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诸夏当大王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曦熙嬉戏西溪
公孙武道:“熙侯,您所说都是猜想,无稽之谈,危言耸听,且不说南蛮诸国有没有数道上古金乌精魄,就算是有,那又如何,上古金乌精魄若真有这么大危害,能引发天灾浩劫,上古天神也会让其流落在外,熙侯您多虑了。”
姜无虚也接着站了出来:“说的没错,这【金乌巡天剑】是熙侯你大败三身国缴获之物,若上古金乌精魄真这么重要,南蛮诸国岂会将其赐给三身世子傍身,您这是想当然了。”
“就是就是,熙侯,您不会是不甘心神物神兵被夺,物归原主,心中不忿,于是想要鼓动天朝大军吧,不延胡余上神可是七品正神境,彻底得罪了上神会影响天朝覆灭南荒大计,您身为南荒方伯,不会公私不分吧...”
......
很快,中土各大帝族一个个都站了出来反驳姚云,怒斥他危言耸听,居心不良芸芸,言辞激烈,对姚云的警告极其不屑。
不得不说,姜无虚、公孙武等人说的很有几分道理,无论怎么听都比姚云的话更有可信度,反倒是姚云的心思引人怀疑,大有“以公谋私”,鼓动天朝大军为其讨要神物神兵的意思。
一时间,大帐之中低下开始响起姚云“自私自利”,“不顾大局”的声音,群臣窃窃私语,议论纷纷。
一向以姚云这个南荒方伯马首是瞻的南荒诸国国君这时候也纷纷低下了头,不敢犯众怒为姚云站台。
趴在姚云肩膀上参与议事的秃头龙气的浑身发抖,怒斥众人昏庸无能,不识好人心。
正主姚云静静地坐在老司徒一旁,脸色平静,丝毫没有因为各路诸侯、帝族族人怒斥而心生一点波澜,也没有多少恼怒之意。
这点指责对他而言不痛不痒,他毫不在意,唯一让他失望的是,自己的警告恐怕没法引起重视了。
到时候,一旦灾难真正降临,受苦受难的终究还是千千万万黎民百姓。
“唉!”
姚云心中无奈哀叹一声,窥一叶而知秋,从中土各大帝族、各路诸侯的反应不难看出消息传入天朝后的结果。
“熙侯,你为何一语不发,可是做贼心虚,不敢开口?”一位中土帝族将领指着姚云喝问。
姚云心中本就不快,这时候见到有人敢指着他,当即大怒:“你是什么东西?敢指着我,这里是南荒,除了天子,没有人有资格指着孤的鼻子骂孤,告诉孤,你是哪家的人?”
大帐末席的中土帝族将领整个人被姚云滔天气势锁定,整个人僵在原地,脸色发白:“我...我...”
他不敢开口自报家门,他身后氏族并非中土顶级氏族,而他自己在族中的身份也不太高,反观姚云乃是天子亲封方伯,在南荒诸国影响力极大,本就身又挂副统帅之职,若是姚云因为他报复他家,他就彻底完蛋了。
“熙侯,你好生威风,吓唬军中将士算什么本事,人家也没有说错,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帝子启饶有兴趣地望着姚云,脸上满是笑意,见到姚云难堪,他心中就莫名高兴。
姚云不屑地瞥了帝子启一眼:“大敌当前,不思御敌,防患未然,大肆诋毁一方诸侯,以下犯上,帝子,按照天朝律法,该定何罪?”
帝子启不甘示弱,还想说什么,
老司徒见状,不愿将事情闹大,咳嗽一声,抢先一步,道:“木林将军以下犯上,杖一百,以儆效尤!”
紧接着,老司徒又道:“无论如何,熙侯也是为了天朝社稷着想,一心为公,若有人再胆敢出言不逊,绝不轻绕,军法处置!
至于上古金乌精魄一事无论是真是假,都需给予重视,此事你我说话都不算事,还需禀告圣上裁夺!”
老司徒见众人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于是干脆终止了议题,搁置再议,冷却处理。
“是!”
众人没有多说什么,他们不愿横生波折,因为一件神物神兵以及一个虚无缥缈的说辞而拖一位七品正神下水,与其正面硬碰硬对抗。
姚云没有多说,也无话可说。
事实上,他也猜出帐中众人的想法,求稳,不愿彻底与不延胡余撕破脸皮,寄希望于对方忌惮天朝,不会出手。
不得不说,他们所思所虑有几分道理,不延胡余始终还是要飞升天界,不会得罪诸夏天朝太过,颇有忌惮之处,不会彻底站在诸夏对立面。
然而,姚云与他们不同,他不希望将自己的命运掌握在别人手中,更不愿意见到千千万万百姓的生死存亡的大事掌控在别人身上。
于是乎,姚云明知道自己的猜测并不一定得到重视,可是他还是义无反顾去尝试。
万一天子重视了呢?
一旦天朝愿意以举朝之力出手阻止,说不定还真有可能瓦解南蛮诸国的阴谋,救下无数黎民苍生。
“眼下只能寄希望于天子帝暮了,希望他有魄力一点,对于不延胡余这种反反复复之辈果决一点,莫要错失了良机,唉,希望我的猜测是错的。”
姚云见没法说服旁人,于是想也没有多想,拂袖回国等候天朝的消息。
各路诸侯、中土各大帝族神裔见姚云离开,也没有太当回事,只当是一个小插曲,一个个该吃吃,该喝喝,歌舞升平,毫不逍遥快活。
唯有老司徒一人脸上满是挣扎之色,在他内心深处,他对姚云的猜测是信了三分,可是此事事关七品正神境强者,兹事体大,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他作为一军统帅不敢赌,更不能赌。
如今的诸夏天朝正值风雨飘摇之际,对手不仅仅是南蛮诸国,为了一个猜测彻底得罪一个有“中立”意愿的七品正神境至强者,这个险冒的太大了。
“唉,此事还是由天子定夺吧!”
我在诸夏当大王 第958章 基建狂魔!一村一水库
第九百五十五章基建狂魔!一村一水库
关于上古金乌精魄可能带来的威胁,终究没有在天朝联军中泛起波,各方诸侯、中土帝族各路军队很快又将目光放在神物紫金葫芦上。
相比起为了一个毫无跟脚的猜测彻底拉七品正神不延胡余下水,他们更加热衷“脚踏实地”,稳扎稳扎,尽快早日吞噬七彩毒瘴之气,马踏南蛮诸国!
没一会功夫,各方诸侯就不再关注上古金乌精魄一事,一心都扑在了神物紫金葫芦与七彩毒瘴阵上。
上古金乌精魄的奏书姚云写了,老司徒也上奏了,两份奏折也早就摆在了金殿之上。
几天后,天子批复了奏书,内容很简单——“朕知道了”。
熙都凤皇殿,君臣议事。
“恐怕天朝诸公也和联军那帮人一个德行,轻飘飘回了一个晓得了,人家都堂而皇之布置大阵拦截诸夏大军了,分明就是一个两面三刀之辈,还跟他客气什么!”
秃头龙大骂天朝诸公。
二长老巫通亦是叹息一声:“龙大爷,天朝也有天朝的顾虑,南海神作为七品正神,迟早会飞升天界,故而他不敢得罪我诸夏帝族神裔太过,诸夏完全可以稳住不延胡余,犯不着将其彻底拖下水。”
“巫老二,你是哪边的,怎么胳膊肘往外拐,帮着外人说话,南蛮的反应难道不奇怪,不值得引起重视?依我看,不延胡余百分百想用上古金乌精魄搞事!”秃头龙怒气冲冲。
二长老巫通苦笑一声:“老夫也相信,可是联军各方诸侯不相信,退一步说,即便天朝相信,也没法从七品正神手中夺回上古金乌精魄,更别说这宝物本就属于南蛮之国!”
“...”秃头龙瞪大双眼,气的不行,可是始终没有想到反驳之词。
“好了!”姚云摆摆手,阻止了秃头龙、二长老巫通的无用争辩,道:“诸夏联军信不信都不重要,他们即便相信也有心无力,此事上报给了天朝、天子,给上面提了醒,只希望天子帝暮能够多提防一二,在关键时刻起到作用。”
事实上,二长老说的也在理,眼下即便诸夏天朝明知道南蛮诸国的阴谋,也无法正面阻止,毕竟总不能让天子帝暮手持轩辕剑去找不延胡余干架吧。
在陆上还好,天子帝暮应该有很大的胜算,可是若人家南海神不延胡余一头扎进茫茫南海,天子帝暮也只能望洋兴叹!
也就是说,即便天子相信姚云的猜测,天子也不一定有行而有效的办法阻止不延胡余!
当然,天子帝暮若是破釜沉舟、打出深藏的底牌全力出手,那结果就不一样了。
天子帝暮,人间至强,诸夏天朝,兵锋无匹,诸夏天朝若真想全力做某件事,人间还没有几件事能难倒它。
天子批复“朕知道了”,其中是轻视还是无奈,谁也不知道。
姚云猜不透天子帝暮的心思,不过提醒了总比没有提醒好,于是乎,他后面又上了奏书,再三禀明上古金乌精魄一事蹊跷,需要万分重视。
天子帝暮批复一个字都没有改,还是朕知道了,看得姚云郁闷好久。
不知怎么地,姚云心中越发隐隐不安,于是咬咬牙,又找上了老司徒,他老人家在天朝话语权很高,远非姚云所能比拟。
老司徒在百忙之中热情地招待了姚云,一番寒暄,两人很快就聊到了正事上。
“老司徒,您说天朝批复【知道了】是什么意思?南蛮诸国如今狗急跳墙,保不准会做出什么疯狂之事。”
“老夫也觉得此事蹊跷,朝中、军中也有不少人有这担忧,可是...此事太大了,天朝不可能轻易抉择。”
姚云心中有些焦急:“老司徒,眼下发现得早,及时出手还能阻止,晚了就迟了,您老就和我说,若是天朝与天子豁出去,能不能干翻不延胡余!”
“豁出去打肯定可以手到擒来,可是眼下诸夏四面环敌,打还没有打就掀出杀手锏,到时候天朝可就被动了,姚云,你也得体谅一下天朝的难处,天子的压力可远比你我更大!”
姚云沉默了。
老司徒见状,斟酌了一番,叹息一声道:“唉,眼下没有确凿的证据,天朝恐怕不会孤掷一注!”
等到天朝浩劫降临,一切还来得及嘛,最终受苦的还是黎民百姓!
姚云心中腹诽,不过面上却也不再多说,老司徒话已经说得这么明白了,他还能说什么!
“孤明白了!”
.....
回到熙国,姚云自知管不了天下黎民苍生,于是只能退而求其次,寻求自保,命令熙国各地兴修水利,大肆修造河渠、水库,治理熙国境内河流。
尤其是水库,姚云大笔一划,准备在熙国境内增添上百个大型水库,上千个中型水库,另外还下旨号召熙国境内百姓因地制宜修建各种小型水库。
若是事情正如姚云所推测的那样,南荒诸国以上古金乌精魄做文章,那么他们很有可能遭遇史无前例的大旱灾。
面对即将到来的大旱灾,提前修建水库蓄水,防患未然,无疑是最佳的选择。
熙国本就十分重视兴修水利、灌溉,平日里无灾无难,熙国官府衙门也会在各地积极兴修水库,眼下姚云大笔一挥,将基建狂魔特性发挥到极致。
若按照姚云的王令修造水库,熙国境内除了平原地区,几乎可以做到一村一个水库,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直线上升!
姚云不仅自己修水库,还写信给老司徒,南荒各国以及各大中土各大联军,让他们也修水库。
虽说联军各方一个个私底下都说他“危言耸听”,他本该不鸟这群人,不过微微思虑一番,姚云还是写了折子去了天朝,写了信给南荒各国!
姚云倒不是“以德报怨”,他不是那种人,不过如今情况不同,灾难之下受苦的还是羸弱的黎民苍生,他所做的一切只是为了少死几个人,与各国国君、中土帝族神裔无关!
我在诸夏当大王 第959章 南荒干旱来了!
第九百五十六章南荒干旱来了!
时间过得飞快,距离姚云向诸夏天朝发出警示一月有余,诸夏天朝、南荒各地风平浪静,根本没有发生大灾大难的迹象。
也正因为如此,南荒诸国中不是传来关于姚云非议,沽名钓誉、以公谋私、危言耸听、等等骂名如同雪花般落入姚云头上,昔日方伯的光环瞬间被非议掩盖。
面对众人的非议,姚云并没有理会,而是一门心思大搞基建,兴修水利。
水利兴国,这在古代社会并非说着玩玩,即便姚云揣测有误,没有灾难降下,这些水利工程修造好了,那也是利国利民,恩泽子孙,是一桩功在千秋的功德。
这一干就是大半年。
在这大半年中,南荒没有发生大规模兵戈战事,也没有降下大灾大难,熙国也就全力扑在修建水坝湖泊、沟渠河道等等水利设施上。
值得一提的是,大半年风调雨顺,今年秋收南荒各国又丰收了,秋粮收上来后,大大丰盈了各地府库、粮仓,加强了诸夏天朝战争底蕴,为征讨南蛮诸国又增添了几分底气。
另一边,七彩毒瘴阵在神物紫金葫芦的吸纳之下,七彩毒瘴之气威力大大削弱,鬼神强者已然可以来去自如。
等到来年开春,七彩毒瘴之气将会进一步稀释,凡人炼气士都能闯一闯;
而等到来年中旬,七彩毒瘴阵就能彻底破去,诸夏大军南下将再无阻碍!
整个形势一片大好!
诸夏各路大军欣喜之余,一个个不免旧事重提,明里暗里奚落姚云所谓的“上古金乌精魄”危机,一时间,姚云成为中土各大帝族口中的笑柄。
每次提及南蛮问题都会拿出来奚落一番,将其作为反面例子用来教导族中小辈。
曾经姚云大败三身世子,风光无量,风头一举盖过了帝子启,文武双全,盖压天下翘楚,成为诸夏名副其实第一天骄,可是短短半年,姚云身上光环的名头就大打折扣。
“熙侯毕竟是小地方长大的,眼界终究是差了点,以前在南荒诸国这个小池子里还能呼风唤雨,可是眼下乃是关乎天下的争锋,他看走眼也很正常,所谓的【诸夏第一天骄】有些夸大了,名不副实!”
“也不能这么说,熙侯治国理政的能力还是值得肯定,就连天子也赞不绝口,整个诸夏有几人能比得上他。”
“论治国政,姚云的确是青年一代当之无愧的第一人,无人能及左右,可是论行军打仗,邦国争锋,如今看来,姚云比起帝子启就差远了,胆小怕事,自己吓自己...”
......
这么一议论就是一整个冬天。
熙历二十四年,春。
去年南荒冬日很是太平,往年南荒各地是不是会有规模大小不一的雪灾,可是今年只是下了一场小雪,比以前还要暖和几分。
诸夏联军中不少人习惯性有将姚云拉出来“鞭尸”一番,在一番嬉笑之中开始了筹备工作,一方面屯田春耕,另一方面操练精锐之师,筹备战事。
各路大军、各方鬼神接力催动紫金葫芦,拦截天朝大军的七彩毒瘴之气越来越稀薄。
还有半年功夫,七彩毒瘴阵就能彻底破去,诸夏与南蛮诸国再无屏障相隔!
天朝联军憋了一年又一年,眼见着时机成熟,马上就能马踏南蛮,一个个嗷嗷叫,斗志昂扬。
不过也就在众人激动振奋之际,摩拳擦掌准备大战一场的时候,南荒诸国各地屯田所、各地城池时不时传来缺水干旱的奏报。
事实上,即便是在降雨丰沛的南荒,缺水干旱也是常有之事,盖因为各国普遍没有修造完善的水利设施,耕地种田完全靠老天爷赏饭吃,一旦连日不降雨,各地很容易就会发生缺水干旱,耕地没法灌溉的问题。
放眼整个天下,也就熙国水利最为发达,这些年很少发生干旱的情况,其他诸侯国每年都会遇到治下缺水干旱的问题。
不过往日情况比较轻,各地因地制宜引水灌溉,一般不会闹出多大的乱子。
然而,今年情况却不同,一连半个月都没有下雨,各地都出现了程度不一的干旱问题。
一开始,南荒各国、诸夏大军主帅们也没有当回事,
可是随着南荒各地上报缺水干旱、农田无法引水灌溉的奏报越来越多,如同雪花般飘向各地诸侯、封君宫中,这下子终于引起中土帝族、南荒各国国君的注意。
枕戈以待的诸夏大军顿时紧张起来,心中升起了不妙的感觉!
诸夏联军中军营帐!
老司徒坐在主座,两侧皆是中土各大帝族领军人物、各大精锐之师统帅,满满当当,整整有数百人之多,整个联军各路诸侯、各路大军统帅齐齐在场,阵容不可谓不豪华。
按照计划,大破七彩毒瘴阵在即,诸夏联军这时候本该运筹帷幄,商讨进攻路线,斗志昂扬挺过天堑杀向南荒诸国,可是这时候所有人脸色都很是凝重,毫无大战在即的激动。
老司徒面色发沉,也没有多废话,开门见山:“此番召集诸位是因为南荒各地相继传来缺水干旱的传闻,老夫问你们,你们治下情况如何?”
老司徒不说还好,一说起来,整个大帐之中一片沸腾。
“老司徒,传闻是真的,连日不下雨,寡人治下五座城池都遭遇了耕地缺水,寡人拢共也就八座城池,大半疆域都遭殃了。”
“我治下也是,除了邻近河流的城池、村庄,大多数地方农田缺水,得不到灌溉,若再不下雨,恐怕一场大旱灾就要降临了!”
“说的是这,此事非同小可,我们南荒各地种的是水田,没了水灌溉农田,刚刚插下的秧苗可就要枯死了,今年庄稼铁定减产、绝收,旱灾过后就是一场大饥荒....”
......
南荒各国、中土各路开荒大军纷纷上报各自治下大大小小都遇见了农田缺水无法灌溉的情况。
一开始大家还是纷纷叫苦抱怨,可是听闻所有人都说治下农田缺水时,不知怎么地,场上反而安静下来。
缺水、干旱、灾难......
所有人脑海中不断浮现这几个字,一个个脸上满是惊恐之色。
我在诸夏当大王 第960章 请天子祈雨!
第九百五十七章请天子祈雨!
“不会真的是南荒诸国捣鬼吧。”
大帐之中,有了咽了咽口水,小心翼翼说出这话。
也就是这一句话,顿时让寂静无声的大帐重新沸腾起来,在场所有人脸色顿时变得复杂起来。
一年前,姚云向诸夏天朝发出警告,预言南荒诸国可能会以【上古金乌精魄】发动一场旱灾,可是那会,众人都没有当一回事。
也就在前几天,众人闲谈时还总这件事作为谈资笑料。
可是转眼间,预言成真了。
真正的大笑话不是熙侯姚云,而是他们自己!
人家姚云明明早就预警了灾难,可是谁也没有重视,没有抓住宝贵的时机将灾难扼杀在摇篮之中,
不仅没有引起重视,甚至还冷嘲热讽,非议人家大半年.....
回想起以往种种,不少正直的诸侯、军队统帅脸上露出惭愧之色。
老司徒心中亦是惭愧羞愤,懊悔不已,去年姚云多次说服他向天朝求援,希望得到天子重视上古金乌精魄,破釜沉舟、全力出手对付南蛮诸国,可是他因为心中的顾忌而迟疑了。
如今见到南荒诸国各地遭遇旱灾,老司徒心中颇为惭愧自责。
吴侯叹息一声,道:“唉,熙侯一语道破南蛮诸国的阴谋,可惜我们没有重视,没有向天朝天子上奏,不然有天子出马,说不定就能将旱灾扼杀在萌芽之中。”
人都会后悔,当听到吴侯提起此事后,殿中不少人齐齐叹息一声。
一时间,众人口风大变,之前还是奚嘲弄姚云危言耸听,眼下一个个都痛心疾首,悔不当初。
“谁说不是,熙侯提醒吾等兴修水利,防备不测,孤也没有重视,只是草草地修建了几个水坝,早知如此,多修一点就好了。”
“孤去年国库空虚,各地徭役赋税颇重,孤就没有听熙侯新修水利的建言,早知如此,孤哪怕举债,哪怕百姓怨声载道也得大肆兴修水利...”
“是啊,水坝有蓄水之效,若是各地都建有水库用于农田灌溉,眼下也就无需那么被动....”
众人先是震惊于突如其来的旱灾,很快众人又想起姚云提醒他们兴修水利,结果他们又一次辜负了姚云善意的提醒!
后悔!
肠子都毁青了。
南荒各国国君、中土帝族各大开荒大军一个个捶胸顿足,暗骂自己当初为什么没有听姚云一言。
但凡多听进耳朵里一点,眼下局面也不会弄成这样!
一时间,姚云本人虽然没有亲至,可是他却又成为众人热议的对象,不过这一次,没有贬义、嘲弄,有的只是敬佩与惭愧。
帝子启也被这陡然降临的旱灾弄得有些措手不及,不过他并不认为姚云预言成功,而是认为姚云瞎猫撞见死耗子。
帝子启咳嗽一声,道:“干旱乃是极其常见的灾害,这一次顶多波及范围比较大,灾地众多,诸位不必惊慌,眼下并没有证据表明干旱与上古金乌精魄有关,也不像是【人祸】,兴许是天意如此,吾等不如施展神通祈雨,润泽大地,这才是眼下最要紧的事!”
各路诸侯、各大帝族闻言,先是一愣,随后纷纷点头,若是寻常灾害,只要有大神通者呼风唤雨,降下一场大雨,他们目前遭遇的灾害就能迎刃而解。
老司徒也从懊悔中清醒过来,开口道:“帝子此言有理,眼下干旱已经形成,最为要紧的是尽力弥补损失,祈雨救灾!”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