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宫伶传奇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我是李木米

    明珠听到永王李继翊的话,收住眼泪,踌躇迟疑片刻后,一咬牙,将自己一直捂着左脸的手放下。

    只见明珠不算白皙的左脸上,红肿严重,还溃烂流血,触目惊心的样子,顿时令周围的人,全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怎么会这样“

    沐春惊讶的上前查看,明珠再次痛哭出声道:“奴婢前两日,忽觉得耳朵痒痛难耐,本想去太医署请医官为奴婢看看,但是因为要为太后的千秋筵练舞,抽不出时间,便耽搁下来了。结果,近两日左耳疼痛越加强烈,脸颊也出现刺痛感,没曾想,今日早起,便发现奴婢的脸,变成这副鬼样子了。“

    说到这里,明珠再次泣不成声,请沐春和晋王一定要为她做主。

    彩袖看着左脸颊溃烂红肿的明珠,疑心她是吃错了东西过敏,然后搔痒自己抓破了脸。

    而明珠却是一口咬定有人要害她,说话间,一双满是泪水的眼睛,狠狠的盯着站在人群外面的王婉儿。

    沐春顺着明珠的眼神看向王婉儿,见王婉儿形容如常,并未因明珠的指责露出一丝的异样,正要开口时,有下人报,太医署的医官到了。

    唐国太医署有最高行政长官太医令两名,助手太医丞两名,四名医监,八名医正,和医官十名。

    宫里的奴才都是命如草芥,即使生病也不会有医官进行治疗,死了,就用个板车拉到乱葬岗,随便一丢就完事了。

    不过,若是各宫一些得脸的奴才,或是伶人若是有个头疼脑热,太医署的医官便会前往医治。

    明珠虽为一个小小的宫伶,但她是皇后娘娘亲眷,太医署的人,自然不敢怠慢,差了一位年轻医官前来诊治。

    年轻医官品貌端正,上前向沐春和晋王,还有永王施礼道:“奴才陈仕良,给两位王爷同郡主请安。“

    “不必多礼,你去看看,明珠伶人的脸是怎么回事儿“

    晋王开口,陈仕良领命上前,伸手在明珠红肿的脸颊轻轻按压了一下,立刻有**的鲜血,从溃烂处渐出,惊得四下围观的人群,忍不住都向后倒退一步。

    明珠见此,脸色变得越发铁青,十分担心的焦急问道:“医官大人,奴婢的脸怎么了,能不能医治好“

    陈仕良不语,用一帕白丝绢,沾了一些明珠脸上的血水,凑到鼻子下闻了闻,然后又检查了明珠的左耳,这才转身向沐春和晋王等人回复道:“回禀二位王爷和郡主,宫伶明珠是中了蟾毒。“

    “蟾毒你说她的脸被癞蛤蟆的尿泚了!“

    传言,蟾蜍也就是癞蛤蟆的尿液有毒,若是不小心被溅到皮肤上,会起红疹,甚至会肌肤化脓溃烂。

    听到永王李继翊说明珠的脸被癞蛤蟆爬过,周围的新晋宫伶




第三十章 杂事
    翡翠是仅次于青白玉的宝石,也并非普通人能够佩戴的。

    明珠的这副耳坠子,是她入宫拜见刘皇后时,刘皇后赏赐的。其寓意为“事事如意,平步青云“,明珠十分喜欢,平日里几乎日日佩戴,时时显摆,有时晚上睡觉时都不摘下来。

    沐春盯着明珠耳朵上面的耳坠子,心中有了计较,但并未言明。

    “既已知道明珠伶人是中了蟾毒,可有医治方法“

    晋王李继元不关心明珠是如何中了蟾毒,他只担心明珠的性命问题。若是一般宫伶死了也就死了,但是明珠身份特殊,若是真有个好歹,刘皇后那里他交待不过去。

    “明珠伶人中毒不深,只是看着可怖,并无性命之忧。奴才开一个排毒养颜的方子,内服外敷,月余就能痊愈了。“

    沐春看着相貌声音皆温润,给人一种安心感的陈仕良,不着痕迹的夸赞道:“我还是头一次听闻这种新奇的毒物。陈医官,是个有才学之人。“

    陈仕良听到沐春的称赞,急忙道谢,永王李继翊却是撇撇嘴,有些不相信的质疑道:“本王可是听说,有人错认癞蛤蟆为青蛙,误食后就死掉了!“

    刚刚止住哭声的明珠,问永王这危言耸听的言语,立刻又忍不住哭起来:“医官大人,你确定我的脸会没事儿,不会落疤啊“

    女人最在乎的便是容颜,尤其是后宫这些想要攀龙附凤的女子。若是没有了娇俏的容颜,便等同于断了荣华富贵的念想,那还不如直接死了来的痛快。

    “明珠伶人请放心,只要你按照本医官开的药方,定时服药,脸颊一定能够恢复如初。“

    吃了定心丸的明珠,松了一口气,但一想到要过月余才能好,就代表她要错过太后生辰千秋筵这个出头的好机会了,心头顿时涌出无限的愤恨,扑通一声便重重跪在地上,哀切的朝晋王李继元叩首道:“晋王爷,你一定要为奴婢伸冤做主,惩治害我的王婉儿。“

    居住在西苑的新晋宫伶之中,王婉儿好强,喜出风头,而明珠仗着有刘皇后为她撑腰,也是不将其他人放在眼中。

    于是,争强好胜的王婉儿与明珠,注定无法和平相处,且二人又居住在同一屋檐下,平日里没少掐架。

    最近,因太后生辰筵,二人为拔得头筹,牟足了劲儿,明枪暗箭,没少过招。

    明珠不知道是不是王婉儿将癞蛤蟆放到她脸上,但若是有人害她,那必定是王婉儿无疑。

    此时,见已经没自己什么事情的医官陈仕良,屈身向晋王等人告退。

    晋王李继元根本无心断案,为明珠讨什么公道,本想将此事儿推给沐春解决,但是好事儿的永王李继翊,却已经讪讪的抢先开口。

    “你怎肯定,害你之人便是伶人王婉儿“

    “奴婢发誓,一定是王婉儿妒恨奴婢的舞姿,想要在太后寿宴上独占鳌头,用此卑劣手段谋害奴婢。“

    “那你可有证据“

    永王李继翊似乎对这件事情很感兴趣儿,但是明珠虽然一口咬定就是王婉儿谋害她,可惜没有证据,永王的脸上,便露出一副兴味索然的样子,然后看向一直默不作声的沐春:“郡主是宫乐司的伶官,你对这件事情怎么看“

    “臣女没有任何看法,全凭晋王爷定夺。“

    沐春虽然是三品伶官,掌管所有俳优伶人,但是她上面还有宫乐司的司监晋王。她摆出一副不敢僭越处理的样子,悄无声息的将麻烦推给了晋王李继元。

    跪在地上的明珠听沐春如此说,立刻便想要趁此机会,抱住晋王的大腿,求其为她做主。

    &n



第三十一章 孟浪的永王
    永王悄无声息的走到沐春近前,叹息晋王是个不开窍的榆木疙瘩。

    沐春没有接话,而是像永王抱歉道:“方才臣女的奴婢失了礼数了,还请永王不要放在心上。“

    永王不以为意的笑道:“彩袖姑娘实话实说,并没有错,我三哥确实是一个无趣的木头,郡主觉得呢“

    永王忽的将问题抛给沐春,沐春不知道永王存的是什么心思,而其实,就连永王,也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执着沐春对三哥的想法为何

    “晋王为谦谦公子,有女子爱慕也是理所应当。“

    沐春说完,也不给永王李继翊继续说话的机会,弯腰施礼道:“臣女风寒未愈,身子不适,就先行告退了。“

    说完,便示意彩袖扶着她,往宫乐司外面走。

    然而,沐春低估了永王李继翊这副狗皮膏药,刚走了两步,永王就跟了上来,笑容满面,似闲话家常一般:“听闻昨日郡主陪父皇和母后等人去了行宫游园,可觉这皇宫精致绝美,是不是很想一直住在这里“

    “游园时,臣女身子不适,一直忙于追随宫中众贵人脚步,未曾好好欣赏景致。“

    沐春觉得,永王与她交谈时,每句话之中,都暗含陷阱,必须谨慎地方,十分的累人。

    于是她加快了脚步,想要与永王李继翊拉开一段距离,好让永王知难而退。

    结果万万没有想到,永王竟然忽的一把攥住沐春的手腕道:“我带你去好好欣赏一下这宫中景致。“

    说完,便硬拉着沐春,朝西跑去。

    永王李继翊突如其来的举动,令沐春和彩袖都一时没有反应过来,等彩袖回过神来,沐春已经被永王拉着朝西跑出了好远,她吓得急忙追了过去。

    此时,已近黄昏,有些宫殿已经开始掌灯了!

    宫乐司位于大内西南角偏僻处,还好一路无人,否则沐春非得一头撞死不可。

    永王可不管那么多,拉着沐春到了西内城墙,便踏着石阶,噔、噔、噔跑了上去。

    很快,沐春便与永王李继翊二人登顶,站在寒风飒飒的城墙之上。

    这是沐春长这么大,第一次站在如此之高的地方,低眉望去,将整个皇宫尽收眼底。

    树木环绕着曲折九洲池的陶光园,满眼郁郁葱葱,翠峦叠起,芳草连天。

    数重殿宇,高耸雄伟,红砖碧瓦,美轮美奂。在朦胧的阳光照射下,散发着柔美的氤氲,触及人心底深处的柔软。

    雨后寒风阵阵,高处的风更寒更狂,凶猛的掀飞沐春的青丝!

    凌乱飞扬的秀发之中,沐春的一双杏眼变得朦胧起来。

    往事,如潮水一般涌进脑海,同样的景色,同样的寒风,只是身边的人不同!

    一向将自己情绪控制得很好的沐春,眼角忽然一下子就湿润了,而心脏,好似刀剜一般疼痛!

    “居高临下的俯瞰这富丽堂皇的皇宫,是不是另有一番感触“

    永王李继翊一双桃花眼,凝视沐春如凝脂白玉一般的脸颊,心忽的一下子变得更乱了,说话的声音,都有些变调了!

    沐春似并未听到永王的问话,永王忍不住再次开口:“郡主,站在此处,有没有一种整座皇宫都臣服于你脚下的感觉。是不是很想这般一直站在高处,俯瞰一切“

    沐春仍旧默默不语,这时,彩袖追了上来,沐春立刻抓住彩袖的手臂道:“回宫。“

    彩袖不知永王和自己郡主发生了什么,但见沐春脸色惨白,便立即狠狠的瞪了永王这个登徒子一眼,然后急忙抚着沐春下了城墙,返回华仙苑。

    永王并未做任何无礼举动,沐春如此,只是一起一段不堪追忆的往事儿!



第三十二章 立嫡立长还是立贤
    玉钟递给沐春一封信,道宫外传来消息。

    沐春急忙接过并拆开,双手捏着纸张看了半晌,一直没有出声。

    性子急的彩袖忍不住问道:“郡主,信上说什么“

    沐春将信笺放在桌上,微蹙峨眉道:“宫外传来消息,方才上朝时,左相豆卢革,中书侍郎卢程等人联名上奏,奏邓充容为罪臣之女,反对其复宠。并再次提起匡扶国本,须立储之事,并称二皇子守王李继延敦厚仁孝,有治国之才,又为嫡生,理应立为太子,克承大统。陛下对皇位储君之事儿最为忌惮,因此极为恼怒,苛责了左相等人意图另谋新主,有不臣之心!“

    彩袖听闻圣上申饬左相豆卢革等人,心情变得很好,笑问沐春道:“郡主,你说圣上恼了左相等人,是不是就代表,不会立守王为东宫太子了“

    丞相豆卢革是刘皇后的心腹,曾辅佐刘玉娘登上后位,自然主张立刘皇后所生之子,守王李继延为太子。

    只是这个守王,平日里行为十分不端,完全不将礼制放在眼中,从小娇生惯养长大,性子骄纵且好色,难成大器。也因如此,十分疼爱刘皇后的庄宗,却没有要立李继延为太子的意思。

    也因此,一些揣度圣意的人,便以为庄宗有立长之心。

    毕竟圣上长子,大皇子魏王李继岌从年少时,曾随同圣上征战过,这份父子情分,无人能及。

    且韩淑妃沉稳庄重,与刘玉娘相较,更像皇后。并且韩淑妃也是曹太后早年属意的皇后人选,居后宫多年,也从未出过任何差错。

    所以,每逢以皇后马首是瞻的左相豆卢革在朝提起立嫡之说,便有以中门使孟知祥为首的等人,立刻上奏大皇子魏王李继岌忠勇可嘉,又有龙行虎步之姿,实为继承大统之人。太子之位,应为立长。

    庄宗乃唐国第一朝天子,诸多礼制未建,开国之初立后位时,正室韩氏身份尊贵,理应立为中宫皇后。但是庄宗宠爱身份低微的刘氏玉娘,在丞相豆卢革和枢密使郭崇韬的力保下,立刘氏为皇后。又嫡庶颠倒的尊生母曹氏为皇太后,嫡母刘氏为皇太妃,令曹太后此后一直对刘太妃心有愧疚。

    庄宗并不注重嫡庶之分,但皇长子为他并不疼爱的韩淑妃所生,且皇长子个性怯懦,并非国之栋梁。所以立嫡立长之争,已经争论久已,却一直无有定论。

    沐春对于彩袖的问话没有表态,而是又道:“今日早朝,将军李嗣源向陛下进言,说若想保唐国千秋万代基业,太子必须崇文尚武,有治国之才。所以他认为,储位理应立贤。“

    豆卢革是一国宰相,孟知祥将军是倾动天下的中门使,二人因为立嫡立长之说,以争斗数年,没想到,突然半路上跳出个李嗣源,主张立贤者为太子,言下之意,似暗指守王李继延与魏王李继岌,都非治国的贤能之才。

    庄宗宠信李嗣源,觉得言之有理,便问李嗣源,他膝下的皇子,哪一个是治国的贤能之才

    李嗣源便回禀陛下,说各皇子皆为宫使,而中有所作为者,便是治国的贤能之才。

    李嗣源没有直接回答庄宗的问题,油滑的避嫌,但是立于殿中之人,全都心内清楚,宫使中,虽有几位皇子崇文尚武,但德才兼备,受人遵从者,唯有三皇子晋王李继元。

    而李嗣源此言,虽未明确举荐任何人,意在提醒庄宗不要只专注嫡长之争,应放宽眼光。

    众人闻李嗣源如此说,全都觑着庄宗的脸色,但庄宗的心思很难揣测,他只是笑着说了一句“赵爱卿所言甚是“,语罢之后,便退朝了。

    沐春说完,彩袖忽的拍起李嗣源的马屁道:“奴婢觉得,李大人不愧为忧国忧民的忠君贤臣。“

    &n



第三十三章 曹太后
    曹太后年轻时,便不喜华丽炫目之色,晚年,更是喜爱暮气之色。

    身着紫色襦服的太后,灰白色的鬓发梳得十分整齐,上面插了没有任何雕饰的九树玉钗,虽装饰简单,但不是大气威严之势。

    坐在软塌上面的曹太后,眼见走进来的沐春头梳囚髻,只插了几支素银花钗,身着水蓝色长裙,只有腰间绣了几朵淡雅小花,十分的素雅,便满意的收回了打量的眼神。

    “臣女,给太后请安。愿太后千岁、千岁、千千岁。“
1...7891011...2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