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鹿鼎记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轩樟
    钢铁的船只能在水中自由沉浮吗?

    其实有了总裁大炮,有了铁壳船,并且是添加了蒸汽机动力的铁壳船,宝军海卫队在海上的优势已经十分大了。

    再有近战的巡逻,偷袭用的王牌,潜水艇和鱼雷艇这种东西,打这个时代的任何一种船只,都像是踩蚂蚁一样。

    鱼雷艇又称鱼雷快艇,是一种小型战斗舰艇,以鱼雷为主要武器,用于近海作战的小型高速战斗舰艇,主要用于近海作战。

    除了执行攻击任务以外,也可担负巡逻、警戒、反潜、布雷等其他任务。

    宝军虽然没有研发出鱼雷艇来,但是快艇鱼雷艇学校却已经成立了,人员不多,一百来人。

    这些人既跟着搞研发,也会坚持训练,都是从海卫队挑选出来的骨干人员。

    韦宝嘴上说十年二十年能研发出来都可以,但是韦宝幻想着,三五年之内,应该能搞出来。

    解决密闭性的问题也不是特别的难!

    钢铁和电焊的问题罢了。

    韦宝从现代带过来的几台发电机组的性能都很好,用了一年多,从来没有出过问题。

    现代鱼雷艇有滑行艇、半滑行艇、水翼艇3种船型。

    “鱼雷艇和潜水艇可以缓一缓,鱼雷,你们要设法搞出来!”韦宝对邓二鲜道。

    “一直在试验,已经试验上千次了,我有信心,就是消耗太大,有些舍不得,大部分经费都用在试验鱼雷上了。”邓二鲜道。

    “不要舍不得钱,这项技术有划时代的作用。”韦宝果断的做出了批示:“记住,是不惜一切代价!不惜一切代价也要研发出鱼雷,这对于铁甲船也有重要作用。”

    因为宝军的船都是装备的蒸汽机动力的,速度上要远远超过这个时代的任何船只。

    只有鱼雷,才能发挥出速度快,防护性高的特点。

    这一点,火炮都做不到。

    因为火炮很难保证打击精度。

    离远了射不准,离近了不好射。

    鱼雷就不同了,冲上去,几百米的距离,一放一个准,挨着就炸,并且是直接在船底给你掏出一个大洞出来。

    这对于海战是致命的。

    这个时代的船只,中一发火炮不一定沉船。

    中一发鱼雷,必然死于大海之底。

    那真的叫死无葬身之地。

    鱼雷艇诞生于美国南北战争时期,1865年时的水雷艇已经可以担当作战任务了。

    当时还没有鱼雷,水雷艇艏部突出一根长长的撑杆,撑着水雷向敌舰猛烈撞击,将敌舰炸毁。

    1864年,北军的水雷艇就靠这种办法炸沉了南军的“阿尔比马尔”号装甲舰。

    以鱼雷为主要武器的小型高速水面战斗舰艇。

    1866年,在奥匈帝国工作的英国工程师r·怀特黑德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条能够自动航行的水雷。

    由于它能象鱼一样在水中运动,因而被称为鱼雷。

    后来制造了专门用来发射鱼雷的舰艇便是鱼雷艇。

    1869年,英国工程师怀特海德发明了水中兵器鱼雷,它由压缩空气推进,在水下以6节的速度可航行276米,头部装有8.2公斤炸药。

    鱼雷的爆炸力大可以用来攻击水面舰艇。

    最初,鱼雷只是被装在灵活机动的小艇上,用来攻击敌舰。

    1877年,英国制造出了专门发射鱼雷的鱼雷艇“闪电”号,并将其命名为海军的“1号鱼雷艇”。

    该艇在风平浪静的海面上具有19节的航速,而其所装备的鱼雷则能以18节的航速航行584米。

    鱼雷艇就此问世。

    此后,奥地利、希腊、德国、意大利、日本及北欧各国的海军都拥有了鱼雷艇。

    1878年1月26日,俄国鱼雷艇首次成功使用“白头”鱼雷,在70米距离上击沉了排水量2000吨的土耳其炮舰“英蒂巴”号。

    鱼雷艇创造了小艇打大舰的奇迹,使鱼雷艇引起人们的重视。

    此后,欧洲各国海军都相继制造和装备了鱼雷艇,鱼雷艇的性能也不断得到改善。

    在十九世纪末期,鱼雷艇从出现,到具备作战威力,也需要花费五到十年的时间。

    当时有个背景条件,就是有能力研发鱼雷的国家,已经有很不错的科技技术基础了。

    韦家庄的军工落后在基础这里,所以,即便是韦宝能拿出方案,给出方向让底下人去搞,具体多久能搞出来,韦宝也没有办法预估。

    1887年1月13日,俄国舰艇向60米外的土耳其2000吨的“因蒂巴赫”号通信船发射鱼雷,将其击沉。这是海战史上第一次用鱼雷击沉敌舰船。

    1899年,奥匈帝国的海军制图员路德格·奥布里将陀螺仪安装在鱼雷上,用它来控制鱼雷定向直航,制成世界上第一枚控制向的鱼雷,大大提高了鱼雷的命中精度。

    1904年,美国人e·w·布里斯发明发热力发动机代替压缩空气发动机的第一条热动力鱼雷(亦称蒸汽瓦斯鱼雷),使鱼雷的航速提高至约65公里/小时,航程达2740米。

    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时,鱼雷已被公认为是仅次于火炮的舰艇主要武器。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被鱼雷击沉的运输船达1153万吨,占被击沉运输船总吨位的89%;舰艇162艘,占被击沉舰艇总数的49%。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鱼雷击沉的运输船总吨位达1366万吨,占被击沉运输船总吨位的68%;舰艇达369艘,占被击沉舰艇总数的38.5%。

    1938年,德国首先在潜舰上装备了无航迹电动鱼雷,它克服了热力鱼雷在航行中因排出气体形成航迹而易被发现的缺点。

    1943年,德国首先研制出单平面被动式声自导鱼雷,它可接收水而舰艇的噪声自动导鱼雷,提高了命中率。

    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德国又发明了线导鱼雷,发射舰艇通过与鱼雷尾部连接的导线进行制导,不易被干扰。

    到了50年代中期,美国制成双平面主动式声自导鱼雷,又称反潜鱼雷,它可在水中三维空间搜索,攻击潜航的潜艇。

    1960年,美国又首先研制出“阿斯罗克”火箭助飞鱼雷,又称反潜导弹,它由火箭运载飞行至预定点入水自动搜索、跟踪和攻击潜艇。

    到了二十一世纪,世界上装备和使用鱼雷的国家很多,但能够研制和生产鱼雷的国家却屈指可数,只有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瑞典、中国等廖廖几个。

    其中美国的鱼雷研制水平一直居世界领先地位,而俄罗斯在与美国的激烈竞争中,其鱼雷发展独树一帜,是唯一可与美国分庭抗礼的鱼雷生产大户。

    韦宝不会狂妄到要求邓二鲜做出什么火箭发射助飞装置的鱼雷。

    只要能达到将陀螺仪安装在鱼雷上,用它来控制鱼雷定向直航就足够了。

    所以,在韦宝看来,研发的消耗,无非是在陀螺仪上,怎么样也比研发火炮的消耗少。

    邓二鲜点头道:“我们的陀螺仪和鱼雷已经能稳定潜伏在水面两米以下平推航行,现在的主要问题是装备在船上之后,没办法调整方向,需要靠船只整体调整方向,这难度很大,还有鱼雷的发射装置也要改进,还很不稳定,随时会在水底炸膛。已经为此死了不少人了。在岸边试验还好一些,如果是实战装备在船上,发射出问题的话,不但打不到对方,自己一船人先全死了。所以,不达到百分之百的技术稳定,我们都不敢投入实战。”

    “现在能看实弹演练吗?”韦宝听的兴致勃勃,避开了试验当中死人这个话题。

    其实人才是最大的消耗,后世还好一些,像这种科技技术还很薄弱,处于热武器最开始的阶段,每一样技术的成型,背后都是长百上千的尸体堆出来的。

    “可以。”邓二鲜点头,然后忽然不好意思道:“三百米的距离上,尚未成功过,一百米的距离和二百米的距离,能达到三成到两成的命中率。”

    韦宝不以为意道:“三百米,来一发我看看。”

    其实一百米能命中,已经有很高的实战价值了!鱼雷加上火炮,再加上铁甲的厚度和蒸汽机动力的速度,一百米范围内,宝军的军舰是无敌的。

    邓二鲜见总裁执意要看,只能让助手去安排。

    “七十五毫米火炮能一起试射看看吗。”韦宝补充道。

    “可以!”这回邓二鲜回答的很坚决,“精度难以保证,还在改进后膛的密闭装置,偶尔会出现爆炸,膛线也在改进当中,但我有信心,一年之内能用于实战。可以全部装备给铁甲船。”

    现在宝军装备的仍然是炮弹威力增加后的前膛炮。

    准确度和发射距离已经优于这个时代很多,其实也已经有很大的优势了,只是因为交通问题,没有办法装载用于陆军。

    七十五毫米口径的大炮装载用于海军,本来也嫌太小,真正的铁甲舰,哪个不是一五五口径,或者三百五,夸张的还有四百,五百口径的。

    但是对于这年代来说,只要炸的足够远,足够准。

    加上宝军的炮弹都是添加了燃烧和毒气物质的,用的都是无烟火葯,威力已经足够了。

    总裁一句话,下面的人就要拼命去准备。

    “工艺技术还不成熟,要是在总裁面前出丑了,多伤总裁的面子啊?也会伤大家的士气。你刚才就不该说三百米距离,直接试射一发一百米距离的就可以了。”邓大梁埋怨道。

    “哥,总裁是参与了研发的,什么不清楚啊?再说总裁又不喜欢走形式装样子,总裁要看的是我们目前的进度。”邓二鲜不理会邓大梁。




【0818 牛叉的军工工作者们】
    其他几个主要的研发技术人员也都赞成邓二鲜的观点。

    “总裁是懂技术的,我们的研发方向本来就是总裁提出来的,原理什么的,也是总裁对我们说的,对总裁没有什么好遮掩的。”

    “我也觉得是这样,总裁说不定还能给我们的难点提出一些改进意见。”

    其他的工程技术人员道。

    邓大梁笑道:“好好,就当我刚才没说过,我也不是怕在总裁面前出丑,主要还是怕伤了大家的士气,辛苦了这么久,不就是想让总裁看见大家的辛苦成果嘛。”

    “哥,你想多了,总裁已经提前给大家把年终奖金都涨了,这就已经是认可大家的工作了。”邓二鲜平静道。

    宝军的炮有好几种,陆军装备的是简单的迫击炮和方便携带操作的掷弹筒。

    都已经算是挺成熟的了,至少绝对不会炸膛,偶尔有问题也是不知道打到哪里去了,主要在精度方面。

    海军方面主要用加农炮和榴弹炮。

    加农炮是指弹道比较平直的炮,通常用于中近距离直射,就结构而言是线镗炮,弹头动能大,适合发射实心穿甲弹等。

    而榴弹炮是指主要发射非实心弹头的炮,主要靠弹头结构发挥效果,弹道高而弯曲,弹头也比较重,通常用于在战线后方越过己方进行支援。

    如果就射程而言,同规格下加农炮射程是最远的。

    野战炮是一种长距离射程的武器,以平弧度发射它们的炮弹,基本上是利用它们的穿透能力攻击坚硬的目标。

    大炮的威力强大到足以连续猛击最坚固的防御工事后方的敌军,炮兵也能够迅速地从一个发射位置移到另一个发射位置。

    在一场机动式的战争中作战或是躲避敌军的火力攻击时,这就是一个重要的性能了。

    1897年,由德维尔将军、德波尔上校和里马伊奥上尉三人组成的法国炮兵研制小组发明了75毫米野战炮,这是世界上第一门现代化加农炮。

    75毫米野战炮是根据德国人豪森内的专利研究而成的,使用的是长后坐原理,然而德国拒绝采用长后坐炮。

    这种野战炮具有强大的威力。

    在一次会战中,法军炮兵用这种炮猛轰德军,致使德军丢盔弃甲,伤亡惨重,大败而归。

    这种炮还曾装在专门的炮架上,成为最早的高射炮之一。

    它甚至可以装在商船和巡逻艇上。

    法国人在研制75毫米野战炮时,成功地躲过了德国秘密情报机关的侦察和窃取活动。

    他们表面上进行短后坐炮的多次试验,以此来掩盖秘密进行的长后坐炮试验,将敌方引人歧途。

    结果,德国人花了九牛二虎之力仿制的法国野战炮,却是一种假炮,这使德国的炮兵装备落后了许多年,直到1914年还未能赶上法国炮兵装备的水平。

    75毫米火炮是第一门完全解决了后坐问题的野战炮。

    炮身可通过导轮在摇架上滑动,摇架装在炮架上,炮架与复进筒中的活塞杆相连。

    炮身后坐时,活塞压缩液压油,使一部分液压油通过一个窄小的油阀进入气室对空气进行压缩。

    炮身后坐到尽头时,在压缩空气的反作用下恢复原位。

    这是75毫米野战炮优良性能的主要奥妙所在。

    宝军研发的75毫米野战炮完全仿制十九世纪末期的克虏伯大炮系列。

    克虏伯于1900年代所生产的一系列75毫米野战炮,广为各国采用,甚至还成为民国时期华夏军队火炮的核心之一。

    包栝m1903的75毫米29倍径野战炮,m1905的75毫米30倍径野战炮,m1908的75毫米30倍径野战炮等等。

    宝军研发的是m1908的75毫米30倍径野战炮。

    克虏伯厂所生产的炮种,一贯享有质地良好,精度高的声名。

    因此这一系列的火炮,甚至在二次大战时期,尚为许多国家持续使用。

1...604605606607608...81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