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鹿鼎记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轩樟
哎呦,这下不好办了,得把这么多的粮食放哪儿好?明天上午还得起来蒸馒头,也不知道有几家人家是和咱们家有交情的,今天吃了咱们家的馒头,以后咱家韦宝成亲的时候,他们都得来上礼。韦母先是看了看墙边放着的一包面和一包苞米,然后原地打转道。
韦宝脑门一次性掠过三道黑线,不敢跟韦母再瞎扯了,你这思路也太开阔了吧?赶紧自己弄水洗脸洗脚去,想到又得在这种环境中睡一晚上,就让韦宝感觉压力很大!四面刮进来的寒风,像是刀子一样扎心呢。
比起找老婆的事儿来,韦宝现在的头等大事是赶紧盖房子,这样的茅草棚实在不是人住的。
八进八出大四合院,要比赵里正家的房子气派一倍!
赵里正家已经是从金山里到山海卫这几个里中最气派的庄园了,韦宝却还要比赵里正家更加气派,才能满足自己目前对于住房的要求,在现代住不起大别墅,在古代还住不起的话,像话么。
韦宝一边洗脚,一边想着房子的事情,韦母和韦父则忙着点算韦宝带回家的物品,忙着想摆放的地儿。
最后韦母提议,明天让韦父做个木制的小地窖,将粮食都藏在地窖中,两个人才算是安下心来。
一炷香后,一家三口分别上床。
韦宝冷的睡不着,瞪大了眼睛想着接下来的发展,这时父母那边床,传来声音。
哎?你觉没觉得,咱家韦宝这两天变化也太大了吧?说话一套一套的,好些个词,我都听不明白呢。韦达康在黑暗中轻声对黄滢道。
不好吗?今天谁不夸赞咱家韦宝聪明厉害?没有进过一天学,愣是能在山海卫从一大帮秀才老爷们手中抢来头名书法!咱家韦宝说不准真是文曲星转世。黄滢得意的道,要不是韦宝这么能干,我看我这辈子是一点盼头都没有了,现在就好了。
你给我们老韦家生个好儿子。韦父嘿嘿一笑,娘子,你真好。
干啥呀?小宝还没有睡呢。
他早就睡了,你不知道他一挨着枕头就睡着啊?
嗯
接下来两个人不再交谈,紧跟着的是一阵急促的喘息,加上布料摩擦发出的窸窸窣窣的声音,和一些韦宝无法识别的声响。
韦宝下意识的捂住嘴巴,咽了口口水,在另外一张木板上差点崩溃,你们真开放哇?哥还没有睡觉呢!你们就开始了?
另外一张板床上吱嘎吱嘎的动静教人好不烦躁,韦宝悄无声息的将被子蒙着头,捂着耳朵,暗忖你们俩这是饱暖思!吃饱了喝足了,有力气搞事情啦。
不过好像这么个没有娱乐的年代,点灯都点不起的人家,夫妻之间不那啥,这日子的确难熬。
算起来母亲三十左右的年纪,和父亲三十出头的年纪,若是放在现代,还都是年轻人而已呢,此时不是在ktv,就应该是在酒吧,或者是在家中看电视,玩电脑,玩手机,不闹到个夜里一两点钟,哪里睡得着?
哎,古代人的生活,太单调了。
这种住房条件你们还这么激情四射的,这么想来,要是王家真的把女儿嫁过来,一家四口挤在这么小一个的茅草屋里面,这晚上该混合出什么动静来造孽啊。
韦宝对此时的物价已经比较了解了,估摸着先起一间青砖大瓦房的话,要30两银子左右,最便宜也不会低于25两,这还是农村,城镇中又是另外的计算方式了。
第二天,韦宝照例又是睡到日上三竿,晚上折腾到大概两三点钟才睡着,爹妈搞事情结束很久之后,他才睡着。
一是费心思谋发展大计,一是王秋雅昨天拒婚的事情,搅得他思绪紊乱。
此时韦母已经在忙着蒸馒头了。
爹呢?韦宝将被子的口捂在颈脖周围,露出一个头问道。
小宝,醒了?黄滢没有转身,用力的揉着面团。
你爹去老童生家去了,不是你昨天晚上让跟咱家有交情的乡邻上刘春石那儿登记,等中午好来领馒头吗?我也不知道该蒸多少馒头,先蒸100个馒头吧,这天也不能坏,多了就咱们慢慢吃。韦母一脸幸福洋溢,我一共下了三斤面,还剩下21斤面和15斤苞米,这个冬天,日子轻松了。娘以后每天都能让你吃的饱饱的,咱们家以后也每天吃三顿饭了!
韦宝嗯了一声,韦母不说的话,他都差点忘记昨天说过的话了,你这三斤面就要蒸100个馒头?你这馒头得多小一个哇?
韦宝俩眼望着屋顶飘忽不定的茅草,说是不将王秋雅昨天当众拒婚的事情放在心上,其实还是感觉有点堵得慌,人家特么都是男人甩女人,自己堂堂一个大帅哥,又是一天之间就赚了四两纹银的大帅哥,居然被一个女人拒婚,哎。
你再睡一下就起来吧,等下家里肯定又要来很多人,你睡床上不好看。韦母道。
韦宝又嗯了一声,他不是赖床的个性,这真的太冷了,而且也不知道起来以后该干什么,下意识道:要是有匹马就好了。
说什么?韦母以为自己听错了呢,有匹马?你知道一匹马要多少银子吗?你一个小孩,要马做什么?
出门方便啊,不然到处都是雪,走地上都陷进去。我在山海卫看见好几个骑马的。韦宝看了看屋外白茫茫的世界道,他本来是想再偷偷回军舰洗个澡,顺便想一想再拿些什么东西出来的,现在打消了这个念头,因为他估计韦达康今天应该不会出门了。
韦宝想要买马的想法,也是忽然起来的,感觉买马似乎比盖房子还着急一点,因为有了运输工具,能加快物资移动的速度,他并不缺乏赚钱的手段,他需要的是提高赚钱效率。
韦宝在现代虽然不能算大富大贵,也是小康生活了,有房有车,到了大明啥都没有,这个落差太大。
咱家睡人的地方都不够,要是有匹马,你让马睡哪儿?站门口啊?韦母又好气又好笑的道,还是再搭个草棚,让你跟马睡一起?
韦宝挠了挠头发,的确是这样,看来,还是娘想事情周到,他愈发感觉韦母嫁在这么一个农家,有些屈才,挺精明的一个女人,韦达康是疑心重,其实并没有黄滢想事情周全。
而黄滢也只是在对待韦宝的问题上,才会韦宝说什么就是什么,似乎智力会下降一般,在正常时候,其实韦家拿主意的都是韦母。
一匹马要十两银子左右呢!骑马的人不是大富就是大贵。咱们金山里,除了赵里正家,谁家都没有马,就是做生意的几户人家,出门也不过是赶骡子。黄滢接着絮絮叨叨道:你小小年纪的,还想买马了,你真想的出来。而且,这种天气,没有草料,还得另外买草料来喂马,一匹马吃的比两个壮劳力吃的还多!小宝,我跟你说,以后再要是有银子,别自己瞎买东西,都给娘,要买什么东西,娘去买,听见了吗?你一个小孩子出去,容易被人家杀猪。
韦宝脑门掠过黑线,你当我是白痴啊?我比长了毛的猴子还精,谁杀我的猪?不过却老老实实的哦了一声,表示知道了,心里却不是这么想的。
他已经看明白了,黄滢和韦达康,也就是普通农村夫妻,没见过什么世面,要是什么事情都先跟这俩位商量的话,什么事情也别做了。
【0018 分发馒头】
韦宝起身之后,便到刘春石和罗三愣子那儿去,想看看登记好了么。
刘春石家居然还围着一大堆人,场面好热闹,像是逢集一般。
原来,很多人登记好了也不肯走,都是农闲的乡户人家,这大冷天,本来就没有什么事情做,好不容易有一件事情能让大伙凑在一起,自然乐此不疲。
韦宝过来,众人一个个都两只手互相揷在袖口中,上前和韦宝说话。
小宝,大才子啊。
小宝,长大了。
好小子。有本事了。
真给金山里的乡亲长脸,我早说过小宝将来有出息。
对于这些好话,虽然已经听的耳朵都有些长老茧了,不过,韦宝还是感到很受用,好话总是听不够的,乐呵呵的接受众人的恭维同时,不住口的谦虚,说只是运气好,才子不敢当,这不算啥这类的话。
韦宝走哪儿,大家都自动让路。
罗三愣子和刘春石的小茅草棚比韦宝家还小,站的满满的都是人,韦宝伸头进去问道:春石哥,三愣子哥,还没有记录完啊?等会要发多少馒头?算出来了吗?
刘春石正在做记录,罗三愣子和韦父在和乡亲交谈,见韦宝来了,众人都停下。
马上完了,现在是355个馒头。这估计还有十来个吧,不会超过370个馒头。罗三愣子答道。
韦宝哦了一声,那我让我娘再多做一点馒头,我走了。
再过一炷香的功夫,大伙就过去领馒头,来得及吗?韦父问道。
两炷香吧。韦宝笑了笑,知道一炷香的时间大概是现代的一刻钟,两炷香就是半个小时。
韦父点点头。
众人对韦宝又是一阵感谢,在场的人,都是已经登记好了,等会等着领馒头的人,自然对韦家感激不已。
人都一样,在好处没有到手之前,都是千恩万谢的心态,跟借钱欠钱的人的心态差不多,一旦吃过了好处,就没有几个人记得感恩了。
韦宝的心态还是比较阳光向的,这些道理他都懂,不过,在自己条件许可的范围内,能帮助别人,他都愿意帮忙,即便没有回报也无所谓。
如果人在献爱心之前都是施恩图报的心态,施恩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只能给自己找不痛快。
这世上,太多斗米恩担米仇的人和事。
韦宝回到家,告诉黄滢需要370个馒头。
啊,需要这么多?你不是说跟咱家有交情的,一户俩馒头,畸零户,一家一个馒头吗?咋这么多啊?韦母奇道。
我也不知道他们怎么算的,畸零户就有两百多户,这里就有两百多个馒头了呀,跟咱家关系好的,再来个七八十家,不就370个馒头了吗?韦宝笑道。
有七八十家跟咱家关系好的?咱们揭不开锅的时候,可没有见谁家问过。韦母吐槽了一句,接着问道:那干脆我多蒸一些馒头,凑四百个吧,我再和个四斤面,这馒头,还得做小一点才行!
韦宝脑门掠过一道黑线,看着一个个袖珍可爱的馒头,心说还要做小一点?那就不是馒头,是橡皮擦了吧?
对了,韦宝,你说,如果甲长和里正他们都不来登记,咱们要不要给他们送一些馒头过去啊?韦母忽然想起了什么。
韦宝暗忖韦母是真的脑子很厉害,想的很周全,他也猜想本地那些有家底的富户是不会来登记的,不送,昨天说过了,来登记的就有,没有登记的就没有,咱们又不欠他们的!再说,人家也看不上你这俩小馒头。
韦母皱了皱眉头,没有说话,过了一会儿才道:我是想送,就怕像是你说的,怕人家看不上,另外做几个大的,我又舍不得。
没事的。韦宝劝慰了一下。他拥有韦宝原先的记忆,这里的人物关系能够理清楚,他们这种普通农户,靠天靠地吃饭,即便地方上的这些土地要给他们小鞋子穿,也不怕。
韦母见韦宝拿定了主意,也不再纠结。
等到馒头蒸好的时候,领馒头大军浩浩荡荡的过来了,时间掐的刚刚好。
韦宝从刘春石手中接过名单,一张泛黄的草纸上面密密麻麻的都是人名。
春石哥,你念吧。韦宝对刘春石道,又将名单还给刘春石,我来发馒头。
好。刘春石也不客气,总算有一次在乡邻面前露脸的机会了,他虽然考取了童生,但是童生是的确不值钱,家中又剩下他一个人,也属于畸零户,畸零户大都是被人瞧不起的。
范老疙瘩家,俩馒头。王志辉家,俩馒头,程瞎子,一个馒头刘春石大声的念道。
韦宝顺着刘春石的报号,开始发馒头,范老疙瘩家是范晓琳来领馒头,王志辉家是王志辉老婆来领馒头,然后众人按照念到的名字,一个个过来。
领到馒头的都道一声谢谢,次序井然。
程瞎子是村中一个算命家讨饭的畸零户,孤老头一个,能有算命的伙计就算命,好多天不开张的话,就讨饭。
韦父乐颠颠的在旁边和众人说话,满面红光的,可自豪了。
发馒头的速度很快,不到一炷香功夫,368个馒头都发完了,几乎所有来领馒头的,都是饿疯了的人,一个个当时都顾不得烫嘴巴,拿到馒头就往嘴里塞。
罗三愣子算的很准确,果然不到370个馒头。
吃完馒头,众人仍然不肯走,就这么在韦宝家门口闲聊,大说韦家的好话,夸赞韦宝能干,懂事。
别看韦母做的馒头不大,但是都是实心的,这会儿还不会发酵,两馒头就能撑饿了。
一个个吃了馒头,精气神焕然一新。
这大冷天的,韦宝也是佩服北方人的抗冻,穷人都是衣衫单薄,似乎他们的骨头和皮,同现代的常人不一样?
韦父进来问韦母,是不是发完了?
韦母说:还剩下三十个,刚好做了四百个,咋滴了?
本甲的甲长郑金发,还有赵里正家,也送点过去吧。韦父道。
韦母点头道:刚才我还跟韦宝说这事呢,韦宝说不要送,你要送也行,拿多少过去?
他小孩子懂什么?咱们要是不送给郑金发,他肯定来找麻烦,不差几个馒头。甲长家送四个吧,里正家送八个,我让韦宝陪着我去送。韦父道。
行,不过,我这馒头做的这么小一个,要不要另外做几个大的给他们啊?韦母看着锅中的剩余馒头问道。
不小,这就行,这年头,有馒头吃就是过年了,谁家的馒头不是这么大点个儿?韦父摸了摸胡子。
行,那你去叫韦宝吧。韦母笑道。
韦父叫了韦宝进屋,韦宝先塞了一个馒头到嘴巴里,又放了一颗昨天剩下的蚕豆到嘴里,嘴里面咬的嘎嘣嘎嘣响,问道:还真的要送给郑忠飞家啊?郑忠飞,还有里正的女儿,我昨天都请他们吃过酒楼了。他们的饭钱算成馒头,能买一筐。
不差这几个馒头。韦父否决了韦宝的话,你不知道那个郑金发是出了名的老抠啊?我们不送馒头过去,他肯定得挑咱们的礼。
韦宝见韦达康拿定了主意,也不再说什么了,不就是跑一趟和几个馒头的事儿吗?
大明最重礼教,为这么点小事违抗父母的意思,就没有必要了。
尽忠尽孝的思想不是乱说的,从皇帝一百多年前立块牌子,以后就没有人敢进入秦皇入海求仙处就可以看出来,皇帝的话是圣旨,比天还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