此毕。

    烟容如在颜,尘累忽相失。

    倘逢骑羊子,携手凌白日。

    这是李白的《登峨眉山》,正是对峨眉山的最好褒奖。

    可二人无暇欣赏这里的风景,便施展轻功快速往峡谷那里飞去。

    虽说杨莜婷已经受在深山中老人的指点,但与现在的段思平想比,还是有不少差距的。毕竟在六脉神剑内力的作用下,其凌波微步的步伐已然登峰造极。

    段思平见杨莜婷跟的十分吃力,就只好放慢脚步。大约有一袋烟的功夫,这段思平二人已经到了一座布局十分奇特的庄园前。

    平淡无奇的门廊上写着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明月庄园”,如果不是这庄园响当当的名号,没有人知道这里面会有什么。

    青砖绿瓦,郎雕雀阁,鸟语花香,这里面跟外面一样,都是朴素无常,显然这庄园的主人是十分有涵养的人,此处别有一番意境。

    段思平在落星坡救郑兴致将军的事迹,已经在江湖传遍了。段思平报出名号,这管家自然就引二人往里面走去。

    庄园朴素归朴素,可二人竟然转了约有一炷香的时间。足见这庄园到底有多大。

    忽闻,郎朗的读书声响起来,散播在这小天地内。

    看来这庄园的主人不光懂武功,还是一位得道的高人,文经武纬样样精通。

    穿过院子,及至屋前。管家推门走了进去,还没等打量屋内陈设,便闻到了那久违的书香之气。屋内依墙摆了张涂黑漆的八仙桌,并两把同样涂了黑漆的椅子。墙上排满了各式各样的书籍,文人书画也已经插满了画缸。墙上挂了一副没有署名的山水字画,看得出画作者运笔潇洒,意境悠远。
1...56789...2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