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北宋振兴攻略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吾谁与归

    “参见官家。”李纲第一时间看见了用钢环围成的锁子甲,眼睛就离不开了。

    “李少卿,你来看一下这个锁子甲所用的钢材。可是大宋产的吗”赵桓让李纲赶紧看看。

    大宋不是无铁,他从盐铁税收上判断,大宋一年有至少十万吨生铁的产量。但是生铁可不是钢材,大宋缺少钢材,缺少能锻甲的钢材啊!

    但是这钢材是不




第七十六章 千金买马骨了!
    “青堂羌善锻甲,铁色青黑,莹彻可鉴毛发。以麝皮为綇旅之,柔薄而韧。”

    “镇戎军有一铁甲,椟藏之,相传以为宝器。”

    “韩魏公帅泾原,曾取试之,去之五十步,强弩射之,不能入。尝有一矢贯札,乃是中其钻空,为钻空所刮,铁皆反卷,其坚如此。”

    “凡锻甲之法,其始甚厚,不用火,冷锻之,比元厚三分减二乃成。其末留筋头许不锻,隐然如瘊子,欲以验未锻时厚薄,如浚河留土笋也,谓之瘊子甲。”

    “今人多于甲札之背,隐起伪为瘊子;虽置瘊子,但元非精钢,或以火锻为之,皆无补于用,徒为外饰而已。”

    李纲说的是瘊子甲。用鳞甲片上的瘊子来判断打击的情况,冷锻甲的一种。

    来自沈括所著的《梦溪笔谈》中,对一种名为瘊子甲的锻造方法。

    为何一个小小的青塘,就能做到的事情,而大宋做不到

    完全是因为大宋疆域内的铁山的铁石中的硫和磷太高了,让大宋的钢材,冷的也脆,热的也脆,怎么锻造,都不是个事。

    没有甲,士兵怎么打仗

    现在青塘归了大宋,李纲专门去过一次青塘,请青塘人用中原铁料锻甲。

    技艺,和铁鹞子或者铁林军或者铁浮屠的锻造方法,没有什么不同。

    但是大宋的铁石就是打不出钢甲来!

    青塘人用同样的炉子,同样的工序,唯有不同的铁石,却能打造出瘊子甲来!

    李纲曾经在青塘呆了整整一年,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却总是不得答案。

    现在!

    一份来自民间的钢甲出现了他的面前,还是不逊于瘊子甲材质的钢材!这要不然就是铁石特殊,要不然就是工艺特殊!

    他更倾向于后者!自汉以来,中原就一直没有停下过找铁山的事,这一定是工艺带来的变化!

    “天佑大宋啊!陛下。”李纲明白好的铁石的好处,也明白想要找到好的铁矿的难处。毕竟大宋已经找了整整一百八十年了。

    而赵桓却从怀里拿出了宇文虚中的那册书,书中夹着一颗小石子,在金国此种石头名为白云石。

    据说是金国炼铁造渣的必备之物。

    可惜的是,经过李纲的实验,这种造渣的必备之物,有效果,但是很有限。

    俗名为老化银子,在中原地区有很多矿藏,好找的很,可是铁质依然未曾得到大的提升。

    所以郭京身上这个金丝软甲,这个民间出现的神奇物件!成为了李纲新的救命稻草。

    这花纹一看就不是千锤百炼出来的东西,而是炼出来的!新的炼钢方法啊!

    想到这个他就非常激动。只要能找到这种炼钢方法,对国朝绝对大有益处!

    “陛下,陛下,盛世风水算命,乱世道士下山,眼看着生灵涂炭,师尊让我下山而来,是带着匡扶社稷拯救万千黎民百姓的任务的啊!陛下,我不能死啊!”

    郭京三拜九叩,额头都磕肿了,因为这个皇帝是个说杀人就杀人的恶煞,是来自十殿的阎罗,自己这欺君之罪,显然是活不了太久了。

    “你匡扶社稷拯救黎民百姓你也配”赵桓对于迷信行为甚是抵触。

    但是看在浚川把车的面子上,姑且饶他一命。

    当然更是看在这件金丝软甲背后的人,还有技术。

    “你看看你到了汴京,宣扬那六丁六甲之术,难道就是靠这种刀枪不入的手段沈从那一身双层冷锻甲不知道高出你这个软甲高出多少!”

    “这炼钢之术你可擅长”赵桓图穷匕见,这货肚子里绝对有料!

    就是郭京没有,他师父



第七十七章 臣有一人举荐
    赵桓这一招邀请师父进京的操作,惊呆了郭京。

    直接跳过自己吗

    他还想着自己能不能以自己回去找师父为理由,逃脱升天呢!

    结果呢赵桓直接釜底抽薪了。还让自己和李纲去炼钢,自己会练个球球的钢。

    “说一说,黄河之事吧。”赵桓对这个非常关心,几乎每天一问。

    这黄河要是决了堤,自己就什么都没有了。

    什么宏图伟业什么壮志凌云都是白给。

    【大宋预计覆灭时间:198天。】

    他看着这行字,居然恍惚间,自己已经做了二十多天的皇帝,这段时间做的好不好

    他不清楚,但至少现在看,还算不错,至少完颜宗望已经从大宋的汴京城下撤退了,而这一次,他也没有答应和谈,只是送出去“宇文虚中”的家人,聊表诚意。

    “共计收拢流六十多万人。其中小孩约十万人,而女子也将近二十万,剩下的多是些老人,只有十余万的青年男子,这些男子正在筑堤,汴京城下的这段堤坝,已经修的已经差不多了。现在正在向下游筑堤。”孙博掏出个账簿,翻动着说道。

    “人手不够啊!陛下,这要是想要赶在凌汛来临之前,筑成新的堤坝,非常困难,凌汛期间,很有可能会在下半段决堤。”

    “本来就饱受战乱之苦的河北东西两路,怕是保不住了。”

    孙博最近也是急得团团转,汴京城防早就修好了,全都派去了筑堤,但是十万民夫哪里足够

    至少也要三十余万的民夫,才能保证修堤坝,在凌汛来之前修好。而且还要赶在凌汛中,保住堤坝,才能保证来年的生产。

    否则黄河决堤,赤地千里,后果不堪设想,到时候瘟疫水灾,对大宋的伤害,可想而知……

    李纲听到这里,也是挠头,他忽然想到什么,太瘦说道:“官家,臣想到了办法!臣这里倒是有不少的人,各地厢军和义军勤王之师正在陆续赶来京城。”

    四壁守御使收拢各地勤王军,而这些勤王军,虽然良劣参差不齐,但有不少的壮劳力在!这些人,可以排上用场!

    打仗他们不见得行,但是筑坝,还是可以用的!

    “这些勤王兵如何犒赏,他们如何去留,很成了问题。战斗力不足以编为正式军队,训练也要旷日持久。就地解散可能凭空制造流匪。还望官家定夺。”

    【历史事件提醒:原来历史线中,第一次开封城之战后,宋钦宗听从了唐恪、耿南仲等人“继好息民而不已,使金人闻之,奈何”的谏言,将所有的厢军遣返原地。】

    【而义军就地解散。导致百万流匪横行淮南淮北等地。第二次开封之战中,勤王军迟迟难以组成规模营救开封城,与此有关,南方的勤王军无法到达汴京城,被沿路的盗匪阻截。】

    【百万义军如同一颗定是炸弹一样,如何选择呢】

    “按制赏赐粮钱,资出内帑。”赵桓先定下个基调出来,先犒赏了这群义军再说。

    勤王也好,还是流寇洗白也罢,自己不封赏,下一次,就别指望他们勤王了。

    自己这次不赏,看似省下了赏赐的费用,其实却落下了污名。

    更别说流匪横行无忌,就再难收拾了。

    剩下的该怎么办呢工赈监这边缺人手,而义军这边人手又很多。

    赵桓想了想说道:“愿意回家的可以回家。不愿意回家的可以进入工赈监内。”

    “做一日工,则有一日钱。可以稍微缓解下工赈监人力不足的情况。当然朕知道,这些义军纪律不严,孙博你看好他们了,稍有风吹草动,尽快上报。”

    对招揽义军金工赈监,赵桓觉得难度相当的大!

    &nbs



第七十八章 给员外打工是上辈子修来的福报!
    “臣有一人推荐,名为何栗,刚正不阿。曾因为上书弹劾王黼十五罪状,前后七次上书太上皇,言之有物、证据确凿,王黼的朋党胡松年、胡益等人,尽数被贬斥。”

    “以徽猷阁待制知泰州,此人办事有力,一心为国。知泰州之时,也是政清人和。此次开封城有难,此人从泰州率一万步卒,披星戴月,于昨日就到了开封城下。”

    “何栗本就是知州,率泰州义军前来勤王,收编勤王之兵也更方便。”李纲当然也要给皇帝一个解决的方案,自己总不能推了担子,留给皇帝个难题。

    “何栗宣其进殿。”赵桓想了想。

    李纲的确忙的不行,就是军器监那一大堆事,就够他忙活的了。

    总不能一个人好用,就朝死了用。

    真的累死了,那一大摊子事,谁来负责

    何栗进殿三拜九叩,口呼万岁。这是礼仪,赵桓登基传扬天下,本来知府一级官员都要进京参拜,但是赵桓这个登基,是赵佶禅让来的,十分仓促。

    这第一面还是要跪的!

    赵桓兴致勃勃的打量着他,周正的国字脸,一脸的刚正,身上的一股正气扑面而来。

    【何栗:徽猷阁待制、知泰州府,政和五年状元,历官秘书省校书郎、御史中丞、泰州知府。汴京城破,被俘陷于北廷,绝食而亡,死前留下决绝诗一首:念念通前劫,依依返归魂。人生会有死,遗恨满乾坤。】

    【历数北宋朝堂被俘大臣,有孙博保钦宗太子而亡、李若水怒斥敌酋,被割舌而死、何栗不仕金廷,仰天大恸,不食而死,年仅三十九。】

    【为官干练、政绩卓著、恪尽职守、不畏权贵,治世之臣。】

    【忠诚度60/100,对大宋忠诚度100/100.】

    又一个对大宋满点忠诚度的忠臣啊!

    赵桓看着何栗的履历,发现他曾经多次弹劾王黼。

    弹劾王黼的时候,他只是一个御史中丞,一个谏官。

    王黼呢作为蔡京这一系的话事人,任尚书左丞的王黼,想要制裁何栗,简直易如反掌。

    但是何栗依然前后七次弹劾王黼,并且干掉了王黼一大堆的朋党,战斗力极强。

    当然弹劾权贵也不是没有代价,他也因为谗言被贬斥川蜀任遂宁知府,遂宁已经到了大宋疆域的边缘,仅次于贬斥琼州了。

    不过只要是金子,总会发光,在遂宁做知府的时候,因为实在是政绩太过耀眼,连在朝堂上只手遮天的蔡京,也不得不汇报他的政绩,何栗被再次启用。

    自古以来,我们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人的脊梁啊!

    赵桓每次看着这些忠臣都不自觉的想起这句话,这些人就是奋不顾身忠贞的代表,因为他们,所以有了脊梁。

    大宋也不缺忠臣能臣,还是赵佶没玩好啊!

    “陛下,臣曾听闻汴京城民众议论纷纷,言康王赵构、左丞李邦彦意图议和,割三镇之地。”

    “陛下!三镇之地,乃是国之根本,奈何一旦弃之况金人变诈罔测,安能保必信割亦来,不割亦来。河北之民,皆吾赤子。弃地则并其民弃之,岂为父母意哉请陛下三思。”何栗张口就是谏言议和之事。

    割让了三镇之地,金兵就不再南下了吗不要做梦了好不!他很清醒。

    “额…”赵桓脑阔疼。

    他当初闲来无事下了一招闲棋,确实搞坏了李邦彦的名声,也搞坏了赵构的名气。

    同时,汴京城民众同仇敌忾,众志成城守下了汴京城。

    当然现在看来,也有点点小小的负面效果,就是要多饶舌几句,解释清楚这个议和的详情。

    李纲倒是小声和何栗解释了一,下这个议和之事的前因后果,又解释了一番此次让他进文德殿的目的。

    “陛下英明!”何栗听完前因后果。

    才恍然大悟,缓兵之计而已,也对,观新帝所作所为,不像是苟且之辈,怎么会做出那么昏聩的决定。

    看来是康王赵构奉的太上皇的旨意做的事,割三镇之地,未免也太儿戏了吧!

    金人回到国内,看到大宋这么好欺负,整军备战,再次南下,反反复复,大宋怎么可能



第七十九章 工赈监出现了大问题!
    在官家的作坊里做工,比如军器监里学到不少的民间没有的技艺。

    当然最重要的是官家给的钱,一点都不比那些黑心的员外们给的钱少!

    而且还有御医院的御医们为受伤的人诊治,虽然听说是为了验证一本《护理札记》的医书,不过普通人才不在意这些,有人给看病已经可以烧香拜佛了。

    是的,赵桓在民间的形象,正在向散财童子前进,他认为勉强糊口的每日工钱,比那些员外们给的工资还要高……

    孙博的心态是复杂的,其实他很想高喊我还能受得了!

    让活儿来的更多一些吧!

    他又不是个傻子,随着这十多天工赈监的规模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官员被任命,还有日益膨胀的效益,让他看到了工赈监的远大而光明的前景。

    这个时候,新帝任命一个新的少监的意图非常明显,那就是分权。

    他很舍不得手中的权力,但是他没有跳出来高喊自己劳苦功高之类的话,反而得乐见其成。

    因为工赈监现在是在是太过庞大了。庞大到让他焦虑。

    他现在就跟热锅上的蚂蚁一样,被烤的团团转。说是寝食难安也不为过,朝中大臣眼红暂且不说。
1...2829303132...40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