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鹿鼎记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轩樟
整修之后的京城形成了极其坚固的城防体系。
明时的北京城分内城、外城,皇城和紫禁城位于内城之中。
内城分为九门,分别为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朝阳门、东直门、阜成门、西直门、德胜门、安定门。
外城分为七个城门,即永定门、左安门、右安门广宁门、广渠门,以及两座方便进出的小城门东便门与西便门。
故宫气势恢宏,庄严华丽,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故宫又称紫禁城,紫禁二字系从紫微星垣而来,紫微星垣,北极星位于三垣的中央,是所有星宿的中心。
紫,即为“紫微正中”,皇宫是人间的“正中”;“禁”是指皇宫大内,严禁侵扰。
《明史》记载,修建故宫时征集了全国著名工匠10多万名,役使民夫达100万之多,整个工程历时15年,直到1421年才最后完成。
故宫修建完成后又多次重建和扩建,但整体面貌保持未变。
故宫是一座砖木结构建筑,所用的建筑材料来自全国各地。
木料主要来自京郊房山山中,也有部分来自湖广、江西、山西等省。
宫殿里砌墙用的砖叫澄浆砖,是在山东临清烧制的;铺地用的方砖叫做金砖,是在苏州烧制的,整个紫禁城用砖超过了1亿块。
建成后的故宫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外有高达10米的城墙,四角各有一座屋顶有72条脊的角楼。
在最外端,还有一条宽52米的护城河环绕四周。
故宫的建筑布局整体分为外朝和内廷两大部分。
外朝是明清皇帝治理朝政的主要场所,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文华殿和武英殿分列两翼。
内廷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和皇族后妃们居住的地方,一般称为“三宫六院”,主要包括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东西六宫以及御花园。
朱棣迁都北京城不久,有一天,城里来了一位古怪的客人。
说他古怪,是因为他精通阴阳八卦,善于用八卦预测没有发生的事情,而且他为人们预测的每一件事情都变成了事实。
为此,京城的人都称他为“神算子“。
这件事很快传到了帝王朱棣的耳朵里,此时,这位皇帝正为自己入住了辉煌的紫禁城而兴奋不已,他想,这人既然能够算出没有发生的事,那么何不让这位“神算子“算一算这紫禁城的命运?
于是,精通阴阳八卦的神算子被朱棣请入了紫禁城。
朱棣首先让神算子参观了紫禁城最豪华的外朝三大殿:奉天殿、华盖殿和谨身殿。
并请这位神算预测一下这三大殿的未来。
朱棣满以为这神算子会奉承地对他说很多吉言,但让他没想到的是,这神算子看了看三大殿后,又是摇头又是叹气。
最后,神算子遗憾地告诉朱棣,这豪华的三大殿将在第二年的春天会被一场大火所烧毁。
这神算子的话一说出,立即把朱棣气了个半死,他马上把此人关了起来,想要等到第二年春天看一看此神算子预测的真实性。
让朱棣皇帝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到了第二年在3月底4月初时,三大殿果真被雷电击中,并因此烧毁。
朱棣急忙去监狱寻找那个神算子,可是,这神算子已经在狱中自杀了。
朱棣认为,这次大火是上天对他修建宫殿造成劳民伤财的惩罚,于是便不再对三大殿进行重建。
此后,他就在奉天殿前面的奉天门上办公直至驾崩。
那么,这紫禁城的三大殿为什么会被一场大火所毁。
根据后世的科学推测得出,因为当时这三大殿修得非常高大,同时,当时的人们还不懂得运用避雷针避雷,所以才会遭到雷击。
而那位神算子只是估计到了北京第二年春天的天气变化的无常,才作出了三大殿的毁灭预测。
可怜这位高高在上的朱棣皇帝,到死都没有弄明白自己最得意的宫殿为何会毁于雷火。
虽然朱棣不愿再去重建这三大殿了,但并不代表他的后代们不重建。
所以韦宝很容易理解为什么朱由校执意要重修三大殿,一方面为了面子,谁都希望自己家里修建的漂漂亮亮的,皇帝也不会例外,另一方面,朱由校本身最大的爱好就是搞这些工匠活啊。
重修三大殿这么大的工程,很多重要的项目,都有人家木匠皇帝的亲身参与。
韦宝最懂朱由校了,喜欢工匠活的理工男,一旦碰到什么大项目,是有挑战性和成就感的,非要完成了,才能获得这种满足感。
只是每年耗费白银三四百万两,实在是消耗太高,所以朱由检才希望放弃这项工程。
“本来信王亲自开口,我韦宝说什么都应该照办,但这项工程,今年就要大体竣工了啊。”韦宝道。
魏良卿就是因为兴修三大殿有功,才以这个为借口获得了宁国公的封号。
“越是到将要完工,越是花费巨大!”朱由检道:“据我所知,至少还有八百万两的窟窿要补上,要是太平盛世还好说一些,眼下各地灾荒,饿殍遍野,朝廷今年赈灾银子连一百万两都不到,供应边军也很困难,这些情况,你辅国公应该都是再清楚不过的吧?”
这些情况韦宝的确知道,能说动朱由校不花钱,韦宝比谁都乐意,国家内忧外患,民不聊生,这个时候花钱在兴修三大殿上,可以说对百姓民生是一点帮助都没有的。
除了让相关官员中饱私囊,对国家,对老百姓有什么帮助。
“这种话,最好由信王对陛下说更为合适,换了哪个大臣说,都讨不了好,实话实说,微臣有些不敢。”韦宝是很圆滑的,虽然知道这样说,朱由检肯定不高兴,但还是主动认怂了,没有必要为了讨好朱由检而得罪天启皇帝朱由校啊。
韦宝不等朱由检说话,接着道:“依着我看,信王最好也不要提,你应该很清楚陛下的喜好,陛下认准的事情,很少更改,况且陛下不必考虑银子的事情,有一帮人撺掇呢。”
韦宝压低声音提醒朱由检,一副为朱由检考虑的态度。
朱由检似乎没有生气,但很果断的对韦宝道:“如果辅国公不说,今日是一个不错的机会,我平日想见陛下一面也不容易,那就我自己对陛下说吧,不知道辅国公可否帮腔?”
韦宝暗暗叹口气,这个朱由检还真是刚愎自用的个性,我都这么提醒你了,你说了有什么用啊?你真的当你能让朱由校回心转意不成?
除了惹得朱由校不高兴,还能起到什么好处?
况且我们两个人是两张嘴巴,人家客巴巴、魏忠贤,还有几名亲信大太监,多少张嘴巴等着呢?
没用。
但韦宝知道此时不管怎么劝说朱由检,这个以刚愎自用著称的家伙,估计都是听不进去的了。
韦宝承认朱由检是为老百姓着想的人,在这一点上,肯定强于朱由校,但觉得这家伙脑子太轴了一点,遇事太刚正面了。
作为权力巅峰,皇帝可谓是所有阶层中最难评价的一个。
因为历史给他的异样选择,导致了他在历史进程中成了一个牺牲品。
复杂的性格在他身上结合自己的思想太过自信,亟对于排斥忠臣不留余地,他对于奸臣也给出了一个无情的下场。
他既有为人所诟病的“刚愎自用”的一面,也有“矫枉过正”的另一种声音,就在于他的时代的特殊性,想要扭转这一穷途之哭的乾坤,他不知他自己是否明白自己身上的“度”是否用力过猛,但是作为局外人的韦宝,对于朱由检的评价也许会比他自己更清晰。
而且,在韦宝看来,崇祯是一个罕见的、同时把“与百姓关系”及“与官僚关系”两方面一起搞砸的君主。
一般来说,锐意改革的君主,明太祖、清世宗等,会损害到官僚集团利益,改革即利益的再分配,百姓因而能获得实惠。
与之相对,纵容官僚贪墨、横暴百姓的君主,帝王大抵如此,宋代尤多,虽然民怨鼎沸,却多为地主阶级所称颂。
崇祯的情况极特殊。
他一方面刻剥百姓,致天下民乱四起;一方面残害官僚,致君臣离心离德。
对官僚,崇祯是“独夫”,对百姓,崇祯是“民贼”,合独夫民贼为一者,世所罕见。
用一句有点过分的话来说,这就是一大傻叉。
韦宝的脑子转动飞快,想了想后,慨然道:“我知道信王是公心一片,希望为大明朝廷减轻负担,希望为老百姓谋福祉,我知道我没法劝信王,也没有办法劝说陛下,但信王要是执意劝谏陛下,我帮信王说一句话吧。”
朱由检闻言大喜,“我果然没有看错人,辅国公你不但能征善战,还嫉恶如仇,能安抚百姓,能杀贪官,被很多老百姓所称颂,又能获得陛下赏识。你长我一岁,我称你为兄吧?”
韦宝吓了一跳,赶紧道:“这万万使不得,怎么敢当。”
不说朱由检未来是要当皇帝的人,就是普通的藩王,韦宝也不需要,也不愿意在这称呼上占一个藩王的便宜啊,当你的兄,对我有何好处?
朱由检看了看前面的李永贞,轻声道:“没事,没人知道,在人前,我们不这样叫,就冲辅国公这次帮我,我就该以兄称呼辅国公。”
“万万不可。”韦宝坚持道:“这是礼法问题,我帮信王,也是出于公心一片,虽然明知道没用,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明鹿鼎记 【1060 理工宅与文青宅】
朱由检闻言更加感动,“好一句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我辈就要有如此公心,我大明才能见到好转!”
韦宝曾经想过各种讨好朱由检的法子,却没有想到这个大傻叉皇帝这么容易搞定,自己啥都没干,陪他干一件蠢事,他就对自己如此亲近了?
由此,韦宝又悄悄的给朱由检定了一条反复无常的性格。
通常称呼小人才用反复无常。
韦宝很容易决定帮腔朱由检,因为韦宝觉得,自己就算帮腔,朱由校就算有点生气,应该也不太会影响自己的地位,尤其自己现在圣眷正隆,刚刚取得了那么大的功劳。
等朱由校生气了,韦宝也可以对朱由检有个交代,表示这事自己已经帮过你一次了,你不能要求我再陪你发神经吧?
到了地方才发现,还不止皇帝一个人,在场的居然还有皇后张嫣和康昭太贵妃。
韦宝既见过张嫣,也见过康昭太贵妃,所以都认得。
让韦宝没有想到的,居然还有西李娘娘和皇八女乐安公主朱徽媞。
至于其他的如客巴巴和魏忠贤是不用说的,通常情况下,这两个人会一直跟随在皇帝身边。
韦宝不知道今天要干什么,对几个人一一行过礼。
张嫣和康昭太贵妃都恭喜了韦宝今日喜获辅国公尊号,西李李康妃与朱徽媞也对韦宝表达了恭喜。
“韦宝,你还认得我吗?”朱徽媞调皮的嫣然一笑。
朱由校和朱由检两兄弟自由跟随东西二李长大,西李抚养两兄弟的时间长一些。
因为他们俩的爹泰昌皇帝是不得宠的,常年担心会被废掉的太子,所以朱由校和朱由检两兄弟自幼提心吊胆。
倒是朱徽媞没有受到太多的影响,性格可爱活泼,很是得两个哥哥的喜欢。
“怎么会不记得公主?”韦宝微微一笑:“能见到公主殿下,是臣的荣幸。”
朱徽媞非常高兴:“你真的还记得我啊。”
韦宝见朱徽媞这么开心,也被带动的开心起来。
一年前,他们初次见面,韦宝可想不到一年的功夫,自己就能成为辅国公,还会在有朝一日与皇家的人像家人一般相处。
宣懿康昭太妃刘氏,是明神宗妃嫔。
万历六年,被选入宫,封为昭妃。
明熹宗即位,迎居慈宁宫,掌管皇太后印玺。
万历六年,朝廷为神宗大婚,在民间挑选美女,最终选了三位女子。
其中的一位女子王喜姐被立为皇后,即神宗结发之妻,死后谥为孝端显皇后,刘氏为其中之一,被册封为昭妃,年二十一岁。
刘妃是神宗身边最早的妃嫔之一,但她不受宠,也无子。
万历一朝,自张居正死后的三十多年,皇帝、大臣、宠妃争斗得不可开交,郑贵妃为争夺太子位和皇后凤冠,搅得后宫朝廷一塌糊涂。
“妖书案”、“告密案”、“梃击案”、“续妖书案”等等大案迭起。
刘氏性谨厚,不与郑氏争宠,在后宫中默默无闻度日,虽然寂寞,但也落得个清静,平安的熬过了42年的岁月。
万历四十八年,神宗崩。
王恭妃之子朱常洛即位,然不满一月便在“红丸案”中不明不白死去。
明熹宗即位,后宫朝廷上又发生了“移宫案”。
事件平息后,当时名义上有资格做皇太后的后妃们都已经去世,只有郑贵妃位号最高,但她三十多年来干尽损人不利己之事,为朝廷上下所恶,而刘氏性格宽厚,多年来抚爱诸王,颇受尊重,被尊为宣懿太妃,居慈宁宫,掌管皇太后印玺。
在宫里熬了四十多年后,刘氏总算熬出了点名堂。
然而性格温顺又看惯后宫众多姐妹荣辱起落的刘氏,早已深谙内宫的生存之道,并没有被太妃的头衔冲昏头脑,她依然平静度日,不弄权,只在为信王,后来的崇祯皇帝挑选王妃时坚持过自己的意见。
崇祯帝的结发妻周皇后就是在她的坚持下被选中的。
明熹宗,天启皇帝一朝,太监魏忠贤与奶妈客氏横行无忌,因刘氏清静无为,既不与客魏同流和污,也不招惹客魏,所以平安的熬过了熹宗一朝的七年时间。
明思宗崇祯皇帝即位后,她在朝廷和宫中更有威望。
与思宗、周皇后等人相处融洽,思宗礼事之如大母,使她度过了愉快的晚年。
刘氏是陕县上村人。
祖父刘钿,万历年间在上村开旅店,为人忠厚善良,不贪无义之财,受人敬重,儿孙多听教诲,品德端正。
昭妃入选册封之后,其父刘应节被封为锦衣卫佥士,祖父赐太公称号,祖母高氏和母亲马氏皆赐为恭人,叔叔们也做了官。
昭妃的弟弟刘岱成人后,承袭父亲爵位,后被提升为少保正二品,两赐蟒玉袍。
另弟刘化为左都督,亦赐蟒玉袍。
崇祯十七年,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祯自缢煤山,刘岱率全家百余口,举火自焚,算是忠烈之门。
当时太子朱常洛宫中有两位李选侍,无亲缘关系,外界人称东李、西李,李康妃为其中的西李,而东李则为后来的李庄妃。
东李地位高些,但西李更受宠爱。
王才人是太子长子朱由校的生母,在当时太子宫中的地位仅次于太子妃郭氏。
郭氏病死后,王才人母以子贵,成为太子宫中实际地位最高的女人。
但是西李恃宠而骄,根本不把王才人放在眼里,经常欺负她。
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西李不知因何故而生气,居然将王才人殴打凌辱致死。
事后,西李未受任何处罚,反而获得了抚养王才人之子朱由校的资格,为自己捞得了一项重要的政治本钱。
明思宗朱由检在生母刘淑女被太子谴死后也曾交给西李抚养,后因西李生下皇八女乐安公主,改由东李抚养。
万历四十八年七月,1620年,太子朱常洛即位,西李与明神宗的宠妃郑贵妃勾结,彼此吹捧。
郑贵妃请求封西李为皇后,西李则请求封郑贵妃为皇太后。
当时光宗生病,病中也得不到好好休息,经不起两个女人一再唠叨,于是召集大臣,命封西李为皇贵妃。
但是西李躲在帷幕后偷听,不干,把朱由校从帷幕后推出来,说要封皇后,大臣愕然,皇帝不应。
礼部侍郎孙如游上奏说:“太后、元妃等人的谥号还没有尊上,把这些事情解决后再封皇贵妃不晚。”巧妙地将西李封皇后一事拖延下来。
不料明光宗在位仅仅一个月就在明末年三大案之一的红丸案中不明不白地死去,西李闹了个鸡飞蛋打,没有捞到任何封号。
西李不甘心,在郑贵妃的教唆下,赖在乾清宫不走,以攻为守,唆使一些老臣为她讨封。
同时,将明熹宗朱由校扣押,又命令朝廷的所有奏章都必须交由自己过目。
乾清宫是明朝皇帝的法定住所,西李一个没有任何正式封号的选侍,居然敢扣押新任的皇帝,霸占乾清宫,导致天启帝无法举行登基大典。
大臣们,尤其是东林党人,极其愤怒。
东林党人担忧她会和郑贵妃相勾结搞双重的垂帘听政。
于是大学士刘一燝、吏部尚书周嘉谟、兵科都给事中杨涟、御史左光斗等上疏力争。
西李梦想以市井泼妇的手段要挟大臣们封她为皇后,野心和胆量是大大的有,头脑和见识却刚刚相反,结果自然是可想而知。
经过几次激烈的交锋,最后西李认输,她甚至来不及等待太监们帮忙搬家,就自己抱着年幼的女儿,徒步走到自己该去的地方、前朝妃嫔养老的哕鸾宫仁寿殿去了。
太监宫女们见她大势已去,将她受宠时得到的珠宝偷盗一空。
这就是明朝末年著名的三大案之一的移宫案。
当时驱逐西李的人当中,韦宝的岳父张维贤也是顶梁柱之一,所以在天启朝极为受到尊崇。
明熹宗终于顺利即位,但斗争并未平息。
事后外界有谣言说熹宗虐待养母,致使西李抱着女儿跳井自杀。
御史贾继春上奏指责东林党人过多干涉内廷事务,遭群起责难。
熹宗下诏披露西李将自己母亲殴打致死、虐待自己的事情,把贾继春削职。
但出于对父亲的孝顺,没有惩罚西李,只是没有给她正式封号和内宫的权力而已。
此后,大权旁落到太监魏忠贤手里。
魏忠贤执政期间,疯狂的迫害东林党人,同时为三案翻案。
因为魏忠贤原是西李身边的心腹太监,在移宫案中为西李出过大力,因此西李与客魏集团关系不错。
此时她拼命讨好巴结客魏,于是在天启四年,1624年七月,魏忠贤的授意下,糊涂的明熹宗居然把西李打死自己亲生母亲、虐待自己的行为忘的一干二尽,公开宣布西李无辜,尊封为康妃。
朱由校见韦宝与朱徽媞叙话别来之情,很是高兴,笑道:“只可惜韦宝已经有了两位夫人,且精明强干,是为大明栋梁之臣,当了驸马之后便只能为虚职,否则,朕早就召韦宝为驸马了。”
朱徽媞听皇兄说的直接,粉脸羞得通红,却问道:“为何驸马只能为虚职?”
“这是太祖定下的规矩吧?朕也不清楚。”朱由校笑道。
不得不说,皇帝笑的有点傻乎乎的,却挺可爱。
韦宝也被朱由校弄的哭笑不得,心想你是什么话想都不想就说出来啊?
对于朱由校,韦宝已经给朱由校定位很明晰了,就是一个理工宅。
不过,朱由校这个理工宅,总好过朱由检这种多愁善感,不切实际的文青宅!
对,一个是理工宅,一个是文青宅,想通了这一点,韦宝很高兴,觉得这样定位非常准确。
所以韦宝会不怕顶撞朱由校,因为只要能说出道理来,朱由校这种理工宅多半都能接受,他们的心胸要宽阔一些,头脑要灵活一些,不像朱由检这种文青宅,想到什么就是什么,脑子很难转弯。
从认识朱由检的第一天开始,韦宝就从来没有动过影响朱由检,甚至改变朱由检的心思。
“今日本来说安排家宴,咱们共同为韦爱卿晋封辅国公庆祝一番,后来朕看见信王,又想起一事,干脆两件事一道办了。”朱由校笑道。
韦宝和朱由检都不知道还有什么事情,都在等皇帝说下去。
本来韦宝还在想着朱由检在来的路上说,帮忙劝说皇帝不要再修建三大殿的事情呢,没想到临时又冒出一桩事。
朱由校没有接着说,却对康昭太妃道:“太妃,您老说吧。”
康昭太妃生的白白胖胖,极为富态,加上已经六十多的人,显得跟个弥勒佛一般,笑道:“这是大喜事,去年我们就为信王开始选王妃,两京和周边的州府,二是多个府,数万十四岁到十六岁的适龄少女参选,选出五千,再从五千人中选出三千,再从三千人中选出一千,再从一千人中选出五百人,五百人入宫之后,我们再筛选,从五百人当中筛选出三百人,三百人再到百人,百人到五十人,五十人到三十人,三十人到十人,十人到五人,五人到三人,现在终于到了最后三人排序,看哪一位能做信王的正王妃,那两位是侧王妃。”
韦宝听康昭太妃啰里啰嗦说了这么多,才知道是为了信王选妃的事情啊,松口气,感觉这事和自己毫无关系。
韦宝之前已经安插了特工在朱由检身边,也曾经考虑过从朱由检未来的媳妇下手,但是最终还是作罢了。
因为,一方面,不确定历史会不会改变,不知道朱由检未来的老婆是谁,另一方面,也不好安排,因为这些女人入宫之后,身边不准带宫外的人,这不像民间,出嫁还能带上陪嫁丫鬟啥的。
而且韦宝也怕一旦让人发觉有人与未来王妃过多接触,会有所怀疑。
还有一条,明朝的皇后和贵妃这些,对皇帝的决策影响极其有限。
明朝还没有出现过内宫干政的情况,可以说明朝借鉴了历朝历代的政治得失,在制度上完美的避免了各种势力对于皇权的威胁。
1...808809810811812...81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