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北宋振兴攻略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吾谁与归
    赵桓忽然想起杨沂中杀蒋小鞠一家的时候,赶尽杀绝的场景。

    “那就杀了吧。”赵桓无所谓的摇了摇头。本来就是要杀的,既然李纲愿意背这个锅,赵桓也愿意成全他。

    “进殿吧。”赵桓大赦特赦,把绝大多数被裹挟的人从轻处理。

    杀人其实没用,百姓安居乐业,谁愿意造反

    中央军卒强大,哪个军头敢跳出来立刻打的他哭爹喊娘找妈妈,拳头才是硬道理。

    靠杀人,解决不了内部矛盾。

    赵桓进入了大殿之中,看到了李清照领着的赵谌,这个九岁的孩子,受到了将门的牵连,现在也处于废黜的边缘了。

    “赵英,念吧。”赵桓无奈的摇头,废后废太子都是必要的结果,因为朱琏代表着将门,他赵谌也是将门之后。

    “朕仰承列祖弘业,兢兢业业,体恤臣工,惠养百姓,维以治安天下,皇太子谌……”

    赵英的声音在大殿上阴阳顿挫的响起,赵谌有些被吓到了。

    “然谌恭孝,朕亦痛,无大错而逢难,贬黜为庶,罪不至此,封为靖王,留居延福宫,以观品德。”

    &




第二百四十章 朕送你们八个字!(六月份打赏结算加更!)
    “你们就不能学学李太宰吗净办这些虚头巴脑的事!有用吗!”

    “有这个心思,不如想想怎么治理好这个国家!让百姓多吃上几顿饱饭,让大宋没有那么多的流民!让大宋不受蛮夷欺辱!”

    “在这里说这些空话!套话!不如多深到民间、坊间探访一下!了解一下大宋百姓到底在关心什么!”

    “这些!在朕这里!没用!”赵桓劈头盖脸一顿骂,这群文臣们,这是以为自己还是那赵佶吗

    自己还没到顺耳的岁数!

    “李太宰,你收起来的是什么”赵桓看到李纲将一个札子收了起来,所以问道。

    李纲面不改色的说道:“重建军器监诸事详表。官家。”

    “听听,听听!你们听听李太宰在做些什么!你们呢!都给朕干活去!”赵桓一听这个,就更看不上这帮文臣了。

    什么跟什么啊,有空在这里献上谗言,不如多做点事,让朕省点心。

    赵桓没好气的挥挥手,说道:“李太宰留下,开封少尹李若水留下。其他人该干什么干什么去。别在这杵着了。”

    “朕送你们八个字!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赵桓留下李若水和李纲是看看那些枭首之人的卷宗,他说过要看,那就必然要看。

    “枭首四千三百余人。名目表册在这里,具体的证人、证物还有供状,都在李少尹那里。”李纲将袖子里的表册拿了出来,递给赵英。

    李纲刚把名目表交上去,就拍了拍脑门。

    坏了。

    “李太宰办事,朕是极为放心的。人证物证俱在,三司主审签字,供状极为详细。不错。”赵桓随意的翻动了两册。他满意的点了点头,大宋多几个李纲的人,也不会落到这个田地。

    “这是什么”赵桓看到了一个札子,抽出来问道。

    李纲硬着头皮说道:“臣的赞表。”

    嗯

    “还有微臣的赞表。官家。”李若水也递上来了一份赞表。

    赵桓扶额……感情李纲刚收起来的是赞表,而不是什么军器监的重建的札子啊!

    “一篇锦绣文章啊。”赵桓随意反动了下,系统满屏幕的宕机警告,让赵桓没有了详细看的兴趣。

    “官家御驾亲征,收服燕云十六州,文臣们手无缚鸡之力,但也知战阵之辛苦。保证后勤粮草供给,是分内之事。官家得胜而归,文治武功赫赫。”

    “上个表称赞官家文韬武略,实属应有之意。”李纲小心的说道。

    李若水看了看官家的脸色,说道:“都是进士第出身,文采出众。除了分内之事,写写赞表,也是我们唯一的本事了。收复燕云,如此普天同庆之时,我等也只有这样参与如此幸事了。”

    赵桓摇了摇头,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这些文臣们差不多只记得礼乐书了。

    “李太宰,朕欲遣散所有禁军,这是在大同府和种少保商量好的一项国策,这是少保写的策论,你看一下,然后做一下补充。”赵桓将种师道的策论给了李纲。

    李纲稍微翻动了一下说道:“官家,将门已经彻底化为了虚无,仅有的几家将门也身负重任,北拒金夷,西抵西夏。”

    “这将门没了,基层军官也就没了。毕竟不是谁都从小耳闻目染,熟读兵书,连小时候都是做军阵推演的。”

    “少保临行前,把《种家遗录》写好了,朕欲办一所军校。以历代兵书和这种家遗录为主。专门培养基层军官。选拔军伍中的士尉一级将官,到军校进修,以补充军阵之不足。”赵桓又掏出一份种家遗录来。

    有些人做事,总是想在别人前面。

    “大宋能有少保这等臣子,乃是大宋之幸啊。”李纲连连感慨。

    赵桓点头,说道:“还有一事,有宋以来,历代都防备武官做大。其实归根到底,还是我大宋中央直属禁军疲弱不堪。才会对边臣如此防范。朕



第二百四十一章 大势已去
    “名字朕想了很多,总归没有个合适的词,容朕再想想。”赵桓犹豫了很久,都没有把名字起好。

    黄埔两个字是首先出现在赵桓心中的答案,奈何这是个地名,如果叫汴京军校,实在有些违和。

    而汴京讲武堂也曾经是他的一个想法。

    讲武堂这个名词的出现,代表着中**官从将门世袭制度,走向了新的培养制度。

    但是赵桓觉得不太适合大宋的命名规则,特别是讲武堂出现的朝代,是他比较讨厌的朝代。

    赵桓觉得自己是一个人,所以会有喜好,也很正常。

    他最喜欢的名字是大宋陆军指挥学院,这个平庸的名字,是他最后确定的名字。

    太过高调,就显得招摇,脚踏实地的办事,才是赵桓想要的风格。

    “太上皇那边最近有什么异动吗”赵桓愣愣的问道。

    李纲摇头,说道:“臣写信欲请太上皇回京,可是太上皇并没有上当。毕竟太上皇这人,很聪明。”

    李纲实在不知道用什么形容词形容赵佶,只好用了聪明二字。

    “不过臣不止这一手诓骗,还有一手逼迫。太上皇在临安的日子逍遥,但是生活极为奢靡,开销极大。臣派了名妓李师师,准备让她把太上皇的钱给花了。”

    “太上皇没钱了,自然也就回来了。”李纲俯首说道。

    赵桓点头,这个赵佶也是鬼才了,能把李纲逼迫到与这个地步也算是有一套了。

    “大宋宰相与名妓合谋,这传出去对太宰的名声可不好听啊。”赵桓摇头说道。

    李纲听到这里一愣,知道官家误会了自己,他笑着说道:“臣并没有出面,只是派出了几个书生,就把李师师诓骗了。”

    “指望一个女人成事,也不现实,臣又拍了赵明诚。赵明诚好金石,太上皇好石,曾专设生辰纲,来收集天下奇石。这金石之学,最耗费钱财。”

    “那你计划就是。朕专门督办这军校和新军成立之事。”赵桓对赵明诚观感极差,不过本着废物利用的想法,放手让李纲去做就是了。

    而此时的蔡京和童贯二人站在临安城墙上,满脸的惆怅。

    “北归的禁军越来越多了。”蔡京忽然说道。

    最近临安城外的禁军正在逃跑,确切的说,自从太上皇明确的拒绝了粮商的结账请求后,禁军们彻底对太上皇失去了信心。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赵佶在花船上的咆哮,被有心人传的哪里都是,那是隶属于临安皇城司察子做的事。

    即使是蔡京自己掏腰包,结算了粮商的货款,保证了粮草的正常供应,但是依然无法阻止禁军离心离德。

    虽然禁军很蠢,他们不知道汴京在南在北,但是他们并不傻,知道谁好谁坏。

    “今日三五千,明日三五千,这没一个月,这四十万的禁军就得彻底跑光了,唉。”童贯也是无奈。

    禁军要跑,他也没有任何办法,督战队还算得力,但是耐不住溃营。

    溃营在大宋是一种非常有趣的现象,禁军遇战,成群结队的逃跑。督战队也有心无力,人实在是太多了,根本收拢不住。

    “太上皇知道了吗临安城外的军卒溃营的事。”蔡京极为担心的问道。

    童贯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说道:“某和太上皇说了此事,太上皇就回了一句知道了,也不知道是知道了,还是不知道。”

    “最近太上皇作词的兴致很高,特别是李师师来了以后,更是诗情高涨,连出了三首长词。”

    蔡京皱着眉问道:“作词就作词,童郡王为何面色发苦”

    童贯摇头说道:“你有所不知,如



第二百四十二章 石过刀,茅过火!
    哗营!

    童贯慌不择路的跑向了临安行宫,他今天找到蔡京是商量如何遏制禁军溃营之事,没想到直接发生了哗营!

    他慌慌张张的跑动着,而蔡京却拿出了一封信件,那个把他赶出大宋朝堂的蔡攸的来信。

    一封简简单单的家书,却字字如刀,扎在了蔡京的身上。

    “没有任何挽回颓势的办法了。那就回京吧。”蔡京感慨的说道。

    临安多雨,淅沥沥的雨,伴着傍晚的风,没一会儿就吹到了临安城内。四处都是各种花色的小伞,别有情趣。

    西湖上泛舟的小船在雨中朦朦胧胧,如同画卷中走出来的一样。

    蔡京无心看这幅画卷,他也匆匆的赶到了行宫。行宫的宫墙下,有数百尸体横在城墙之下。

    临安的行宫依山而建,易守难攻,若是想攻破宫城难上加难。

    但是随着蔡京的深入,发现宫城之内,也有无数的尸体,就知道这次的哗营,根本不是临时的军变,而是一场谋划已久的宫变。

    蔡京走到大殿的时候,看到了童贯和躲在龙椅后面瑟瑟发抖的赵佶。

    看来是哗营的叛军,没有攻入这大殿来。

    “是皇城司的察子策动的!一定是!查!全城搜查!必须要彻查此事!宁杀错不放过!杀得干干净净!才能把那群泥腿子吓住!他们才不敢再做这种事。”赵佶躲在龙椅之后大声的呼喊着。

    童贯摇头,说道:“官家没事吧。”

    传令官慌忙的跑到了大殿之内,大声的喊道:“报!三衙使梁世成遇刺,身负重伤。御史中丞王黼遇刺,受轻伤,大内总管李彦杖毙临安数千良民,被临安百姓围攻,身负轻伤,民怨沸腾。威远节度使朱勔的应奉局被暴民所破,生死未明……”

    赵佶的身影在龙椅后缩成一团,有气无力的喊着:“给朕杀光他们!一个不留,全部杀光!朕要将整个临安血洗!石过刀,茅过火!一人不留!全部杀光!”

    蔡京忽然觉得赵佶还是回到汴京的好,再在临安城这样胡乱折腾下去,怕不是这次军变,这么简单了。

    很明显因为新帝回到汴京,针对江南小朝廷已经全面展开了压制,而这种压制是从方方面面的压制。

    未用一兵一卒,攻心为上,杀人不见血的压制。

    甚至新帝都没有察觉到他对江南小朝廷的压力吧。

    临安禁军的军心涣散,民心不在。

    巨富商贾们的纷纷改旗易帜,导致现在的赵佶,惶惶不可终日。

    “官家,咱们回京吧。”蔡京忽然说道。

    童贯猛地抓住了蔡京的衣领,然后又颓然的放下,已经如此窘迫的局面,还能如何

    “朕不回去!汴京还能回得去吗朕回了汴京,怕是要被关到死的那一天了!蔡太傅,枉朕对你信任!居然说出如此话来,来人!传朕的旨意!朕要罢黜蔡京,来人啊!”赵佶一直往后躲避,一边大声喊道!

    童贯和蔡京连连摇头,太上皇已经有些疯了。

    蔡京和童贯终究是没有劝说成功,太上皇还是坚持不回汴京。

    蔡京出了临安行宫,走到西湖边的一处小客栈,敲了敲门,走到了客栈里,七拐八拐的走进了一出小的房舍。

    皇城司江南监事,一个躲在阴影里的人,连皇城司提举都不知道长什么模样。

    “蔡太傅这是想明白了”阴影中的声音阴恻恻的让人心生畏惧。

    蔡京点了点头,说道:“我会劝太上皇回京,他就是一个老人,你们不要再搞这种刺杀的手段了。他现在失去了权柄,也失去了御极天下的能力。就不要太为难他了。”

    “我们为难他是他在为难整个大宋啊!”皇城司的监事声音突然提高了几度,大声说道。



第二百四十三章 粮船和粮食
    九公子背对着临安皇城司的监事问道:“有多少人联决了血书签了多少了”

    “一万多人。”皇城司的监事颤颤巍巍的回答道。

    “知道了,你下去吧。”这位九公子挥了挥手,让临安皇城司的监事离开。

    当无人在的时候,九公子才站起身来,看着外面的天空愣愣的出神。

    “再等等。再等等。不能着急。”九公子用一种近乎空洞的声音对着天穹说道。

    赵佶再次端坐在了临安行宫的龙椅上时,面前的大臣,是自己的小朝廷的所有班底。

    这个时候的赵佶不复昨夜瑟瑟发抖的模样,正襟危坐,皇家风范尽显。
1...8283848586...40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