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北宋振兴攻略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吾谁与归

    【恭喜你获得成就心系军民,第一个抚恤战死士兵的皇帝,宅心仁厚,军心大振!获得成就点10点。】

    “沈从,兹事体大,你说文臣们会激烈反对吗这万一军官上下其手,在其中贪腐如何解决”赵桓想了想,其实自己的担心有点多余,自己巴不得现在这帮人跳起来。

    有种师道西军在京城内,跳出来,就是给他抄家的理由啊!

    倒是贪腐一事,还需从长计议。

    “官家,抄家所得算是内帑,内廷之事,而且资出内帑,外臣管不到。反对也没有用。再说,真的反对的话,怕不是被现在这四万死于战阵的军士




第三十四章 大宋的皇帝很暴力!
    杀掉一个碌碌无为国之蛀虫的士大夫,能换一拨民心,赵桓觉得这个买卖不亏啊,没事可以多做做。

    只是文官集团寂静无声,总觉得有点像暴风雨前的宁静,总觉得他们想搞大事。

    一个个站的笔挺,脸上也是一脸的严肃,难道一点都没有感同深受吗

    吴敏苍老的面庞上全是汗滴,他怎么都没想到顺风顺水的一生,居然在老的时候,被判了斩立决,他很想乞骸骨回乡,可惜皇帝似乎并不准备给他辩驳的机会。

    连个辞官致仕的机会都不给他,按照默认的朝堂规矩,自己怎么看都不应该死才对。

    他被带到皇城司的军舍的时候,并不慌张。事实上,他已经做好了辞官的准备,毕竟已经垂垂老矣,这个朝堂他已经没有多少竞争力。

    任由自己的属下花天酒地而不制止,明知他很有可能带来城防的压力,他依旧选择漠视。

    他在皇城司的时候并不慌张,皇城司可没有处死朝堂大员的权利,皇帝处死赵楷是因为赵楷是宗亲,他们管不到。

    皇城司短暂停留之后,他转到了大理寺。

    左右两寺在元祐年间合并一寺之后,大理寺已经成为了最高的审讯机构。

    他以为自己终于走上了正常的审讯流程,只是他没想到的是自己受审的不在朝堂,不在公堂,而是在狱中。

    当他在大理寺看到大理寺卿、刑部尚书、御史中丞等人,而且还有皇城司的察子头子沈从一起出现在牢房中的时候,才意识到事情不妙。

    即使三司会审的时候,他依然不觉得自己有性命之忧。

    定多就是抄家流放而已。他已经将自己的一部分家财,转移到了另外的地点,绝对可以富贵余生。

    只是没想到沈从直接把他藏财资的地方找了出来,且全数查获。

    牢中吴敏面对铁证,依然选择闭口不言,可惜没顶得住刑狱大刑,大刑直接掰开了他的嘴。

    最主要的事私藏弓弩,乃是谋逆死罪。

    虽然沈从等人破了大宋刑不上大夫的传统,但是吴敏依旧不认为自己会死。

    直到他躺在铡刀之下之时,他依然以为自己活在梦里,这个新帝是疯了吗

    居然敢士大夫杀掉自己,朝臣人心惶惶,天下读书人人人自危,谁还帮他治理国家

    他就不怕天下大乱吗

    可惜新帝似乎没有和他对话的意愿,而素来与他交好的朝臣大员们,也像修了闭口禅一样,亦是一言不发,似乎已经忘记了过去一起喝过的酒,称兄道弟的时光。

    树倒猢狲散,墙倒众人推。

    他终于感觉到了绝望,因为刽子手拔掉了他脖子上的亡命牌,高大的虎头铡高高举起,反射着明媚的阳光,猛然落下。

    吴敏总觉得天旋地转,他听到了围观百姓们的欢呼声和喝彩声,还看到了新帝脸上强烈的不适,以及绝大多数朝臣脸上的漠然。

    他的视线天旋地转了几圈之后,终于感觉到了巨大的疼痛,眼前一黑,再没有了意识。

    李擢是主犯,这才被架到了虎头铡之下,他张大嘴巴哭喊着,但是已经没人能够听清楚他在说些什么,因为他的嗓子已经极为沙哑,根本发不出声音来。

    他以为赵明诚能救他,他以为李清照能救他,只是赵明诚未曾救他,李清照说他罪该万死。

    虎头铡手起刀落,头颅一颗滚动的落在了方台之上。

    大宋的刑罚多种多样,死亡方式也是五花八门,凌迟、腰斩诸如此类,不过这样的方式太过残忍,结束对方的生命,就是对他的错误的惩罚,何苦折磨他

    他犯了错,用终结生命的刑罚,这个惩罚已经足够。

    说到底自己还是个现代人的思想,见不得血啊!

    赵桓无不感慨的想到,自己又不是变态,看个砍头已经让他强烈不适,要是其他血肉模糊的场景,岂不是直接当场失礼

    还怎么在群臣面前保持自己天子明君的风范

    啧啧,自己倒是越来越适应皇帝这个身份了。

    “回文德殿吧。”赵桓对赵英说道,这场戏从早上开始持续了一早上的时间,终于在午时三刻剁掉了吴敏和李擢的脑袋。

    虽然都没吃午饭,但是赵桓没胃口,相信朝臣们,同样没有胃口。

    这两个人让汴京城军民付出了四万条性命,仅仅为了党争,死有余辜。

    他还以为会有劫法场,或者刀下留人的场景诞生,可惜现实不是戏精,没那么多的套路。

    这帮朝臣也着实奇怪,今天居然没有一个朝臣为吴敏和李擢求情,这让他着实有些纳闷。

    他准备了一大段准备怒喷群臣的戏,可惜没人配合。

    该配合他演出的时候,朝



第三十五章 我有奥斯卡小金人,你要不?
    蔡攸一脸懵逼,这个国师的称呼倒不过分,在金国宇文虚中可是身挂数职的国师,称之为其中最大的官职就是金国国师,虚职类比宋国太傅,看似没有实质的权利,确实金国皇帝最信任之人。

    大宋进士第,金国讲书人。

    只是赵桓的殷勤实在让人匪夷所思,在此之前,新帝是绝对正式的主战派,种师道直接变成了枢密使,知枢密院事,中书省到现在看着那份圣旨头皮发麻,不敢发往各州府。

    李纲四壁守御使,韩世忠不知去向,宗泽老矣,依然挂着河北制置使的名头在河北两路收拢义军,怎么看都是一副死战到底,决不投降的样子。

    之前派出去了康王和左丞相去议和,不过是照顾朝堂的颜面,夜袭也是派了点人,象征性的营救了一下。

    这会儿怎么对金国的使节如此殷勤。

    这新帝的心意变了吗

    “陛下,金使远道而来,赐座本是应有之义。我于尚膳酒楼准备酒席,今夜大宴宴请宇文使者,请陛下准许。”白时中率先出列,这新帝的变化,他非常敏锐的感觉到了。

    大概是陈州门城门被破吓到了新帝,吓得他都把李擢给杀了,李擢身上可是有元丰党人和元祐党人两派的赌注,可是中书侍郎的热门人选,直接把他给剁了,一下子得罪了最大的两个派别,看来是真的慌了。

    “准奏。”赵桓很大方,朝堂这群投降派,个顶个的都得感谢宇文虚中,如果不是宇文虚中的情报,说不定现在都城已经破的干净了。个个都在草原上玩牵羊礼呢。

    汴京无宵禁,无戍卫值守。

    禁军驻扎很远,不是宇文虚中的情报,以完颜宗望的进度,说不定打到汴京城的时候,汴京城的防务还没准备呢。

    青山有幸埋忠骨,毫无疑问,宇文虚中是大宋的忠臣,身在异国,依旧满心故国。

    讲道理,完颜阿骨打也好,还是后来继任的金太宗完颜晟也罢,对宇文虚中不薄,虽然做了一段时间的讲书人,可是在金国履任之时,就直接就是文散官升为特进,类比的话大约相当于副国级。

    实际担任礼部尚书。

    如无大才,安能如此委此大任

    完颜晟继位之后,直接散官再升一级,成为了金国的国师,类比就是蔡京那种权倾朝野的太傅。

    不管是辽国,还是宋国的降臣、降将哪里有这个待遇

    赵桓看的简介里,礼部尚书和文散官特进,还是完颜阿骨打硬塞给宇文虚中,三推不就,最后威胁才当了官。

    “坐就不必了!宴也不饮了。吾王曾言,金宋两国若要议和,唯有岁币、割地、赔款尔!岁币百万两白银,割地河东路、河北东路、河北西路三镇之地,赔款就依宋使所言,赔金五百万两!银五千万两!牛马万头,绢帛百万!”

    “请宋王赐岁币国书、割据文书、赔款限期一月凑齐!不然金国大兵瞬至,汴京倾覆只在须臾之间!望宋王慎重!”宇文虚中慷锵有力的回答,丝毫不像是个身受重伤之人。

    赵桓准备打造个小金人,名为奥斯卡,下次颁给他。

    宇文虚中对大宋的忠诚度依然是百分之百,对自己的忠诚度也有三十点,和开始的沈从一个样子。

    宇文虚中这奥斯卡受之无愧,七年时间里,他都是带着面具生活着,即使进了这宋廷的文德殿。大宋的权利枢纽,他依然戴着面具。

    谁知道这里面有没有金国细作自己态度稍微有异常,怕是回到军营就是一个死字。

    他刚才的情绪激动,背后的伤口再次殷出鲜红的血迹,透着长衫都能看到。但是他置若罔闻一样,似乎感觉不到痛苦一般。

    他对大宋的朝堂是极为失望的,他走的时候,朝堂内还有几个铮臣,现在满朝堂都是佞臣,这些朝臣看自己的眼光里只有怯懦和讨好。

    白时中他怎么不认识,自己一个使节尚且如此巴结,要是换了个金国皇帝,岂不是立马跪下

    他的情绪有些激动,所以说话更加慷锵有力。

    怒其不争,哀其不幸。

    赵桓忽然想到了这句话,如果不是知道宇文虚中的身份,他一定以为这宇文虚中借着金国的势,在咆哮朝堂,但是他却品出了几分无奈。

    种师道眨了眨眼睛,那天赵桓和沈从的对话中,他已经知道了这一号人,他脸上没有任何波动,一如既往,一言不发



第三十六章 蓄力之中……
    宇文虚中其实意有所指,能在这朝堂上满是进士第的地方,传个话真的是太难了。

    “陛下,臣请与金国议和之事,到时有了结果,上书札子,请陛下用印。”白时中一看僵持住了,心思灵动的出班说道。

    蔡攸连回头看一眼都没看,白时中在他的眼里,已经和死人没啥两样了。

    这新帝内心肯定是不愿议和,这点揣摩的本事都丢掉了,到底是金兵南下围城吓的,还是本来就是如此蠢笨

    这个时候跳出来,跟找死没有任何区别。

    赵桓连搭理白时中都没搭理,只是盯着宇文虚中看,品味着宇文虚中的话。

    【历史事件提醒:螳臂当车:齐庄公出猎,有一虫举,足将搏其轮。问其御曰:“此何虫也”对曰:“此所谓螳螂者也。其为虫也,知进不知却,不量力而轻敌。”庄公曰:“此为人而,必为天下勇武矣。”回车而避之。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

    赵桓不傻,看到那句此为人而,必为天下勇武矣。

    赵桓又不笨,一点即通,他只是不知道这个成语的典故而已。

    他也终于知道宇文虚中到底在说些什么了。

    螳臂当车比喻自不量力,但是如若为人,自然是天下少有的勇武。

    这宇文虚中说话拐的弯儿真的是大,引经据典不说,还要理解说话人的背景,才能彻底理解其表达的意思。

    有话直说嘛!

    “宋王,盟约今日签下和明日签下,没有丝毫区别,如此拖沓,与那妇孺又有何异今日,必须签下盟约!否则明日,金兵必然倾巢而出,攻破汴京!”宇文虚中掷地有声的朗声说道。

    他必须知道这位新帝到底是何等脾性,自己要效忠的新的大宋新帝,到底是怎样的人。

    大宋已然危如累卵,千疮百孔,如若无勇、无谋、无智、无量,这大宋只会一日胜于一日的衰败下去。

    他等不及了,因为他时日已然不多。

    天下人都一样,一对眼睛,两只耳朵,会看会听,他做下了刺杀亲王盗取情报之类的事,是真的做下了。

    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金国的君臣已经有人在怀疑他了。

    金国皇帝派他随军遣宋,就是在看他的表现。一旦信任出现了裂缝,怀疑滋生,皇城司的探子,就已经开始了死亡倒计时。

    这也是他为何在刺杀郭药师当天,要自己伤自己的原因,即使如此,他也没看到完颜宗望的信任。

    时日无多,只能如此。

    赵桓站了起来,扶着面前的案牍,大声的问道:“真当要如此欺人太甚”

    “当真如此!”宇文虚中也是丝毫没有相让。

    赵桓猛的一拍桌子,低声说道:“大宋国祚一百六十余年,自澶渊结盟以来,百年未兴刀兵,非不能,实不愿。刀兵起,则百姓流亡,安边休憩与民生息,则民安国泰,歌舞升平。汴京不宵禁,百姓乐得其中,今日金兵兵逼汴京!真当我汉家无男儿真当我汉家儿郎不善战昔汉朝武皇帝长驱数千里击溃匈奴,前唐朝高皇帝数万里之遥,灭突厥于金牙山上!赫赫文治武功,岂容小小金国这等撮儿小国能够置喙我汉家儿郎不擅征战”

    “那今日朕就告诉朝堂上的衮衮诸公,也告诉这天下黎明百姓,你也告诉你背后的主子!”

    “从即日起,我大宋!无汉之和亲!无唐之结盟!无此前之纳岁薄币!亦无兄弟敌国之礼!国君死社稷,大夫死众,士死制!生生如此!至死方休!”

    赵桓最后的几句话声音非常低沉,没有歇斯底里的咆哮,也没有肆意的狂怒,如同陈述着一个事实一样,他的确在陈述一个事实。

    都是历史上真是发生过的事,汉家儿郎并非不善战,只是不愿轻易兴刀兵罢了。

    “陛下,能说出这样的话,想必您也是一位读书人吧。”忽然一个一身白色长袍,左衽,窄袖,衽襟之中藏有一白色方巾的金人俯首说道。

    赵桓这才看到宇文虚中的身后有一名金国人,说的也是,宇文虚中毕竟是一名宋人,金人怎么可能放心他一人来此议和
1...1314151617...40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