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宋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绯红之月
谢松忍不住问内务大臣,“由谁来下令呢”
内务大臣露出了大人物的笑容,他只是应道:“必然有人下令。”
这么简单又同时兼具深刻程度的发言让谢松想起大宋朝廷里面正在折腾的‘有关部门争议’,便是大宋这种权责明确的朝廷也避免不了有关部门的存在。这种官官都会抨击的对象始终存在,足以证明有关部门的必要性。看来不仅是大宋,千年古国罗马也存在类似的局面。
在说出有关部门的时候就代表两种可能,第一种自然是这件事没人管,第二种则是这件事有人管定了。谢松认为内务大臣所说的自然是第二种情况,就不再多问。如果内务大臣敢糊弄,谢松会给这厮大大记上一笔。是的,内务大臣这边有不小的生意在办事处影响之下,办事处会通过许多‘有关部门’让内务大臣好好感受失信的代价。
想决定一件事,人越少越好,三个人都已经算是很多。这边搞定了谢松想要的事情,他就请两位大臣去酒宴上露露脸。出于最起码的礼貌,举办宴会的谢松总得在众人面前晃一圈再说。三人分开出门,内务大臣与财政大臣先出门。谢松坐在屋里思考一阵,欧罗巴行省能有今天,并非单靠赵官家无与伦比的仁德。大宋海上这一路十几年据说才杀了三十几万人。与北方战役相比完全是和煦春风。借着春风得救的沿途蛮子岂止数百万。光是欧罗巴行省就有超过六十万当地人从饥饿与贫困中解放出来。算上东西罗马,在东地中海地区就有超过千万人从中受益。
在大宋抵达东地中海之前,这里几百年间的战争残酷血腥,过于温和的大宋政策使得太多人忘记支撑大宋扬帆海上的根本力量是什么,如果有必要的话,得让他们明白大宋真正的实力。
敲门声打断了谢松的思考,门一开就听秘书说道:“谢主任,该去大厅了。”
没多久,谢松出现在宴会厅二
第197章 砸锅(十九)
宴会结束了,阿尔泰松了口气。当晚办事处就给了他这次护卫的费用,阿尔泰也把钱给兄弟们分了。大家拿到的都是四方交钞,若是在东部的安卡拉,这就是一张印了希腊语、拉丁语、汉语的漂亮纸张。用这玩意支付辛苦费简直是在戏弄人。
在君士坦丁堡可就不同,有许多商铺都接受四方交钞,一张纸可以换取许多许多安卡拉地区没有的商品。以阿尔泰现在的见识,这点钱对于普通的外围护卫工作不算少,也当然不会让人发财。可对于这帮兄弟来说,至少能让他们喝几杯酒,或者购买足够吃五六天的食物。看着兄弟们的笑容,阿尔泰也觉得很开心。
哈萨辛们在某种意义上讲求苦修,尽可能保持安贫的心境。然而肚子很快就会饿,所以就会出现那么多为了钱杀人放火的刺客侮辱了刺客的名号。
休息了一晚,第二天没啥事,阿尔泰准备去书店逛逛。东罗马的图书馆曾经被洗劫过多次,损失惨重。更重要的是,这种地方不会向阿尔泰这种人开放。可街头出现了书店,让阿尔泰觉得君士坦丁堡可爱起来。
在书店门口站了站,阿尔泰稍微整理一下本就不乱的衣服。进入书店就闻到一股淡淡的油墨气味,高大的书架上整齐的摆放着许多书籍,与过往厚重的大部头不同,这些书籍都很薄。沿着自己喜欢的书架看去,阿尔泰就看到凯撒的《高卢战记》,他喜出望外连忙抽出一本。入手感觉很轻,和以前阿尔泰有幸参观图书馆时候那种书籍入手份量完全不同。
翻开简介,就见书籍用拉丁文写道:本书是罗马伽尤斯尤利乌斯凯撒所创作的报告文学,本书共8卷,前7卷都由凯撒执笔,记叙了前52年秋之前的历史,凯撒的一位副将希尔提乌斯为此书续写了第八卷,把战争叙述到前50年。
有说法认为此时,凯撒需要通过写作为自己在高卢发动的战争和扩张军事实力的行为进行辩护。因此推测关于《高卢战记》写作的目的是进行政治宣传和为自己辩护的推测之上的。同样也有其他看法,另一种观点认为,凯撒从公元前58年到前52年,每年写作一卷,因为他每年都要向元老院汇报工作。
不管如何,这本《高卢战记》记载了大量当时高卢以及日耳曼地区的具体情况,特别是对统帅的凯撒以及当时罗马军团有极为详实的描述。若是想了解那个时代罗马共和国,这书不可不读。
……
看着充满大宋风格的简介,阿尔泰微微一笑。这些文字清晰明朗,字体不大却极为清晰。不然的话怎么可能把厚厚的书印刷到如此轻巧。再看书本后面的定价,还不到此次阿尔泰作为此次护卫费用的四分之一。换句话说,如果半个月饭钱就能买到这本意义非凡的《高卢战记》。
既然钱不是问题,阿尔泰就拿着这本书继续逛。这里不仅有历史类书籍,还有宗教类书籍,当然也不缺乏各种大众读物。譬如《东方游记》就在其中。还有一些罗马时代的剧作家作品的册子。现在东罗马已经希腊化,当然也不会缺乏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的作品。看定价,这些书的价格貌似与出处或者珍稀程度无关,反倒与书本的厚度看起来关系紧密。
抱了好高一摞书,阿尔泰回到在欧罗巴行省办事处提供的宿舍。阿尔泰洗手洗脸,擦干净之后舒舒服服坐在书桌前拿起《高卢战记》看了起来。
之后两天阿尔泰好好享受着他的休闲时间,不管书本价格如何,那些拉丁文将他带回到罗马共和国征服高卢的宏大时代。书里不仅有《高卢战记》全文,还有印刷商自己编撰的凯撒历史。与不懂外文,甚至拉丁语都不怎么样的伟大前辈马略不同,恺撒出身贵族,历任财务官、祭司长、**官、执政官、监察官、独裁官等职。他的文笔没有任何问题,这些字句很可能就是当
第198章 砸锅(二十)
“是你们派的刺客吧!”
客厅里面响起了年轻人愤怒的质问,谢松只是听着却没回答。
“你们猫哭耗子的提醒我,然后派人来杀我,就能做的天衣无缝啦!”
谢松微微点头,觉得自己的情绪找到了适合的言语。不等郝康继续发飙,谢松冷笑一声,“哈哈,郝康,你也太把你自己当回事了。你算什么东西,也配我们大宋用刺客哈哈,真是笑掉人大牙!”
已经很久没人用流利的家乡话与郝康进行刺激神经的对话,郝康激动的神经在这样的刺激下竟然恢复了点正常的情绪。被谢松这么一阵嘲讽,郝康只觉得身体难以支撑,伸手扶住旁边的椅子,总算是站直了。
谢松继续说道:“大宋杀了那么多蒙古人,什么时候用过刺客。你好歹在大宋上过学,我要杀你就会点起兵马直接去杀了。杀完之后我还要正大光明的公布杀你的理由。用刺客!我还没丢过这样的脸面!”
郝康听完之后情绪又得到了点恢复。这让郝康自己都觉得非常讶异,大宋可以说是蒙古不共戴天的仇人,可对面的宋人官员说的话竟然能让郝康就无条件的相信。但这的确是事实,大宋杀蒙古人从来不会用暗杀的手段,就如蒙古屠戮占领地的百姓从来杀干个干净。两边并不需要有任何隐瞒。
只是被人这么嘲讽,郝康觉得面子上挂不住,他质问道:“为何你们先派人告诉我有刺客要对付我,接着就有刺客装作东罗马使者来警告我。”
提起不久前的刺杀,郝康的心脏忍不住就开始强烈的悸动。那不是能用言语形容的感受,想起被暗杀的经过,郝康的身体就开始了强烈的反应。生与死就在那一瞬间,刺客瞬间刺杀了郝康的一名侍卫,又两招内格杀了阻挡刺客的另一名刺客。郝康的身体比脑子更早的动了,他一拳揍在刺客脸上。随手抄起个铁镇纸就与刺客对峙。听到动静,其他侍卫赶来相助。刺客直接跳窗逃走。虽然理论上有大票东罗马军人在‘保护’郝康,却让刺客轻松逃走。
东罗马对郝康是个完全陌生的国家,也没听说两国之间有什么你死我活的斗争。郝康觉得有理由动手的定然是大宋。想到这里,他就怒不可遏,加上被软禁了这么久,郝康暴怒了。硬是冲出东罗马军的保护,闯入了欧罗巴行省的办事处。
经过不多的交谈,郝康在相信谢松的同时又坚信是谢松派人暗杀自己。
谢松也懒得搭理郝康。他对于暗杀者有着自己的愤怒,刺杀郝康绝不可能是弄错了人,这就说明背后有大人物在玩一个很大的局。郝康死不死对于谢松来说无关痛痒,可有人在不打招呼的局面下弄郝康,摆明了不把欧罗巴行省放在眼里。到底是谁这么大胆谢松很是不解。
想了片刻,谢松还是决定先把眼前的事情处理好。他对郝康说道:“我们现在就送你刻上船走人,别回那个所谓住处了。你先走,就算是有留在住处的人,我之后安排他们走。”
郝康心中大怒,一句‘你这又是要安排暗杀么’差点脱口而出。话到嘴边却说不出去,郝康自己其实明白谢松的确不需要动用刺客来杀元国的人。因为元国对于大宋毫无信赖,即便是机关算尽,元国那么多为了逃避大宋而跑到万里之外基辅的人们也不会因此就相信大宋,更不用说对大宋心生感激。
按捺住激动的情绪,郝康问道:“你不担心东罗马皇帝责备”
“哼哼!”谢松冷笑一声,连回答都不回答。
郝康明白了谢松的态度,说了声‘告辞’转身就走。
欧罗巴行省办事处就在金角湾,立刻有人护送着郝康一行到了元国船队旁边,郝康上了船之后才感觉稍微安全了点。船队人员见郝康回来,立刻围上来想说话。郝康大声喝道:“此时什么都别说,立刻出航。”
什么时候能走乃是元国船队人员最关心的的事情,听郝康这么说,众人轰然叫好。随即开始在管事指挥下准备出航行动。只是船队停泊这么久,很多东西还没准备。众人忙到第二天清晨才拔锚启航。
郝康整晚没睡,船只启动的时候他只觉得脚下一软,连忙扶住栏杆才站稳。旁边东罗马帝国的官船负责监视元国船队,此时却没有上前阻拦。眼睁睁看着元国船队驶出金角湾,沿着博斯布鲁斯海峡向北而行。
旁边的人都劝郝康回到船舱连休息,却被郝康拒绝了。郝康一直在甲板上待到船只离开博斯布鲁斯海峡,进入黑海水域才下了甲板。在侍卫搀扶下进了船舱。往床上一趟,郝康瞬间就睡着了。可在沉睡也不能完全保护郝康,在深沉的梦境中也噩梦不断。
郝康走了,谢松并没有闲着。他把提供消息的阿尔泰请来,询问阿尔泰可否知道主谋是谁。阿尔泰表示这是别人告诉他的,用来与阿尔泰交换一些东西。谢松追问是谁告诉阿尔泰的,得到的却是‘无可奉告’。
虽然生气,谢松却也没有发作。敌人并非阿尔泰,以谢松对阿尔泰的了解,如果是阿尔泰负责暗杀行动,郝康不可能活下来。刺客虽然身手非常好却不是最顶尖的刺客。按照赵官家的规矩,大家自然得开会讨论。谢松本来也不是很在意会议,没想到一位年轻的新来干部说道:“我觉得这件事从那些东罗马护卫身上查比较好。刺客没能杀的了郝康,说明身手很一般。这样的人能从软禁的地方逃脱,后面定然有人安排。大家觉得呢”
“嗯!说得好!”谢松大赞。有了可靠方向,谢松当即调动人手去调查那些东罗马护卫的事情。这帮护卫乃是东罗马军团的人,并不好调查。最初几天毫无进展。谢松却没有不高兴,他认为这反倒验证了自己的看法,指使此事的绝非小人物。一般人哪里能有如此活动能力。谢松甚至怀疑东罗马巴塞勒斯也不是没有嫌疑。
之后的日子继续风平浪静,东罗马巴塞勒斯始终没有提及过此事。谢松觉得这家伙的嫌疑或许可以洗脱一些,如果是东罗马皇帝动的手,那自然会努力达成目的。隐忍不发不像是现在这位东罗马皇帝能达到的水平。
学社官员李自然急匆匆走进来,“谢主任,最新消息。蒙古把安排在大马士革、耶路撒冷地区的旗军都调走了。”
得知这个消息,谢松自己都把郝康的事情放到了旁边。元国国主的儿子对于东罗马帝国不是大事,对于谢松也不是大事。当前一等重要的就是蒙古朝廷与天竺奴隶王朝的战争。他问道:“有没有战争情报。”
“没有。蒙古这消息传输等咱们知道了消息,早就晚八秋了。”李自然叹道。
第199章 砸锅(二十一)
“蒙古人在蛮夷里面也不是第一了”谢松的声音里面满是嘲讽。
李自然拿过电报,就见电报纸上写了关于此事的简单讲述,并且要求办事处尽可能收集折损的两个旗军的情报。更具体的内容会在之后送来的信中讲述。没见到具体描述,李自然只觉得有点失望。伊尔汗国遭到突袭,战败也有点理由。准备充份的蒙古旗军居然也败给奴隶王朝的军队,这的确有些令人意外。在蛮族里面很会打仗的蒙古人战斗力怎么就变差了呢
在巴格达,蒙古大汗铁穆尔大骂道:“我们蒙古人竟然会败给蛮子,你们就不怕祖宗蒙羞么!”
坐在旁边的郝仁丞相对铁穆尔大汗的愤怒很不以为然,等大汗发泄了怒火,郝仁询问战战兢兢的使者,“两场仗各自面对多少敌军。”
“回禀丞相!”使者连忙大声说道:“头一次对上两万蛮子,第二次对上至少两万。”
郝仁话到了嘴边却没说出来。伯颜在战前给朝廷写信,也给郝仁与玉昔帖木儿各写了一封信。玉昔帖木儿拿着他收到的信前来与郝仁商议,郝仁对这么诚恳的态度很感动,就把自己收到的信也给玉昔帖木儿看了。结果两封信内容完全相同。除了十论之外,伯颜还告诉两位,当年怯地不花将军认为蒙古人一个最少可以打五个马穆鲁克兵,得知对面有三多万敌人之后就带着五千蒙古骑兵与一万各部族联军上阵。
蒙古军在战斗中的确表现出压倒性的优势,然而面对乃是超过十万的敌军,经过一系列的胜利之后。最终的战果并没有出现积累各种胜利以至于最终大胜的局面,在不断的消耗之后,便如西征蒙古那般精锐部队最终也无可避免的耗尽力量。伯颜就是在战局无可挽回之时选择撤退的众人之一,无法接受蒙古军会失败事实的怯的不花进行了最后的奋战,果然战败身死。
伯颜将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两位老相识之后,反复叮嘱他们千万不要因为自己力量强就以寡敌众。双拳难敌四手,好汉架不住人多。敌人并不是被征服城市内恐慌的普通百姓,那些真神教信徒们也全副武装,他们有着自己参与战斗的理由。只要在战场上杀死一名敌人,真神教信徒就相信自己的虔诚已经得到了证明了,死后必将在天国里享受永生和幸福。
当时郝仁与玉昔帖木儿还觉得伯颜想太多,以蒙古军高强度的战场机动能力当然是以众击寡以多打少。这道理还需要强调
现在伯颜不得不承认伯颜大帅对战争的理解比郝仁与玉昔帖木儿深刻太多,郝仁知道自己能做什么该做什么,伯颜不仅知道他能做到什么,还知道别人会做出什么选择。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郝仁没想出说什么,就听铁穆尔继续喝道:“便是你等人数不如蛮子又如何!我蒙古善于包抄奇袭,还是你们自己怠惰才会打败仗!”
这话让郝仁心中大大不快。若是忽必烈大汗对战败的将领们大家斥责甚至是实施惩处,蒙古帝国早就崩溃了。因为包括忽必烈自己在内的将帅都败给过赵嘉仁。然而忽必烈大汗并没有如此,当年伯颜攻下临安之后局面一片大好,可伯颜与赵嘉仁统帅的宋军交手之后觉得事情不妙,立刻指挥蒙古军争分夺秒的从长江以南撤到长江以北。许多人对伯颜的决定大加斥责,忽必烈大汗却没有因此发怒。他询问过伯颜情况之后立刻表示支持伯颜,如此英明的决定让伐宋战役虽有损失却整体上满载而归。
方才郝仁通过提问已经确定了一部分战败的原因,旗军不是不能打仗,而是太轻敌了。郝仁之所以没说话可不是想着怎么斥责,而是考虑怎么才能说服铁穆尔大汗选择伯颜的战术。现在蒙古军正在和奴隶王朝的军队争在伊尔汗国境内作战,还有充足的时间调整战略。
郝仁还没来得及说话,玉昔帖木儿开口了,“大汗,那些小子虽然战败,却也没失了咱们蒙古人的勇气。就再给他们些机会,以后不能这么莽撞出战。兵力没有到敌人一半以上就不要出战。”
听到有人终于帮着说话,使者的神色立刻变得轻松了些。他向着铁穆尔大汗大声说道:“大汗,将军们都对战败深以为耻,下次再不会这么轻敌。”
“你们这些没用的东西就知道捡好听的说。”铁穆尔大汗恨恨的说道。
虽然知道铁穆尔大汗是在责骂使者,郝仁心中还是大大不爽。方才说话的可是玉昔帖木儿,这话听起来可有点指桑骂槐的味道。看着铁穆尔大汗继续责骂使者,郝仁只想离开座位回住处。
之前脱脱点出了郝仁对蒙古朝廷的真正期待,郝仁希望能够重建忽必烈大汗时代的朝廷。如果没有明白自己的真心或许还能有着不知所谓的期待,明白了自己所求之后的郝仁发现他的理想只是个表面炫丽多彩的肥皂泡,一根头发都能使其破灭。既然理想无法实现,郝仁也没有再坚持下去的勇气。
猜你喜欢