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革宋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绯红之月

    若是再骑士扫荡的时候,这种异端是要被砍脑壳的。现在最大敌人乃是蒙古人,这帮骑士只是皱眉,并没有过分计较。

    这帮东正教异端接受过审查后,报告立刻送到条顿骑士团大团长这里。大团长心中惊讶,亲自去审问这帮异端。在一间阴森的地牢中,团长见到了三个被单独关押的人,双方用拉丁语交谈起来。三名异端中那个东方面孔的家伙说道:阁下,我是钦察汗国的使者,我代表钦察汗国的主君向你们提出合作。

    大团长盯着这个东方人,心中生出极大疑惑。身为条顿骑士团大团长,他的知识胜过普通骑士。知道蒙古帝国有直属于蒙古大汗金帐的领地,现在大汗的金帐在巴格达,金帐领地是两河流域以及天竺河以西的地盘。除此之外蒙古还有许多汗国,最著名的就是成吉思汗四个儿子建立的领地。距离条顿骑士团最近的是新建立不久的元国领地。元国领地东边就是钦察汗国的领地。

    你的主君想要什么?大团长问。

    基辅罗斯以及基辅罗斯以西,全部归我们钦察汗国所有。基辅罗斯以东,归条顿骑士国所有。钦察汗国的使者说道。

    听了这个要求,条顿骑士团大团长心中就相信了一半。条顿骑士国能有现在,就是因为曾经的波兰王国分裂,给了条顿骑士团介入的机会。在这个世界上,同室操戈才是常态。

    询问完了情况,大团长让人将这帮异教徒们软禁在一个好些的住处。他回到条顿骑士团总部,询问接待各方使者的骑士,华沙教区的主教和华沙大公还没有来?

    骑士立刻告诉大团长,是的。我们已经派出去三波使者。回来的两波使者都表示他们已经见到了华沙教区的大主教和华沙大公,将召开会议的消息告诉给他们。

    大团长恨恨的说道:这帮家伙看来是不肯觐见教皇了!

    ‘阿嚏!’华沙大公打了个喷嚏,他揉了揉鼻子,觉得自己有点感冒。但是当下已经管不了这么多,大公急切的问:主教,您确信教皇一定会偏袒条顿骑士团。

    是的。华沙教区大主教回答的斩钉截铁。看着华沙大公那患得患失的表情,大主教生出恨铁不成钢的心情。条顿骑士团都有已经将剑顶在华沙大公国的咽喉上,这次前往马林堡的结果必然是被公开吞并,可这位大公竟然还心生幻想,以为教皇会主持公道。

    得到如此明确的回答,大公沉吟半晌之后问道:那我们应该怎么办?

    大主教毫不迟疑的给了建议,和元国谈判。看看他们能否保证我们的所有地位与利益。

    这不是大公第一次听到有人提出投奔蒙古人的建议,每次有人这么讲,大公都会愤怒的斥骂那样的家伙。现在从大主教这里听到这个建议,让大公非常痛苦。投奔异教徒,意味着他的灵魂死后会坠入地狱。至少教士们是这么讲的。

    大主教身为教会里面的重要人士,虽然谈不上是个无神论者,却是个对教会根本没有敬意的人。在他的人生经历中所看到的一切都只是证明,宗教是个生意,教会是个经营生意的商团。要是所谓教条真的起作用,绝大多数教士死后都会坠入地狱,根本不需要末日审判。剩下那极少数教士,属于生前就该活着坠入地狱的类型。连这帮教士都能有钱有势有女人的寿终正寝,那就说明地狱根本不存在。甚至圣经里面所说的上帝都不会存在。

    在这样的世界中,现实存在的只有利益。华沙大主教很清楚,一旦条顿骑士国吞并了华沙,他就会失去华沙教区大主教的地位。甚至不用等条顿骑士团吞并华沙,教皇就有很大可能任命新的华沙教区大主教。

    看着被教士洗脑内容折磨的华沙大公,大主教用庄严的声音对大公说道:我听说在罗马城已经有了新教皇。蒙古人里面也有许多教徒。大公,在过去几十年里面,教廷一直希望蒙古人当中更多人能够成为教徒,正式成为十字教世界的一员。以蒙古人信景教的数量,只剩蒙古大汗没有公开信十字教。蒙古实际上已经是十字教世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大公怀疑的看着大主教,他以前从来没听说过这样的秘辛。

    对于这种被宗教洗脑洗成傻子的家伙,大主教再次换了个角度,大公,你觉得让你失去大公地位是上帝的旨意么?

    仿佛挨了一鞭子,大公打了个寒颤,他本能的重重摇头,语气苦涩的说道:这绝对不是上帝的旨意。这不该是上帝的旨意。

    所以,上帝创造了人类,然后给人类选择的权力。只要你心中有上帝,你其他的选择就是自由的。会在死后堕入地狱的,是那些不信上帝,诅咒上帝,亵渎上帝的人。只要你诚心信赖上帝,你的选择就是自由的。大主教解释着教义,同时观察着大公的表情。看到大公先是困惑,然后是惊讶,最后是恍然大悟的表情。大主教继续用庄严肃穆的语气继续说道:神!爱世人!

    大公脸上已经有了神采,他连忙说道:是的,是的!

    大主教心中遗憾,如果不是必须让华沙大公作为自己的筹码,他才不会这么解释圣经。神爱世人,会被解释为‘因为神爱世人,所以世人必须百倍千倍的回报神’。而自由选择,则是‘在敬爱神听教廷的话’与‘超级敬爱神全心全意听教廷’中间,自由选择一项。

    这样的手段是教廷高阶人员必备的技能之一,也是大主教不信教廷的根本原因之一。

    如果蒙古人和条顿骑士团一样呢?或者宗教解放的大公还是担心世俗的问题。

    大主教坦然说道:上帝会保佑我们的。

    西历1293年5月2日,华沙大公国的使者抵达了基辅。郝仁原以为这帮人是来讨要被掳走的人,或者干脆就是宣战的。完全没把使者放在心上。被元国掳走的人口当然不可能还给波兰,至于战争状态。便是华沙大公国不对元国宣战,元国还准备对华沙大公以及整个波兰宣战。宣战对象甚至还会包括立陶宛以及条顿骑士国。

    既然对华沙大公国毫无期待,郝仁依旧安排那些投奔元国的部落。之前郝仁与大宋东欧司司长杨从容深入详谈,请了一些大宋东欧司的成员前来元国做官。理由非常滑稽,只有大宋的人才能平等对待元国的蒙古人和汉人。

    杨从容果然推荐了几个人过来。譬如正在和郝仁谈论接受工作的周圣伍,他就完全理解了郝仁的意思,甄别时候格外注意对方到底是穷人还是富人。

    继承21世纪美利坚大移民局体制血脉的元国移民局局长乌花夫就很不认同周圣伍的看法,为什么让那些只剩条破裤子的穷人大量进入元国,反倒对带了马匹牛羊的大部落那么警惕?




第253 四国联盟(七)
    道路两边是长长的木质栅栏,好几里长的栅栏长的仿佛看不到头。每隔一段距离栅栏上就有订上几块木板。木板上贴了画着猪羊狗等动物的大纸片,纸片上除了汉字之外,还写了相应汉字与拉丁拼音。

    清晨时分,在道路尽头的大仓库大门外聚集起十好几只边境牧羊犬。有些是黑白色,有些是褐白色,有些狗狗大概属于生着生着就没墨的类型,有粉红色的鼻子和稀疏的白毛。仓库大门一开,有几只边牧灵活的奔进仓库,大声吼叫着,将里面的羊群往外撵。羊群已经在仓库模样的羊圈里面休息了一整晚,此时受到惊动,有羊带头,开始向羊圈外面跑。片刻之后,潮水般的羊群沿着道路开始奔跑起来。

    郝仁骑在马上,看着那些漂亮帅气的边境牧羊犬分工合理,有些在后面撵,有些在羊群两边跟着跑,将跑出队伍的羊给赶回队伍里。羊群一路奔跑,很快跑完了几里路。在一处栅栏上的大门被打开,门口也已经等着了几只边牧。见到羊群奔来,边牧们吼叫着将羊往大门里面撵。

    也就是十来分钟,几百只羊就被四五个人和十几只边牧撵进草场。傻乎乎的羊群停在厚厚的草场上,开始悠闲的啃着草。

    此时的仓库里面已经空荡荡,牧场的工人打开紧闭的窗户通风,让里头难闻的味道尽快散去。带着口罩的工人进去工作,有些把羊粪收集起来,有些把稻草整理好,有些把水槽抬出去倒掉,再把水槽清洗一下。

    郝仁此时已经下马,在工作人员引领下参观了让羊群晚上休息的房屋型羊圈之后,又到旁边照顾临产母羊和刚生出来的小羊羔的羊圈。这里就显得温馨许多,那些小羊们毛茸茸的,紧跟在妈妈身边,伸长脖子去吃奶,可爱极了。

    除了羊之外,牧场里还有牛和马。这些动物就不需要边牧驱赶。栅栏围起来的草场上,牛群们慢悠悠的吃着青草,一个个膘肥体壮。

    参观完这里,郝仁上了马向前。走了一阵,就见到一匹巨大的挽马拖着马车在牧场里面运输饲料。走了没多久,就到了靠近外面大路的养猪场。这里的猪采取大宋的模式,统统采取栏养。阉割后的小猪长到一定大小之后送进狭窄到调头都不行的猪栏里,关上木栏的门。几个月后木栏的门会再次打开,那是到把猪送进屠宰场的时候。或者把瘟猪处理的时候。

    这个牧场一共有一百多户五百多人,养了三千多只羊,六百多头肉牛,三百多头奶牛,四百头耕牛。八百二十匹马,四千多头猪。郝仁询问牧民文化扫盲班办理的如何,汉语普及情况怎么样。负责人和农场农会的成员赶紧表示,教课老师已经到了,农场很认真的接受教育。

    郝仁又去见了老师,询问农场的文化教育情况。作为元国的国主,郝仁根本没考虑过保留蒙古语和各种土话。愿意说蒙古话或者什么土话,大可以在家说。在元国所有公共场合与劳动场合,只允许汉语这一种语言。同样是元**队,却要用汉语蒙古语马尔扎人的土话等等语言交流,郝仁已经受够了。

    听了郝仁的问题,老师连忙答道:回禀大王,蒙古牧民都学会了不少字,现在还没学会用汉语来思考。就跟大王给的课程里面讲,他们还没能学会用汉语来表达他们的想法。

    郝仁听了之后连连点头,他对老师说道:辛苦了,好好工作。

    农场一百多户人,其中有五十几户都是最近一两年到元国的穷人。在牧场里面参观了这么一大圈,完全看不出谁是穷人谁是富人。大家都是一样的工作服,气色看上去都不错,并不存在面黄肌瘦的模样。这样的现状让郝仁十分满意。

    最近每个月都有三四万移民抵达元国,若是能按照现在的速度安排移民加入生产,郝仁期待几个月后把每个月移民量提升到十万。有了人口,才有足够兵力。让两百万人口的元国维持一支十八万人的常备军极为困难,有六百万人口的元国维持十八万常备军就容易的多。

    从农场负责人这里出来,郝仁见到外面聚集了许多前来看热闹的牧民。警卫们都比较紧张,这么多陌生人给他们极大压力,但是郝仁并不在意。因为牧场就在基辅附近。

    在草原上经过不同部落的地盘就跟过鬼门关一样。会被刁难,会被抢,会被掳走,丢了性命也不稀奇。但是在大宋有杭州这样宏伟的城市,城里面人口大概有两百万,和现在整个元国人口差不多,却极为安全。因为杭州城里的人口都被纳入到国家的大生产体系中。现在这些农场牧场也是如此,他们并不属于某个部落,也不属于某个团伙,按照从大宋学来的说法,他们是整个元国体系下的一个工作单位。某些匹夫们敢犯法,但是整个单位造反的可能性很低。要是这种单位被组织起来造反,而元国尚且没有发现的话,元国就活该覆灭。

    举起手向牧场的人员打招呼,郝仁看上去非常亲民。牧民们一看如此,就围上来想更接近郝仁。此时有人喊了几声,年轻人让开了道路。就见一位老爷子分开众人走到郝仁面前,他按照蒙古礼节单膝跪地,随即按照蒙古传统唱了一段。

    大意就是:郝仁王爷自幼受长生天眷顾,所以得到了长生天的能力。他能在白天看到星星,能在夜晚看到阳光。什么样的风雨都挡不住他的步伐,一路走到万里之外。以前在草原上,大家只能吃草。到了郝仁王爷的土地上,两年吃过的肉,比一辈子吃过的都多。成吉思汗曾经统一了蒙古,郝仁王爷让穷汉看到了路。蒙古人一定要跟着郝仁王爷,再也不要忍饥挨饿。

    听完这段小曲,周围的蒙古人都跟着欢呼起来,那股真诚让郝仁很感动。虽然蒙古人在很多时候就是熊大人熊孩子,至少他们还知道好歹。就跟老人家唱的那样,成吉思汗给他们指过一条路,郝仁却让穷人有了摆脱饥饿的路。

    很多年来,郝仁很少说蒙古话。此时他还是忍不住用蒙古话对这些牧民说道:诸位父老兄弟姐妹,元国的规矩就是干活的人就该有饭吃。你们觉得这规矩对不对?

    中老年人不敢说话,年轻人却跟着高喊起来:对!大王说得对。

    既然如此,大家就好好干活,让大家越来越富。另外,大家一定要跟着老师好好读书认字,一定要好好读书认字。如果读书认字不够多,那就没出息。郝仁继续说道。看得出,前半截发家致富的话得到了众人的赞同。已经有人忍不住跟着欢呼起来。便是前半截的情绪那么激动,牧民对后半截读书认字就没什么反应。这让郝仁感觉很是遗憾。

    参观完牧场,郝仁就去了牧场旁边的农场。农场五月的麦子还没到收割的时候,麦子依旧碧绿,麦芒还没有变黄。农场这边已经开始磨镰刀,准备晒麦子等工作。除此之外,大白菜等冬储蔬菜的种子也开始准备。胡萝卜人能吃,也很适合喂牲口,也是麦收之后重点种植品种。自然也需要准备。更珍贵的是从大宋引进的土豆。

    在现在的元国,大宋有什么,元国就跟着学什么。农业尤其如此。土豆在大宋还没有全面普及,在元国就开始大规模普及。元国农民觉得这东西很不错。也作为第二季的作物。土豆要让土豆发芽,需要事先培育。所以汉人为主的农民大多数其实在接受培训,培训完成之后就在官府的农业技术人员指导下做各种耕种准备。

    这些都是完全照抄大宋农场,就如同牧场也在抄袭大宋牧场一样。甚至连距离元国并不算遥远的边境牧羊犬消息也是从大宋得知,之后转而前去英伦三岛买来的种狗。

    见到这些都执行的如来自大宋的那些报告,郝仁就感觉很安心。再过几天,麦子成熟。整个元国二百三十万人口就要收割三千万亩黑土地上的粮食。然后抓紧耕种第二季。西历十月,收获完第二季。二百三十万人就要分类储存粮食,制作青饲料,宰杀牲口。西历十二月开始下雪的时候,除了工人军队和学生之外,元国农牧民开始进入安逸的冬季。直到第二年的春天。

    带着视察后的满意心情,郝仁回到基辅的王宫。外交部尚书急急忙忙赶来,向郝仁讲述了华沙大公提出和元国结盟的请求。郝仁愣住了,他第一感觉是华沙大公在玩什么花样,之前华沙大公与元国一直处于完全敌对的状态。很快,郝仁觉得这不太可能是圈套,便是圈套,也是华沙大公受不了条顿骑士团国的压力,想让元国与条顿骑士团国同归于尽的圈套。

    让华沙大公的使者来见我。郝仁做了决定。



第254 四国联盟(八)
    你确定华沙大公并不是来请求庇护的?郝仁非常不快的提出质疑。

    大公并不是来背弃信仰的。使者果断答道。

    使者的表情让郝仁觉得这里面有什么猫腻,但是郝仁并不想去质疑。在郝仁的计划里面,华沙大公与条顿骑士团都需要在战场上被摧毁。如果真的接受了华沙大公的投降,就意味着要放过这个家伙。至少短期内需要放过华沙大公。郝仁也是快四十岁的人,他并不觉得自己能够特别长寿。随意郝仁说道:那你就走吧。

    送走了华沙大公的使者,外交部尚书很是不解,大王,这厮难道是想耍弄我们么。他之前说的可不是这样。

    无所谓。郝仁已经开始忘记此事了。他觉得自己还是关心一下那些从蒙古金帐前来的穷人更有效率。

    又过了两天,蒙古使者前来。郝仁的族侄铁穆尔大汗请求郝仁能够兑现他之前和玉昔帖木儿所说的话,接受五十万蒙古移民。

    郝仁先是觉得这位大侄子比较有趣,然后有点同情铁穆尔。想来国内那些穷苦的蒙古人把铁穆尔大汗给逼的够呛。不然的话铁穆尔怎么会狗急跳墙的要求郝仁兑现一个知识玉昔帖木儿单方面提出的要求呢。

    所以郝仁就问使者,难道元国现在很乱么?

    王爷,现在也不是很乱。使者先是否定了郝仁的话,然后说道:现在是乱的很。

    有那么糟糕?郝仁已经无法理解金帐所在的两河流域到底出了什么大事。

    伯颜大帅在埃及的时候,每年都可以从埃及弄到粮食。现在伯颜大帅不做埃及总管,派了别人去。反倒收不上来这么多粮食。没有从埃及来粮食,加上北方的王爷们继续抢掠大汗领地,现在的日子很难过。

    玉昔帖木儿大人难道不在朝廷里面了么?

    玉昔帖木儿大人已经带兵去北方和王爷们打仗。
1...460461462463464...57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