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大仙官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暗黑茄子

    就在这个时候,那边大司徒突然开口道:“户部尚书稍等片刻,我倒是想先听听楚弦的应对之道,既是改革,总得有法子吧,若是还不如现有的制度,那也不需要改,若是优于现状,改改也无妨啊。”

    众人一听,都是心头一跳。

    大司徒话语平淡,可谁都能听得出来,这是站在了楚弦一边啊,这还是圣朝最高层的第二位开始表态。

    最开始的是尚书令李渊明,这显然是坚定的反对派,而现在大司徒表态,话语中虽然听不出,但谁都知道,他是在支持楚弦。

    这么一来不光是楚弦,就是户部尚书也是感觉到身上的压力小了很多。

    这时候反倒要看李渊明如何反应了。

    能和大司徒一争高下的,也只有尚书令李渊明有这个资格,至于刘季温,他现在根本没有说话的资格。

    李渊明这个时候当然不能不说话,如何说,成了一门学问,此刻就听李渊明笑了笑:“司徒大人说的有道理,倒是可以暂且听听这位楚侍郎有什么想法,或许不成熟,好在有咱们给他把关,倒也不至于说的无边无际。”

    显然李渊明用的法子是以退为进,看似是同意让楚弦继续说,可话语当中的打击和否定却是谁都听得出来。

    大司徒也是一笑:“既然李大人也是这个想法,那楚弦,你便继续说吧。”

    楚弦知道刚才的‘凶险’,有的时候,能不能成事,可能就在一言之间,内政之事,真正能做了主的,实际上还不是萧禹太师,而是大司徒和尚书令这两位,在一些内政事务上,掌控力和影响力这二位都是旗鼓相当的,如果再深入比较一下,大司徒名义上是内政最高官员,可真正执行和掌控权力的,却是尚书令,六部基本都归李渊明管辖,尤其户部,李渊明的掌控力是远在大司徒之上的。若是刚才户部尚书被逼的出来表态,将楚弦的计划‘喊停’,其他人也难以阻止,因为那等于是否定了户部尚书的权威,没有特殊情况,肯定是不能这么做的,就算是萧禹太师也不会这么做。

    好在关键时候,大司徒站出来‘声援’。

    楚弦知道机会难得,刚才他差一点‘阵亡’,所以这个机会一定要把握住。

    于是楚弦开始道:“总体来看,旧有的土地制度问题只在几点上,一个是土地私有,一个买卖土地不受官府监管,反而地方官府为了一些税银,还鼓励土地买卖,此为大忌,如此,只需在这两件事上下功夫便可。”

    那边刘季温仔细听着,此刻感觉又抓到了机会,立刻是开口反驳:“楚弦,你之所言可笑至极,就说第一个,土地私有,你怎么改很多田地那都是人家祖祖辈辈传下来的,莫非你打算强取豪夺若是那样,天下不乱才怪。再说第二个,什么时候这收取税银也有错了而且还被你说成大忌,楚侍郎啊,你这些荒唐至极的言论,刘某实在是不敢苟同,相信在场的同僚也不会认同。”

    这刘季温说完,脸色得意,殊不知楚弦这个时候已经是动了怒。

    刘季温三番四次挑衅反驳,没有丝毫道理,只是凭借狡诈和转移话题来驳斥,楚弦之前忍了,但是现在楚弦不想忍了。

    若是不给这刘季温一点颜色,对方怕是还要没玩没了。

    显然刘季温根本不会知道,楚弦为了今天的朝会,究竟做了多少的‘功课’。

    “刘侍郎当真比天机老人都要厉害,我只说一,你却连后面的二三四都已经了若指掌,楚弦佩服,只凭土地私有这四个字,你居然能联想到那么多,不过这倒也符合你的行事风格,那便是无论做什么,都喜欢自以为是,却极少去查证,总觉得自己的经验和眼光独到,便像是一年之前,户部紧急叫停的船运抚恤更改政令……”

    说到这里,楚弦很是玩味的看了一眼刘季温,后者面色一变,那样子就像是被踩到尾巴的猫一样。

    楚弦不给对方说话的机会,继续道:“这政令当中居然说要削减抚恤支出,理由是有人设局,故意制造沉船、遇匪等事故,骗取伤残及死亡抚恤,所以削减之后,既可节省开支,那些唯利是图设局骗取银款的人也会因为银款减半,不会再去行骗。据说这一项政令便是出自刘侍郎你之手,而刘侍郎你之所以会突发奇想,就只是在与人闲谈时听人说起过类似的骗局,结果既不查证真伪,也不考虑影响,嘴唇一动,大笔一挥,就开始自以为




第七百六十四章 人本愚
    这时候刘季温不敢吭声了,但也有其他人提出异议。

    “楚大人,民终究是民,他们再怎么样,又如何敢与官家为敌即便是到了最坏的结果,以武治之,万事大吉,莫非他们还能敌得过圣朝雄兵”

    这位官员显然没把楚弦的说的‘威胁’当回事儿。

    楚弦一笑,看了一眼说话的官员道:“这位是兵部的许大人吧我知你善于用兵,谋略也高,不错,那些地主大户再怎么折腾,最终的主导权都在官家手中,不过许卡人可曾想过,一旦用兵动武,那会带来什么后果天下大乱,官府可立威,但却无信,百姓心中有一杆秤,要重新换回信任,怕得经历一代人,超过三十年,甚至要五六十年,能有更好的法子,又何必破而后立”

    许大人已经被说服了不少,可他依旧有些不服,抬头道:“那些地主大户也不傻,他们为何放着好日子不过,要搞事这个根本没有道理嘛。”

    楚弦哈哈大笑:“这世上,哪里有那么多道理可言殊不知当年首辅大儒曾说过,人本愚,少思谋,需以书明智、以礼教化、以法约束、以理立德;然明智者少,礼德廉耻,需以法约。人本贪婪,天生逐利,本性难移,为贪为欲,铤而走险者十之有九,因而是又愚又贪。许大人,若真的能光以礼仪道德约束世人,还要刑法何用还要法度何用”

    这位许大人不傻,能做到正五品的官位,那没有一个是傻子,此刻他品了品楚弦的话,当下是拱手一礼,可谓是毕恭毕敬,然后才道了一句:“楚大人高见,受教了。”

    说完,老老实实退了回去。

    刚才楚弦那番话,不光是说服了许大人,便是其他官员也是频频点头。

    楚弦这时候趁热打铁道:“因而,要根除隐患,需得废除土地私有,至少要加以约束,如一户之田不可超过百亩,且要确保一地之民,半数有田,如此才能长久,才可平安。”

    这件事说到这里的时候,实际上大部分官员已经是认同了。

    毕竟朝会官员,大部分都是有见识和远见的,他们当中有不少人原本就想要改革,只是苦于没有这种能力和权利,此刻楚弦说的是有理有据,他们当然是开始认可。

    就是一些中立之人,甚至是一开始反对的人,此刻也都是靠向楚弦。

    便在这个时候,李渊明开口了。

    刘季温是指望不上了,李渊明知道,刚才楚弦已经是将刘季温给弄怕了,至于手下的其他人,虽然也有牙尖嘴利,善于雄辩之人,可说实话,他们当中没有一个能和楚弦掰腕子的,就从这一点看,楚弦的确有资格进入首辅阁。

    按理说,到了现在这个情况,李渊明作为尚书令,是应该松口,至少要给予楚弦一定的宽容和鼓励。

    可李渊明就是不喜欢这个楚弦。

    除此之外,他还有一个原因,李渊明他们李家在州地,就是楚弦口中的地主大户,李家的田地有多少,这么说吧,整个县地,九成以上的田地,都是他们李家的,何止百亩,千亩都有。

    就算是为了自己家,李渊明也不希望楚弦这个政令推行,更何况,在他担任尚书令的这些年里,光是推翻和驳回关于土地制度改革的事情,就有好几起,倘若真让楚弦得逞,这岂不是说,自己之前做的都是错事

    所以,无论为公为私,李渊明都不可能让楚弦成功。

    既然别人指望不上,那李渊明就自己下场。

    “楚侍郎,你说的这些倒是有那么一点道理,但也要视实际情况,不可做那虚无缥缈之事,毕竟旧有的制度已延行千年,拥有超过百亩耕地之户没有一万也有八千,你如何应对强行收回耕地怕是换做是谁都无法接受,若要强行执行,势必会引发事端,可你若不对他们下手,好,那后来之人如何平衡这世人,不患寡,患不均,这道理你楚侍郎难道不明白都已经坐到三品侍郎的官位,怎么还这么幼稚无知,你也不想想,过往数千年来,圣朝多少先贤,莫非就只有你一个人看出问题了那么多先贤道仙莫非就看不出来哼,不是看不出,而是难以真正的改革,就是因为实际情况不允许,如此倒还不如延行现有的制度,再加以严管便可,能维持千年的制度且不出问题,便说明没有那么大的弊端,楚侍郎,再怎么说,你之前所言都有些夸大其实了。”

    这还是李渊明头一次在朝会这种地方训斥手下官员,按理说,他这种身份,不应该下场,因为这种级别的官员,要么不开口,要么就要有效果。可是现在,李渊明也管不了那么多了,他必须要遏制住楚弦,而且在他看来,他是完全能做到这一点的。

    就说他提出的这个问题,可谓是直击痛点,说实话,李渊明说的一些事情,倒也不是假的,就说这制度的问题,他这尚书令自然也想过,可显然,他根本想不到应对之策,就如同他之前说的,世上没有万全之策。

    任何方法,都要付出相应的代价,而且在他看来,付出那么巨大的代价,只是消灭了一个土地私有的制



第七百六十五章 回购田地之法
    这个时候,李渊明习惯性的瞟了一眼那边大司徒,他不相信大司徒听不出这楚弦的‘无知’,官府出钱回购田地,这是多么愚蠢的想法,就算是支持楚弦的大司徒听了,估摸也会气的脸色苍白吧。

    只是让李渊明诧异的是,大司徒那边神色没有任何变化,仿佛根本不为所动。

    “怎么回事”李渊明感觉到一丝不妙。

    眼下的情况,那楚弦根本就是在自寻死路,搞了这么大的阵仗,说了这么一堆话,最后就想出了一个这么不可能执行下去和落实下去的方法,这简直就是无能,换做自己是大司徒,也不可能毫无反应。

    除非,对方还有依仗。

    想到这里,李渊明心中的不安越发的浓烈,再想,楚弦就算再蠢,也不可能明知道此法行不通还故意当中提出。

    楚弦是那种行事鲁莽之人吗

    李渊明摇头,绝对不是,楚弦这个人精明的很,更加‘老谋深算’,别的不说,就以刘季温和这楚弦比,刘季温都是大大的不如。

    那么就连刘季温都不会犯的错误,楚弦怎么会犯

    “莫非,这楚弦真的有回购田地之法这怎么可能”李渊明无论怎么想都觉得不可能,就以他的才智,尚且想不出解决的办法。

    要破除土地私有制,为维持稳定,就不可动用武力,而各地地主大户不可能白白将祖传田地交出来,所以用金银买下来,是最基本的一种解决之法。

    那么哪里来的银子

    圣朝虽然富有,但地广人多,开销也是相当巨大的,户部不可能拿得出这么多金银,从那些没有地的百姓手里要这根本不可能,他们根本拿不出那么多银子,就算是能拿得出,也是杯水车薪,解决不了什么问题。

    所以这就是最大的阻碍,也是一个无法解决的死局。

    之前很多圣朝先贤不是没有想过这个法子,可大部分都在这一步被堵死,进行不下去,毕竟圣朝现在的土地体量太大,就算是分布进行,各地制度不一,也会出大问题。

    还有一点,哪怕是有了银子,那些有大量地产的百姓不卖地,官府又能如何难道逼迫对方,强买强卖

    这都是难以解决的问题点。

    这些年头在李渊明脑中也只是一闪而过,这时候,楚弦开始回应了。

    “尚书令大人所担忧之事的确是事实,不过还请大人无需担忧,因为楚弦已有应对之法。”

    楚弦一脸自信。

    众官这时候的好奇心也是被吊到了极限,显然,几乎所有的官员都好奇,楚弦究竟有什么法子,可以解决这近乎死局的难题。

    李渊明神色不变,开口问道:“那你说说,本官洗耳恭听。”

    有性子急的,已经是着急的抓耳挠腮,若不是楚弦官位太高,又是首辅阁成员,怕是已经开口催促了。

    楚弦这时道:“此法倒也简单,圣朝和地方官府,无需真正支出真金白银,只需下发金银信票,便可解燃眉之急。”

    百官发愣,就是首辅阁级仙官,也大都是目瞪口呆,不知道所谓金银信票为何物。

    楚弦接下来便开始讲解:“金银信票,可看成是官府向百姓借的银子,楚某这里有详尽的实施法案,所列内容详尽,以一年至三年为期限,百姓可购,目前各州地银庄存银给的银息差不多也就是一分,咱么官家银庄也是一样,那么金银信票可增少许,就以目前来看,定为一分二最为合适,多这么一点利,百姓和那些地主大户也无话可说,且都是有利可图。”

    经过楚弦这么一讲解,众人算是听明白了。

    说白了,就是官府向百姓借银子,买百姓地主的地,然后再分给无地的百姓,收取租金,收取税银,如此良性循环,到期限之后,再给那些来兑银之人,循环往复,这盘子也就盘活了。

    明白的人,立刻就看出这法子的巧妙,简直是妙不可言,高超无比。

    也有的人观念陈旧,觉得不妥,更有甚者,直接摇头道:“荒唐,官府怎能屈尊向百姓借钱,简直是荒唐至极。”

    一时之间,朝堂上百官开始讨论,说着各自的看法和见解。

    楚弦倒是不急,现在该抛出去的东西已经抛出去了,接下来如何,就要看自己能不能说服百官来推动这个改革法案。

    要知道楚弦提出这个想法,并不只是一个想法而已,那是经过楚弦仔细测算的,为此,楚弦在户部可是召集了数十个精于数算的官员,已经是推算过很多次。诸如会不会到时候还不了银子之类的问题,楚弦早就有应对之法。

    现在,楚弦就等着有人提出来。

    那边李渊明沉思,心中满是震惊。

    是真的震惊。

    先不说楚弦这个法子最终能不能成功,就说这个想法,便是让人眼前一亮,而且仔细想来,这或许是最好,也是唯一的法子。

    “这楚弦究竟是如何想到这种奇思妙想的。”李渊明心中暗道,他终于明白,为何大司徒会那么沉稳了。

    因为这法子,楚弦必然一早就告诉过大司徒。

    &



第七百六十六章 大获全胜
    也只有户部尚书清楚,楚弦做出的这些估算,那是耗费了多少心血,都是货真价实的东西,甚至是无价之宝,有了这个,别说是李渊明压着他,就是再厉害的阻碍,他都要去试,这对于户部尚书来说,已经超出了官场规则,这是真正对圣朝和对百姓有利,所以无论谁阻拦,户部尚书都不会退让。

    紧接着,户部一位司郎中也是激动的浑身颤抖,开口道:“此法甚好,若能实行,有极大可能解决现在的矛盾,圣朝百姓,也可更上一层楼,甚至不出十年,圣朝之强盛,将会数十倍于巫族,届时内强又何惧外敌。”

    当下,风向改变,声援、赞美之声开始增多,谁都没有注意到,这一场朝会,很多人都被楚弦潜移默化的影响,从一开始的不信任,到后来的支持和认可。

    身在局中的他们自然没有注意到,若是以旁观者的姿态来看,就可以看出楚弦的手段。
1...262263264265266...30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