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大仙官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暗黑茄子

    鬼脸婆婆带着凌香儿和小环走了,那边呼延鬃此刻上前,冲着楚弦便是躬身一礼,看不出,大老粗一般的野猪妖,也学人族那样行礼,只是怎么看,怎么别扭。

    也因为楚弦是他救命恩人,换做旁人,打死呼延鬃,他都不会这么做。

    楚弦四下一看,没有看到周放。

    银王感觉敏锐,此刻起身道:“之前那人,被禄光和尚带走了。”

    楚弦一怔,便猜到那禄光和尚的想法,不过带走就带走吧,若楚弦没有算错,那周放是肯定回不来了。

    因为周放对于禄光和尚已经没有利用价值,要么带在身边为奴为仆,要么探知到想知道的事情之后,杀了一了百了。

    禄光和尚那种人,手黑的很。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楚弦知道,自己和禄光和尚实际上是一类人。

    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小心谨慎,该下狠手的时候,绝对不墨迹,最喜欢掌控大局,而且,多疑。

    但又有很大不同,楚弦更有底线,而且要比那禄光和尚更强。

    禄光和尚带走周放,不外乎就是想要弄清楚自己的底细,周放是巡查司小吏,在禄光和尚看来,肯定知道不少内情。

    只可惜,周放什么都不知道。

    所以按照禄光和尚的性格,最后周放的下场估摸会很惨,一个没有利用价值的废物,能拿来做什么,猜都能猜得到。

    楚弦想事情的时候,银王和呼延鬃也要走。

    经过这一次事情,楚弦和这位妖王也算是有了交情,呼延鬃更是将楚弦当成救命恩人,估摸楚弦一句话,这野猪妖就会上刀山下火海。

    一些地方的人官富豪虽有圈养妖奴的习惯,但楚弦还没这嗜好,所以是正常道别,同样,无论是银王还是呼延鬃,都没有询问石中神山的事情,更没有询问自己是怎么进入其中,又获取了什么好处。

    就冲着这一点,银王和呼延鬃便值得结交。

    于是互相道别,各自离去。

    楚弦出去一看,天色已经放亮,这一夜经历的事情可是太多了,有人获益良多,有人命丧于此。

    ……

    天唐圣朝,京州之地。

    这里道仙如云,强者似海,更是天唐圣朝权力的中心,在京都,五品六品的人官都不算什么,三品四品都有不少,便是一二品大仙官,那也是有的。

    自然,作为巡查御史的崔焕之,正六品,在这京州就实在算不上什么了。

    但是这一次,他和刑部提刑司的老推官孔谦,却是将京州这一潭水给搅动了一下。

    隋州长史赵仁泽的案子,虽说已经震动隋州,但这种级别的案子要说震动京州却不可能,但这一次,因为赵仁泽雇凶谋杀驻地监察御史一案,便真的将京州给震动了。

    原因很简单,这一次案子,原本应该由吏部、察院以及大理寺三司会审,半路却被一位高官过问,这位高官来头极大,从一品官位,太子太师,首辅阁成员,道仙之体。这位太子太师置疑是有人栽赃赵仁泽,又说赵仁泽乃是一州长史,又怎能听一个散修之言,就加以定罪

    总之,就是觉得当前证据不足,至少不能如此轻易的定一位圣朝五品大员之罪。

    说起来赵仁泽也是城府极深,自从凤城堂审之后,便不发一言,直到太子太师为他说话,赵仁泽才表示,自己并不认识童自在,对方所指征之事更是子虚乌有,至于那被当做铁证的书信,最要的官符印记,赵仁泽也是说他毫不知情,总之是百般抵赖。

    明眼人都能看出,这件案子里,涉及上层博弈,赵仁泽头上的人,便是那位太子太师,这次一品大员都出来给赵仁泽站台,可想而知,那是铁了心要保下这个人。

    赵仁泽乃一州长史,能置他于死地的罪名不多,谋杀监察御史算是一个,只要这个罪责能避开,赵仁泽的命就能保下来。

    几日之后,最终的判决出来了。

    赵仁泽为官不正,教子无方,施政无能,革去官职,官典除名,携家眷流放北寒之地。

    听到这个裁决的时候,崔焕之和孔谦都是大为吃惊。

    只是哪怕是以他们的官职,也无法左右这个结果。




第一百二十六章 卑鄙小人
    崔焕之听的咋舌,心说果然是亲外甥,血浓于水,萧禹可是没有子嗣,可想而知,他是将沈子义当成接班人来培养的。

    可以想象,将来沈子义的仕途必然是顺风顺水。

    至于为何不是萧禹亲自传书给他妹妹,估摸还是因为当初萧平萱和家里闹翻的缘故,有时候这面子,当真是奇妙,便是道仙萧禹,也难以跳出这个圈子。

    随后,萧禹又问起凤城探案的细节,崔焕之也是如实讲述,虽是讲述,但也是曲折精彩,讲述过程中,崔焕之也是着重提起楚弦的作用。

    “凤城的事情,多亏了我那执笔官楚弦,此番查案,他为头功。”崔焕之夸奖楚弦那是毫不吝啬。

    萧禹点了点头:“你呈上的卷宗里已经写的很清楚了,看起来,那个楚弦的确是一个人才,如何赏赐提拔,焕之你自己看着办。”

    崔焕之点头,他在萧禹面前提起楚弦,也只是想要让这位中书大人对楚弦印象深刻,这对楚弦显然是有好处的。

    知道点到即止的崔焕之没有再提楚弦的名字,他知道物极必反的道理,尤其对面是萧禹,在人家面前玩心眼,最终倒霉的只能是自己。

    这一次萧禹抽出时间来和崔焕之谈话,崔焕之已经是心满意足,离开时刚好碰到了一位身穿官服的人前来求见萧禹。

    崔焕之认得这位人官,对方也是萧禹中书一系的人马,年近五十,比崔焕之要年长不少,官拜吏部司郎中,正五品。天唐圣朝的人官哪怕是不修练,也因为有官典圣力加持,七八十岁在任的都是常事,只有年过百岁,有的才会告老还乡,若是突破道仙,成就仙官,在职年限便能达到两百年,所以说这位正五品司郎中在仕途上,那还是‘正当壮年’。

    崔焕之这时候止步,以下官之礼道:“见过杜大人。”

    这位正五品的司郎中,姓杜名山,杜山。

    杜山本来行色匆匆,看到崔焕之,当下眉头一皱。

    杜山不喜欢崔焕之,说直白点,他和崔焕之有仇怨。这仇怨分远近,有积累,远的,在数年之前,崔焕之还只是一个贡院的卷判执笔,却是见不惯禹州一位河槽监修的贪腐行为,因而是写书上报萧禹,列举证据,告了那监修一状。

    而巧的是,对方是杜山的人,不是一般的关系,那是绝对的亲信,因为这件事,杜山甚至都受到牵连,不光是亲信丢官入监,他也是惹了一身的麻烦,若不是付出了一定的代价,杜山在几年前就可能倒台了,即便如此,也是断送了杜山一次晋升的机会。

    这仇怨大不大

    杜山本就心胸狭隘,这口气可是憋了好几年了。

    这是远的,近的,是巡查御史这个官职,杜山有一个小舅子,在邻州做县令,官位也是正七品,熬了几年,知道巡查御史空缺的事情,所以就动了心思,备了厚礼,来找杜山活动,想要谋求巡查御史这个官职。

    杜山想来,这也就是一句话的事情,况且自己的小舅子做了好几年的正七品县令,资历和能力都够,所以是满口答应下来。

    结果如何,自然是崔焕之上位,这让杜山感觉在自家娇妻和小舅子面前丢了面子,虽说他们也没说什么,但心中必然是埋怨自己没本事。

    男人最恨的就是别人说他没本事。

    这件事,杜山不敢埋怨萧禹,所以只能是记恨上崔焕之,若不是崔焕之横刀夺了巡查御史之位,也就没有这些事情了。

    正所谓新仇旧恨,此刻杜山见到崔焕之这个‘仇人’,倒也没有分外眼红,但心中已经是极为不悦,再加上他是正五品,崔焕之只是从六品,所以他只是鼻孔出了口气,理都不理崔焕之,直接走了进去。

    崔焕之热脸贴了一个冷屁股,愣在那里,不过崔焕之也知道这杜山瞧自己不顺眼,既然如此,不相往来也就罢了。

    杜山去拜见萧禹,他作为吏部司郎中,圣朝当中很多下级官吏的任用,都得过他的手。

    这一次凤城的诸多案子,牵扯出的官员有数十个,大都被革职、除名、入监,有罪之官有之,那有功之人也有,得奖罚分明。

    有的官员,更是因为本就资历足够,而且也应该到晋升的阶段,借着这一次查案有功的东风,也就顺利的加官进爵,就像是崔焕之,虽然已经是巡查御史,但官品还是从六品,这一次立了大功,晋升正六品是理所当然,杜山便是专门操办这些事情的人。

    作为萧禹一系的人,杜山自然是唯萧中书马首是瞻,此次革职之官得有近百人,九品到五品,都有涉及,有功而升品之人,也有不少,便如崔焕之,从六品直接扶正,成了正六品,而且这还是因为崔焕之接任巡查御史才一个月,否则这一次升的会更高。

    这些,都是杜山要禀报给萧禹的事情,而萧禹位高权重,这些事情也只是随便听听,然后就道:“杜山,你下去拟个文书,明日直接以吏部公文下达便可,这些小事你拿主意就好,怎么说你也是吏部司郎中,正五品,不是所有事都要来和我说,若是让吏部尚书知道了,会说我萧禹手伸的



第一百二十七章 欣然接受
    “回来!”

    崔焕之叫了一声,李严吉止步,回头道:“大人,这吏部这样做事情,分明是在针对楚弦,这件事咱们不能不闻不问。”

    “这还用你说!”崔焕之咬牙切齿道:“但发难之前,得弄清楚是谁在背后搞鬼,严吉啊,无论是谁,对方都是高手,这一手明升暗降玩的也是炉火纯青,咱们真要去理论,怕也没用,毕竟这已经是吏部以正式公文下发,不可能更改。”

    “那楚弦他……”李严吉还想说话,崔焕之伸手阻止自己的护卫,似是想到了什么,突然道:“我知道了,是杜山!”

    “杜山吏部司郎中”李严吉显然对于不少官员都很熟悉,崔焕之点头:“他位高权重,以他的权力,要在楚弦的官位上做手脚那是易如反掌,甚至不需要经过我这个巡查御史的同意,而且,我与他有一些仇怨,说不定,这一次他就是为了报复我,这才在楚弦的奖赏上做了手脚,用这种法子报复我。”

    “当真如此,那杜山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小人。”李严吉满脸杀气,不过就如同崔焕之所说的一样,这件事,不能意气用事,更不能冲动莽撞。那杜山是钻了空子,而且用的是阳谋,哪怕是将事情摆出来,那也是能说得过去的。

    奖励楚弦从正九品升到从八品,而且是主政一地,官职县丞,怎么看那都要比巡查司一个小小的九品执笔要强。

    但事情根本不是这么回事,官场之外的人,或许看不明白里面的猫腻,但如果是混迹官场几年的人,必然清楚官场的几去几不去。

    有的州地,那是富饶繁华,那里的官位都是众人挤破脑袋都想争夺的,有好就有坏,一些州地,被称之为仕途的‘死地’,一旦被发配到那种死地,基本上这辈子,官位都别想再动了。

    凉州,便是这么一个仕途死地。

    而且凉州靠近雾山之地的那几个县,更是如此,一个官员若是被弄去雾山做官,那官位必然是王八沉井,不会再有任何动静。

    做官的,谁不想节节高升正因为如此,被发配到凉州做官,对于官员来说,那就属于最大的惩罚。

    不过这些都是官场的潜规则,明面上当然没有这么一种说法,杜山就是打着这个算盘,才擅自做主,明面上是奖赏楚弦,给他升官做县丞,让他主政一方,实际上,这是彻底封死楚弦今后的仕途,其心可诛啊。

    崔焕之最终还是带着李言吉跑去吏部询问,被问的官员要么说不清楚,要么说是奉命行事,总之官话一套一套的,让人想生气都找不到突破口。

    要见杜山理论

    那杜山根本就是躲着不见,崔焕之也没法子,只能是带着李严吉又回来。

    一夜思索,崔焕之想去找萧禹中书说这件事,如果说谁能让吏部收回成命,在他看来,也就只有萧禹中书这个级别的仙官才有这种能耐和面子。

    但刚走出家门,崔焕之就犹豫了。

    这种事,怎么说

    明面上,吏部无懈可击,有功之人嘛,赏了,而且也升了官,而且对于楚弦这个入仕才不过一月的新人,这么快就能晋升从八品,这速度绝对是破格提拔了,按照这说法,是没法子说人家吏部不是。

    但事实如何,谁心里都和明镜一样,就算是奖赏,哪里有这么奖的

    可这世上有些话,只能是心里明白,却不能说出口的,若是将一些潜规则说出来,那就是坏了规矩,崔焕之倒也不怕惹来麻烦,但他就怕,去说了,非但没法子让吏部收回成命,而且还可能给萧禹中书留下不好的印象。

    正因为如此,崔焕之才犹豫。

    想来想去,崔焕之都有些难以抉择,自己最好是不要去,不要因为这件事去找萧禹中书,因为除了之前的考虑,崔焕之还想到一种可能。

    杜山会不会是征得了萧禹中书的同意

    若是那样,自己贸然去‘告状’,怕只会惹来麻烦。

    但是想到楚弦,崔焕之还是起身,单独去找萧禹中书。

    哪怕是会因此给自己惹来麻烦,崔焕之也要去,楚弦是他的部下,而且遭遇不公也是因为自己连累,若是不想法子帮楚弦,崔焕之自己这一关都过去,哪怕是惹萧中书不悦,他也要去。

    见到萧禹,崔焕之开门见山,便将这件事说了。

    萧禹中书是什么人

    那是圣朝正三品中书令,道仙之尊,如何看不出这件事里的猫腻,但他却没有表态,更是一句话没说,就让崔焕之离开。

    后者无奈,但也只能这么离去。

    崔焕之想明白了,萧禹中书不会因为这件‘小事’就干涉吏部任命,所以楚弦的调令是不可能更改了。

    但那杜山,自作聪明,为一己之私背地里做手脚,这件事萧禹中书不可能看不出来,肯定会惹萧禹中书不悦。

    还有自己,因为一个小小的部下就跑来诉苦求情,估摸在中书大人心里也是失了分。

    但崔焕之不后悔。

    最后,崔焕之收拾心情,将现在的情况写了飞鹤传书,当夜

    传递给远在隋州凤城的楚弦,也好让楚弦先有个心理准备。

    隋州,凤城。

    这几日楚弦在凤城都是闭门不出。

    自从得到阴阳幻神鲤,楚弦将时间都用在修炼上,武道境界,他已是后天境界,现在他修炼的是分身御金决,而且只用了短短几天时间,就跨越了观想感神和观五脏的阶段,达到开天穴的层次。
1...3435363738...30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