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都市之我能看到未来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好几米

    而他们,每一件造出来的赝品,都是国宝级别的存在,而且毫无破绽!

    朱大先生和梁王造,还会留下记号,但是老朝奉不会!

    朱大先生和梁王造,主要还是以炫技为主,说白了,就是造一个和真的一模一样的东西,然后炫耀自己的能耐!

    但是老朝奉不是




第256章:金陵!
    第256章:金陵!

    第二天相安无事,赝品和古玩的比例有所提高,但是不得不承认,津门这的确是好地方,好东西还是不少的,这边消息流传是很快的,陈锋甚至还看见了几张粮票之类的,津门的粮票,几十万一张,轻轻松松的,就被边上拍卖行的人给收购了!

    拍卖行不是说只帮忙拍卖东西,有些东西拍卖行会先自己收购,然后积攒起来,等到能凑够一次专场了,再拿出来拍卖。

    毕竟,专场这东西本来就很难凑啊,你总不能说每次都是杂场吧,一拿出来,哪哪都没办法成双凑对的。

    在古玩行业啊,成双凑对的东西,那价格更高。

    这粮票,一张五斤,能八十万,可两张十斤一起,成色要好,能卖两百万!

    因此拍卖行会自己买下来,然后等凑双凑对了,再拿出来贩卖,甚至运气好,能凑一套,那价格更高了。

    所以啊,在民间买东西,买到的都是散件,而在拍卖行里,你看那钱币之类的,都是一套一套的!

    一阵套的外汇卷,一整套的粮票,一整套的收藏纪念币之类的,都是一套一套的,就是因为一整套一整套的卖啊,价格更高。

    陈锋什么东西都没买,主要还是没什么能看上的,他喜欢的东西比较高端,但是很显然的是,今天的东西并没有过多的高端,因此陈锋没有出手,苏颖也没看见自己喜欢的,就都没买。

    今天没有发现什么大假或者是宝贝了,第三天也是如此,津门的行程就这样结束了,实际上还是有很多东西没鉴定完,不过为了减少专家教授们的负担,门外会有几个本地的专家教授进行先一步的筛选,那些真的一看就是假的,就会被直接给排除在外,毕竟好多人都是来浑水摸鱼的。

    你家二十年前买的水壶就真的别拿来了,二十年对瓷器来说真不叫事儿,除非是毛瓷之类的顶尖工艺。

    大碗茶的那种茶壶茶碗,也有不少人拿过来,这让老教授们很是无奈!

    但是现在还好,最起码前面有一群人率先筛选过了,留下来的东西啊,问题不大!

    “下一站咱们去哪儿”

    “不着急,休息一天,再准备去金陵!”

    “金陵啊!”

    金陵是一个沉重的城市,它承载了华夏人心中最悲痛的一部分伤害,陈锋以前没去过金陵,但是有朋友去过,他们说到了金陵内,会莫名的有一种伤感和悲痛。

    但是这里,又充斥着一个文化古都该有的面貌,作为华夏文化的辉煌地方,金陵在华夏历史上,可是留下了无比浓厚的笔墨,曾经有数个朝代,把这里当成首都,例如东吴,东晋,南北朝时期的宋、齐、梁、 陈,五代十国的南唐,南宋的宋朝,明朝,南明,太平天国,还有民国时期!

    这样的历史,怕也就只有长安可以媲美一下了!

    就算是如今的首都北平,都勉强!

    在津门休息一天,动车直接来到了金陵,然后在这边好好的休息,参考了津门的方法,这边的文物局呢,已经率先淘汰了一些真的太假的东西了,作为无数个朝代的古都,金陵尽管遭受了历史上最惨痛的磨难之一,但是也依然散发着文化的气息!

    这金陵的宝贝啊,怕是要被津门都要多!

    金陵的文化价值就不说了,来到金陵之后,陈锋等人自然是出去玩,小年轻挡不住的,老人家们则是在酒店里休息,就算是动车再快啊,他们也觉得不舒坦,头等座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舒



第257章:画下画和画轴画!
    第257章:画下画和画轴画!

    陈锋的观察的确是仔细,这一次他还真没有用能力,而是先观察到装裱的出乎意料,再用的能力然后一看之下发现,这一幅画里头,别有洞天不说,这洞天还有两个。

    “教授,其实我建议,您在看看画轴!”

    “画轴”

    一群人连忙看向画轴,结果一看之下,顿时皱着眉头。

    “这画轴,有点大啊!”

    画轴太大了,不过实际上比一般的画轴要稍微大一点,仔细看的话并不会被发现,但是按在手里头就会发现,的确是要大一圈!

    特殊年代的装裱方式,和足足大了一整圈儿的卷轴,这样的东西如果是放在拍卖行里,第一次没人发现的,第二次就肯定有人发现了,因为这一次鉴定数量巨大,所以老师们只是关注物品本身内容,对于一些旁支的东西没有仔细!

    这就让陈锋捡了便宜了!

    鉴定大会上捡漏,你敢信

    “这里头是密封的,先别揭开,喊人过来!”

    “金陵博物馆的馆长,是老董吧,喊他带人过来!”

    “行,我这就打电话!这可能是一副宝贝啊!”

    “这重量我其实就觉得不对,但是后来一看这装裱有带牛皮的,我就没注意,现在看来,最少两幅画到三幅画的重量啊,这画可是两米一啊!”

    按照大家的推断,这里面最少有三幅画,一副就是表面的民国时期的仿品,这样的仿品相当的拙劣,但是纸张和装裱很是完善,所以陈锋这边才给了一个几万的价格,不然谁也不会出这么高的价格来买一副假画。

    电话打到了金陵博物馆那边,那边的馆长姓董,也是行内的大佬,要知道在整个华夏,金陵博物馆、故宫博物馆以及中山博物馆,那可是全国最顶级的三个博物馆,但是很可惜的是,金陵博物馆在这里头是知名度最小的。

    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个博物馆的存在,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金陵博物馆依然强大,南京博物馆啊,不是没有好东西,相反这里头的国宝数量不比故宫博物馆要少,就因为好东西太多了,有些时候选择展览也是一件头疼的事情。

    很快,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毕竟金陵还是很大的,大晚上的一个小时还是双休日,能过来很快了!

    “东西在哪儿”

    苏颖想要去开门,但是被刑老抢先一步,小姑娘去开门可是会吓到外面的老头子的。

    一看到是刑老开门,外面的老先生就急急忙忙的走了进来,一进门就看见那摊开在桌子上的画卷。

    “这么大”

    “药水带的不够吗”

    “那倒不是,揭十份都够了,不过我没体力揭这么大的画啊!”

    “我们俩来帮你!”

    “那行!”

    几个老先生没有过多的交流,对于他们来说这都是习惯了,一辈子的朋友了,不需要那么多废话,现在眼前有工作,或者说是值得他们一起努力的东西,那自然是先来这个!

    “要直接揭画吗”

    苏颖小声的问道,画中画这样的东西,她其实见得不少,但是三个大师亲自出手揭画,却是十分难得的。

    “对,这幅画太大了,两米一的长度,要从下往上揭开,就一位教授那能累趴下,所以三个人一起,但是这样难度其实更高,因为这画的厚度不一样,例如一厘米的厚度,你是揭几厘米好呢尤其是三个人,三个人意见不同的!”

    陈锋的话,自然是大家都听到了,一旁的刑老笑着说道:“的确,这样难度很高,但是有一个简单的办法,那就是一个人揭一部分!”

     



第258章:稚川移居图!
    第258章:稚川移居图!

    先说说这幅画的作者王蒙!

    元朝出生的王蒙,生于1308年,死于1385年,而他不得不承认,是家学渊源,因为他的外祖父,就是赵孟頫,前文有介绍过,赵孟頫这人啊,博学多才,善诗文,又懂经济,字画方面都是一绝,尤其是字,自创“赵体书”,更是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成为“楷书四大家”,这四个随便拿出来,在书画界,都是核弹级别的人物!

    而王蒙呢,从小和赵孟頫一起,耳濡目染,加上赵孟頫的言传身教,自然是十分了得,加上赵孟頫藏品丰厚,从小到大,王蒙就是看着那历朝历代的名家字画长大的!

    他的画技高超,那简直是世间罕有。

    尤其是近代画家张大千,那更是曾经十几年的功夫,去研究王蒙的画法,为的就是能让自己的山水画,登堂入室!

    王蒙字叔明,号黄鹤山樵,一号香兴居士,曾经居住在黄鹤山,万年出入寺观,所以又叫香光居士,作为赵孟頫的外孙,因为“遇乱”,而归隐黄鹤山,到了元朝覆灭之后,元末明初的时候,下山入仕,洪武年间,担任泰安州知州,就是现在的泰山区泰安城县委书记。

    不过没多久,就因为胡惟庸案,受到牵连,最后死在了大牢里头,想念八十多岁。

    同样是元四家的倪瓒,称王蒙为“临池学书王右军,澄怀观道宗少文。王侯笔力能扛鼎,五百年来无此君”,董其昌后来见了他的话,也是直接称赞为“天下第一王叔明”。

    而眼前这一副“稚川移居图”,曾经早年间,在十九世纪后半叶,入藏了苏州过云楼的顾家手中。

    这不得不说一下苏州过云楼,这是整个晚晴民国以来,最牛的收藏世家,名声那是享誉国内外的,素来都有“江南收藏甲天下,过云楼收藏甲江南”的称号,所收藏的传世级别宝贝,更是堪称民间第一!

    而在1951年和1959年,分别向国家捐赠了数百件的历代书画,其中包括了宋魏了翁的《文向帖》、元代倪瓒的《竹石乔柯图轴》、明朝唐寅的《洞庭黄茅渚图》及清朝石涛的《细雨虬松图轴》等,这些可都是国宝级别的文物啊!

    而就是靠着这些捐赠,直接奠定了魔都博物馆,在明清书画收藏领域的国内领袖地位。

    不过这数百年的时间,稚川移居图,可是差点数次毁于一旦。

    先是1937年的8月,日寇围攻苏州,炮轰苏州,顾家园林被毁,几乎殃及书房,顾家在炮火的轰炸下,连夜把连人带宝贝的,转移到了魔都的租借里,避免战乱,而令人敬佩的是,尽管后来顾家的人在租借里,都是朝不保夕,艰难度日,但是也依然是在竭尽全力的,保护着这一批凝聚华夏传统文化的藏品。

    而到了六十世纪,尽管顾家恢复了不少,分两次向国家捐赠了大量的书画国宝,但是也依然没有逃掉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而产生的炒家灾厄,几乎所有的珍藏都被带走,其中就包括这衣服稚川移居图,甚至有顾家的人,觉得自己这辈子都没机会见到这幅画,直接就跳河自尽了。

    1977年,锺银兰先生和魔都的郑为、承明世先生一起,鉴定了特殊时期查抄上来的字画,就发现了这幅画,他们还多次以为,因为那些动乱的年代,这幅字画也已经被毁了呢!

    为此,锺银兰那是激动万分。

    只可惜,不知道什么原因,这幅画愣是再次消失了!

    之后,就再也不知所踪了!

    可万万没想到,居然是被藏在了这么一副假画的画轴之中。

    真的是上天眷顾啊,这样的国宝,真的不应该就丢失了!

    稚川移居图,所描绘的,是晋葛洪举家移居的故事,画像恢弘大气,上面更是有许多藏印,其中更是有一些藏印啊,是世间罕有的,极少数出现的藏印,例如陈则藏印,更有题诗“挈累离羁归去兮,犁牛稳跨寿眉齐。陶镕铅汞犹余事,利物济人心弗迷。陈则。”

    要知道,这可是陈则在当今世界上,唯一传世墨迹啊!

    所以这幅画的珍贵程度,能达到什么程度呢

     



第259章:天眼!
    第259章:天眼!

    金陵要比津门好,这边三天,并没有发现顶尖的赝品,所以大家离开的时候还是很开心的,接下来的几个城市也证明了,这一次赝品出来的数量并不多,三个月的时间,陈锋等人直接走了超过二十多个城市,每到一个城市,陈锋等人都是用鉴定大会的幌子,来寻找赝品。

    而一共找到的赝品,有足足六件!

    这要是放在以前,整个市场就完蛋了!

    但是今年并没有声张!

    不过,最让人担心的问题也出现了!

    朱大先生两件,梁王造两件,张大先生一件,以及……

    所有人都最害怕出现的,老朝奉一件!

    这才是最关键的!

    和其他物件不同的是,老朝奉的物件,是最难辨别的,一来没有印记,二来仿造的天衣无缝,这让所有人都认为这是真的,可是陈锋从未来知道,这是假的!

    但是陈锋没有傻乎乎的说自己要买下来,然后自己来承担损失,那太傻了,陈锋还没傻到那个程度!

    而这件东西,被直接带回到了首都,东西是在长安被发现的,这是一尊鎏金铜佛,佛像是释迦摩尼的坐佛形象,而鉴定年代,那是明朝永乐年间,也就是朱棣在位的时候!

    永乐时期的佛像,作者是没有名字的,因为永乐年间的工匠是隐蔽名字的,但是永乐年间在宫里头出来的佛像,那绝对是所有佛教徒们最喜欢的,因为太精良了。

    而在永乐期间,大多数采取的释迦摩尼样子,并非是中原的样子,而是藏区的样貌,这是因为在永乐年间啊,朱棣强化了和藏区佛教首领们之间的关系,所以佛像大多数都融合了或者干脆就以藏区佛教的样貌为主。

    但是,也不是绝对的。

    例如眼前这一尊,就是典型的汉人佛像,而且很明显的是,这一尊并未流传在藏区,而是流传在汉族的范围内。

    永乐佛像的风格可以追溯到奉藏传佛教为宫廷信仰之元代,在十四世纪早期杭城的一个木板上,提供了当是汉传佛教艺术全新风格的证据,而几乎所有永乐年间的佛像,采用的都是这个风格。

    而这个风格呢,是由藏区当地一个叫阿尼哥引入中土的,基本上后来就是这个风格了!

    但是这个东西,太正了!

    如果不是陈锋看见未来里,这东西科学鉴定后是假的,陈锋都不敢相信,因为他所有的知识和学识用在这个上面得出的结论就一个!
1...7273747576...15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