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鹿鼎记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轩樟

    即使化整为零追上了,又无形中削减了数量优势,剿杀很难取得胜绩。

    这种情况,决定了山东盗贼在交通方式上更多依赖马,以提高机动速度。

    马越多,名声越大,留给官方和民间的印象就越深。

    故而山东马虽然不多,但一旦被盗贼搜罗到马并发展成马队,极易造成响马横行的假象。

    鲁西和西南地形又有不同。鲁西南属黄淮平原地貌,黄河自鲁西南进入山东,古黄河经常改道或决口。

    古代气候条件与近代并无多大差异,治黄技术更是不如,决口势必更多。

    再加上古时鲁西湖、泽甚多,隋唐之前,黄河下游的一个巨大湖泊,隋唐以前,这个大湖南北三百余里,东西一百余里,从现在的巨野县城向北一直到现在的梁山县北。

    五代以后,由于黄河屡次决口冲击,湖面被淤积,由南向北逐渐干涸,现在的巨野、郓城、嘉祥及梁山南部,淤积成了平地,北部则成了梁山泊。

    《水浒传》描述的梁山聚义虽然有很多想象成分,但确实也反映出,河网交错、湖泊密布,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盗贼窜伏来往。

    山东之盗,总体上胶东较少,鲁中和鲁西较多。

    同省而有如此差异,主要是受气候和农业条件影响。

    山东中西部是传统农业区,洪水、涝渍和干旱灾害都很频繁和严重。

    清代268年中,山东出现旱灾233年次,涝灾245年次,黄运洪灾127年次,潮灾45年次。

    更要命的是鲁西南是传统的人口密集区。

    黄河入鲁第一站曹县,隋末义军猛将单雄信、唐末黄巢的家乡,几乎都是受灾专业户,每逢大灾,便要出现大规模饥荒。

    当地流传过一段顺口溜:“一年决,二年荒,三年四年吃不上。”

    频繁决口导致黄泛区农民无法生活,要么流浪他乡,要么群起为盗。

    由于鲁西南、鲁西北地区处在多省交界处,官府的控制力较弱。

    山东官府追剿,要么逃入河南、江苏,要么避入河北。

    彼处来剿,再窜回山东,所以成了久治愈之疾。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清朝有位官员总结过,山东“盗贼之起于郓巨,盛于菏曹,南扰归德,东走丰沛,而东北蔓于兖沂、泰安诸属”。

    各省边境的盗贼也往往互相勾结,难于扑灭,以致鲁西多盗成俗。

    而来往于多省之间,无疑要借助马力。形势之需,迫使山东盗不得不到处购买抢掠马匹,以作流窜之用。

    其余如沂州属之幅匪、武定属之枭匪及土匪、骑马贼,随地皆有。马贼来去如风,极难追捕,一来二去,各处盗匪竞效仿,响马之名,也渐渐闹了出来。

    强悍爽质的民风社情也是关键,同样是农业大省,同样灾荒频仍,河北河南就没有山东类似的情况。

    虽然山东盗多成习,但并不代表山东人民天生就爱当强盗。

    之所以老是出响马,主要原因还是天灾**交加,逼得人们吃不上饭,这才相聚为盗干没本儿的买卖。

    所以当初魏忠贤之所以将裁撤山东军这么大的事情交给韦宝办,并没有打算韦宝能捞到什么便宜,绝对是想给韦宝一块硬骨头啃。

    在魏忠贤看来,给韦宝画了一个他能解决好山东问题,裁掉山东军五万人马,再裁掉蓟辽五万人马之后,才能当上海防总督的大饼。

    海防总督是大饼,其他都是硬骨头,换言之,魏忠贤并不觉得韦宝能吃到这块大饼。

    山东军和蓟辽、辽东的兵马都不是好裁撤的!

    韦宝担心事情闹的太大太急,会把山东变成响马王国,李精白也是这么想的。

    所以李精白听儿子说了这个消息,首先是震惊。

    李精白觉得以韦宝展现出来的高超手腕,不该做出这么傻的事情来。

    “爹,现在该怎么办?”李鹤荪也担忧的问道。

    李静站在一旁不吭声,这几天她一直想着刘养噩的事情,不知道刘养噩现在怎么样了。

    韦宝将刘养噩放出了牢房,不过刘养噩一直在布政使司衙门中,外界并不知道刘养噩现在的情况。

    李精白揉了揉脑门道:“我知道了,你们沉住气!都多大岁数的人了?你们都比韦宝大那么多,想想看,韦宝才十五岁,就已经是朝廷的正四品大员,那份气度,再想想你们,遇到一点事情就忧心忡忡,像是天要塌了一样!”

    李麟荪和李鹤荪被父亲一通训斥,不敢再说什么。

    李精白感觉自己说重了一点,换上比较平静的语气道:“静观其变吧,我们这段时间最好不要多惹事了,最好是等韦宝走人之后再说,我上次去京师观魏公公的态度,魏公公与韦宝未必是一路人,想来,山东不是韦宝久留之地。”

    “万一韦宝成功了呢?”李静忍不住道:“爹爹你也不能不做好这个打算。”

    李麟荪和李鹤荪一起点头称是。

    “成功了?韦宝倘若成功了,我们再谋别的去处也就是了,凭你爹的资历名望,凭你爹与魏公公的关系,还愁没有位置吗?大明的位置多的很,没有必要与韦宝死磕。”李精白叹口气道:“你爹都这个年纪了,早已经过了意气用事的年纪,你们记住,碰到强者,不要硬碰,是要吃亏的,凡事绕行,事缓则圆,则永远不必担心走错路。”

    “那爹爹为什么不考虑与韦宝走一条道呢?既然爹爹能将刘养噩交给韦宝,就是想与韦宝交好的吧?我不明白,既然爹爹又要与韦宝交好,又认可韦宝很强大,为什么不能与韦宝合作?”李静问道。

    李麟荪和李鹤荪虽然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但两兄弟一起摇头,同时道:“妹妹,你错了!”

    “我哪儿错了?”李静冷着脸对两个兄长。

    “爹不与韦宝计较,并不等于合作!爹是不想硬碰,不想让济南城遭到涂炭,不想看见官军自相残杀!韦宝的人马穿戴者京营的军服,本来就占据强势!不计较和合作,这是两码事!爹爹为官多年,身为朝廷二品大员,岂能与一个四品官合作?”李麟荪道。

    李精白听儿子这么说,脸上神色放松,露出了些许赞许之意,觉得儿子能这么想问题很不错。

    李鹤荪见哥哥似乎得到了父亲的赞许,急忙道:“还有一点,就是爹爹刚才说的,魏公公似乎并不与韦宝一条路,这样说,韦宝可能是越过了魏公公,攀上了皇家的关系,韦宝出任海防总督衙门参政应该是皇帝直接支持的。大明朝廷现今是魏公公权势滔天,在情况不明之下,还是要远离这个韦宝为妙。”

    李精白笑了出来,点头道:“你们两个都说的不错,有长进,我的确是这个意思,所以说静观其变,看清楚再说。有消息说韦宝过段时间就要去辽东的,他一旦走人,山东还是咱们的天下,何必跟韦宝搞在一起、他要处置衙门的官吏,就让韦宝瞎胡闹去就是了,过一阵等韦宝走人之后,再重新扶持一批人起来,岂不更好。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员。我最怕的是韦宝控制了军队!”

    “韦宝已经控制了军队吧?”李静道:“现在都是韦宝的兵马,而且他几乎将世袭将士都裁撤光了,新近招纳的,都是流民中的青壮年,这些人肯定忠心耿耿的效忠韦宝的。”

    “所以说你们还是太嫩了!这些都是表面的,只要韦宝一走,到时候换一位总兵,朝廷拨发的粮饷要从总兵手上分发下去,谁控制了粮饷,谁就控制了军队,军队向来有奶就是娘。”李精白笑道。

    “那要是韦宝连总兵也换成他的人呢?”李静道。

    “呵呵,韦宝他没有那么大能耐,这是要魏公公和兵部点头的,现在大权都被魏公公掌控,魏公公怎么可能让韦宝掌握海防总督衙门的军权?”李麟荪笑道。

    “不错,以韦宝的聪明,肯定能想到控制总兵,只是没有这么大的能耐。”李精白点头。




【0795 布衣之怒】
    “最主要还是韦宝一下子裁掉了那么多世袭兵将,足足七八万人,这些人一旦安置不好,都会变成响马!长期吃军粮,不用劳作多舒服,给了田地也不愿意耕田做农民。”李麟荪道

    李精白笑着点点头:“是啊,山东的事情不好办,所以咱们要静观其变,由着韦宝去折腾啊。”

    布衣之怒,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天子一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在河间府、沧州府、山东、登莱地界上,韦宝现在就算是天子了。

    虽然面临资源分配的巨大难题,但韦宝还是做出了他暂时的选择,或者说是一贯坚持的立场,将老百姓放在第一位。

    当然,因为实力原因,暂时只能将汉族老百姓放在第一位,对于朝鲜两个道,还达不到保障要求。

    只要不主动进攻建奴,只是防御的话,辽南基本上可以自保,建奴基本上不可能攻入辽南。

    麻烦的问题还是在河间府、沧州府、山东、登莱,干旱,饥民遍地,虽然夺取了之前一大批预备囤积居奇的粮食,可也不过八千石左右,全部用于救助灾民都很困难,更何况还要养活六万多大军。

    不过幸好韦宝在狠狠打击地主阶层的同时,获得了大量金银。

    韦宝一面继续让人加快盘查各地土地,一面让人上两广和南直隶买粮。

    华夏在后世的粮食主产区包括辽宁、河北、山东、吉林、内蒙古、江西、湖南省、四川、河南、湖北省、江苏、安徽、黑龙江等十三个省份。

    在大明这个时代,辽东忽略不计了,因为小冰河纪的自然因素,加上建奴不断入侵,根本没有种植粮食的条件。

    辽西只能算勉强维持本地生计,没有多余的粮食,辽南尚在开发之中,虽然广泛种植了耐寒耐旱作物,但也仅仅只能维持本地不挨饿。

    因为韦家庄、辽南和朝鲜两个道,这些天地会直辖地区已经有六百万老百姓了,六百万人吃饭可不是小问题,韦宝能做到暂时做到不饿死人,已经算是奇迹。

    北直隶的粮食供应也基本上是自给自足,山东和河南,又是黄河灾害,又是冰河纪,情况也差不多,只能自给自足,山东的情况稍微差一点,因为响马太多。

    吉林和黑龙江,在明末尚未得到开发,在清末都没有得到怎么开发,还是后面新中国以后,才有了开辟北大荒,千里疆域变成粮仓,显然,韦宝这个时候不可能把手伸到吉林和黑龙江去,建奴不答应。

    蒙古的粮食也与韦宝没多大关系,蒙古部族之间战祸不断,蒙古部族还要对抗建奴,不但自给自足困难,甚至还要依赖大明朝廷供应。

    江西、湖南、四川、湖北、南直隶包括安徽和江苏,这些地方,韦宝的手根本伸不过去,只能设法去南直隶买粮,而绝对没办法扩张地盘,扩张势力范围。

    那里的地主阶层势力还太过庞大。

    所以,山东对于韦宝来说,是一个大窟窿,若是要管老百姓,不但要治理黄河,要救灾,还要剿匪,三样都不能落下。

    这三样都要耗费巨大的银子和粮食。

    尤其是治理黄河,千百年来,直到新中国强大之后,黄河才被治理稳定。

    黄河是世界上最难治理的大河,素来“善淤、善决、善徙”,历史上曾“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

    从先秦到解放前的2500多年间,黄河下游共决溢1500多次,改道26次,其中重大改道5次,影响北达天津、侵袭海河水系,南抵江淮、侵袭淮河水系,纵横25万平方公里。

    水患所至,“城郭坏沮,稸积漂流,百姓木栖,千里无庐”。

    清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在河南兰阳铜瓦厢冲开险工,造成决口,北徙夺大清河由利津入渤海。

    1938年,果政府在郑州花园口扒开黄河大堤,致使黄河再次南泛长达8年多,造成上百万人死亡,千余万人受灾,直到1947年才在花园口堵口,黄河复归故道。

    黄河治理,历来是安民兴邦的大事。

    历史上,为了把黄河治好,多少有为君主宵衣旰食,河工百姓舍生忘死,进行了不懈探索。

    但长期以来,受生产力水平、社会制度、人为破坏等主客观条件的制约,黄河屡治屡决的局面始终没有得到根本改观,黄河安澜的美好愿望一直难以实现。

    一部艰辛的治黄史,浓缩出中华民族的苦难史、奋斗史、治国史。

    从被动到主动的历史性转变,在原本的历史中,也只能是发生在新中国手里。

    黄河治理的千古难题历史性地交到了新中国手中,1946年,成立了冀鲁豫解放区黄河水利委员会,翻开了人民治黄的新篇章。

    经过70多年的艰辛探索和不懈斗争,交出了一份亘古未有的优异的治黄答卷,从根本上改变了黄河暴虐为害的历史。

    历史上,当洪水流量超过每秒1万立方米时,黄河下游就要决口泛滥,古时决口相距最久的一次也大约只有30年。

    新中国成立以来,尽管先后出现了12次洪峰流量大于每秒1万立方米的洪水,黄河却再也没有决过口,创造了岁岁安澜的新纪录。

    要想治理黄河,需要植林种草,绿化大地,改善局部气候。

    植林种草,扩大植被覆盖率,发展生态经济,资源开发与水土保持相结合,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止水土流失,改善局部气候,减少洪水危害,增加土壤肥力,增加地下径流。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黄河流域应重视对人口增长的有效控制,同时促使公民自觉地保护环境与水资源,合理用水,节约用水。

    统一规划、协调开发黄河水资源。统一管理、统筹编制黄河水资源利用与调度方案,兼顾各地情况,充分发挥大型水利工程枢纽作用,拦蓄洪水调节径流。

    调整流域内的农业结构,减少用水量。在流域内大力培育推广耐旱作物,使灌溉用水量减少。

    科学种田,实施节水灌溉新技术。管灌、喷灌、滴灌、渗灌是后世一致公认的节水灌溉新技术,节水灌溉每公顷农田用水量仅为传统灌溉用水的1/5。

    黄河流域耕地面积宽广,传统灌溉方式普遍,节水灌溉新技术有着广阔的市场,其节水潜力相当可观。

    韦宝从来没有怀疑过古代人的能力,他将大致构想提出来,天地会农业局的一帮专家都能领会韦宝的意图。

    现在的决策权在韦宝自己手里,如果只是来捞取银子,他完全没有必要管治理黄河这档子事。

    但是若想让山东这片老百姓来年不再受灾,这个秋天必须治理黄河,至少保证明年不遭受大面积洪涝灾害和大面积旱灾。

    否则河南和山东这两个产量大省,不是洪水就是干旱,加上小冰河纪,自给自足都很困难。
1...580581582583584...81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